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1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掌控科举的依旧是门阀,他们不可能拿出太多的位置给寒门崛起,却又不能堵死寒门崛起的希望。

    对于那些被科举拒之门外的寒门读书人,这就需要新的理论来支撑他们坚信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可是千钟粟,黄金屋以及颜如玉均与不第者无缘。若是再以这等理论作为读书人的信念支撑,就纯粹是给人伤口上撒盐。

    故而对于越来越多的不第秀才,大德者又推出了全新的理念支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个理念一出,就把读书改变命运的三大基础理念给推翻了。新一代的读书人,将不再为衣食而努力,将不再为金钱而努力,将不再为美人而努力。

    新一代的读书人,就应该为天地定规矩,为百姓请命,继承圣贤绝学,为天下太平而贡献力量。

    这样一来,读书人不沾钱不说,甚至还弄出君子远庖厨的限制理论。

    要知道儒家六艺,其中不可或缺的射,指的可不是投壶,而是解决生计问题的打猎。

    也就是说传统的读书人,所围绕的核心就是让自己先过好,然后再带着大家一起好。

    可是新一代的读书人,竟然放弃了脚踏实地的理想,从而追逐更加远大的梦想。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了符合新理论,竟然坚信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一朝成名便可众所周知。故而:有志者,事竞成,砖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读书人渐渐的变成了追梦人,变成了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敢拼搏,能奉献。他们追求的不再是金钱利益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伟大荣光。

    可天大读书人千千万万,可以实践立德、立功、立言之辈屈指可数。久而久之,便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流言蜚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书人群体的后备力量补充。

    曾几何时,读书改变命运的理论拥有不可撼动的根基。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悄悄的抬头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帝皇天36洞天和72福地的运转规则,皆是读书人奉命制定出来的,用以约束众生。

    刘正说道:“你们都是阳明学府的未来,承载着阳明洞天的希望。我希望你们明白一个道理——凡是有资格参与制定规则者,无一例外皆是读书人。至于很多人根本就无缘立德、立功、立言,那不是读书人的错,而是读书人的努力程度不够,书读得不够好,读得不够多。圣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座诸位:可有读书破万之人?”

    王守起身说道:“刘贤师,学生业已读书三万卷,只是大多数皆是走马观花,读通透者不足三千。”

 第2202章 刘正论学

    刘正笑道:“你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继续增加读书的门类。须知道贪多嚼不烂,你得把那些书竭尽所能的往已经读通透的三千册书里面进行浓缩,提炼精华。什么时候你把所有读过的书凝练为三百册,便可为师;若是再进一步得三十册,便可为贤师;若是再进一步凝练为一册,便可为圣;若是有朝一日融会贯通,得一字,便可开天辟地。”

    王守问道:“刘贤师,世间安有万千学问融于一字的人?”

    刘正笑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而道便是道家的核心。儒以文章教化百姓,故以一字分六艺,六艺再分便是万卷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天地之间,顶天立地者唯有人。故而人行走于大地上,一举一动皆学问。再有释,导人向善,普渡众生,所授经文,凡三卷以化万千。帝皇天以儒释道为尊,核心仅三字,教化却是千变万化,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王守问道:“刘贤师,难道阳明学府的根本在于学习真知,实践真知,然后再凭借着良知将挑选出来的有益真知传递给百姓吗?”

    刘正回答说:“你这样的理解也是可以的。不过在我看来。具体的分工应该是由才胜者从格物中致知,良莠不论;再由德优者选择精华部分编撰成册,定为教化百姓的教科书;最后由德才兼备之人主持推广。如此分工明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故而可达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就。”

    王守问道:“刘贤师,为何才胜者依旧可以得大用,反倒是德胜者难以出人头地呢?”

    刘正回答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道理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天地对所有生灵均会一视同仁,比如阳光雨露,无分善恶皆会得到普照和滋润。仅次于天地的圣人,同样不会给予百姓小恩小惠,也不会对人类有特别的优待。故而圣人所执之念,众生平等。人有活着的权利,妖也有活着的权利,兽也有活着的权利,众生皆有活着的权利。”

    接着刘正便回到了王守问题,便开始阐述:“才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进行培养,德却只能由心生,再自悟拔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德行,很难通过学习模仿得到。即便是跟随大德之人,若是没有足够的悟性,依旧无法成为大德之人。才干的培养那就简单了,只要跟着照做,学个八九不离十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甚至还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王守问道:“刘贤师,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当作何解释?”

    刘正回答说:“即便是有人接受大德之人的教化,可若是自身境界配不上大德之人讲授的内容,那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到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以至于连累大德之人晚节不保。故而欲修德者,必自悟。大德之人仅仅是领路人,让后进之人找到自悟的契机。至于悟出什么东西,皆因人而异,不可由人掌控。”

    刘正知道,自古以来大德之人择徒,条件相当的严苛。即便是如此操作,依旧有不尽人意之处。

    是以大多数修德之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借力先贤,而是自己从书卷中寻找义理,再自行领悟属于自己的大德至理。

    世界大德者,需要有道德文章传世。这才是衡量德优的唯一标准,更是众多修德者被拒之门外的真正原因。

    一年育才便可用,十年修德亦无功。待到百年回头看,唯有德者留其名。这就是修德者必须要具备水滴石穿的韧性,唯有持之以恒,方有所得。

    王守问道:“刘贤师,踏上修德之路,可有什么注意事项?”

    刘正一字一句的说道:“修德四友:慎独、主敬、求仁和思诚!”

