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夏看着血流成河的南阳太守府,对座中的三位领军大将说:“韩忠,兴汉军是你的老对手了,就由你统兵五万出战如何?”

    韩忠听了之后,脸色十分的阴沉,他实在是底气不足呀。

    赵慈说:“大帅,既然韩忠将军有什么难处,杀鸡何必用牛刀。不如让我领兵三万,拿下博望坡。”

    孙仲说:“大帅,关于兴汉军的情报,咱们知道的不多,这仗可不好打呀!”

    孙夏说:“不好打也得打。咱们要想在南阳站稳脚跟,就得面对这两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孙仲说:“大帅,黄巾军出战可是一锤子买卖,只许胜不许败。朱隽和刘正都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咱们却只能孤军奋战,就连近在咫尺的颖川波才部,也没有能力支援咱们。”

    孙夏叹了口气说:“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若是可以选择的话,我情愿不进这宛城。这就是一座牢笼,把咱们圈在里面动弹不得。”

    赵慈见孙夏不发话,就有些急了,于是就说:“大帅,赵慈愿意立下军令状!”

    孙夏终于回过了神,对赵慈说:“赵先锋执意出战,我也是非常高兴,战场上风云变幻,谁也无法保证必胜。立军令状可不是儿戏,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以免自缚手脚之后急于求成,反而坏了大局就得不偿失了。”

    孙夏为了保卫宛城,派赵慈带领三万黄巾军进攻博望坡,争取消灭或者打退幽州兴汉军,解除迫在眉睫的威胁。

    再命令韩忠领十万黄巾军进驻西鄂县,守住宛城的北大门,抵御右中郎将朱隽的北军精锐的进攻。

    先说赵慈,得了将令之后,立即整顿本部人马,随后接收了孙夏补充加强给他的两万黄巾军。

    赵慈是个急性子,立功心切的他只是简单的编制一番之后,又申明了三军号令手段。就带着草草成军的黄巾军朝博望坡方向前进。

    刘正收到赵慈大军来袭的消息之后,立即命令周泰率部进驻屈申关,替兴汉军守住西南方向上的大门。

    郭嘉见刘正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于是就问他:“校尉大人,周团长身经百战,丹阳团又是天下少有的精锐部队,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吗?”

    刘正说:“这屈申关的情况不明,也不知道丹阳团的进展怎么样?赵慈毕竟跟过秦颉一段时间,懂得汉室大军的套路,也对咱们兴汉军毫不陌生。既然他敢来,就肯定会有相应的对策。俗话说:猛虎架不住群狼。丹阳团精锐不假,毕竟人数有限,只有赵慈部的十分之一。这让我不得不多想哪?”

    郭嘉说:“校尉大人不用担心,典团长的天卫团就在博望坡西南一带活动,相信有了两个团的互相配合,就算是不能战而胜之,也可以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

    刘正说:“精兵扼守险关,赵慈部以三万乌合之众来袭,一定会蚁附攻城。战端一启,只怕会多有杀伤。兴汉军的手上,终究还是要沾上普通百姓的鲜血。”

    郭嘉说:“校尉大人不必烦恼。既然他们愿意附逆作战,把自己的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就应该有身首异处的觉悟。既然出现在战场上,就只能在生与死之间博一个前程。俗话说:怕死何必去从军,拿起刀枪须胆壮。”

    刘正说:“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坐等丹阳团的战报吧!”

    再说周泰领了将令,回驻地立即整顿人马,并且让第一连整队轻装,率先赶赴屈申关。

    丹阳团第一连的连长,姓徐名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人,是第一批兴汉军陆军军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之一,与黄忠的女儿黄舞蝶和甘宁的长子甘瑰,并称首届三杰。由于田家堡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是南山军校,他们三个又称南山三杰。

