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孙武的精神,还经过无数的后人不断的发扬光大。

    然而顾蕊的背后有什么,让她有资格与孙尚香和辛宪英抗衡。倒不是刘立反对逆袭,而是逆袭的代价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枯骨之中会有逆袭者的多数亲朋好友,能够幸存的肯定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逆袭者注定会是孤家寡人。

    情人的温柔是刀,可以毫不留情的斩断恋人的上进心;父母的温柔也是刀,可以狠心的斩断儿女进步的能力;老师的温柔是刀,可以让学生放弃努力。严师出高徒,一位好老师的关键在于严,而不是严的方式和手段。

    精英阶层和普通阶层的差距在于对子女的苛刻程度不同。这也造成了顾蕊和辛宪英、孙尚香的真正差距——家庭教育的差距,就是两大阶层诞生的根本原因。

    当普通阶层的儿女在玩儿泥巴的时候,辛宪英和刘立以及孙尚香等精英阶层的同龄人,已经在家里的学馆中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有规划的学习四书五经,科教文卫方面的知识。

    刘立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在甄宓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三岁就在东方月和轩辕无双的指导下习武;辛宪英也是三岁就开始在辛家学馆读书,五岁跟着父亲学习骑射。

    然而顾蕊却是七岁才接受辣鱼亭的蒙学教育,至于骑射更是闻所未闻。四、五年的时间差,简直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温柔是刀,警钟长鸣!

 第425章 都尉凌统

    刘立非常的反感最近流行的一股怪风——蒙学抑制了孩子们的天性,应该取消和抵制,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父辈可以吃苦,孩子不能受累。

    可是以世家为首的精英阶层的孩子们,依旧在家教的约束下按步就班的学习。普通人家的孩子倒是找到了不努力的理由。一旦取消蒙学之后,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有机会与世家子弟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相对公平的竞争吗?

    在如今的兴汉国中,蒙学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唯一与精英阶层子弟公平竞争的机会。一旦进入了县级官学,就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能力的竞争了,而是两大阶层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较量。倘若普通人家的孩子在蒙学方面不努力,到了县级官学那就是垫底的存在,根本就没有资格与精英阶层展开竞争。就算是在普通人家的孩子最擅长的学习成绩方面,也不是精英阶层子弟的对手。更不用说精英阶层子弟的见多识广,背后的势力和资源,更是让普通人家的孩子望尘莫及。

    蒙学的孩子们只是一个亭内部的竞争,优胜者可以就学县级官学。县级官学的子弟来自于全县,精英阶层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和金钱,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封杀普通人家的子弟。除了个人能力特别优秀的普通人家子弟,能够进入郡官学继续学习的人群之中,九成以上都是来自于精英阶层的家庭。再往上就是州一级别的官学了,普通人家的子弟已经是千分之一了。也就是说在一千名州级官学的学生之中,真正来自于普通家庭的学员只有一个。

    到最后就是梅园政事堂教育部门直辖的几所大学,有资格入学的普通人家子弟更是万分之一。兴汉国普及教育二十年,普通人家的子弟有九成以上止步于蒙学,剩下的那一成人中,又会有九成的人止步于县级官学,直到最后的几所大学,能够毫无障碍的过关斩将,顺利的就读大学的普通人家子弟,更是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加上那些改变了命运的普通人家子弟,几乎毫不倒外的都会被精英阶层同化掉。依旧愿意为普通人家子弟发出呐喊的人,绝大多数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机会仗义执言。然而那些蜕变之后的普通人家子弟,反过来还会阻碍蒙学的推广,还说什么自己吃苦就可以了,不能让孩子失去童年的美好时光。

    富不过三代的痼疾,几乎是所有逆袭成功的普通人家子弟的程式化的悲哀。这样的群体,不仅无法在精英阶层站稳脚跟,还会让普通人家的孩子失去蒙学那个相对公平的平台。害人害己不说,到最后还会怪罪蒙学毁灭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从而导致蒙学遭到全方位的打压,让普通人家的子弟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