    刘正以为,修德几乎没有门槛,凡天下有心之辈,皆可踏入此道。

    然而千万人有千万道,各人之道皆有所不用。若身陷其中,难免受层出不穷的道理干扰,以至于学成了四不像。

    故而潜心修德者,必定要学会独处闭关,抛弃繁华俗事,方可心念一,智慧聚。从而细致梳理,找到真理以助德行成长。

    主敬,就是人得有敬畏之心。敬畏苍天之恩赐,便可成为惜福之人;敬畏大地之厚德,梳理山川水脉便有计划;敬畏先贤之规矩,行事便有章程;敬畏小人之常情,行事便可知书达礼。故而接人待物,傲骨可以有,傲气却不可以有,这便是修德者首重修身的关键环节。

    求仁,就是修德之人需要立下宏图大志。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所思所虑所行,皆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有行为是否值得,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百姓是否满意。

    思诚,就是修德之人最核心的环节。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要求只适合普通人。对于修德之人来说,需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特别是灵光一闪悟出来的道理,更是需要不厌其烦的打磨,最关键是形成的道理不仅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得让百姓获益。

    故而修德者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能有那种惠一时而毁万世的涸泽而渔之举。

    王守问道:“若是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刘正叹道:“立德树人,虽万世亦不朽。故而小德伪德,时间久了便会原形毕露。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修德者意志不坚,便有可能误入歧途,终将万劫不复。”

    王守说道:“多谢刘贤师点拔之恩,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守向老者请示之后,携万卷书走入了闭关密室。

    更有数人受到了王守决断的刺激,故而纷纷选择了,才胜或德才兼备为立身之本。

    阳明学府的大多数秀才,皆因胆略不足,而做了无品之人。他们皆以千里马自居,就等着天降伯乐了。

    老者问道:“刘贤师所述,吾皆著成文章,不知可有心仪的传承者?”

    刘正说道:“文章传世,人人皆可修习删减版。毕竟各人天赋不同,意志不同,悟性不同。若是被完整版的东西乱了心智,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在刘正的安排之下,老者将刘正所述文章一分为五:

    其一为格物致知,也就是理由心发,心悟即真理。

    其二为知行合一,觅真知,且践行;悟道理,明大德。

    其三为致良知,所思为百姓,所想益苍生,所行利天地。

    其四为才为用,德为编,德才兼备可为主,爱百姓,正乾坤,养浩然正气于五脏六腑之间。

    其五为修德四友:慎独、主敬、求仁、思诚。

    刘正看了一眼老者所呈上的文章,直接凝聚浩然正气光环用印落款,授权阳明学府入库收藏。

    刘正说道:“此五册皆为副本,习得一册者,可为记名弟子;修学前三册者,可为入室弟子;修学完第四册者,可为核心弟子;习完五册者,可为亲传弟子。”

    老者问道:“刘贤师仅仅允许副册流传,那么正册又该如何处置,总不能明珠蒙尘,坏了文章的传世之功效?”

    刘正说道:“正册蕴含之理过于繁复,普通人过早接触恐怕是祸非福。以阳明学府众弟子当前的表现,恐怕很难有合适的传承者。不如留待以后供有缘人修学,也好过所托非人坏了文章大义。”

    老者还想据理力争,为众弟子争取一波福利。刘正却没有了纠缠的兴致,毕竟文章传世,所托非人的后果很严重。为了确保安全,那就只能提高修学门槛。

    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便留待有缘。

 第2203章 小站风云

    老者望着刘正拒绝的模样,心一横就说道:“刘贤师,我看你与王守相谈甚欢,不知可有什么东西留给他?”

    刘正想了想,便说道:“若是王守一年后出关,可授第一册;若是他十年后出关,可授前三册;若是他百年后出关,可授所有副册;若是他千年之后出关,那便是正册最合适的传承者。”

    老者说道:“刘贤师尽管放心,阳明学府一定不负重托。”

    刘正笑道:“本尊这倒不会担心,反正境界不够的人,也悟不了文章义理,徒乱心智而已。”

    正在这个时候,白起担着行李走了出来,小声的汇报说:“帝尊,咱们可以出发了。”

    老者闻言,只得把到了嘴边的问题收了回去。

    刘正说道:“盘桓数月,多有讨扰;本尊感激不尽,就此别过!”

    老者激动的说道:“贤师珍重,后会有期!”

    刘正大笑道:“后会有期!”

    阳明学府安排的马车已经驶到跟前,白起立即安顿好行李。

    刘正再三与老者道别,然后走到了马车之上。

    随着车夫扬鞭,拉车的骏马迈开了双蹄。

    刘正盯着越来越小的阳明学府,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白起问道:“帝尊于阳明洞天立言,是何道理?”

    刘正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漫不经心的反问道:“你觉得徐文才那个人怎么样?”

    白起不以为然的说道:“一个被富养惯坏了的读书人而已,根本就没有资格接受帝尊的馈赠。”

    刘正笑道:“白将军可是大错特错了。本尊即便是收敛气息,很多东西依旧无法掩盖。徐文才有胆量和魄力靠近,若是武夫倒还可以说无知者无畏。可他是读书人,还凝聚了浩然正气光环。那就证明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虽说他以书童受累程度断定个人学识有失偏颇,可本尊看过了,他的书童所背负的,都是他一字一句精研出来的道德文章,其中九成皆有可取之处。若得贤师指点,入贤问圣皆有可能。”

    白起问道:“既然帝尊很看好徐文才,为什么还会对王守表现出偏爱的样子?”

    刘正笑道:“你也觉得来尊对王守另眼相看?”

    白起疑惑道:“难道不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