    如今黄舞蝶在第一军中声名鹊起,是鼎鼎有名的巾帼英雄;甘瑰也在海军中风生水起,成了锦帆舰队锦帆号的大副,算是子承父业。

    只有这徐盛无依无靠,好在成绩优秀,被教务处的处长蒋钦推荐,进入丹阳团中做了尖刀连连长。

    徐盛在南山军校中学习了半年,又在新组建的军官学校进修一个月,这才以第一名的结业成绩进入丹阳团中。

    周泰与蒋钦情同手足,对徐盛也非常的看重。只是丹阳团出战的机会有限,轮到徐盛的机会就更少了。

    如今赵慈举三万黄巾军来袭,周泰就把这先头部队的重担交给了徐盛。

    一方面是为了让年轻人有崭头露角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替蒋钦检验军校生的成色。

    徐盛回到连部就立即下令,除了武器之外,每人三天干粮,一壶清水,至于盔甲等辎重,交给团部后勤处统一运输。

    徐盛率先卸下了盔甲,穿着单衣骑上了战马。

    身后的丹阳团战士一一照做,不到五息,全连整队完毕。

    徐盛大吼一声:“丹阳团一连,全体都有,目标屈申关,出发!”

    两百余匹战马高声嘶鸣,一起冲出了营地,朝着屈申关方向奔跑前进。

    屈申关东西走向,南北两面都是高山。只有向着博望坡方向的东门,以及通向宛城北门的西门。

    徐盛率部抵达屈申关大营的时候,黄巾军还没有到来。

    徐盛这才松了一口气,命令一个班的战士修整营地,随后就带着剩下的人赶往西门。

    黄巾军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屈申关了,正在通过城门洞。

    徐盛立即带队冲锋,双方在城门洞里撞在了一起。

    徐盛见无法尽驱黄巾军先头部队,马匹挤在城门洞里,成了对方的活靶子。

    于是就命令所有的战士下马,又命人把伤马收集起来,得死马三十余匹,堵在城门洞里,成了掩体,挡住了黄巾军入城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69章 虎贲徐盛

    不知道过了多久,徐盛终于睁开了双眼,身上传来了剧烈的疼痛,才让他感觉到了活着真好。

    负责照顾徐盛的,是一连的战士项牧,据说是霸王项羽的后人,不过无法考证,也没有人把他当回事儿。

    项牧见徐盛醒了过来,忙替他倒上一杯热水,才伸手扶住他说:“连长,你醒了?医部的人说,要是再不醒,就有可能一辈子醒不过来了,真是老天保佑,连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昨天晚上,校尉大人亲自来看你,还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回连长,一直呆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临走前还留下了很多慰问品。校尉大人还说了,等连长醒了,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徐盛刚醒,脑袋还是迷迷糊糊的,根本就听不清项牧在说些什么。努力的回忆了一会儿,才问他:“小牧,屈申关守住了吗?”

    项牧回答说:“连长,援军及时赶到,屈申关,保住了,可是咱们的兄弟”

    徐盛急了,抓住了项牧的手大声的喝问:“快说,一连的兄弟们都怎么样了?”

    项牧叹了口气,缓缓的说:“除了城墙上的一个排以及修整营地的那个班之外,参加城门洞血战的人就只剩下连长一个人了。”

    徐盛沉默了,战争真的好残酷,一百多个丹阳团的战士,就那样在缺少护甲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

    他们已经用生命和鲜血证明了对兴汉军的忠诚。然而作为指挥官的徐盛,却不由自主的对自己卸甲轻装的决策感到怀疑。

    城门洞血战中,徐盛是唯一的幸运儿,身上所受的伤也全部是皮外伤。

    徐盛恢复得很快,体力恢复之后就能下地行走了。

    刘正带着郭嘉来到医者行营看望徐盛,负责的医者建议说:“校尉大人,把这里叫做医者行营,实在是太麻烦了,普通的兴汉军战士认字不多,不利于救治伤员。这里就是医者驻守的院子,简称医院。医院的负责人,就叫做院长。负责望闻问切的医者,就叫医生。从事杂务的医者,就叫做护士。这样就可以把优秀的医者从杂乱无章的既要诊病开方,又要抓药包扎等杂务中解脱出来。兴汉军的医部发展至今,旧的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了。毕竟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对优秀的医生资源是一种浪费,这是对生命的轻视,必须要改革。”

    刘正看了一眼郭嘉,问道:“奉孝,你认为呢?”

