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论和试策这两科都有点像今天的高考作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目的当然是为了测试考生对于经典、史事、时务的见解。
考试时,主考官会在试场前面挂出一块帘幕,“出示题目于厅额,题中有疑难处,听士人就帘外上请,主文于帘中详答之讫,则各就位作文”。一般考三场或四场。
王曾见此说道:“不知官家打算另外两科考什么?”
赵祯说道:“如今我朝,拥有台湾路和甘肃路、所欠缺的基层官员很多,因此本届取士的进士大多会会委派实职,必是一县之县令或者县丞。
县令主一县政事,掌管商税、农田赋税等,因此必然精通算学,若不然连一县赋税都看不懂,又怎能当好一方父母官,此外县丞掌管一县刑律,因此官员对我大宋律法必须得熟知,除此之外,还得精通一些基本的断狱知识才行!
因此朕决定第三场考算学、第四场考刑律。”
王曾出言道:“官家!增设数论和刑律科,臣没有意见,但此时通知下去,是不是有些晚了?”
赵祯笑道:“不晚!离科考还有一个月,若此次前来科考的举子都是饱学之士,想来对算学应该不陌生,朕已经令皇家印刷局,印制《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算学著作,进京赶考的举子可免费领取,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有些匆促,但还来得及!”
“好了!众卿都回去想一想该出那些题目,给朕呈上劄子来,朕会酌情采纳的!”
“臣等谨遵官家旨意!”
大臣么见此只好行了一礼,而后下去开始考虑此次科举,该出哪些考题,甚至有人都在想要不要及时通知一下自家参加科举考试的族人。
赵祯其实想仿照后世的高考制度,但古代跟现代必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只能慢慢来,走一步看一步。
第181章 科考
开封的举人们陡然间收到朝廷更改考试的内容之后,不禁议论纷纷,有些只会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不免骂声连连,甚至还有几十名不知好歹的举人跑到朱雀门前,嚷嚷着要面见官家,请求官家取消改革,恢复旧制。
相反,朝中大臣们这次反对的意见虽然有,但直接闹到朱雀门前的,没有一人,因为吃了几次亏之后,众人都知道跟当今官家一哭三上吊不但没有用,反而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给搭上去。
赵祯仅仅只是小改了一下科举,尽然就有人出来闹事,因此在他授意之下,参知政事领礼部尚书的鲁宗道亲自拿着圣旨前往朱雀门,当场宣布取消闹事举人的功名,直接削职为民,若在闹事,定将严惩不待。
于此同时,吏部下发了全新的科举考试制度。
首先是府试,由各路知府举行,参加学子的年龄规定在10到60岁之间,设甲乙丙三榜,对应一等秀才,二等秀才,三等秀才,一等秀才享有年津贴20两银子,二等秀才享有年津贴15两银子,三等秀才享有年津贴10两银子。
府试通过之后将于次年参加由巡抚举行的路试,年龄规定依旧在10到60岁之间,也设甲乙丙三榜,对应一等举人、二等举人、三等举人。一等举人享有年津贴50两银子,二等举人享有年津贴40两银子,三等举人享有年津贴30两银子,且第三年进京参加科考的路费由官府承担。
第三年就是参加由吏部举行的院试,但年龄却有了变更,变更为15到50岁之间,如果你的年龄超出了50岁,那么很不幸,你这辈子科举道路到举人就戛然而止了,顶多能当个不入品的师爷之类的官职。
进士也分三等,一等进士享有年津贴180两,二等进士享有年津贴150两,三等进士享有年津贴100两,进士津贴一直发到朝廷派官为止!
宋朝一名县令月收入30两左右,年收入360两,赵祯是根据这个减半制定了进士的补贴,但一般而言,一等进士几乎发不了多长时间的俸禄,就会被派官!
原本由礼部举行的院试也改由吏部主持。
。。。。。。
时间转瞬即逝,眨眼间已经到了天圣五年,六月初六,来自大宋全境一共2036名举人正在考场面前,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考场人员检查。
早在天圣四年,赵祯就让人建造了一个专门用来给举人考试的场所,命名为皇家考试院,可容纳五千人同时参加考试,因此安排2036名举人是绰绰有余。
举人们进入屏风之后,需要退去全身衣物,而后会有锦衣卫的相关人员负责检查,是否有夹带小抄等等。
同大宋以前科考习惯不同的是,本次科考举人们不用带笔墨纸砚、及吃食,这些东西都由皇家商会免费提供,当然这是沈墨染提出来的,为的是在大宋这些未来的人才面前,打一波广告!
