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司徒王允,秉持国家大义,诛杀国贼董卓。
这领头人的光环,让豪强们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事情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
本以为王允的形象无懈可击,然而漏洞却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200章 双谋对决
王林昼夜狂奔,然而在经过郿坞的时候,城头上居然悬挂着“樊”字大旗。
城墙上的巡逻军士居然披麻戴孝,似乎在为什么人举办葬礼。
一队西凉铁骑迎了上来,好像把路过的王林当成了敌人。
王林在军队中磨练过一段时间,对于敌情的判断,还是有几分心得的。
特别是西凉铁骑的攻击阵形,令王林准确的判断出了对方的意图。
王林纵马挺枪,先下手为强。
一刻钟之后,西凉铁骑巡逻队横尸官道左右。
王林经过分析,终于得出了一个事实郿坞的西凉铁骑,正是樊稠部。
这样一来,西征的并州铁骑,就不可能顺利的返回长安城了。
顺利的解决了敌军巡逻队之后,王林不敢再走大路,毕竟猛虎架不住群狼。
樊稠既然驻军郿坞,那么西凉铁骑肯定是有人在居中调度。
王林改道走小路,避开了西凉铁骑的巡逻队。
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王林终于入了中水乡并州铁骑大营。
吕布问:“小林,你怎么来了呀?”
王林说:“温侯,大事不妙,长安城出大事了。”
陈宫忙安排人给王林准备酒食,让他边吃边说。
王林只得把以李傕为首的西凉铁骑,四面围攻长安城的事情,尽可能详细的给吕布等人描述了一遍。
陈宫听了之后,忙问:“小林,长安城中有守军十万,自保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你怎么不在长安城中主持守城呢?”
毕竟在陈宫看来,长安城中唯一知兵的人,就只有王林了。
如今王林孤身西进,长安城有兵无帅,只怕是不行了。
王林说:“公台先生,李傕质问叔父太师论罪当诛,可是廷尉的决议吗?”
当初太庙设计除贼,可是没有人把廷尉放在眼中的。
后来朝臣们争权夺利,又忙着处置重臣皇甫嵩一家。
叔父都是专断独行,从来都没有想过廷尉的职责。
李傕发难,叔父无言以对。
西凉铁骑抢攻长安城南门,专门盯住了伏完等长安豪强的私兵厮杀。
直接导致了洛阳西迁豪强与长安城本土豪强之间的对立。
伏完等人趁机发难,以司徒府私兵暗中保存实力为借口,要求司徒府交出大军的控制权。
西凉铁骑兵临城下,长安城的豪强们居然挑起了内斗。
叔父为了顾全大局,竟然主动放弃了兵权,让王林在司徒府中反省。
送走伏完等人之后,叔父觉得长安城中豪强心思各异,恐怕会酿成大祸。
这才派王林前往并州铁骑大营。
姐夫,快点儿回师去救长安城吧!
要是晚了一步,并州铁骑就无家可归了。
王林为了请求吕布救长安,居然打起了亲情牌。
吕布听完之后,沉默不语。
毕竟中水乡对峙多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长安城不稳,并州铁骑的军心士气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吕布问:“公台,长安城有难,并州铁骑应该怎么办呢?”
陈宫说:“主公,只能退兵诱敌了。”
并州铁骑大举东撤,李儒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约束不了牛辅。
只要诱惑牛辅追击,并州铁骑就可以大破西面的西凉铁骑。
一来可以解决腹背受敌的问题;二来可以提升军心士气。
吕布同意了陈宫的计策,开始了诱敌计划。
中水乡西面,西凉铁骑大营。
李文走进了大帐,对李儒和牛辅说:“大人,牛将军:长安城乱起来了,李傕等西凉铁骑主力围攻长安城。”
长安城南门外,李傕将军问责司徒王允,直接导致了伏完发难,强夺长安城的控制权。
樊稠驻军郿坞,堵住了并州铁骑的后路。
吕布无奈,只得用主簿陈宫的计策,三万并州铁骑,已经在向东面的郿坞方向撤退了。
李儒听了之后,并没有立即开口,而是分析起陈宫的用意来。
牛辅却坐不住了,只听他嘟嘟囔囔着问:“军师,并州铁骑要跑,咱们追吗?”
