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军沉默了多年,是时候动上一动了。

    袁绍说:“军师的计划很合理,我同意了。”

    告诉显奕和友若,韩馥是咱们老袁家的忠实门生,尽量的说服教育,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武力。

    冀州富饶之地,打坏了咱们很吃亏。

    兴汉军已经解决了北面大草原和东面辽东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冀州问题了。

    一旦打成了一锅粥,七郎就有理由插手,咱们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田丰说:“主公,我这就去安排。”

    晋军的这次动作,事关所有人的生死存亡,千万不能大意。

    西线攻城掠地,以武力扩张为主。

    北面主动防御,不能挑衅兴汉军成廉部。

    东面以武力威慑为主,尽量的说服韩馥归晋。

    至于南面孟津关,咱们只是武装旅行一番,顺便接回忠汉军承诺的粮草。

    主公与魏王同门情深,见见老朋友,老兄弟,想来兴汉王也不会说什么的。

    袁绍说:“军师,就这么办吧!”

    田丰派人通知孙乾,让忠汉军准备一百五十万斛粮草,作为围洛救宛的酬劳。

    孙乾不敢讨价还价,只得如实向刘备汇报。

    晋军四面出击,却是勾动了天下局势。

    金城王韩遂,亲自带着金城八侯进驻灵州城,与袁谭的西征大军展开了战略对峙。

    受降城中的呼厨泉吓得瑟瑟发抖,就连抢掠并州的想法,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驻军叶县的魏王曹操,在得知了晋军南下之后,忙命人通知南乡的戏志才,大军退守丹水,正式的结束南阳战役。

    叶县魏军立即北上孟津关,打算与晋军隔河对峙。

    忠汉军实力受损,又支付了一百五十万斛粮草给晋军,刘备虽然保住了南阳的地盘,但是多年的积累却被掏空了。

    诸葛亮没有粮草作为支撑,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魏军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曹操带领十万魏军东出武关,只捞到了一个老婆,一个儿媳妇儿。

    不知道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梅园之中,刘正也收到了荀谌乔装进入邺城的消息。

    庞统说:“王爷,兴汉军各部已经调整完毕。”

    大军也得到了三个月的休整,兴汉七年就这样过去了。

    如今十万晋军入了常山,韩猛已经退回了邺城。

    西线的忠汉军也只有红衣卫和邓艾的自行弩砲部队。

    钟会的山地军已经深入了黑山,暂时难以对邺城形成威慑。

    刘正说:“士元,既然二师兄已经出招了,我这个做师弟的,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兴汉军必须要拿下完整的冀州,听说奉孝在酸枣一带与河内的司马懿周旋,两人算是平分秋色。

    魏军被子龙他们拴住了手脚,我们得抓住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邺城,再把晋军赶回并州。

    庞统说:“王爷,想要劝说韩馥不难,只要王爷修书一封,就可以底定大局了。”

    只是韩馥是袁家的门生,天生就与晋军亲近,要是他一门心思归晋,咱们就会有一些小麻烦了。

    想要劝说韩馥归顺兴汉国,我在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刘正说:“士元,这写信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你去安排调兵的事情吧!”

    咱们分头行事,最好不要让袁熙的大军进入邺城。

    庞统领命,转身走出了梅园。

    刘正提起笔,开始书写了起来。

    信的内容如下:

    中山王韩馥如晤:

    晋王袁绍偏爱幼子袁尚,至今没有立世子,又派次子袁熙攻略冀州,这就意味着韩家已经卷入了晋王世子之争。

    韩家作为袁家的门生,要是正常的投靠,倒也可以安享荣华富贵,只是莫名其妙的卷入了袁家三兄弟的内斗,韩家的未来只怕就不妙了。

    如今冀州局势已经明朗,韩家已经无力回天了。

    是东归兴汉国,还是西顺晋国,都在中山王的一念之间。

    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韩家何去何从,就看中山王如何选择了。

    刘正写完之后,就交给了身边的陈琳。

    冀州风起云涌,就由这一封信开始。

 第344章 韩馥纠结

    兴汉王刘正的亲笔信,顺利的送到了韩馥的书案上。

    韩馥看完之后,陷入了沉思。

    辛评带着荀谌走了进来。

    双方见礼完毕之后,荀谌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中山王,晋军已经表明了诚意,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呀?”