考生除了本人之外,其它所有的东西都不用带,因此大大减少了舞弊的几率。
考生们检查完毕之后,会领到考号,而后根据考号走到相应的考场等候,一场50人,每张考桌前后左右间距1米。
到了八点半,会有一群内侍派发笔墨纸砚,而后到了九点钟,会有考官携带封弥好的考卷入场,而后当着众考生的面打开,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考试试题是提前印刷好的,每人一份,不向以前一样,是有人抱着刻着题目的牌匾依次行走。
内侍发完试卷之后,考生拿起试卷一看,很是新颖,名字座位号,都被提前印刷好了。
然后主考官开始讲考场规则,比如不能交头接耳,不能随意下位,有事先举手,名字一定要写在规定之处,若乱写,取消考试成绩等等。
国文科考试共一场,三张考卷,但却分时间,比如9点到11点,一个时辰之内考经义,经义考完后,会有内侍给每人送上一个木制盒饭,里面是三菜加米饭,而后会有内侍抬来一桶绿豆汤或者酸梅汤。
吃饭休息时间一个时辰,一点准时开始考诗赋,诗半个时辰,赋一个半时辰,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而后结束后,试卷封弥好,由专人护送至宫内。考场开门,考生依次走出考场,各回各的住处,开始准备明天的第二场考试。
赵祯来自后世,自然明白人才的重要性,虽然对大宋的读书人要求比较高,但给他们的待遇都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场考试都在众考生的能力范围之内,经义靠死记硬背,诗赋纯属看个人发挥了,既然是考试,自然就会有作弊的,不过一个考场内,除了一名文官监考之外,还有两名锦衣卫的人员巡场,书生作弊,岂能瞒过锦衣卫犀利的眼神,因此作弊的考生都被锦衣卫给发现了,而后当场拿下,驱逐离场,等待他的将是五年之内不能参考,且直接从举人贬为一无所有的书生。
第二场是时政科,总共三题,第一题是论隋炀帝的功过、第二题是评论一下朝廷对党项羌族实行的制度,第三题是论一县之治。
除了第二题稍微有点难度之外,其余的都还算好,难度适中,尤其是第一题,差不多就是送分题了。
第三场考的是算学,赵祯没有刻意为难这群考生,出的题目都是从算书当中出的,顶多也就是变个人名之类的小改一下而已。
赵祯先前给了众人一个月的时间,因此凡是用了心的考生,不能说全部都答对,但及格还是可以的,当然也有没当一回事的,看得题目后脑袋都蒙了。
算学科试卷一共三张,一张十道填空题,一张十道选择题,一张五道应用题。
有考生拿试卷一看,选择题四选一,还能蒙一个答案,填空题勉强写一个答案,应用题,一看,鸡兔同笼问题不会,但总不能空着吧,索性写上一首诗词吧!说不定考官就能给自己过了呢!
第四场考试是刑律科,主要以《大宋律例》为主,试卷一共三张,第一张考的是律法填空知识,第二张则是某某人犯了某某罪,该怎么叛。第三张,赫然是三道案情推理题。
天圣五年,六月九号下午五点,考完四场考试的考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胸有成竹者开始邀请好友一同游玩汴京,答题答的一塌糊涂者,当即回到住处,收拾行囊打包回家。
第182章 垂青
“晴空!爬快点!来爹爹这,爹爹这有好玩的拨浪鼓!”
“晴空!来母妃这!母妃这里有”
凤鸣阁内,赵祯和李冰儿正在地毯的两边朝着坐在中间上的皇长女赵晴空喊道。
赵晴空扬起小脸抬头看了一眼李冰儿,而后听到一阵拨浪鼓的声音,随后努力地朝着赵祯爬去!
“真棒!看来晴空还是跟爹爹亲!来!爹爹抱抱!”
