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埠苣炎角馔蹲势癫皇且蛩耍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是和西洋联合商行一样,去天竺这边打下一块地,专门用来种棉花。
或者是干脆打下西域,在西域这边和南洋一样建种植园,专门用来种棉花,那样的话,棉花供应不仅仅有了保证,同时价格也是可以压到最低,这纺织出来的布匹才具有竞争力,利润也更多。
听到三人的话,刘晋和张懋微微对视一眼,眼中都看出了彼此的惊讶。
这些文官们现在比起自己这些武将来似乎好像都还要更加的好战了。
而且比起武将来,这些文官们是真的很能找借口。
什么瓦剌对大明虎视眈眈,威胁大明草原。
什么瓦剌是边患,大明应该趁着自己强大的时候,解决这个边患。
还有这个佀钟,他更厉害了,说这西域是汉家故土,大明强大了,必须要收回这些地方,驱逐掉那些强盗来,重新汉唐雄风。
这不仅仅找了借口,而且还顺带着对着弘治皇帝的马屁一顿猛拍,水平厉害的很。
“哈哈,果然屁股决定脑袋啊~”
“如果是几年前,这些文官们肯定都是最反对开战的人。”
“现在好了,大明持续的对外扩张和战争,让他们这些文官也是尝到了甜头,尝到了利益,一个个都好战无比。”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大明对外扩张,他们能够享受到好处,又不需要付出什么,军费都是弘治皇帝出,都不需要国库这边出军费。”
刘晋的心里面也是忍不住再次感叹一声。
文官们变了,以前坚决反对用兵,就像这个谢迁,他最反对对外用兵了,现在倒好,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对西域用兵。
立场转变太快了。
当然了,利益是一方面,还有最重要的是大明现在的军力真的非常强大,几次对外用兵,自身的损失都微乎其微,却是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也刺激了大明上下的好战性。
第791章 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
刘晋和张懋在感慨,弘治皇帝同样也是感慨万千。
什么时候这些文官们也变了,原先是软绵绵的羔羊,现在都变成了吃人的老虎了,还是不吐骨头的那种。
前几年的时候,鞑靼小王子南下劫掠,弘治皇帝想要和鞑靼小王子誓死一战,遭到了朝野上下的齐声反对,这些文官们哭爹喊娘的阻拦弘治皇帝和鞑靼小王子开战。
用文官们的话来说,他们要抢就让他们抢好了,等他们抢够了,抢饱了,自然而然也就会回去,对于富庶的大明来说,这都是无关紧要的。
可要是大明和鞑靼小王子开战的话,到时候一旦有个差错,大明明军主力被灭的话,那大明就风雨飘摇了,神州大地甚至于还极有可能会再次沦为异族人的统治之下。
当时弘治皇帝也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也幸亏是刘晋这边通过大明早报募集了大量的银两,在银子和加官进爵的刺激下,明军爆发出强大的战力,这才一举定乾坤,彻底全歼了鞑靼小王子南下的大军。
这才过去几年的时间,这些文官们都变了。
不仅仅不再反对对外用兵,甚至于都已经主动提出来要对外用兵了。
对于这其中的原因,弘治皇帝自然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用刘晋的话来说,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文官们投资了大量的纺织工厂、水泥厂、商行、种植园等等,现在棉花和羊毛价格飞涨,这严重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想办法来维持住自己的利益。
西域的棉花和羊毛,他们绝对是势在必得。
想清楚了这些,弘治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想了想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轻言战事,此时还需从长商议。”
刘晋一听,顿时心里面就忍不住骂了起来。
弘治皇帝绝对是故意的。
刘晋很清楚,弘治皇帝是绝对想要攻打西域的,但是偏偏到了这个时候,他竟然说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这是故意在吊这些文官们的胃口。
让你们以前反对我用兵,不知道我的心急如焚。
现在,我也让你们急,让你们心急如焚,反正弘治皇帝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纺织业占的比重非常、非常低,更何况有刘晋在管理,天底下的人都没有棉花,也不可能少了自己的棉花和羊毛啊。
弘治皇帝真心不急,脸上都带着笑容。
嗯,现在刚好又是冬天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将士们难道不要休息了?
