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袁氏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虎牢关大军反攻轩辕关,一是成事,地盘就得交还给袁术。
郭图不愿意为袁术做嫁衣,于是就拒绝出兵。
袁绍倒是愿意替袁术夺回轩辕关,可是却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裳。
更何况袁氏高层一直都想拿掉袁绍,从而让袁术成为唯一的继承人。
袁绍一直以出色的控局者著称,当然不给袁氏高层割肉的机会。
郭图说道:“虎牢关的部队到了轩辕关,高层就会把统帅留给袁术。大帅赔本赚吆喝,很有可能输掉未来。”
袁绍看得真切,只能找个借口放弃反攻轩辕关。
第1940章 沮授兵败
袁绍不敢进攻轩辕关,也就无力搭救身陷囹圄的沮授。
沮授突围无望,援军又迟迟不到,军心士气大跌,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刘正赶到前线,见大局已定,便决定进入山谷拜会沮授。
两人对酒当歌,畅谈人生。
沮授问道:“吾主既然无心驰援,因何舍颜良,弃文丑,又陷我于绝地?”
刘正叹道:“人言可畏!”
一句人言可畏,道出了袁绍的矛盾与纠结。
轩辕关告急,袁术面临灭顶之灾。这对袁绍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袁绍终于有希望问鼎袁氏掌控者的位置;忧的是袁术有难,袁绍这个当大哥的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轩辕关必须要救,可是怎么救,以及救的力度如何,都大有讲究。
刘正一句人言可畏,直接道出了袁绍的矛盾心情。
轩辕关陷落,才是对袁绍最有利的结果。然而作为兄长,袁绍必须要让世人看到虎牢关方面不遗余力驰援袁术的态势。这可不是简单的演戏,而是货真价实的行动。
袁绍既要全力救援,给世人一个好兄长的形象;又要把握好支援的力度,让袁术丢失轩辕关,彻底的丧失竞争力。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先是颜良战死,再是文丑牺牲。有这两场战斗打底,袁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放弃反攻轩辕关。
然而袁绍有四庭柱,颜良和文丑的战死只能说袁绍对轩辕关的救援已尽心。可世间总有吹毛求疵之辈,会认定虎牢关的驰援并没有尽力。这就会被袁术的支持者当成反对袁绍上位的借口,更会让袁绍的谋划功亏一篑。
然而再加上身陷囹圄的沮授,局势就截然不同了。
颜良和文丑战死,沮授全军覆没。这两件大杀器摆在一起,谁还敢说袁绍对轩辕关的陷落有责任?
袁绍痛失左膀右臂,世人再也找不到苛责的理由。他们在同情虎牢关的处境,更会把矛头指向袁术,一厢情愿的认定轩辕关大军烂泥扶不上墙。
袁绍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轩辕关的陷落,只能是袁术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
这样一来,袁绍不仅赚到了好兄长的名声,还成功的踩了袁术一脚。
沮授怒道:“我为主公效力多年,想不到却成了弃子。”
刘正却道:“世人均以为你是袁绍势力的核心人物,因而你的殒落,才能让世人相信虎牢关的尽心尽力没有水分,才具有不容推翻的说服力。”
沮授沉默了。
袁绍的倚重,如今却成了沮授不得不死的重要原因。
刘正并没有劝降,而是意兴阑珊的问道:“我可以网开一面,你有想过回去之后如何自处吗?”
沮授摇了摇头,叹息道:“既然主公心意已决,我就算回了虎牢关,也会旧伤复发而死。倒不如留在这里,好歹也能替家人挣一份为国捐躯的荣耀。军人倒在战场上,这是宿命,也是幸运。”
刘正说道:“仗打到这个份上,继续牺牲毫无意义。”
沮授没有回答,他已经心存死志了。
可是麾下将士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以及年轻面孔背后错综复杂的家庭,让沮授失去了血战到底的勇气。
沮授命令部队放下武器,成群结队的走出山谷,向谷口的华夏军将士拱手投降。
当最后一名士兵的背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刘正再次出现在沮授的面前,认真的劝道:“你其实可以不用真死,归隐山林也是一种世人愿意接受的结局。”
沮授义正辞严的说道:“人可以自欺,绝对不可以欺天。”
沮授抽出长剑,缓缓的架在了肩膀上。他望着虎牢关所在的方向,热泪盈眶的喊道:“主公,臣为你再做最后一件事情!”
