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彤,你这小子还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庞统摇了摇头头,笑道:“桂花酿来自夏口,你说有没有可能,是主公家酿造的美酒呢?”
“啊?”傅彤一愣,这才想起刘俨的江夏东部都尉府,可不就是设在夏口嘛。
“哈哈……”众人为之开怀大笑,刘俨则摆手道:“桂花酿是我夏口盐铁司,酿造销售的不假,不过今天在这油江口喝,却是第一次嘛。”
“对,对,主公说的是。”傅彤连连点头,乐呵呵笑了起来。
酒菜上桌,刘俨端坐主位,众人依次而坐。
刘俨见傅彤只拿出了三坛桂花酿,遂笑道:“傅彤,上一些清酒来,今日这美酒,你和文长兄,还有我家恩师,一人一坛。”
“我等喝清酒即可,待下次你们来夏口,我让诸位尽兴,桂花酿管够。”
“如此甚好。”魏延欣然笑道,好酒的他,这会已经忍不住,提起酒坛,往自个碗中倒酒了。
“如此美酒,实在令人畅快啊。”
一碗酒下肚,魏延顿感全身都舒坦了起来。
魏延常年习武,身体健壮如牛,平日里也就喜欢喝酒。
在长沙郡他也喝过几次桂花酿,但毕竟俸禄有限,又要养活妻儿子女,自是喝不起现在市面上,价格最为昂贵的桂花酿。
“文长将军,要是喜欢这美酒,可以随时来夏口喝嘛,我想我主,必然会扫榻相迎。”徐庶这会早已经,得到刘俨的授意,让他极力拉拢魏延。
“元直所言甚是,以文长将军的气概,区区美酒又岂在话下?”庞统也是精明之人,他也看出来了,眼前这魏延,是个难得的猛将。
面对徐庶、庞统的一唱一和,魏延却没有昏了头,而是乐呵呵的笑道:“刘都尉的盛情,某无功不受禄啊。”
“文长客气了,你我同为荆州将士,乃是袍泽也,区区美酒,何足挂齿。”
刘俨摆手一笑,朗声道:“文长要是没时间,待吾回去之后,安排人给你送来便是。”
“刘都尉太客气了,好酒这东西,就好比美人,适可而止,方可延年益寿啊。”魏延虽然好酒,但他并不笨,知道这酒就是人情世故,可不是容易能还的人情。
“哈哈……”刘俨朗声一笑,并没有丝毫不快,毕竟魏延是有官职在身的人,如今第一次见面,招揽的话,言之过早。
但结个善缘,拉近关系,等时机一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喝酒,喝酒。”接下来,刘俨也不再谈大事,只论风月,觥筹交错之间,众人坐而喧闹,倒也是热闹非凡。
当楼船渡过长江,来到孱陵渡口时,众人都有了三分醉意。
但心中有事的魏延,却没有留宿的意思,执意要连夜赶路。
“既然文长有事,我也就不强留了。”刘俨颔首一拜,对廖化道:“元俭,你带两名士卒,护送恩师同行,待事情结束,你再护送恩师回返夏口。”
李当之现如今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刚才在酒宴之上,他并没有喝多少酒,精神抖擞的他,对于刘俨的安排,并没有拒绝。
“有劳刘都尉,后会有期。”魏延拱手一拜,与众人告辞,走下了船只。
傅彤这个时候,也找到码头上的熟人,给魏延、李当之以及护卫的廖化三人,雇佣了两辆马车。
直到众人离去,刘俨、庞统、徐庶和傅彤等人,这才乘船返回江陵。
刘俨虽然有心跟去长沙郡拜访一下黄忠,但现在年关将近,而且步练师还在江陵驿馆,他也要赶回夏口。
也只能暂且把这事放一放了,但今天结识了魏延,又遇到恩师,这对于刘俨来说,也是意外之喜了。
第111章 大汉建安十三年
时光荏苒,时间转眼又是一年多过去。
大汉建安十三年六月(公元208年),一统北方的曹操,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北方各州郡的民生,也得到进一步的恢复。
六月一日的大朝会上,曹操在帐下主薄程昱、刘晔的提议下,逼迫皇帝刘协(汉献帝),废除了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制度,恢复西汉时的丞相、御史大夫制度。
曹操自己出任丞相,并继续兼任冀州牧、魏公。
