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镇海王-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而然的倭寇就会盯上这块肥肉,除了倭寇之外,海盗同样也是存在的,大明也是有海盗的,明末时期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就是赫赫有名的海盗起家。
  “想要打击倭寇和海盗就必须训练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必须要找个借口,想办法将这个权力从兵部这边弄出来才行。”
  “不然指望兵部的这些文臣们来搞海军,一百万两银子拨款下去,最终可能只有十万能够用来发展海军。”
  “海军这东西,没有钱可是玩不动的,船也好,人也好,还是大炮也好,那都是需要钱来办的。”
  想到这里,刘晋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事可是真心不好办,海军涉及到的是军权,兵部不会轻易放手,弘治皇帝也未必真的就会信任自己。
  烦~
  反倒是火炮这个东西很好解决,密云铁厂能够生产最优质的钢铁,至于铸造大炮,这根本就难不倒有金手指的刘晋,火药也是如此,都能够轻松的搞出来,甚至于有鯨油,还能够弄出大威力的硝化甘油来。
  至于火枪,这个东西也不难,有优质的钢铁,再弄出车床出来,造这些东西都很容易。
  “还是要找个机会弄到军工资质来啊,没有军工资质,造这些东西就是谋反,如果这些东西弄出来了,什么横扫草原,清除倭寇、海盗,未来在黄金洲和欧洲人争夺地盘,那都是要干硬硬的。”
  想到这里,刘晋心里面就默默的记下来这一点。
  大明因为文人掌权,对武将勋贵不遗余力的打击下,大明的军队早就已经烂透了,军备废弛,拨款的银两本来就少,还层层克扣,偷工减料之下,造出来的并且铠甲等等根本就不能看。
  老朱同志弄出来的纵横天下的火器部队更是废了,士兵宁可拿着刀上阵杀敌都不愿意用火炮和火枪,因为怕被炸膛给炸死。
  军人没有地位,当兵最被人看不起,军户可是破落的代名词,武将在文臣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在朝廷之上更是没有一点话语权。
  问题太多、太多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仅仅之上造出好枪好炮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从根源上去解决这个问题,从新打造一支和后世模式的新式军队出来。
  没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武器,想要在全球殖民、经商,这根本就不可能。
  别的不说,北方草原上的邻居就时刻威慑着大明,每一次扣边劫掠都大明上下人心惶惶,现在也就是靠着水泥修建起来的城墙当缩头乌龟。
  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主动出击,能够在草原上打败他们才行。
  不打败他们,永远不得安宁,而且想要弄到廉价的羊毛那就必须要解决草原上的问题,让他们能歌善舞,专门安心的放羊,剪羊毛才行。
  “武器这个东西还是要尽快弄出来,不然真心没有底气。”
  “出海的海船要是不配备武器的话,那就是一条肥羊,谁都会想着上去咬一口的,现在也就是在北方航线,海盗和倭寇都很少,要是在南方沿海地区,海盗和倭寇横行,保管要出事。”
  刘晋沉思起来,如何让出海的海船合法的拥有武器,并且自己也能够合法的生产武器,这都非常重要。
  但是涉及武器这个东西,它太敏感了,弘治皇帝不会轻易松手,朝中的朝臣们也不会轻易松口,而且自己一旦出面搞这个事情,也是极容易成为打击攻击的对象。
  “老张说要开辟通往南洋的航线~”
  “东南沿海这一带海盗、倭寇都非常多,而且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家族还往往和海盗、倭寇又勾结,一旦有肥羊上来,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
  刘晋的目光放到了东南沿海地区,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的复杂。
  一方面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家族、大商人极力反对解开海禁,坚决支持朝廷的海禁政策,另外一个方面,这些大家族、大商人靠着海贸赚足了银子,又是一个盐商一样的群体。
  都是靠着垄断来赚银子的。
  这些大家族、大商人在朝堂之上扶持代言人,支持海禁,坚决不允许开海禁,另外一个方面又是和海盗、倭寇勾结,大家其它的家族和商人出海,怕的就是有人分享他们的利益。
  张懋看到了海贸的利润,现在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是走朝鲜、倭国的航线,想着去南洋,甚至于去印度洋这边,赚取更多、更高的利润。
