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绝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写的,是诸葛亮站在七星坛上,借来的东风。

    但在古代祭祀借东风,是个很好激励军心士气的噱头,在这立冬时节,人人都知道北风呼啸的季节,突然有人登坛做法,借来东风,这不就说明天命在我吗。

    这在信奉鬼神的时代,一旦宣扬开来,必然是军心士气,民心都是大震的事情,同样对于敌人,则是莫大的打击。

    早在一年前,刘俨就派兵马,把赤壁一带的百姓,强行迁移到了下稚安置。

    目的就是扫清障碍,防止驻军赤壁的曹操,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这独特的风向气候。

    刘俨这些年蜗居夏口,为什么一直没有扩张实力,就是在等待着这么一天的到来。

    因为他深知,就算他再扩张,也不可能吞并整个荆州,既然吞不下荆州,夺取一个郡,和占领两个或者三个郡,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出头鸟,被人给惦记上宰了。

    事实证明,刘俨的应对策略是对的。

    最起码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知道,江夏还有一个叫刘俨的汉室宗室。

    让敌人轻视自己,也是一种应对的策略。

    而这就是刘俨的战略部署,只要在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他能够彻底击败不可一世的曹操,那么荆州就会迅速落入他手中。

    同样曹操一旦惨败,最起码有几年恢复不了元气。

    那么这段时间,就是刘俨发展壮大的时机。

    至于江东,刘俨也早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刘备都可以借荆州不还,他刘俨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面对鲁肃索要地域图,刘俨自是毫不吝啬的笑道:“子敬先生尽管拿回去。”

    “不过,有句丑话说在前头,万一击退曹操,吴候有何想法呢?”

    鲁肃既然前来出使,不可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江东方面,其实文武官吏,已经分成两派。

    以张昭、张纮、顾雍、虞翻等江东为首的世家大族,强烈表示请降求和。

    吴郡的武将以鲁肃为首,则主张迎战,诸葛亮自然也是支持鲁肃的,但因为孙权态度不明,他也就没有明确态度。

    这一点很符合他们诸葛家,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

    要知道他们诸葛家族,那可是各方势力之中,都做了投注。

    像之前诸葛瑾就看好江东,一直在江东结交士人,为出仕准备,最后顺利成为孙权帐下长史。

    诸葛亮隐于荆州隆中,结交荆州士族,其实还是看好荆州刘家的。

    甚至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也一度安排好了后路,只等年长一些,就去益州安家。

    而诸葛诞也就是诸葛亮的堂弟,这个时候也在曹操控制的朝廷出仕,历史上更是做到了魏国大将军,扬州刺史这样的高官。

    可以说诸葛家,这是典型的把鸡蛋,分散放在了各个篮子里。

    这次鲁肃前来夏口之前,同样去拜访了鄱阳湖的练军的周瑜,得到明确答案,这一仗必须打。

    周瑜在鲁肃离开,前往夏口之时,曾对其说道:“夏口、鄂城、樊口、下稚已经被刘俨筑造成坚城,我料刘俨必然会决心抗曹。”

    “现在你去夏口,先试探一下,然后陈说利害关系,坚定他抗曹之心,这样两军联合,利用长江之险。”

    “我军屯兵寻阳江口,江夏兵马屯兵樊口、再派联合军队,在三江口屯兵立寨,把曹操大军阻拦与赤壁一带。”

    “因为我观察过,赤壁处于长江回弯之处,看似水势平缓,但暗流涌动,水师船只安营与此,必然颠簸不稳,这对于不善于水战的北方人马来说,定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

    “但现在我军兵力不足,吴候又还没有下决心,可曹操大军已经在江陵准备渡江。”

    “这个时候你去夏口,首要坚定刘俨抗曹之心,并说服他派兵,抢占三江口,阻挡曹军一阵,我现在立即亲自前往吴郡,说服主公抗曹之心。”

    “在得到主公的军令之后,我鄱阳湖水师再进驻三江口,主公率领大军进驻寻阳城,如此形成樊口、寻阳、三江口的鼎足之势,逼迫曹操只能在长江之上,与我军决战矣。”

    周瑜久在鄱阳湖练兵,同样对于长江沿岸的地理情况,也是了如指掌,他这番言论,与刘俨可谓不谋而合,足见美周郎,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那公瑾兄以为,若真击溃曹操,荆州之地,如何分配?”鲁肃随即便询问了周瑜的底线。