赵祯一把将赵晴空抱在怀里,而后对着娇嫩的小脸狠狠的亲了一口。
李冰儿忙假装生气的嘟着嘴说道:“这闺女真是白养了,亏奴家天天还带着她,官家只是偶尔来一下,却不想她就只认爹不认娘了!”
赵祯逗弄了一下赵晴空,笑道:“女儿是爹爹上辈子的小情人,自然是跟爹爹亲,晴空,你说是不是?”
“嗯嗯~”
赵晴空低头摆弄着手里的拨浪鼓,听到赵祯的话,竟然咿咿呀呀的支吾了两声,将周围的几名宫女都给逗乐了。
李冰儿忽然说道:“官家!当初官家说日后不论皇子还是皇女都交由生母亲自喂养半年,如今奴家已经哺育了晴空半年多了,这规矩定下了,奴家身为官家嫔妃中的一人自当遵循!”
赵祯看向李冰儿说道:“怎么?让皇子皇女的生母亲自哺育不好吗?朕还打算将半年时间改至一年呢?”
李冰儿见此忙解释道:“官家!晴空是奴家怀胎十月生下的,奴家自然恨不得一直哺育她,但奴家的本分是服侍官家,而且如今,奴家的奶水并不怎么好!”
宋朝宫规,出生的皇子皇女都是由奶娘养育的,后妃一般都是忙着争宠,而皇子和皇女一般而言也都是增加受宠的砝码而已。
赵晴空出生之后,赵祯改了这一规定,那就是皇子皇女由生母精心哺育半年,而后再交由奶娘抚育,但若想一直保证奶水好,那么饮食就显得十分苛刻了,所以奶娘务必得是专业的。
宋朝没有牛奶,虽然有羊奶,但羊奶大人都不一定愿意喝,更别提小孩子了,而皇子和皇女,一般而言,喝奶都会喝到七八岁,甚至历史上不乏十多岁还喝奶的皇子公主。
“嗯!既然如此,那就照表姐说得去办吧!”
赵祯想了一下,眼下一时半会儿,而很难跑去欧洲弄几头奶牛回来,那也不现实,因此同意了李冰儿的所请。
“哇哇哇~”
婴儿的脾气如同雷雨一样,说来就来,不知为何,赵祯怀里的赵晴空突然哇哇大哭了起来。
赵祯抱着哄了好几下,又是唱歌,又是举高高的,但没成想,女儿的哭声非但没有止住,反而更加响亮了。
“官家!我来吧!”
李冰儿见此忙从慌手慌脚的赵祯手里接过女儿,李冰儿刚把女儿抱在怀里,女儿就朝她怀里拱,李冰儿见此便说道:“官家!晴空这是饿了,奴家下去给她喂奶了!”
李冰儿抱着赵晴空朝着赵祯说了一身,而后朝里间走去。
“官家!你怎么进来了!”
李冰儿见赵祯走了进来,一边将衣襟拉了一点,一边红着脸说道。
“都老夫老妻了!表姐还害得哪门子羞啊!”
赵祯伸出脑袋,看了一眼女儿,想来是饿了,这会儿正如狼似渴一样吃得正香。
“官家!看什么呢?”
李冰儿红着脸,朝着赵祯嗔怪道。
“女儿!多吃点,快快长大,到时候爹爹带你去放风筝!”
赵祯咧着嘴笑道,而后养着身子躺在了床榻的另一边,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李冰儿。
生完女儿的李冰儿,此时身材似乎比先前更加圆润了,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少妇韵味。
婴儿一天要喝好多次奶,而且每次时间并不长,因此很快,赵晴空就吃饱了,还打了一个响隔,赵祯见此又重新将女儿抱在怀里,而后一边轻轻地摇晃着,一边轻声哼唱道:“让我们荡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一首歌唱完,赵晴空早就陷入了甜甜地梦乡当中,李冰儿走至外间喊来两名嬷嬷,而后赵祯轻轻地将女儿轻轻的放入嬷嬷的怀抱,嬷嬷小心翼翼地抱回房间去了。
待宫人走后,李冰儿才出声问道:“方才官家哼唱的那首歌谣真好听,官家能不能教给奴家啊?”
赵祯笑道:“当然可以,除了这首歌谣,朕还准备了一些其它好听的歌谣!”
李冰儿回道:“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