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三十个回合,雷薄的右手又让刘封刺伤了。

    雷薄胆怯,不敢再战,逃回本阵之后,立即传令,收兵回营。

    刘封也不追赶,待到雷薄关闭辕门之后,才带着得胜之师回转大营。

    刘备见刘封表现优异,心中大喜,立即吩咐张飞摆宴,替刘封庆功。

    次日再战。

    刘备令刘封把守大营,剩下的刘备军倾巢而出,准备强攻雷薄大营。

    左关羽,横刀立马,长髯随风,不怒自威。

    右张飞,拖矛驰骋,声若惊雷,咆哮连连。

    刘备手执双股剑,自是威风凛凛。

    关羽为了正名,率先冲击雷薄大营。

    雷薄见辕门危急,带伤与关羽交战。

    两个回合之后,创口崩裂。

    雷薄无力再战,辕门倒塌,刘备军杀入了营中。

    雷薄见刘备军来势汹汹,不敢再战,只得率众仓惶北逃。

    刘备见状,忙下令大军击击,穷追猛打。

    一直到了宛城南门。

    雷薄一回到宛城,就对陈兰说:“陈兰,火速通知主公,宛城即将不保,伊阙关危险了。”

    陈兰问:“雷薄,你是在开玩笑吗?”

    咱们不过折损了几千人马,也不至于吓破胆了呀。

    然而雷薄已经无法回答陈兰的问题了。

    雷薄失血过多,才说了一句话就不省人事了。

    陈兰缺少智计,只得按照雷薄的吩咐,先派人向伊阙关的袁术告急。再命令守城大军退回汝南郡。

    刘备军顺利的占据了宛城。

    刘备亲自坐镇城中,又命关羽,张飞,刘封三将,兵分三路,尽收南阳郡各县。

    南阳府库充盈,刘备在大喜之余立旗招兵,又安抚大小豪强。

    数日之间,征得新兵十余万。

    与老军混编之后,刘备军拥兵十五万。

    刘备自领南阳郡太守,封关羽为虎威将军,带兵三万,进驻郦县。

    张飞为虎烈将军,带兵三万,进驻舞阴。

    刘封为虎翼将军,带兵两万,进驻南乡。

    关平为虎牙将军,带兵两万,留守樊城。

    刘备自领五万大军,坐镇博望坡大营。

    刘备命令简雍为南阳属吏,负责治理地方,筹措粮草。

    刘泌为南阳属吏,负责内外交通,组建情报网。

    在极短的时间内,南阳郡全境姓刘。

    蹉跎岁月十余年的刘备,终于成了拥兵十五万的大诸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210章 徐庶择主

    关于徐庶其人,三国志中并没有单独留下传记。

    裴松之引注了魏略之中所记载的一段文字:

    徐庶本名徐福,是寒门子弟,少年时期喜好任侠击剑。

    中平末年,曾为了友人报仇杀了人,然后逃逸。

    由于他白垩突面,披头散发而走。

    被路过的县令派人拘押,问他姓甚名谁,徐庶闭口不言。

    县吏于是就在囚车上立柱维磔,绑着他游街示众。

    并且鸣锣击鼓,穿行于市廛,让大家认人。

    百姓感念徐庶的侠义,都装作不认识他。

    徐庶的狐朋狗友们秘密的谋划,把他救走了。

    徐庶深知,一人一剑,荡平不了天下恶人,于是就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

    他给自己起了个新的名字叫做徐庶,从此折节学问。

    刚开始的时候,徐庶拜谒长社城中的经馆书舍。

    经馆的诸生听闻他以前杀过人,心中害怕,不肯与他一同求学起居。

    徐福只能卑躬早起,经常独自洗热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

    随后密切关注先生的动向,在门外偷偷的听习经业。

    一段时间之后,倒也义理精熟。

    徐庶以为学有所成,这才离开了长社城,打算游学四方。

    不料在舞阴生了场大病,幸得韩忠所救,这才转危为安。

    舞阴献策,小试牛刀。

    韩忠部两千黄巾军全身而退。

    徐庶见计谋成功,于是就膨胀了。

    博望坡再献计策,却遭遇了当头棒喝。

    徐庶终于明白了十年寒窗才是为学的态度。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是没有这份恒心和毅力,想要学有所成,那就是一个笑话。