    “荆州八郡,南阳、章陵远在汉水北岸,又是曹操接壤,不利于防守,可以放弃考虑。”

    周瑜沉吟之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说:“剩下的六郡之地,我军当得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江夏、南郡、武陵归刘俨即可。”

    “可要是刘俨不同意这样的分配?”鲁肃再次追问道。

    “那就让他割让江夏郡和长沙郡给我们,剩余四郡给他也无妨。”周瑜心中最想要的,其实还是江夏郡,只是他知道,刘俨断然不会同意,这才有前一种说辞。

    “此计甚妙。”鲁肃也是聪明人,自是一点就透,当即抚掌大笑了起来。

    【作者题外话】:八一建军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戍边卫国的军人万岁!



    第117章 张飞赵云帐前效力

    

次日,刘俨亲自送鲁肃,以及出使的庞统、步骘,一道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事宜。

    刘俨也出乎鲁肃预料,爽快的表示,若抗曹成功,他将让出江夏郡,以及长沙郡给江东。

    甚至表示,可以助江东攻取章陵郡和六安国,这条件已经出乎鲁肃预料。

    “明公,后会有期。”在夏口渡口,鲁肃、庞统、步骘登船之后,在刘俨的挥手示意下,鲁肃和庞统等人,拱手乘船而去。

    “文向,立即集合兵马,明早奔赴樊口。”在夏口水寨,刘俨率领夏口的徐庶、徐盛、甘述、丁封、司马芝、隗禧等文武将领,在水寨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廖化,立即传我军令,任命甘宁为江夏水师都督,文聘、霍峻二人为副都督,丁奉担任别部司马,接到任命之后,统率鄂城、樊口两万水师人马,即刻进驻三江口。”

    “任命苏飞为偏将军,统领鄂城军政事务,吕常、傅彤、冯习、张南四将为校尉,率军进驻樊口,听我号令。”

    “诺!”徐盛廖化二人,沉声应道。

    刘俨与刘琦如今合兵一处,二人互相表奏朝廷,刘琦自领荆州牧,刘俨则接任刘备的左将军一职,并正式江夏太守一职。

    虽然这只是二人的互相表奏的官职,但如今二人都有印绶印玺在手,加上又坐镇江夏,手握兵马,实际上与实授并无区别。

    刘俨现在合并了刘琦的兵马,又接收了刘备和江陵的一部分兵马,加上江夏东部都尉府,本就有两万人马。

    现如今刘俨手中的兵力,已经达到四万三千余人马。

    其中依旧是水师为主,只有千余骑兵,还是刘备、刘琦手中的资源,经过整合起来的。

    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主要是水战,骑兵发挥的用处并不大。

    虽然相比起曹操的四十万大军,刘俨现在的兵力,依旧处于绝对的弱势。

    但刘俨昨夜和庞统、徐庶连夜分析过,鲁肃所说的,孙权调动八万人马参战,应该不会太难。

    如此一来,两军联合,兵力就达到十二万,这样与曹操的兵力对比,就变成了一比四,虽然依旧有差距,但却有了一战的实力。

    尤其是赵云、张飞二人的到来,更是让刘俨有了更大的决心。

    唯一让刘俨惋惜的是,关羽竟然在新野城破之后,被曹操俘虏,如今生死不明。

    但实际上这会,刘俨和张飞,赵云心里都隐隐猜测到,以曹操对关羽的重视,就算关羽不为曹操效力,也必然不会受到伤害。

    从夏口水寨回到城中,刘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糜竺、糜芳兄弟,领着陈震、简雍、孙乾、陈到、刘封、傅士仁前来拜见。