李儒说:“吕布的主簿陈宫,善于用计。”
皇甫坚寿战死在东边的战场上,就是明证。
千万不要小觑陈宫,否则就要吃大亏了。
牛辅说:“军师多虑了。”
如今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是并州铁骑,吕布和陈宫,肯定是想着怎么把部队安全带回长安城。
他们根本就没有精力算计咱们的。
李儒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毕竟他与陈宫交手两次,算是各有胜负。
然而李文一战重创,并州铁骑的骁将成廉全身而退。
中水乡再战,皇甫坚寿战死,一万西凉铁骑死于非命。
总的来说,李儒和西凉铁骑,在陈宫手上吃了一点儿小亏。
如今并州铁骑突然东撤,李儒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陈宫是在挖一个巨大的坑,就等着西凉铁骑往里面跳呢?
李儒说:“牛将军,陈宫多谋,吕布骁勇,这样的一对组合,实力非同小可,还是谨慎行事的好。”
牛辅笑问:“军师该不会是被陈宫吓破胆了吧?”
你们读书人就是麻烦,老是觉得人家会有阴谋诡计。
在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呀!
哪一场战斗,不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成果呢?
李儒见牛辅坚持要追,也不好再劝。
他只是婉转的提出想要走水路前往郿坞,联络樊稠部西凉铁骑,以备不时之需。
牛辅只得同意了,让李文带领一千西凉铁骑,随行保护李儒。
李儒离开之后。
牛辅立即整顿三军,起程追赶吕布和并州铁骑。
并州铁骑的后队,早就得到了陈宫的授意,一见到西凉铁骑的追兵,顿时就往两面的山坡上乱跑。
牛辅势如破竹,一直策马狂追。
追了十里,突然觉得一阵心有余悸。
牛辅抬头一看,见是吕布骑着赤兔马,舞着方天画戟冲杀过来。
牛辅吓尿了。
对阵吕布,他可没有那个胆子呀。
然而吕布马快,牛辅自忖逃不掉,只得硬着头皮顶了上去。
吕布可没有理会牛辅的心情。
反正双方已经彻彻底底的决裂了,这是生死大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201章 王允捐躯
刘正看着求知欲很强的杨修,一字一句的说:“吕布会不会归顺,关键在于长安城的局势。”
西凉铁骑的主力,应该进长安城了吧?
伏完拿到兵权之后,就开始排斥异己了。
准确的说是打击从东都洛阳城迁往西都长安城的豪强。
这些背井离乡的豪强,在受到了伏完的打压之后,不仅痛恨伏完,还对轻易放权的司徒王允恨之入骨。
长安城中的豪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了血腥的厮杀。
刚开始的时候,还顾忌着规矩,到后来竟然开始了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道德底线,全都践踏得体无完肤。
豪强再一次刷新了政争的下限。
王允的顾全大局,却被伏完等人逼上了绝路,西迁的豪强们遭遇最致命的打击,根本就没有办法应对以伏完为首的地头蛇的打压。
王允等人在朝堂之上的势力,更是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
眼看生存空间就要消失了,两方之间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西迁的豪强们索性发了狠,密谋打开长安城的城门,放西凉铁骑进城。
数日之后,豪强们在长安城中充当西凉铁骑的内应。
暗中约定好了时间,偷偷的打开了长安城的城门,李傕,郭汜和张济,带着十万西凉铁骑,一齐拥入了长安城。
司徒府的家将左冲右突,拦挡不住。
他只得带着数百骑兵,赶往青琐门外,大声呼唤:“现在情势万分危急了!”