就这样,曹操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名义上,完成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地位。
六月初五,许都丞相府。
身高不足七尺的曹操,面相粗犷,目光凛冽有神,虽然长相一般,但贵为大汉丞相的他,气势确实威武不凡。
头戴紫金冠,身穿紫袍冠带,腰挂宝剑,佩戴紫绶二彩绶带,意气风发的的曹操,走进大堂的刹那,早已经就坐的文武大将,纷纷起身拱手拜道:“见过丞相。”
“诸公不必多礼,请入座。”曹操手持一卷简牍,衣袖一挥,席地而坐之后,众人这才纷纷落座。
“今日本相收到曹仁在樊城送来的密报,刘表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曹操说话之际,凛冽的目光环视左右,堂下之人,左首的文官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毛玠、刘晔、董昭、华歆等人。
右首的武将除了站立在一侧的亲卫大将许褚外,依次是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诸将。
曹仁、曹纯等人屯兵南阳郡的樊城,张辽、曹休等名将屯兵合淝。
文臣武将,济济一堂,这也是曹操为何能够一统北方的资本。
“刘表若死,刘备必然乘势而起,此人不除,终究是心腹之患,本相决定召集三军,以巡视荆州为名,征讨刘表、刘备,尔等以为如何?”
“丞相,刘表割据荆州,刘备心怀大志,皆是阻拦天下一统的罪魁祸首,不可不图也。”程昱第一个站了其父,附和曹操的提议。
“刘表若亡,荆州必然大乱,正是收复的好时机。”刘晔紧接着也拱手说道。
毛玠、董昭、华歆等谋士,随后也纷纷拱手附和。
夏侯惇、夏侯渊等大将,也纷纷请缨出战。
唯有荀彧、荀攸叔侄,若有所思,并没有过多发言。
贾诩则保持着一贯的作风,在人前他向来话不多,因为他一直认为,良谋不可于众。
看到众人热烈的反应,曹操嘴角轻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沉声道:“传令曹仁,统兵向樊城进发,试探刘表、刘备虚实。”
“夏侯惇为前军都督,于禁副之,韩浩、夏侯兰、朱灵为将,统率五万人马,奔赴樊城。”
“本相随后亲率大军,与尔等会猎襄阳,踏平江东,一统天下,还大汉百姓一个天平天下。”
意气风发的曹操,朗声大笑而起。
会议结束之后,曹操留下荀彧、荀攸叔侄,还有贾诩三人。
去年寒冬,曹操的军师祭酒郭嘉,病死辽东,享年三十七岁。
如今时隔半年有余,每每想起郭嘉,曹操都是伤怀不已。
“文和,此次本想南征,汝以为如何?”曹操示意三人落座之后,主动问起了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人氏,本是董卓麾下谋士,后董卓败亡之后,投奔南阳张绣,曾为张绣献策,诛杀了曹操帐下大将典韦,以及长子曹昂。
因贾诩所献之策,无不是阴险毒辣,故有毒士之称。
“刘表不足虑,刘备不足惜,荆州的变故,在于荆州士人。”贾诩忧虑道:“近年来,荆州有歌谣,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此二人究竟如何,仆实在不得而知,若荆州有甚变化,必然应在此二人身上。”
“丞相勿忧,根据王粲所言,卧龙乃诸葛亮也,此人是前司隶校尉诸葛珪之后,确实有些才能。”
荀攸拱手接腔道:“不过据王粲所言,诸葛亮因与人争风吃醋,已经被人被人砍断脚跟,隐居江东避祸去了。”
“凤雏庞统,乃是鹿门山庞德公族人,此人相貌丑陋,性格傲慢无礼,在荆州甚不得人缘,刘表弃之如敝履,断无出头之日。”
“哈哈……”曹操闻言,不由大笑的抚掌道:“吾看此二人,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若真有卧龙凤雏之才,何至于如此狼狈乎?”
