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刘俨跨入大院之时,便传来大声唱喏:“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成武侯刘使君嫡子,琮公子送上贺礼清单如下。”

    “玉如意一对,玉璧一对,金器一对,银钱一对,绢帛一千匹,良马六匹,铜钟一套。”

    门口的唱喏之声想起之时,偌大的院落之内,原本热闹的场景,瞬间变得一片寂静。

    直到贺礼清单宣读完毕,众人这才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

    “刘使君果然是大手笔啊,这份大礼,少说也价值五十万钱了吧?”

    “嘿,汝怕是说笑吧,这是贺礼的事吗?这是荣宠懂不懂?”

    听到有人说起贺礼的价值,立马有人不屑的冷笑反驳了起来。

    “还是这位兄台所言有理,刘使君派琮公子,亲自送来的贺礼,这等于亲临啊。”

    人群之中观礼之人,纷纷表示附和。

    “快看,是新郎官来了。”这个时候院中的客人,看到刘俨那挺拔的身姿出现,一些贵妇,少女纷纷注目。

    “新郎官长得真俊呀。”一名寡居的少妇,看着昂首阔步走来的刘俨,手持团扇,掩嘴而笑。

    “这小子倒是走了狗(屎)运,这是攀上高枝咯。”

    有眼红的人,带着酸味的嘀咕道。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可不是嘛,我听说此人没落的宗室之后,其父不过是一个驿吏。”

    有消息灵通的士族子弟,带着鄙夷之色。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妒忌的人,耳边的喧闹之声,刘俨充耳不闻。

    在徐盛、丁奉、甘述几人的簇拥之下,刘俨面带微笑,一路拱手示意走到正堂门口。

    “新郎到,有请新娘,行大礼……”

    虽然刘俨不是入赘,但由于黄承彦要给刘俨造势,这一次的婚礼举办的举办的特别隆重。

    几乎整个南郡、沔南区域的荆襄名士,都被宴请前来参加婚礼。

    黄承彦本就是荆襄名士,黄家又是荆襄高门世族,加上荆州牧刘表,在蔡夫人的吹风下。

    一个月前就有风声传出,刘表次子刘琮,军师将军蔡瑁,荆州主薄蒯良都会前往沔阳参加婚礼。

    这消息一出,荆州大小小的士族,一些没有受到邀请的,都厚着脸皮赶来送贺礼,只为能够在这样的场合混个脸熟。

    甚至新野的刘备,都派了义子刘封和主薄孙乾,送来了一万钱的贺礼。

    身穿大红精美刺绣长裙的黄月英,头上盖着大红盖头,与刘俨手牵红绸,在大堂之上向黄承彦夫妻,行乐跪拜大礼,并向来宾叩首答谢。

    迎亲仪式,方才大成。

    这里的大礼指的是迎亲仪式,而不是拜堂大礼,男方要是在女方行拜堂大礼,那就是入赘,这赘婿在汉代可不光彩。

    所以刘俨和黄月英在黄家举办的婚礼,实际是迎亲大礼,而非正式的拜堂礼仪。

    “礼成,酒宴开始!”虽然只是迎亲大礼,但一套繁琐的古礼下来,那也是耗费了一个时辰。

    随后,刘俨携手黄月英送回后院,待宴会结束之后,才能启程回夏口。

    “玄之,少喝点酒,注意身体。”黄月英与刘俨回到房间,二人自然不可能直接洞房。

    这个时候的刘俨,还要出门去向来宾敬酒,实际上就是混个脸熟,不然今日这样盛大的场面,岂不是白搭了。

    “多谢娘子关心。”刘俨松开黄月英柔软的手掌,伸手掀起她的红盖头,看着眼前精致漂亮的脸蛋,内心不由升起一股柔情。



    第68章 荆襄士族群英会

    

婚礼宴会,黄家大堂之上,一共摆了三十桌,能够坐在大堂上的宾客,无不是名士或者世家大族。

    左首上坐的少年,身穿锦衣华服,红袖抹额,头裹幞头,此人正是刘表的次子刘琮。

    十几岁的刘琮,长得白白净净,唇红齿白的,看起来文文弱弱,十分的秀气。

    虽然年少,刘琮倒是颇有大家气度。

    当黄承彦领着刘俨,来到他面前敬酒之时,刘琮微微一笑,端起面前的银器酒盏,直身而起道。

    “恭喜黄公寻得佳婿。”刘琮先是向黄承彦拱手,又面向刘俨道:“祝贺姐夫新婚,白头偕老。”

