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于附近的南直隶、苏杭、浙江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人带着一箱子、一箱子的银子和银票来到淞沪这里,想要从这些人的手中购买一些土地投资。
以前大家没有注意,真正的分析一下,顿时就觉得淞沪这位置是真心不错,确实是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所有人都相信淞沪的土地还会不断的上涨,整个淞沪到处都是求购土地的人,几百两银子一亩地,让整个淞沪县的人走路的时候都抬着头,一副牛气冲天的样子。
松花楼。
“哈哈,又涨了,又涨了,已经差不多六百两银子一亩地了。”
“大家看到没有,连大明早报都在报道我们淞沪这里的事情了。”
郑良佐手里面拿着一份报纸兴奋的对着在座的众人说道。
“还是大明早报有水平啊,你看着上面分析的,以前我们怎么就不知道淞沪的地理位置竟然如此的重要。”
“你看啊,我们淞沪背靠江南、又有长江连动湖广一带,这往北可以去天津、朝鲜、倭国,往南可以去琉球、福建、广东,下南洋。”
“这淞沪啊,以后肯定可以发展成为我们大明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
郑良佐非常高兴啊,他现在是淞沪这里最大的地主,手里面握着整个淞沪五分之一的田地,为此他不仅仅是掏空了自己家里面的所有财富,甚至于还向江南地区这边的很多钱庄、大家族、大地主借了几百万两银子。
可谓是疯狂无比,就如同后世的股民,尝到了一点甜头之后,不仅仅卖车卖房,甚至于还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敢向高利贷贷款来炒股。
“以前我们大明是禁海,片帆不得下海,所以我们淞沪纵然是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但却是没有任何的用处。”
“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在慢慢的开海禁,鼓励对外贸易,我们淞沪的位置就慢慢凸显出来了。”56
“还是开海好啊,这样大家才能够从外面赚到更多的银子。”
“我这边也是研究过了,如果以后我们淞沪开放的话,从我们淞沪这里往南前往南洋地区,再往东抵达澳洲,听说澳洲这边的黄金和白银不会比黄金洲更少。”
“而且这澳洲本土的土著数量非常的稀少,地广人稀,未来肯定是要被我们大明给占领的。”
“从澳洲再往东还可以抵达南黄金洲,大家想一想,到时候如果这条航线开通的话,我们淞沪的位置就不得了了。”
“这黄金洲遍地是黄金,去年太平侯杜明恩带领的十艘船就从黄金洲这边带回来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金银。”
“大家想一想,以后我们江南这边的人去黄金洲、去澳洲、去南洋,都要从我们淞沪这里出发,你说我们这里的土地值不值钱?”
“大明早报说得好,以后这里肯定是会超越天津的。”
徐浦也是铺开一张世界地图,在地图上面画出几个重要的地方和线条,一边说也是一边兴奋的说道。
他现在已经不会在说朝廷见利忘义了,不会再说开海不好了,反而是坚定的开海支持者,觉得朝廷做的对。
因为只有开海了,淞沪的重要性才能够体现出来,这样他手中握着的大量淞沪土地才能够有价值。
“徐先生分析的没错。”
“这走北线前往黄金洲啊,它又局限性,冬天的时候不能走,因为冬天的时候,白领海峡这里会有大量的浮冰,会严重危险船只。”
“可是走刚刚徐先生说的线路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因为这些地方炎热,根本就不会有浮冰,而且沿途都有陆地、岛屿可以补记,更加的安全,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人走南线的。”
有人也是跟着分析起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也是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一个个以前对这方面是根本不削一顾,但现在关系到自己的利益之后,一个个竟然研究的很有一番水平,都看到了大明之外的世界是非常的富庶、繁华,看到了淞沪地理位置的优越。
“哈哈,怎么说来,我们淞沪的土地还会涨了~”
郑良佐听完众人的话,顿时就更加的高兴了。
以前是不懂,现在仔细的研究一番之后,顿时就明白了,自己这些人是坐在金山、银山上面,偏偏还要去靠收佃租来过日子,真是拿着金饭碗去要饭啊。
“肯定会涨~”
“天津这样的地方现在都已经涨疯了,上千两银子一亩地,比京城的土地都要更贵了,更别说我们淞沪了。”
“我们淞沪的位置可比天津好多了,现在才六百多两银子一亩地。”
“主要是我们淞沪这里还没有发展起来,听说那些北方佬想要在我们这里投资建厂,我觉得我们应该支持他们。”
“天津这边我是知道的,天津的地之所以不断的上涨,那是因为有大量的工厂和作坊,一个工厂作坊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几万人,天津这里有几千上万的工厂、作坊。”
“原先仅仅只有几万人的天津城,现在可是都已经几百万人了,这土地价格能不上涨吗?”