    徐庶南下襄阳,拜入了荆州书院,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学习。

    在学院中,他与水镜先生司马徽亦师亦友。

    与崔钧字州平,石韬字广元,孟建字公威,庞统字士元,以及小屁孩诸葛亮字孔明一同进学。

    徐庶年长是大师兄。

    庞统其次是二师兄。

    诸葛亮最幼是小师弟。

    然而名师历来偏爱关门弟子,更是赐诸葛亮卧龙名号。

    庞统不服气,吵闹了几回。

    水镜先生司马徽气极败坏之下,又不好意思拂了庞德公的面子,这才随便丢了一个凤雏的名号给庞统。

    至于徐庶,则是拒绝了水镜先生的赐号,认为大丈夫建功立业,得靠手中的三尺长剑和胸中的韬略机敏,而不是以讹传讹的好名声。

    水镜先生本来想说天生卧龙,地起凤雏,人间猛虎,三才齐出,则天下可定。

    然而徐庶不受,就只能传出卧龙凤雏得一,则天下可定。

    河内司马懿,自从大哥司马朗死后,家势日渐衰微。

    为了振兴家业,书信求助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就以“冢虎”两个字相赠,算是与卧龙凤雏齐名。

    然而庞统越长越难看,水镜先生不喜,后来在益州某地立一块石碑,上面书写“落凤坡”三个字。

    算是给庞统的一个教训天命自有定数。

    庞统竟然妄争天意,就当经历生死劫难。

    活则成就丰功伟绩。

    死则一切皆消,更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至于普通弟子崔钧,孟建和石韬,水镜先生司马徽只是好言安抚。

    建安五年六月,荆州书院的六大弟子已经到了毕业季了。

    水镜先生司马徽先让三名普通弟子自行下山,各自寻访明主去了。

    轮到三名核心弟子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开始了正式的谈话。

    司马徽问:“孔明,你有什么打算吗?”

    诸葛亮说:“明主求贤若渴,才是良臣的归宿。”

    诸葛亮自请入南阳郡内的卧龙岗,耕读以待天时。

    水镜先生司马徽,不置可否。

    只是叹了一句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又自比管乐,视众谋如粪土,可惜了。

    轮到庞统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依旧问了一句。

    庞统回答说:“幼时与兴汉侯刘正,有过一面之缘,我想去定陶城看看。”

    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兴汉侯不敬豪强,又苛刻世家,你应该如何自处呢?”

    庞统回答说:“豪强命运如何,自有天数来定。”

    兴汉侯十年如一日,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

    庞统不才,也要助上一臂之力。

    水镜先生司马徽说:“那你去吧!”

    庞统拜别了荆州书院的人,取道直奔定陶城。

    徐庶问:“先生,士元此去会如何呢?”

    水镜先生司马徽回答说:“如鱼得水庞士元,知人善任刘佑兴。”

    紧接着,水镜先生司马徽又问徐庶的志向如何呢?

    徐庶回答说:“先生,匡扶正道,就是我等的使命。”

    司马徽问:“你有王佐之才,为什么不去替明主效力呢?”

    徐庶忙请教了一番。

    司马徽忙把刘备在樊城大练兵的事情讲了个一清二楚。

    徐庶点了点头,忙告辞下山去了。

    下了鹿门山之后,徐庶心想,世间明主,只有兴汉侯刘正,当年在南阳的行事还算公道。

    其他的人大多都是以讹传讹。

    至于樊城刘备,也只是略有耳闻而已。

    徐庶北上樊城的时候,恰逢刘备军出动攻打宛城,这才尾随北上。

    刘备治理地方,都是以各地豪强作为代言人。

    刘备军向豪强征收物资作为军费,倒也有几分秋毫无犯的态度。

    只不过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怕是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不过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在徐庶看来,刘备有枭雄之资,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这才有了博望坡大营前的那一声冷笑。

    简雍问:“先生为什么要讥笑我呢?”