    “公子有心了。”黄承彦手捧着酒盏,一脸的笑容。

    刘俨也是一脸阳光笑容,连连表示感谢。

    刘琮现在有蔡家和蒯家支持,加上刘琦又外放江夏郡,这让年少的刘琮,成为刘表世子的呼声日益提高,也让刘琮的名声大涨。

    坐在刘琮对面是荆州军师将军蔡瑁,此人是现在手握荆州军权,又是黄月英的亲舅舅,身份地位尊崇。

    这不刘俨向他敬酒之时,都要跪在地上,等对方喝下,他才能起身,掩袖喝下手中之酒。

    “玉树临风,谦恭有礼,难怪月英会喜欢你,不错,不错……”蔡瑁虽然是荆州大将,但他并不是猛将,因为养尊处优的关系。

    身材高大的他,显得有些肥胖,但也让他看起来颇有气势。

    “谢舅父夸赞。”刘俨喝下手中的酒水,再次躬身表达着谢意。

    “承彦兄,恭喜啊。”蒯良作为蒯家家主,荆州主薄,治中从事,是刘表帐下文官第一人。

    四十多岁的他,头戴高冠,身穿朱色深衣长衫的他,主动举起酒盏,一脸的笑容,看起赖笑眯眯的,显得十分熟络。

    “子柔兄百忙之中,前来道贺,是老夫的荣幸啊。”黄承彦开怀一笑,举起酒盏的同时,向刘俨介绍了一下蒯越。

    “今后还请子柔兄,多多提携小婿一二。”

    “令婿智勇双全,德才兼备,不出几年,必然是使君府上股肱也。”蒯越的声音十分洪亮,大堂上的一众宾客,自是听了个清楚明白。

    蒯良身为荆州世族之中,文官第一人,他这一开口,也就等于向众人宣告,刘俨前程似锦。

    想来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获得启用,成为荆州又一大实权人物。

    黄承彦为了刘俨露脸,也是不遗余力,领着刘俨对大堂之上的三十桌宾客,按照桌位一一敬酒介绍。

    好在刘俨手中的金樽,看形状很大,实际容量却很小,每次最多半两酒水。

    加上刘俨喝的又是清淡的米酒,因此三十杯酒下肚,也仅仅只是有些微醺。

    在座的这些宾客,那都是荆襄士族,而且还有大部分人在刘表帐下为官。

    其中有义阳大族的邓家,现任荆州从事的邓义、还有韩家的韩嵩,同样也在荆州担任从事。

    另有南郡望族的刘家,担任从事中郎的刘望之。

    宜城望族的马家家主马范,马范兄弟五人,虽然都没有出仕,但名声却不小。

    在襄阳士族圈子里,可是有一句歌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这歌谣说的就是马家五兄弟,个个学问渊博,其中以天生白眉的马良,才干最为著称。

    另外还有襄阳大族的习家,习桢,习珍兄弟,向家的向圣传,向朗兄弟。

    杨家的杨虑、杨仪兄弟,庞家的庞季,都赫然在座。

    济济一堂的宾客,很多人现在或许声名不显,但在之后却都是将帅之才。

    面对这群人,刘俨表现从容,恭敬有礼,敬酒之余,时不时交谈几次,倒也让众人不小的印象,

    沔阳县令向圣传,正月的时候与刘俨有过一面之缘,并得到刘俨开具的治病偏方。

    经过三个月的服药医治,现在起色明显要好了很多。

    这不在刘俨敬酒之时,向圣传表现的很是亲近,并说有空要登门拜访表示感谢。

    黄射作为黄承彦的族子,同样也前来参加了婚礼,但因为还在守孝,他只是坐在角落。

    “玄之,恭喜了,祝你百年好合。”卸去身上的担子,黄射近来潜心在家守孝,整个人看起来消瘦了不少。

    “谢谢子通先生的吉言。”刘俨与他稍作寒暄,一路来到最后一张桌案之前。

    眼前之人,头戴高冠,身穿靑袍长衫,剑眉星目,方脸高额,虽然也就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但却气度颇为不凡。

    “小侄刘封,奉家父左将军之命,特来向黄公贺喜。”

    就在黄承彦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刘封,一时不知道如何称呼之时,刘封在身后的主薄孙乾示意下,连忙拱手拜道。

    “原来是左将军刘玄德之子,有劳了。”黄承彦一脸笑容,心里却不由嘀咕,这刘备好像与我并无交情,怎么也来凑热闹了?