“我们淞沪要发展起来啊,还是要跟北方人学,开工厂、办作坊,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淞沪,再加上我们优越的地理位置,超过天津啊,那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天津发展起来也不错才三年左右的时间而已。”
徐浦非常肯定的说道。
以前他是最反对开工厂、办作坊的,因为他觉得工厂、作坊多了就没有人种地了,他们这些地主、士绅就要喝西北风。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为了让淞沪的土地继续上涨,他仔细的研究了天津一番,顿时就觉得这办工厂、作坊也是有很多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好处就是推动地价的上涨。
“对,对,办工厂和作坊,我听说啊这办一个纺织厂投资需要几十万,但是一年就可以回本,以后都是赚的。”
“浙江的王家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他们家的彩云纺织厂就是京城这边最大的纺织厂,据说一年赚几百万两银子呢。”
“我也是想好了,准备再借几十万两银子,到时候就在我们淞沪这里开个纺织厂,我们淞沪背靠江南,要丝有丝,要人有人,布匹那更是不愁卖,保管赚钱。”
郑良佐一听,顿时也是直点头。
以前对北方的这些工厂主、作坊主是不削一顾的,现在研究一下才发现,竟然如此的赚钱,没道理有钱不赚,跟钱过不去的。
第568章 暴跌
“孙管事,现在整个淞沪的土地都已经集中在郑良佐、徐浦他们这些人的守着,而且这些人,全部都对外举借了大量的债务,少则几十万两银子,多的有人甚至于借了百万两银子。”
淞沪县一处别院当中,孙新正在听取手下的汇报。
听到这里,孙新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看来该收网了,他们替我们都将土地给集中起来了,倒也省下了我们很多麻烦,还是公子高明啊~”
“简简单单的一招就可以让这些人乖乖的将土地心甘情愿的卖给我们。”
“不,到时候他们会抢着卖给我们。”
“立即将这封信寄回京城,告诉公子,可以收网了。”
“是~”
做完这事,孙新也是走出了这个别院来到了淞沪县城的外面,看着黄浦江,再看看黄浦江两难的水田,眼神之中仿佛看到了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这里平地起高楼,成为一座堪比天津的繁华都市。
几天之后,松花楼上面。
“嘭~”
“怎么可以这样,竟然不在我们淞沪这里开口岸,而是要选择到南京。”
“南京怎么可以和我们淞沪相比?”