请司徒大人上马,一同出了长安城,先去潼关的张辽部并州铁骑驻地避难,然后再图谋良策。
王允拒绝了家将的提议,义正辞严的说:“只求社稷安康,先帝显灵保佑臣民!”
使得汉室国家,转危为安。
这才是我平生的宏图大愿。
要是苍天降罪,我王允情愿奉献出身家性命。
用我的死,来换取天下安宁。
如今面临危难关头,我一个人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愿意用这一腔热血,告诫兴汉侯等人敢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努力以国家为念!才是人间正道。
家将再三相劝,王允却是固执己见。
家将无奈,只得陪王允在长安城中等死。
时间才过了不到半个时辰,长安城的各大城门火光四射,竟然照红了天空。
豪强私兵见势不妙,只得舍弃了家小,狼奔豕突的逃命去了。
李傕和郭汜,放纵西凉铁骑,大肆抢掠长安城。
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都死于混乱之中。
次日,十万西凉铁骑围困长安皇宫。
病急乱投医的文武百官们,在温德殿内跪倒,奏请献帝到宣平门平息动乱。
献帝有些害怕,就问王允:“司徒大人,听说李傕好凶,真的要去吗?”
王允说:“陛下莫怕,有老臣陪着你。”
献帝见王允胸有成竹,这才同意起驾。
李傕等人望见天子的车驾华盖,就知道是献帝驾临。
李傕忙命令:
西凉铁骑大礼参拜,齐呼:“万胜!”
十万西凉铁骑,气冲斗牛。
令皇宫内外,风云色变。
献帝倚楼而立,高声喝问:“西凉铁骑没有诏命,却敢在皇宫重地聚众闹事,你们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呢?”
李傕、郭汜抬起头,大声向献帝控诉说:“董太师可是百官之首,陛下的社稷功臣。”
无端被王允谋杀,事后也不经过廷尉议罪。
这太师董卓到底有没有罪,我等一概不知。
司徒王允,好像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吧?
董太师冤死奸佞王允之手,更有皇甫嵩大人一同遭致祸事。
作为董太师的属下,我们这些人,只是想替他老人家申冤。
找司徒王允报仇雪恨,至于造反,那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只要捉住了王允,西凉铁骑就退出长安城。
王允就站在献帝的身边,听到了李傕的说辞之后,情知无法善了。
王允说:“陛下,老臣本来替江山社稷着想的,可是事与愿违。”
由于行事鲁莽,考量不足。
这才导致了廷尉不曾定罪,太师董卓,不教而诛。
为国家埋下了祸根。
事已至此,老臣愿意以死赎罪。
陛下切不可顾惜老臣,给西凉铁骑犯上作乱的借口,以免误了国家。
老臣愿意出去自投罗网,让西凉铁骑杀了泄愤。
献帝自从有了王允,再也不用半夜三更做噩梦了,是以徘徊不忍,舍不得肱股之臣去死。
王允摆脱了献帝的小手,从宣平门的城楼上跳了下楼去,大声问:“你们不是要找我吗?”
李傕、郭汜拔剑在手,叱间:“董太师犯了什么罪呀,居然不经廷尉议定而秘密杀害呢?”
王允说:“董卓贼的罪过,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那日董卓老贼伏诛。
长安士民,皆相庆贺,你们难道就没有听说过吗?
李傕、郭汜质问:“一派胡言,太师要是真的有罪,怎么可能不明正典刑呢?”
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既然落到了你们手中,唯有一死而已!”
郭汜挺剑便刺,把王允杀死在了皇宫大门口。
关于王允的事迹,史官有诗称赞: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郭汜杀了王允,还不解气,于是就派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数收押。
郭汜本来打算全部杀了祭奠太师董卓,突然想起了兴汉侯刘正当年的檄文。
于是就下令男丁为奴,女眷入军营侍奉有功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