你们这些文官以前总说这些当兵的是丘八,现在不正要靠这些丘八去给你们打西域,抢棉花和羊毛回来?
弘治皇帝这是打定注意了,不管了,先缓一缓,让他们也急一急。
棉花和羊毛现在都还有一些库存,应付这个冬天完全没有问题,真正难的是开春之后,到时候大量的工厂投入开工,再多的羊毛和棉花都不够的。
听到弘治皇帝话,谢迁、刘大夏、佀钟、李东阳、刘健等人顿时纷纷微微惊讶,接着则露出来着急之色。
从长商议?
从长商议个毛线啊,国家大事不都是大家伙一起讨论下,然后上早朝走个形式就定下来了嘛,还从长商议个锤子啊。
你是不急,我们急啊,没有棉花和羊毛,我们的工厂怎么开工,怎么赚钱?
我们可是将自己的养老本都砸进去了。
还从长计议,这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还慢慢商议。
而且弘治皇帝一直以来不都是喜欢对外用兵吗?
怎么一下子就变了性了,竟然还从长商议了,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几个大佬的脑海中急速的思索起来,有人不动声色,仔细沉思,有人却是着急的站出来说道:“陛下,真的不能再等了。”
“现在棉花和羊毛还有一些库存,大家能够应付一二,真要等到棉花和羊毛都用光了,那到时候价格岂不是要涨到天上去,即便是纺织出布匹来恐怕也是没有任何的利润可言了,这对于我们大明的纺织业绝对是灭顶之灾啊。”
刘大夏忧心忡忡的说道,心里面那个急啊,自己的养老金啊,这要是真的砸了,以后自己吃西北风了?
“是啊,陛下~”
“现在发兵攻打西域,以我大明将士之勇猛,不需三月即可打下西域,刚刚好到了那个时候,差不多是开春的时候,棉花和羊毛正好可以供应上,不至于对我大明的纺织业造成巨大动荡。”
佀钟也是跟着站出来喊道。
他都已经算好了,现在出兵,三个月时间内拿下西域,到时候有源源不断的棉花和羊毛进来,等开春之后,又可以在西域这边模仿南洋模式,建立大量的种植园,专门用来种棉花。
“陛下,这棉花和羊毛关系到的可是大明千千万万人的生计,事情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了,切不可再缓下去了。”
谢迁也是着急的说道。
弘治听完微微点头,接着看向刘健问道:“刘爱卿,你怎么看此事?”
“陛下~”
“臣以为谢公、刘公、佀公所言有理,棉花和羊毛关系到大明整个纺织行业千千万万人的生计,朝廷理应尽快出兵攻打西域。”
刘健想了想也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嗯~”
“张懋,你怎么看?”
弘治皇帝又看向张懋,给了张懋一个,你懂的眼神。
张懋眼睛微微一亮,顿时就读懂了弘治皇帝的意思了,这是要缓一缓,让这些文官们心急如焚的意思了。
于是张懋想了想便道:“陛下,诸公,臣以为,对西域用兵乃是大事,切不可草率行事,理应做好了完全准备之后再进兵西域。”
“西域的瓦剌可不是南洋小国,瓦剌骑兵众多,在广袤的西域来去如风,如果他们不愿和我们正面作战的话,我们极有可能会劳民伤财,没有办法一举荡平西域。”
“再者,现在已经是寒冬,西域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对我大军行军、作战都极为不易,更何况年关将近,将士们也都渴望能够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所以臣以为,现在不宜对西域用兵,应该等到明年开春,天气回暖之后再对西域用兵。”
张懋是什么人啊,他可是弘治皇帝肚子里面的蛔虫,弘治皇帝一个眼神,他就读懂了。
而且他也是用了以前文官们反对弘治皇帝用兵的理由,什么劳民伤财之类的,这些以前可都是文官们经常用来怼弘治皇帝的说词。
“嗯~”
弘治皇帝脸上带着笑容,满意的点点头。
张懋还真是懂自己,也不枉自己对他信任有加。
“张公此言差矣~”
“正因为现在是冬天,我明军行军、作战困难,瓦剌人同样也是如此,而且冬天的时候,他们往往还聚集在一起,只要找到他们的聚集地,一举歼灭,拿下西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至于说年关将近,将士们想要回家过年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我大明需要他们去征战,这国家大事和个人之间,我想我大明将士应该是知道该如何去选择的。”
刘大夏连忙站出来反对道。
“靠~真是死的说成活的,什么都是这些文人们说了算。”
听完刘大夏的话,张懋心里面也是忍不住骂出来,这些文官,尿性都是如此,一个个能够写一手锦绣文章,这嘴巴又是极其的能说会道,自己这些武将勋贵怎么可能玩的过他们?