郑良佐难以置信的看着从京津这边传回来的最新的大明早报,大明早报上面刊登了内阁首辅大臣刘健的奏疏。
刘健认为淞沪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是没有一定的基础,作为南方的开放口岸,朝廷这边需要大量的投资。
但是南京就不一样了,它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基础,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也都是从南京这里出发的。
南京又还是大明的南都,在南京这里甚至于还有整套的班子,南方这边开放口岸,理应选择南京,而不是还是一片水田的淞沪。
刘健是内阁首辅,他的话还是相当有份量的,现在朝堂之上为了这个事情也是分成了两派。
其中刘健、谢迁为首的文官们认为,应该要开放南京,南京的地理位置也不差,基础相当的雄厚,非常合适。
不过以张懋、朱辅等武将勋贵们却是认为应该开放淞沪,淞沪虽然基础比南京差一些,但是地理位置却要优越很多。
而且淞沪和天津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没有基础,这也意味着可以更好的进行规划和建设,所以开放淞沪是比较合适的。
两边都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一方支持南京,一方支持淞沪,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南方这边必然会有一个新的开放口岸。
“刘健真是老眼昏花了啊,他一个河南人,他怎么知道的对外口岸的重要性,地理位置才是关键啊。”
“这南京虽然有基础,但是南京这里根本就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建设码头和港口,不像我们淞沪,靠海,又有黄浦江,建再多的港口和码头都可以。”
“他竟然信口雌黄,来都没有来过我们淞沪,竟然说南京比我们淞沪更好。”
“简直就是昏庸不堪,庸才误国啊~”
徐浦也是跟着愤怒的喊了出来。
这南方的开放口岸要是真的选在了南京而不是他们淞沪的话,他们这些手中囤积的土地就会变的一文不值。
一想到这里,在场的众人顿时都忍不住眼前一黑,大家可都是借了很多外债来屯田的,那些钱庄、大家族、大商人之所以愿意借钱给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看中了淞沪的地理位置。
这里真的具备了成为第二个天津的条件。
可是如果淞沪不能成为南方的开放口岸,那他们手中的土地就不值钱了,举借的外债就足以将他们给压垮。
“老爷,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这时,有人急匆匆的跑来,人还没有上楼,声音就已经传了过来。
“跌了,跌了~”
“我们淞沪的土地跌价了~”
“什么?跌了?”
一听到这个声音,在场的众人顿时一个个一阵恍惚,接着瞬间拼了命一般的冲下楼。
“快~快~”
“立即将我们手中的田地都卖了,都卖了~”
徐浦第一个反应过来,一下楼立即对着自己的下人吩咐道。
“立即帮我联系那些北方佬,将手中的田地全部卖给他们。”
郑良佐反应也是不慢,赶紧让自己的下人去找那些北方佬,寻找接盘侠。看书窝
然而,他们两个聪明,其他人也不慢,此时一个个都好像清醒过来的赌徒一般,顿时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危机了。
淞沪县这里,很快就有大量的土地开始挂牌出售,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淞沪本地的地主、士绅、大家族们就开始疯狂的抛售土地。
仅仅只是一上午的时间。
昨天还能够卖六百多两银子一亩的土地,一下子就跌到了仅仅只卖三百多两银子一亩地,关键是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接盘了,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在不断的抛售淞沪的土地。
原先随处可见,举着牌子求购土地的北方佬仿佛一夜之间都消失了一般,再也见不到人影,到处都是再卖地的人。
你家卖三百两银子一亩地,我这边就卖二百九十两一亩地。
前一刻还是四百两银子一亩地,下一刻就直接降低到了三百两银子一亩地。
涨起来花了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可是跌下来的时候,竟然连半天的时间都不需要。
没人买田地了。
同时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南京将取代淞沪成为南方的对外开放口岸,同时朝廷这边有意在广州也开放一个对外口岸。
南京魏国公、南京六部尚书等联名上书,要求开放南京为对外口岸。
接着又有消息说,天津造船厂准备在南京这边选址建一个南方造船厂,说是淞沪这边没有什么基础,不适合建造船厂。
还有消息说,淞沪本地的这些地主、士绅、大家族阻扰北方人来淞沪开工厂、办作坊,所以现在北方的那些工厂主、作坊主都不太考虑淞沪,而是更多的考虑南京。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雪上加霜,不断打击着淞沪的地价,同样也是在不断的敲打着淞沪这些大地主、大士绅、大家族。
到了当天下午的时候,上午还挂着三百多两银子一亩的田地,现在直接跌到了一百多两银子一亩地。
同时又有坏消息传来,一直待在淞沪这边的北方佬准备去南京这边买地了。
而且伴随着消息的传开,江南这边本地的钱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