    要是再犹豫不决,十万晋军入邺城,先前承诺的韩家人的地位就没有了。

    主动归顺和城下之盟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

    中山王还是尽快的拿主意吧!

    毕竟兵贵神速,大军出动可不是说停就能停的。

    韩馥抬起头,慢慢的问:“友若先生,我想问几句题外话可以吗?”

    晋王袁绍立国多年,始终没有立下王世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听说晋王偏爱三公子袁尚,有废嫡立庶的意思,这是真的吗?

    还有就是这回领兵东进的,可是二公子袁熙,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韩家归晋,是归晋王,还是大公子,二公子,又或者是三公子呢?

    荀谌听了韩馥的话之后,脸色大变,不自然的说:“如今晋国的大小事务,都是晋王自己做主。”

    中山王归晋,当然是直属晋王,这也有什么疑问吗?

    至于袁绍内部的家庭矛盾,咱们这些做臣属的,怎么敢参与进去呢?

    审配说:“友若先生说这话,只怕是有些言不由衷吧!”

    这次领兵东进的,可是二公子袁熙,一旦邺城归晋,就会自动的划入二公子的势力范围。

    韩家就算是不想参与夺嫡,也只能被动的卷入袁家三兄弟之间的斗争了。

    无论是立嫡立长,或者是废嫡立庶,在晋王的心目中,始终都没有二公子的位置。

    韩家投了二公子,那就是自寻死路。

    友若先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二公子成为晋王世子吗?

    要是可以,邺城归晋;要是做不到,就免开尊口。

    毕竟韩家的处境十分尴尬,需要友若先生的一个承诺。

    总不至于让韩家往火坑里跳,友若先生还要故意的落井下石吧?

    荀谌听了审配的话,只好再次拿韩馥的处境说话,让中山国的人都明白邺城的归属,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向东归属兴汉国,虽然会失去土地,但是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就算是犯了错,也不会被杀全家。

    一个是向西归属晋国,土地财富都能暂时的保全,只是会卷入晋王的世子之争,那后果就是成则更上一层楼,败则死无葬身之地。

    荀谌坦言,他没有把握助袁熙登顶。

    不管晋王袁绍是选择立长,还是选择立贤,都不会考虑夹在中间的次子袁熙。

    袁熙想要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认可,根本就不可能。

    荀谌已经成了许攸的眼中钉,不过大公子袁谭最恨的人,还是军师田丰。

    为了让袁尚成功上位,居然让许攸和袁谭去西线,以十万大军对付老谋深算的韩遂。

    又让荀谌带着袁熙,到冀州虎口夺食,与兴汉军争夺邺城。

    韩馥不想失去土地,可是卷入晋王的世子之争,韩家就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了。

    荀谌给不了韩家承诺,毕竟袁熙就算是不想争,冀州的世家能善罢甘休吗?

    一旦邺城归晋,不但无法融入晋国的固有势力,还会引起袁谭和袁尚的觊觎。

    东面的兴汉军,也不是省油的灯,面对内忧外患的邺城,肯定会抓紧时间进攻。

    韩馥说:“友若先生,你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把握,至于韩家,你就更没有能力照顾了。”

    邺城归晋,依旧无法获得助力,最终还得独自面对兴汉军。

    既然韩家必须要作出选择,就得选一家可以带给邺城安宁的诸侯投效。

    韩猛,照顾好荀谌先生,这可是咱们给兴汉王刘正的见面礼。

    至于兴汉王刘正的人品,大家都很清楚,只要咱们肯放弃土地,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其实在座的人,真正靠土地生存的世家,根本就没有几家。

    大家都是在商业上显得十分的活跃,兴汉商会带给大家的利益,相信大家都动心了。

    邺城的几大支柱产业,也足以在兴汉商会中立足。

    咱们无法同兴汉商会进行切割,就只能做出一部分牺牲。

    放弃侵占土地,就会走向光明。

    辛评问:“主公,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突然选择兴汉国呢?”