    简雍自认为忠心可嘉,然而能力不足以济世,这也怪得了人吗?

    徐庶回答说:“我笑你见事不明。”

    袁术的根基在汝南郡。

    至于南阳郡对于袁术来说,虽然是一块肥肉,但是却可有可无。

    如今袁术军放弃伊阙关,就是不想与咱们刘备军拼个你死我活。

    毕竟在袁术看来,咱们是光脚的,纠缠不清的话,会给周边的邻居们可乘之机的。

    简雍听了之后,就对刘备说:“我自从追随主公以来,多有谋划,少有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211章 郦县之战

    关羽在郦县城中接待了刘备和大军。

    对于徐庶的投效,关羽并没有强烈的反对。

    他只是拉着徐庶到校场上比试了一番。

    徐庶当初任侠杀人,与关羽的义气杀人有相似之处。

    十几年过去了,徐庶虽然弃武从文,但是武艺傍身才是立世之本。

    徐庶坚持练武,倒也达到了二流武将的水平。

    两人一番比试,又谈起当年离家出走的经历。

    同是天涯沦落人哪?

    徐庶和关羽,倒是同病相怜,很快就打成了一片,更是以兄弟相称。

    刘备安顿好一切之后,才召集众将,到郦县大营中开会。

    刘备问:“云长,袁术军南下犯境了吗?”

    关羽回答说:“大哥,郦县一直太平无事。”

    会不会是三弟的舞阴出了什么状况呢?

    徐庶说:“关将军多虑了。”

    虎烈将军粗中有细,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说袁术军也不可能舍近求远,一定会偏师来袭。

    要是初战失利,只怕就会面临二十万袁术军大兵压境了。

    刘备说:“云长,仗该怎么打,一定要拿捏好分寸。”

    必须要打痛袁术军的偏师。

    又不能打死袁术军的偏师。

    关羽问:“大哥,这不是带着枷锁跳舞吗?”

    刘备口拙,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好在徐庶站出来解围。

    南阳郡四周,都有强敌环伺,与哪家死磕,都只能便宜了外人。

    在郦县的战场上,战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袁术军的态度。

    打轻了,袁术军就会生出复夺南阳郡的心思,从而大军来袭,死磕到底。

    打到最后,不管袁术军愿不愿意,都只能硬着头皮消灭刘备军。

    打得太重了,袁术军为了面子和立威,也只能全力以赴的死磕。

    现在的袁术军就像是一个熊孩子,不管教会闯大祸;管教得太狠了,同样会生出叛逆之心。

    关羽问:“那这仗该怎么打呢?”

    徐庶回答说:“袁术军的主将不能死。”

    至于别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关羽沉默了,在敌方指挥系统健全的情况下进攻,那得死多少人才能实现战略目标哪?

    看着帐外那些一手调教出来的军士,关羽是真心的舍不得呀!

    然而为了战略目标,只能与对方斗兵。

    其实就是主将指挥,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厮杀。

    拼的是指挥艺术,看着别人去流血牺牲。

    关羽还从来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呢?

    义薄云天的关羽,每逢战阵都是先砍死敌方的主将,然后再摧枯拉朽的搞定剩下的杂兵。

    然而如今的情况居然是与袁术军的大将拼指挥艺术,这对关羽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全新的考验。

    这不是问题,关键是关羽视兄弟为手足,义字当头的他,把每一位军士都当成了过命的兄弟。

    以前的战斗,都是关羽带头冲锋,擒贼先擒王,然后再一拥而上,战斗就胜利了。

    然而在徐庶的构想之下,关羽就得把手下的人送上战场,看着他们去流血牺牲,替刘备军争取胜利。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不管关羽是怎么想的,面对袁术军的大将,他都不能放开手脚去杀,否则就会激怒袁术,让两军死磕。

    纪灵带着三万大军,终于来到了郦县城下。

    关羽带着三万人出战。

    关羽见纪灵也是用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