  但是这会触及江南地区大家族、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必然会有所反应的。
  “宝岛~这个位置太关键了,或许接下来应该要做的事情就开发宝岛,先将宝岛给开发起来。”
  很快,刘晋的目光锁定在宝岛上面。
  这个时候的宝岛还是属于蛮荒之地,明朝因为实行海禁,在1387年的时候,将宝岛上面的居民迁移到了漳州和泉州一带,算是彻底的放弃了宝岛。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面荷兰人能够占领宝岛的缘故,因为宝岛这里,明朝朝廷根本就没有重视,这里属于蛮夷之地,上面的汉人很少、很少,再加上海禁,大家不出海,自然而然也就让荷兰人占了便宜,占据了宝岛。
  一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郑成功才重新的收复了宝岛,并且带去了大量的人口,经过郑家几代人的努力和开发,宝岛这才渐渐地兴盛起来。
  如果想要前往南洋地区,开辟南洋航线,宝岛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位置就决定了这一点。
  “开发宝岛~”
  “没错,就是你了,先开发宝岛再说,宝岛地理位置重要,这里的属于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在宝岛南边还可以一年三熟。”
  “在冬天的时候,这里也可以生产蔬菜和水果,一旦海运搞起来,这宝岛的蔬菜和水果在冬天运到京津地区来的话,绝对是非常有利可图的。”
  “而且开发宝岛,可以加强宝岛的联系,巩固我们大明自己的地盘,未来以宝岛为桥头堡,上个进倭国、朝鲜,下可前往南洋、澳洲,一举多得。”
  “必须先把宝岛给搞起来~”
  很快,刘晋的眼睛就死死的盯着宝岛,脑海中开始思索起来,开发宝岛的话,最好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如果吸引人去开发宝岛,这个才是关键。
  而且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一种可以赚银子的产业来,吸引大明的这些权贵、商人、地主、新兴的资本家们到宝岛这边去才行。
  “什么东西才能够吸引到大家呢?”
  刘晋仔细的思索起来。


第373章 天津聚会
  京城通往天津的水泥马路上,十多辆四轮大马车非常平稳的行驶在平台、开阔的水泥路上面,这十多辆四轮大马车非常的奢华,做工、装饰也极为考究,甚至于连拉车的马都是从草原上面来的上等好马。
  每一辆四轮马车的马匹颜色都是一样的,或统一的白色,又或者是统一的红色,让这些马车一下子成为了繁华热闹马路上的焦点,周围的人群都在纷纷猜测到底是那个大人物出动。
  其中的一轮马车内,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还有定国公府的徐光祚坐在一起,这种四轮马车相比起传统的马车来,更大、更宽、更平稳。
  行走在水泥马路上的时候非常的平稳,现在也是越来越受欢迎,一边乘坐马车,一边在马车上面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把酒言欢、谈天论地,绝对是打发枯燥旅途最好的方式。
  “几个月没来天津,这里又更繁华、更热闹了。”
  徐光祚掀开车窗窗帘,看到水泥马路上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再看看远处的天津新城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是啊,还觉得天津这边更有活力啊,啧啧,这高楼都建七八层了,我们京城这边可不能建怎么高。”
  张懋同样一脸感慨,天津这边现在非常流行水泥钢筋的建筑,当然这也是天津置业带出来的。
  天津置业是刘晋麾下的房地产公司,专门建房子卖,除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如月亮湾这样的小区之外,天津置业也是开始学一学后世,建了一些七八层楼高的商品套房来出售。
  这类房屋价格比较低,一套房子也不过只需要几十两银子的价格,配套方面弄的非常齐全,除了没有后世的电梯之外,自来水、厕所、厨房都给配的非常齐全,一套房子面积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所以现在也是非常受欢迎。
  一经推出,也是立即火爆起来,算下来利润比起建月亮湾这样的小区还要更高,所以现在也是成为了天津置业这边主推的一个新的产品。
  因为天津职业带头,很多人也是看到了商品房的利润,所以有很多人也是学着天津置业一样开始发展这个房地产,进而也是带动了整个天津新城的发展。
  “我听说太子殿下和刘晋也是准备在京城这边学一学天津,在京城外面建新城,这事你们知道吗?”