“丞相所言甚是,但荆州民丰富足,襄阳、江陵、江夏皆是重镇,又有长江、汉水为险,不可不虑。”
尚书令荀彧见曹操请示荆州士人,还是出口劝谏道:“刘表若死,刘备必然会窃据荆州,丞相既然要南征,就必须当机立断。”
“以免刘备抢的先机,错失良机也。”
“文若,言之有理,刘备此人向来会蛊惑人心,不可不防。”曹操与刘备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知道刘备这人笼络人心的本事。
“此番出征,文若你坐镇许昌,调配军需物资,文和你坐镇邺城,防止北方出现叛乱,并协调军需物资,运往许昌,公达你坐镇长安,以防凉州有乱。”
曹操要要亲征,这朝中的大事,都需要荀彧负责,可以说荀彧对于曹操,如同萧何对于刘邦。
贾诩身体虚弱,年纪又大,曹操体恤与他,向来都让他坐镇后方,协调各方,因为贾诩精于人情世故,是协调各方最佳人才。
荀攸能谋善断,又通晓军事,即可在军前参谋,又可以坐镇后方。
此番南征荆州,在曹操看来,必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后方的稳定尤为重要。
这也是他把荀彧、荀攸、贾诩留在后方的原因。
……
荆州襄阳刺史府。
自从今年五月中旬开始,刘表的病情突然加重,到六月初九那天,已经是口不能言,食不能下咽,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面对这个情况,蔡夫人自是明白,刘表死期将至,果然就在当天夜里,刘表死于病榻之上。
一直在旁陪伴的蔡红玉,以及刘琮,在目送刘表咽气的那一刻,无不是眼眶发红的落下了泪水。
临终之前的刘表,显然还是不放心儿子,回光返照的之际时,他并没有看蔡红玉,而是拉着刘琮的手,一再叮嘱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阋墙;家破人亡……”
很显然刘表在告诫刘琮,待他死后要好好对待兄长刘琦,还有刘磐和刘虎等一众族兄弟。
在刘表看来,刘琮若能够团结兄弟,为自己所用的话,荆州未尝不可长存下来。
“父亲、父亲……”眼看刘表咽气,刘琮泪如雨下的哭倒在床榻前。
看着刘表咽气,蔡红玉想起多年的夫妻之情,也难免有些伤感。
虽然二人早已经没有了夫妻之情,但毕竟也是一场夫妻。
当天夜里,蔡瑁、蒯良、蒯越等人,接到刘表病逝的消息后,便连夜赶到刺史府,商议继承人大事。
而就在两天前,他们已经接到丞相曹操,命令南阳的曹仁、李典、吕旷、吕翔发兵进驻樊城,兵锋新野之事。
“夫人,刘琦还在城外,说是要进城探病,这个时候,必然会引起骚乱,天亮之后,可以假借主公命令,让他立刻返回江夏。”
蒯越担心刘琦带兵入城,会影响大局,因为蒯越、蒯良兄弟,早已经有了密谋,并与前荆州北归的从事桓阶,取得了联系。
决定只待曹操大军南下之日,便向曹操投降,当然他们的目的,是要挟刘琮一到投降,这样才能建立功业。
这事目前就是蒯良和蒯越兄弟的密谋,甚至蔡瑁都还不知道。
蒯越这个时候让蔡夫人,假借刘表命令,让刘琦离开襄阳,就是不想节外生枝,因为刘琦是何带着刘虎,以及五百亲兵回来的。
这点人马看似不多,可一旦入城,则很有可能酿成血案。
“兄长你怎么看?”蔡夫人并没有听蒯越的,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蔡瑁。
“蒯异度所言有理,现在需要稳住刘琦,待小公子继位之后,再招刘琦前来拜见,若到时候他敢不服,可趁机除掉他。”
蔡瑁手握兵权,现在刘表死了,他刘琮又在他和妹妹控制之中,也就等于他将成为荆州实际之主。
所以这个时候的蔡瑁,自然没有想过投降,毕竟现在只是曹仁的三万兵马驻屯在樊城,而不是曹操大军南下。
蔡夫人自从与刘俨有了感情,并发送关系之后,潜移默化之下,她对于刘琦的关系,已经缓和了下来。
之前她不喜欢刘琦,主要是二人年纪不大,刘琦也比较看她不顺眼,认为她是狐媚子。
“使君新丧,不让人子奔丧,天下人如何看待使君与我?”蔡夫人眉头一皱,想起刘俨前不久,给她送来的书信。
刘俨在书信之中交代她,让她在刘表死后,防备蒯良、蒯越和蔡瑁勾结,向曹操投降,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