说完,长剑迅速的拖动。
剑锋够利,沮授并没有察觉到疼痛,就彻底的失去了生命的气息。
刘正并没有挪动沮授的遗体,而是将阵亡的敌军堆在一起,打造了一座松柏常青的坟山。
填土,移树一气呵成,山谷变成了丘陵。
刘正亲自勒石刻碑,记录了沮授的生平。
沮授坟山的问世,直接把袁绍送上了神坛。
袁氏的内部,很多人认定袁术志大才疏,不堪大任。唯有袁绍,为救轩辕关,不惜损兵折将,痛失左膀右臂。如此大仁大义,应受袁氏上下一致拥戴。
虎牢关的袁绍并没有立即上位,而是恰到好处的替袁术辩解,再赚一波族人的热情。
袁术坚持认为袁绍在做秀,可是颜良、文丑和沮授的战死,让很多质疑的人乖乖的闭上了嘴巴。虎牢关付出了这等硬核的牺牲,让很多质疑的声音都站不住脚。
袁绍的呼声越来越高,袁术的上蹿下跳反而成了跳梁小丑。
华夏军攻占轩辕关,勉强的敲开了中原大世界的门户。原本处于防御纵深位置的虎牢关,如今却变成了战争前沿。
袁绍的力量严重削弱,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屈指可数。
正在这个时候,一直处心积虑的曹操动手了,虎牢关守将张郃和高览悄悄的打开城门,把曹氏的虎豹骑迎了进去。
袁氏失去根基,彻底的丧失了原有的地位。曹氏取而代之,成了虎牢关唯一的掌控力量。
曹氏控制虎牢关之后,立即分封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张郃,李典,于禁和乐进。紧接着就是八骁将,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纯,典韦和许褚。
华夏军控制轩辕关之后,终于有能力打造帝级战舰了。
刘正一口气打造了10艘帝级战舰,将华夏军编制为以帝级战舰为核心的10路大军。
刘正和轩辕无双各自执掌一艘帝级战舰。
然后便是赵云,吕布,李靖和杨戬统帅四路大军负责进攻汝南。
敖娇,朱雀,孟白和郑平统帅另外的四路大军负责攻打官渡。
刘正和轩辕无双就钉在轩辕关,明面上负责监视虎牢关方向的动静,实则以预备役替换正规军,然后夜行晓宿,秘密的运动到许昌外围,等待攻城时机。
一个月后,负责进攻汝南的四路大军完成任务,进抵许昌城南。
又过了10天,进攻官渡的大军也搞定了残敌,主力抵达许昌城的北面。
许昌可是荀氏的基本盘,拥有6艘帝级战舰,实力与曹氏旗鼓相当。
刘正有心收服荀氏,派人与荀彧接触。
怎料荀攸坚持认定曹操乃是成大事的唯一人选,坚决反对荀氏站队华夏阵营。
刘正渐渐的失去了耐心,命令大军进攻荀氏的势力范围。
第1941章 荀攸论战
华夏军对许昌完成合围,荀氏上下人心惶惶。
胜券在握的刘正,本以为可以兵不血刃的收服荀氏。怎料事与愿违,荀攸力主抗争到底,荀彧也不太愿意背弃中原大世界。
华夏军进攻许昌城,却被荀攸的反抗给了当头棒喝。
荀氏虽打出了风采,然而以一家之力对抗强大的华夏军,损失超出了家族的承受能力,很多人出于传承考虑,纷纷建议与人皇峰谈判,争取和平解决许昌问题。
荀攸当然不愿意拱手投降,荀氏家族的骄傲,也不允许寄人篱下的命运席卷整个家族。他提出了吸收寒门子弟化解人手不足的窘境。
荀彧心有顾虑,毕竟寒门的暴发户心态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荀攸倒是不以为然,他提议拿出两个世家名额,作为寒门参与守卫许昌城的终极奖励。
荀彧还是有些担心,割肉喂狼的结果,很有可能令尝到甜头的狼胃口更大,胆子更大。
荀攸倒是信心十足,华夏军的强大,足以浇灭九成寒门子弟的野心,至于脱颖而出的那些人,还得面临自身不硬的问题。
谈到这个问题,荀彧忍不住的问道:“若是有寒门子弟可以抵御层出不穷的诱惑,难道荀氏就只能妥协认命了吗?”