    倒是刘俨听到眼前之人,竟然是刘备义子刘封之时,大为感兴趣。

    刘封是刘备义子,这个时候也算是深的刘备喜爱的,因为现年已经四十多岁的刘备,膝下并无子嗣。

    但过上两年,刘阿斗出身之后,刘封的身份立即陷入尴尬境地,最后被刘备逼得自杀而死。

    “吾早听闻左将军大名,公子回去之后,代为问好。”刘俨举起手中金樽,表现的很是亲近。

    在喝下手中酒水之后,刘俨更是趁机低声道:“若有机会,吾当亲往拜谒左将军。”

    “啊?”刘封一愣,脸露喜色的双手捧着酒盏道:“荣幸之至。”

    黄家的婚宴,不可能只有三十桌宾客,事实上前院,甚至街面上,都摆下了流水席。

    向院中就餐的客人,属于一些亲戚朋友和不请自来的小士族,街面上的客人更多是城中凑热闹的百姓。

    黄家家财万贯,仅有一女出嫁,自然要热闹和隆重。

    而刘俨这个黄家女婿,通过这场盛大的婚礼,在荆襄士族圈子内,也是声名鹊起。

    这边刘俨婚礼刚刚结束,刘俨茂才的身份,由下雉县、云杜、南新各县一举推荐到郡城,经郡学核实,由江夏太守刘琦盖上印玺,正式通过,并告示江夏郡各县。

    与此同时,夏口种出亩产八石粮食的消息,也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在江夏郡各县传了开来。

    夏口百姓,亩产八石粮食的消息,就像一股东风,迅速便传到了襄阳。

    得知这个消息的刘表,大为惊讶,立即派出手下亲信成奇,暗中前往夏口探访。

    另外刘表又派出自己的同乡,荆州刺史府宾客的伊籍,前往夏口宣读对刘俨的任命书,并确认夏口亩产粮食八石消息是否属实。

    建安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伊籍乘坐马车,抵达夏口。

    因为伊籍是代表刘表而来,一到夏口的他,便来到夏口县衙。

    在徐盛的引领下,伊籍来到刘俨宅院。

    “原来是机伯先生驾临,蓬荜生辉啊。”在大门口迎候的刘俨,看着下车走来的伊籍,一脸笑容的拱手相迎。

    “有劳迎候,愧不敢当。”伊籍如今年近五十,虽然学识渊博,精通典籍律法,但却并不得重用。

    十年如一日在荆州,一直不被重用,日子过得也是清苦,唯一的好处就是生活安定。

    “机伯先生为公事而来,车车劳顿,快快请上座。”刘俨这个时候,早就快一步接到徐盛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伊籍前来的目的。

    “玄之请。”看着眼前年轻,朝气蓬勃的刘俨,恭敬有嘉的态度,亲善和蔼的态度,伊籍颇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

    这些年他在荆州,也就是一个宾客,说白了就是依靠刘表而活,无权无势,基本不受待见。

    加上他是兖州人,自然是受到荆州士族的排斥,完全就是寄人篱下而活。

    受尽冷眼的人,突然受到如此礼遇,也难怪伊籍会颇为动容,连忙欠身想让,态度颇为恭敬。



    第69章 江夏东部都尉

    

刘俨、徐盛迎候伊籍来到大堂上,伊籍随即拿出任命文书。

    “鉴于刘俨在夏口县令任职期间,屡立战功,抵抗江东有功,特授予其江夏东部都尉一职,屯兵夏口,以守疆土。”

    伊籍展开简牍,宣读之下,递给刘俨道:“恭喜玄之荣升江夏东部都尉。”

    江夏郡治下十四个县,郡尉是常设职务,东部都尉一职,则是头一次设立。

    很明显这个职务,是专门为刘俨设立的。

    目的很清楚,就是来分江夏太守刘琦的权利。

    东部都尉掌控东部七县军务,可以署理狱讼,治安等事务。

    既掌握军权,又有地方治安权利,权势凌驾与诸县县官之上,比郡尉低一级,需要受到太守的监督。

    这个职务由荆州牧刘表任命的,虽然在朝廷之上没有备案,但在荆州八郡,却是名副其实的实职。

    “谢使君提携。”刘俨拱手接过简牍,朝襄阳方向一拜。

    这才邀请伊籍入座,并命人安排膳食。

    徐盛在下座作陪,三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