“太子,你怎么看啊?”
弘治皇帝淡淡的点点头,然后又看向朱厚照问道。
“儿臣以为,冬天出战西域确实是对我明军不利,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符合兵法上的用兵之道。”
“连我们自己都不想冬天出兵作战,瓦剌人自然也是不会想到我们会在冬天对他们用兵,此时出兵的话,必能打瓦剌人一个措手不及。”
“但西域寒冷无比,天寒地冻,大军出征的话,对我大明后勤保障的要求极高,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恐怕仅仅只是风雪就足以让我大军损失惨重。”
“所以儿臣以为,此时确实是不宜出兵西域。”
朱厚照听到弘治皇帝询问自己这方面的事情,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行军打仗用兵什么的,我最
第792章 草原人口问题
听到弘治皇帝的问话,刘晋自然是知道弘治皇帝此时在想什么了,想了想说道:“臣刚刚在想草原几十年、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的事情。”
“哦,是嘛,说来听听。”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也就清楚了,刘晋这是在转移话题,这也正合了自己的心意。
让这些文官们去着急,先谈一谈其它的事情再说。
“陛下,草原纳入我大明之版图,与我们内地往来密切,通过贸易,草原牧民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大量的粮食、食盐、茶叶等等生活所需的物资。”
“再加上没有战争的动乱,这草原的人口在未来必定会不断的膨胀,今天草原广袤无边,所有的牧民加起来可能还没有100万,但是在未来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呢?”
“可能草原上的牧民就会有五百万,一千万,那到时候又会给我们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刘晋这次过来主要是找弘治皇帝商讨将草原人迁移到澳洲、南黄金洲去的。
不需要一次性迁移太多,每年迁移一定比例的人口出去,长年累月的坚持下去,始终将草原的人口维持在一定的规模和数量。
这样既能够保持草原的稳定,同时控制了人口数量,也控制了畜牧的数量,可以保持草原的环境,不至于像后世一样出现大规模的荒漠化现象。
至于出征西域,这很重要?
早一点、晚一点都没有什么关系,对于大明来说,西域这块肉,随时都可以吃,打下来容易,这想要长久的稳定统治才是真正的考验。
听到刘晋的话,众人顿时就纷纷看向刘晋,当大家都在讨论着要不要进攻西域的时候,刘晋都已经在想着这北方草原、西域几十年、上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同时大家也是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刘晋所说的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草原的人口如何和中原大地一样,不断的暴增,所带来的后果可是用脚趾头都能够想到的,到时候大明还能够像现在一样游刃有余的控制草原?
“继续说下去。”
弘治皇帝沉思一番,示意刘晋继续说下去。
“陛下,诸公~”
“我北方的草原非常的广袤,大家请看地图,从长城往北,一直到这片广袤的区域,它基本上都是属于草原地带,面积如此广袤。”
“但自古以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面生活的人口数量,它始终非常的稀少,整个北方草原人的数量都在百万上下。”
“如此广袤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