    这也是刘立不愿意选择顾蕊的原因,一个奋发图强的女生,当她成功之后,就一定躲不开慈母多败儿的宿命。这与精英阶层的理念背道而驰。精英阶层的传承思想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然而普通人家却是望子成龙,望孙成虫。这是两种极端,所谓的愚公移山,就是山移走之后就没有努力的方向了,直接躺在功劳簿上怪罪竞争对手的残忍。

    刘立不知道顾蕊有没有能力在精英阶层站稳脚跟,他不敢拿整个梅园的传承冒险。门当户对是确保精英文化代代相传的根本。一旦让普通人家的那种自由散漫或者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思想冲击了精英阶层的那种人人为龙的传承思想,就是相应的那个精英家庭堕落的开始。年龄小是一个最完美的借口,也是少壮不努力的悲哀领悟。

    这与个人的能力无关,而是由千百年的生存习惯提炼出来的思想精髓。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有一丝机会逆袭成为精英阶层,然而却没有办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诅咒。

    就在刘立思索顾蕊的阶层问题的时候,梅园方面也在积极的为试航柴桑调度资源。当各项准备完全就位的时候,童子海军舰队的舰船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量,五十艘各类舰船构成了一支庞大的编队。

    都尉凌统带领两千正规的海军将士作为护航力量,拥有战时指挥的绝对权限。

    刘立作为童子海军的负责人,为了提升试航舰队的地位,经过海军总部和梅园总参谋部的联合批准,正式更名为少年海军。他在少年海军中的正式职务依旧为屯长,除了正常的交流学习之外,统一接受都尉凌统的辖制。

    凌统为了避免指挥不畅的事情发生,直接到港口校区拜见刘立。双方在陆基训练场的阁楼上正式会晤。

    凌统向刘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的说:“横江都尉凌统,拜见世子。”

    刘立说:“凌都尉不必多礼,这里是东海大学港口校区的陆基训练场,而不是梅园。按照兴汉军的规定,这个地方没有世子,只有少年海军的屯长刘立刘继祖。”

    说完,刘立又以属下的身份向凌统行了军礼。两人就统一指挥方面的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特别是旗语方面的统一,更是成了他们探讨的主要内容。

    凌统打算让少年海军接受正规的旗语训练,他的这个提议被刘立直接拒绝了。少年海军试航柴桑,将会沿着长江水道逆流而上,不仅要经过吴国水军大将袁耀的控制区,还会与楚国水军人都督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和交流。从保密的角度考虑,使用海军的标准旗语容易造成泄密。

    少年海军拥有独立的旗语体系,即便是在试航的过程中发生了泄密事件,也不至于让整个兴汉国的海军力量陷入被动。这是刘立说服凌统使用少年海军旗语体系的信心所在。

    保密是试航编队遇到的全新课题,凌统也觉得在试航的过程中使用正规的旗语,很有可能造成海军旗语体系被对手破译。毕竟化妆偷袭可是楚国水师最擅长的作战手段,一切都得小心为上。

    凌统说:“刘屯长思虑周全,本都尉愿意配合。我这就让旗语兵到少年海军接受培训,为试航做最后的冲刺。”

    刘立说:“谢谢凌都尉的理解和支持。其实这只不过是父王大惊小怪的结果。我不过是到同学家里游玩一番,愣是让家里给折腾成了武装拜访。这要是普通人家的话,那不就是劳民伤财了?”

    凌统见刘立吐槽兴汉王,他可不敢随意的插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这次试航,梅园方面可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的就是试航的圆满成功。用兴汉王刘正的话说——做为父亲,他没有理由限制刘立的行动,只能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下功夫,给予孩子最好的保障。

    凌统说:“王爷为了世子出行,凡是能想的都已经想到了。我相信这次的试航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刘立点了点了,对于梅园方面的积极配合,他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试航柴桑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交流学习,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梅园中人一直望子成龙,只要有一线希望,都愿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做到完美的配合。