    辛家一直都是依赖土地发展,投效兴汉王之后,辛家还有立锥之地吗?

    大家看不起辛家在田地里讨食过日子,也不能不给辛家留活路吧?

    韩馥说:“仲治,我们既然决定投效兴汉王,就会替辛家也谋划一番。”

    我是这样想的,韩家学习卢门,兴办教育,毕竟兴汉国有五百万适龄学子,韩家哪怕是抓住百分之一,也足以万世不朽了。

    审家在商业上有一定的建树,加入兴汉商会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至于辛家,可以接手邺城的政治资源,然后专心致志的做官。

    辛家人会做官,这是毫无疑问的。

    只不过这次讨论的核心是咱们几家的出路,前提是必须要放弃土地。

    邺城百姓众多,咱们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也是有原因的。

    要是大家没有什么意见的话,就这样决定了吧?

    后将军陈到,就驻扎在任县。

    就由仲治去请红衣卫进入邺城,辛家主动协助兴汉军稳定局势,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官位了。

    耿武带领五万大军进驻武安,挡住袁熙,替红衣卫争取时间。

    大家想必知道,兴汉军自从拿下中山郡之后,咱们就只能瑟瑟发抖了。

    如今东归兴汉国,大家都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韩馥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自从晋军退出巨鹿之后,邺城中的众人就寝食难安了。

    本来有心投效袁绍,却没有想到会卷入世子之争。

    如今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再说兴汉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人口资源也占了汉室天下的一半,至于财富,肯定在六成以上。

    韩馥苦苦支撑了十年,再也熬不下去了。

    审配也无话可说,中山国东面是兴汉军,想打也打不过,西面是晋军,一旦主动进攻,就是忘恩负义。

    至于南面的河内,司马家经营了几百年,想要插足也难以成功。

    一旦邺城东归兴汉军,兴汉国治下的总人口有望突破三千万。

    这可是兴汉国的不败根基。

    随着韩馥的一声令下,辛评连夜出了邺城,到任县去请陈到和红衣卫了。

 第345章 汉昌大学

    辛评抵达任县的时候,恰逢刘正带着庞统和忠贞女卫,进入了红衣卫的大营。

    刘正躲在了幕后,让陈到负责接见辛评。

    陈到问:“仲治先生来访,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

    毕竟两军对峙了多年,想要消除隔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哪?

    辛评说:“陈将军,中山王自感才德浅薄,难以胜任保境安民的重任,这才决定退位让贤,还邺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晋王的从事荀谌,挟势逼迫邺城归晋,邺城为了长治久安,只能选择兴汉国投效。

    辛评说完,取出了韩馥的亲笔信,上面还用了冀州牧的大印,以及中山王的国印。

    陈到接过信,飞快的浏览了一遍,随后才说:“仲治先生,请允许我考虑一下,一刻钟之后,再给你答复。”

    这牵涉到红衣卫的兵力调动,我得先让行军参谋部准备一番。

    陈到说完之后,让人把辛评带到了贵宾室稍作休息,随后就走向了刘正所在的房间。

    刘正问:“叔至,你怎么看呢?”

    会不会是韩馥和袁熙勾结,故意给兴汉军下的套呢?

    毕竟红衣卫已经成了攻略邺城的唯一力量,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兴汉军在短时间之内,就不可能有兵力补充到西线。

    真要是形成了兵力空档,晋国就会获得一次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

    一旦晋军在邺城站稳了脚跟,兴汉军想要西进,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陈到说:“王爷,邺城情报部已经准备好了接应,这次和平接收邺城的可能性达到了九成。”

    这样的风险红衣卫可以承担得起,以任县的防御力量,留下预备队守城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