    郭嘉说:“校尉大人,我们的医者队伍已经突破了五万人,平均五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是医者。确实应该再一次分工了。”

    刘正说:“这样吧,把医部的细化分为两步走。兴汉军中率先实行改革:医部行营正式命名为兴汉军医院,负责人为院长,主治医者为医生,专门负责与病人相关的杂务就叫做护士。医院共分两级,军部设立总医院,负责人为总院院长。团级设立分院,负责人为分院长。营级进驻二十人以上的医疗队。每个排需要有一名懂得急救的医护人员。每个班的班长必须要配备医药箱。平时都集中在兴汉军驻地医院,战时随军行动,一律称为战地医院。先在讨逆校尉部进行试点,总结出相关经验之后立即通报南山城,在各军之中推广。”

    郭嘉说:“校尉大人放心,我已经记下了。”

    刘正又问医院的负责人:“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医院的负责人回答说:“校尉大人,末将董奉字君异,侯官县董墘村人,人送雅号拔墘。”

    刘正说:“奉孝,记录:任命董奉为兴汉军讨逆校尉部总医院的院长,负责统筹规划各级兴汉军医院的建设。”

    郭嘉建议说:“校尉大人,这个名字太长了,不利于宣传和推广。既然医院的设立是在博望坡,不如叫做博望坡军医院。”

    刘正想了想,对郭嘉说:“今天是中平元年七月初一,又是在博望坡。不如就分成两种叫法,民间一律叫做博望医院,总部设立在南山城。军中一律以成立日期命名。这第一个兴汉军总医院就叫做七零一医院,院长董奉。你拿出一个章程来,向子敬报备一下,形成相关制度。”

    郭嘉说:“校尉大人放心,我记下了!”

    刘正对董奉说:“董院长,带我们去看看咱们的战斗英雄吧!”

    董奉带着两人走向了徐盛休养的院子。

    董奉朝一个浑身上下裹着绷带的年轻人喊道:“文向,今天感觉怎么样?”

    徐盛回答说:“医者大人,好多了,再有两天,我就可以回到前线继续战斗了。”

    董奉说:“文向,医部要着手改革,以后这里就是七零一医院了,我是院长,你直接叫我董院长,或者是院长都行。医生不应该存在地位上的差别,而是以医术水平论高下。来我再替你检查一下,小牧过来扶文向坐下!”

    徐盛在项牧的帮助下坐好,对董奉说:“董院长,有劳了!”

    董奉检查得很细致,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徐盛说:“恢复得不错,没有留下暗伤,静养三天之后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再来烦我。”

    徐盛闻言大喜,忙说:“谢谢院长!”

    正在这个时候,项牧突然看见了刘正和郭嘉,忙起身立正,分别敬了一个军礼并大声说:“校尉大人好,郭司马好!”

    徐盛见到刘正,忙起身立正,庄重的敬了军礼,大声吼道:“校长好!”

    礼毕之后,才向郭嘉问好。

    刘正问:“你就是城门洞血战的那个连长?”

    徐盛回答说:“末将正是!”

    刘正突然来了兴趣,就问徐盛:“文向,城门洞血战的经过,我已经收到了丹阳团的战报。我来问你,你觉得自己是有功呢,还是有罪?”

    徐盛说:“末将不知,全凭校长做主。”

    刘正摇了摇头说:“不,我要你自己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70章 力斩赵慈

    就在徐盛养伤期间,周泰带着丹阳团主力与赵慈的三万黄巾军展开了血战。

    赵慈在南阳郡兵中的短暂经历,成了黄巾军正规化最宝贵的经验。

    南阳郡兵的兵种配置,被赵慈完全依样画葫芦的套用在了黄巾军中。竹甲的配置和圆盾朴刀的攻城部队,让黄巾军的防御力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弓箭兵的单独使用,在黄巾军优势兵力的加成下,把简单自制的竹弓木箭的威力无限放大。

    赵慈把三万黄巾军分为两个部分。刀盾兵两万,一律身着竹甲,手拿圆盾朴刀,是攻关夺城的先锋部队。

    弓箭兵一万,无甲,一律竹弓木箭,人手数十支长箭,总规模突破百万支,还有人在日夜不停的赶制。就用这些三尺来长的木箭,替前面的刀盾兵提供火力支援。

    黄巾军攻城的战斗力也达到了巅峰水平,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