    凌统离开之后,刘立开始着手拟定少年海军抵达柴桑之后的交流内容,同时在防潮和疾病预防方面准备充分的预案。

    试航柴桑可以说是刘立生平的第一次大事件,成功之后可以奠定他在海军中的地位。梅园方面已经大开方便之门了,他没有资格浪费这样的大好机遇。成功是他唯一的目标。

 第426章 扬帆起航

    经过了十天的紧急培训之后,凌统派到少年海军中学习的旗语数十位旗语兵终于不负所望,基本上掌握了新式的旗语,至少在指挥调度方面不会存在衔接的问题。

    刘立也拿到了东海督帅吕蒙亲自颁发的试航许可命令书。这是一道比较宽松的军令,刘立可以自主的选择出港时间。

    二月初二龙抬头,港口上空出现了几声惊雷,又飘了一小会儿蒙蒙细雨。雷声过后,刘立命人在座舰上升起了少年海军的旗帜。当迎风飞舞的龙旗抵达旗杆的顶端的时候,孙尚香郑重其事的递上了号令用的响箭。

    刘立左楼扶着栏杆,对着天空放出了响箭。在港口外围维持秩序的凌统看见了天空的焰火之后,立即舞动了出发的令旗。

    此起彼伏的旗语号令在整个编队中传达,最外围的刺候船缓缓的调转了船身,在升起了布帆之后,立即开始了脚踏划桨。

    徐刚作为少年海军的训练标兵,有幸作为第一艘刺候船的随船学员。这是刘立的特殊安排,由于少年海军没有行船经验,必须要经过相应的突击训练,迅速的掌握控船技巧。

    顺风行船,刺候船的特殊设计在稳定性方面首屈一指。只不过船速有些过快,与后面的先锋船拉开了很长的一段距离。徐刚站在船尾处,只能看见海岸线就在天的尽头。至于先锋船的位置,用肉眼几乎就看不见。抽出随身携带的单筒望远镜,才发现了乘风破浪的先锋船那健硕的躯体。

    刺候船的船长忙下令降半帆,在航速方面比先锋船慢了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船终于进入了刺候船的旗语掌控范围之内。

    徐楷指挥的少年海军刺候船也加速靠近了徐刚所在的刺候船,加入了刺候船的作战序列。吕琮则带着先锋船归属正式的先锋船指挥,开始学习编组航行,以及一些战术动作的训练和船上战斗设施的启用程序。

    在先锋船之后五里,就是庞大的主力舰队,拥有各类舰船的数量超过了三十艘,至于剩下的船只,作为后卫舰殿后随行。

    整个船队呈三线编队排列,先锋船与后卫舰之间的距离超过了十五里,至于三线编队的宽度,也超过了两里,有些关键的位置甚至达到了三里。

    徐刚也被船队的规模给吓坏了,海军编队与陆战编队的规模相比,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具有冲击力。

    同样多的人,到了战舰之上,就会让对手感觉到泰山压顶般的威势。十万规模级别的陆军对决,可以让很多名将都习以为常。然而十万规模的海军大战,那就是惊天动地的一场大战。

    仅仅是五千混编舰队的试航,那乘风破浪的气势,就已经上少年海军的将士们折服了。特别是当舰队呈战斗队型航行的时候,那碾碎海涛的坚决,让少年们明白了什么叫做无坚不摧。

    徐刚拿望远镜的手都在发抖,毕竟海军之间的博弈,几乎是各类舰船的碰撞对攻。令他感觉到绝望的是——刺候船上的武器配备,他只发现了小圆盾和短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徐刚问起刺候船的配置理由时,船长说:“海军最重要的特定的船只具有特定的功能。刺候船的存在意义有三个:确定航线,发现敌人,传递消息。”

    按照船长的说法,刺候船的配置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轻便快捷。速度优势是刺候船生存的根本,至于配置圆盾和短刃,更多的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真要用得上的时候,刺候船上的乘员铁定会全军覆没。

    海上作战与陆上战争的差别在于刺候的作用。在海战中刺候船之间一般不会进行拼杀,而是各自将消息带回,然后就是先锋船之间的初步对决,紧接着就是护卫舰之间的终极较量。至于座舰和后卫舰,一般来说没有机会投入战斗,除非一方的防线瓦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