    “诸公,联袂而至,可是我招待不周,若有怠慢之处,尽管开口,某立即让人安排。”对于刘备的这些部下,刘俨其实是垂涎欲滴。

    只是刘备新丧,他也不好公然招揽,只得好生供养,不但给众人安排了住房,还有奴仆伺候,一日两餐,都有酒肉。

    “明公在上,我等奉先父之命,特来向明公效力,还望明公收留。”刘封在众人的注视下,率先开口表态道。

    刘备临死之前,让张飞带着左将军印绶,叮嘱张飞带着家小,部下人马投奔江夏,为刘俨效力,一来继续完成未尽的大业,二来刘备相信刘俨会照顾他的家小。

    之前大家一直在忙刘备的后事,如今刘备已经入葬大半个月,而他来到夏口,也有一个多月。

    通过这些时日的接触与观察,大家一致都看出,刘俨治军抚民有方,手下官吏奉公廉洁,将士军纪严明。

    夏口的百姓更是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比之他们在新野治理的还有成效。

    除此之外,刘俨待人宽和,对待部下仁义宽厚,一切依法行事,种种迹象表明,刘俨确实是一个值得投效的明主。

    为此在糜竺的提议下,刘封等人决定向刘俨表态。

    “诸公不必多礼,匡护汉室,拯救黎民百姓与水火,本就是我的责任。”

    刘俨连忙起身,张开双手示意大家不必多礼,并让众人落座。

    “如今曹贼大军屯兵江陵,正是生死存亡之际,诸公能够在这个时候投奔与我,实乃雪中送炭,请受我一拜。”

    刘俨拱手作揖,感动的拜道:“从今往后,尔等既我袍泽也,只有一息尚存,自当同甘共苦,若有违背,定叫我刘俨大业不成,死于乱箭之下。”

    “主公在上,请受我等一拜。”糜竺、孙乾等人见刘俨当众立下誓言,哪里还会有什么迟疑,当下齐声跪倒在地,正式改弦更张,正式投奔到了刘俨帐下。

    “诸公快快请起,袍泽兄弟,这跪拜之礼,今后一律免了。”刘俨亲手扶起刘封,又托起糜竺。

    注视着二人说:“说起来,近日忙于工事,未能像二位嫂嫂请安,为了方便照顾,是否让二位嫂嫂和我那侄儿阿斗,搬到都尉府旁边的别院居住?”

    “我明日即将屯兵樊口,家中尚有几位夫人在,正好可以和二位嫂嫂有个照应。”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刘俨口中的二位嫂嫂,自是刘备的遗孀,一位是甘夫人,也是阿斗的生母,一位是糜竺的妹妹糜夫人。

    “如此甚好,大战在即,我等身为仆臣,自当前往军前效力,昨日我还在担心,夫人安置问题,还是主公想的周到啊。”

    糜竺对此提议,表现的很高兴,商人出身的他,成为巨富之后,就是投资了刘备,不但把十六岁的妹妹嫁给了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刘备,还把万贯家财,尽数奉献给了刘备。

    如今十余年过去,这笔买卖显然是赔了个精光。

    有时候想想,糜竺也是充满不甘的。

    现在面对年少英武,睿智不凡的刘俨,糜竺也常常感叹,若是当年遇上的是刘俨,也许这笔买卖就不会赔的底朝天了吧。

    “那就这么安排了,今晚我让夫人设宴款待二位嫂嫂,现在还请诸位随我一道,前往求见张将军和子龙将军。”

    刘俨关照刘备的遗孀和儿子,自然不是贪图别的,主要还是拉拢张飞和赵云二人。

    因为他深知,张飞和赵云都是义气为重之人,刘备的遗孀和儿子,在二人心目中的地位,绝对不亚于刘备本尊。

    只是刘阿斗如今还在襁褓之中,二人就算再忠心,也不会愚蠢的扶持刘阿斗,来继承刘备已经败光了家业。

    但刘俨现在收留刘阿斗母子,就是对张飞和赵云的恩典,这个时候大敌当前,刘俨也不可能放着两位虎将,弃之不用。

    “自当为主公效劳。”糜竺、孙乾等人也知道,他们这些人的价值,要是跟张飞、赵云比起来,那就是买一送一。

    一行人在都尉府吃过午饭,刘俨亲自带队,一路来到江夏山山巅,拜见了为刘备守墓的张飞和赵云。

    二人自从刘备入葬之后,近二十天来,一直都在目前的草庐守墓。

    虽然不至于风餐露宿,但也是清心寡欲,这么多天下来,二人的形象都有些邋遢,但身为当世的虎将,无双级别战力的武道宗师,二人身上的锐气,却依旧未曾减弱半分。

    “多谢明公为我大哥所做的一切,我张飞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效力没有问题,但我只有一个要求,抚养我侄儿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