  成国公朱辅仔细的看着眼前的天津新城,所有的一切都规划的整整齐齐,宽敞的马路,干净的街道,两边的高楼,还有两边繁忙无比的商铺,密集的人流,所有的一切都和京城这边不一样,看起来非常的新颖,让人觉得充满了活力。
  “这事我也听说了,正准备找个时间问问刘晋呢,这小子现在发财都不带我们了,看来我又要找个时间给他介绍美女才行。”
  张懋点点头,接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道。
  他现在做事就认准一个理,那就是跟着刘晋走,刘晋做什么,他也就跟着做什么,保管赚银子。
  “咳咳~”
  听到张懋的话,徐光祚顿时就忍不住咳嗦几声,我可是刘晋的大舅子,你当着我的面这样说好吗?
  “这次他叫我们来天津,正好可以借机会好好的问一问他,这建一个新城,投入都是白万两银子的砸进去,要是不能赚钱的话,岂不是损失惨重,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朱辅想了想说道。
  自古以来建新城都是非常浩大的工程,一般也就只有朝廷能够办的起来,动辄征集几十万的老百姓来修建城池才能够建起新城来。
  投入非常的巨大。
  如果不用朝廷的力量来建,单纯的依靠银子想要砸出一个新城来,这其中的投入将会非常的恐怖。
  朱辅都不敢想象,这一座新城的投入到底需要多少银子,随随便便百万两银子砸进去,估计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徐光祚,你好歹也是刘晋的大舅子,你知不知道,这次他叫我们来天津是什么事情?”
  张懋点点头,接着想了想对着徐光祚问道。
  “张公,我也不知道啊,不过他既然叫我们大家一起来,多半肯定是有什么大项目吧。”
  徐光祚想了想说道。
  “算这小子还有点良心~”
  张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在三人聊天之际,三人乘坐的马车就来到了刘晋府邸的门口,得知消息的刘晋也是已经来到门口迎接。
  “张公,朱公~徐兄~”
  刘晋满脸笑容的和张懋、朱辅、徐光祚打招呼。
  “臭小子,是不是又有什么发财的计划?”
  张懋一下子搂住刘晋的肩膀,眯着眼睛问道。
  刘晋找他们过来,肯定是有好事,也绝对是根发财有关的事情,天津这里,他们几个人的产业都非常庞大,有大量的渔船,日进斗金,还有很多的海船,每个月都有往返倭国和朝鲜,每月都能够给他们带来百万两银子的收益。
  “一切都瞒不过张公~”
  刘晋笑着点点头说道。
  “哈哈,算你小子有良心,也不枉我给你做媒。”
  张懋顿时就高兴起来,他最喜欢的自然是发财了,身为国公爷,他老张已经升无可升,即便是封王,那也是死后才有可能封王,所以他从来就没想着这方面的事情。
  对于他来说,唯有银子才最真实的东西。
  在刘晋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客厅这里,朱厚照翘着二郎腿早就已经在等待了。
  “见过殿下~”
  张懋、朱辅、徐光祚一看朱厚照也在,连忙赶紧行君臣礼仪,接着彼此互相对视一眼,顿时就笑的更盛了。
  这买卖看来非常大,刘晋都叫上太子殿下了。
  只要是太子殿下参与的买卖,绝对是最赚钱的买卖,这一点他们是很清楚的,像玻璃厂、海贸、密云提出、长芦盐场等等,这些可都是最赚钱的买卖。
  “免了,免了~”
  朱厚照挥挥手,很是随意的说道。
  接着看了看刘晋说道:“老刘,人都到齐了,有什么事情就赶紧说。”
  “好~”
  刘晋点点头,想了想缓缓的开口说道:“今天把大家叫过来,主要是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长芦盐场的事情。”
  “这段时间以来南方那些盐商和我们争夺市场的事情,想必你们也是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