荀攸冷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寒门子弟想要突破阶层桎梏,还得通过家人关的考验!”
按照荀攸的安排,即便是目标可以经得起诱惑,可是目标的家人习惯了胜利,早就已经丧失了敬畏之心。
在目标家人的眼中,目标肯定是最强大的那个人。由于目标长期对同阶层造成的碾压结果,会让其家人产生老子天下第一的错觉,更会误以为目标可以毫无压力的摆平所有的事情,因而行事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最关键的问题,由于目标的认知不足,没有世家的地位,却有胆子模仿享受世家的特权。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肯定会胆大包天的贪婪无极限。
荀攸笃定,即便是目标的家人中有头脑清醒之辈,只要世家子弟做出错误的示范,愚蠢之辈的跟风,也足以让聪明人万劫不复。
荀攸以贪腐为例,坚信只要目标的家人形成无官不贪的错误理念,就会诞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邪恶念头。
思想错了,认知又不足,贪婪起来就会没有止境。
待到问题爆发之后,世家子弟可以毫无压力的偿还贪污款项,从而换取宽大处理。也就是说世家子弟贪污腐败,即便是东窗事发,也有能力补救,至少罪不至死。
然而寒门子弟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贪赃枉法得到的钱财,肯定会在世家子弟的错误引导之下挥霍一空。待到东窗事发,即便是有偿还赃款获取减罪的政策,也会因为没有钱而失之交臂。
特别是那些自己洁身自好的寒门子弟,一旦被家人的贪婪祸害,结果肯定是冤死。
道理很简单,目标的家人发生贪赃枉法的事情,世人只会把账算到目标头上。
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只有认命充当冤大头,生死皆不由自主。
当然了,目标也可以置身事外,不过就得承担众叛亲离的严重后果。
所谓的德不配位,其实就是目标家人的德行,完全配不上目标的身份地位。这样就会引发家人犯罪,目标受罚的特殊后果。
倘若目标不愿意认罪认罚,就会摊上大不孝的名声,这样的后果更惨。
目标一旦遇上这样的事情,要么主动承担罪责,身败名裂,甚至走向死亡;要么大义灭亲,直至众叛亲离,背负无情无义的骂名。
其实这两种结果,都是目标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就是无法逾越的天堑。家人不给力,越努力跌得越惨。
寒门子弟的家人没有分寸,在追逐世家特权的时候,肯定会有层出不穷的错误,以及无法抗回的犯罪行为。
寒门子弟的家人会错误的认定世家子弟贪了平安无事,因而自家效仿也不会身陷囹圄。
这样一来,当东窗事发,目标面临生死抉择之时,其家人就会觉得委屈。
其实目标的家人并没有想过,世家子弟贪赃枉法,无论窟窿有多大,都会有家族买单。只要公家的利益不受到实质的损害,就可以获得宽大处理。
而寒门目标的家人损公肥私之后,绝对会肆无忌惮的挥霍无度。结果就是目标需要钱救命,其家人根本就没有花钱消灾的觉悟。即便是部分家人有能力补救,也没有勇气倾家荡产,从而返贫。
荀攸的策略直指人性,似乎已经吃定了寒门子弟。
荀彧问道:“若是有寒门子弟排除万难做到了,咱们又有啥子办法解决问题?”
荀攸笑道:“对于乘风破浪杀出重围的聪明人,咱们没有必要排斥,只要跟对方联姻,那就是一家人。俗话说得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即便是对方出身寒门,与咱们联姻之后,下一代就是不折不扣的世家子弟。既然同为世家子弟,三代以后就是世家立场了。”
荀攸的办法很简单,对于那些绞尽脑汁都没有办法淘汰的寒门子弟,那就借助世家的同化能力进行吸收转化。老牌世家只需要付出女子和一笔嫁妆进行联姻,就可以润物细无声的安排寒门子弟改变立场和站队。
由俭入奢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