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冠军县作为南阳黄巾军的大本营,民心基础肯定也符合游击战的需要。

    关于如何破解游击战,刘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兴汉军在这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用相同的战法反击,根本就没有那个时间。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小股先头部队分头并进,把前往冠军县的道路打通。

    主力迅速的攻占冠军县这个黄巾军的大脑,剩下的清剿工作就交给各县地方武装来完成。

    刘正忙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又参考了郭嘉的建议,决定武装行军,以攻击前进的办法进行突破,各部滚筒式的前进。每前进十里,就让新的生力军接替前锋继续赶路。

    朱隽看了刘正的作战计划之后,喜出望外的说:“行,就这么办?”

    刘正得到了出击的命令之后,让徐盛带着屈申关英雄连的人分散搜索前进,以小股部队对付黄巾军的骚扰部队。确保大军可以顺利的行军,按时进入作战位置。

    黄巾军的骚扰终于没有办法迟滞汉军的速度了,最后彻底的放弃了这种不痛不痒的打法。

    大军顺利的抵达冠军城下之后,朱隽对刘正的统帅能力,以及兴汉军适应战场新形势的能力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实精锐和乌合之众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战场新形势的适应和应对的能力。

    孙策见兴汉军在战场上表现活跃,反观自己的队伍,战术死板,领兵大将冲动鲁莽,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满意。

    特别是在中军议事的时候,孙策都觉得面红耳赤的。

    想当初兴汉军没有出现的时候,北军孙策部是当之无愧的拳头部队,每次议事都是红光满面的,别人见了也是交口称赞。

    兴汉军出现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原本属于孙策部的荣耀和赞美之辞,全部都由平贼校尉部接手了。

    这样一来北军孙策部的地位就尴尬了,依旧是北军的拳头部队。然而在战场上的表现却逊了兴汉军一筹。连带着整个北军的脸都让他们给丢尽了。

    特别是最近的几次中军议事,孙策说话的声音都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朱隽在布置攻城任务的时候,孙策据理力争,还摆出了北军是汉室的拳头,兴汉军只是拳头之外的一根手指而已。

    手指再怎么锋利,也不如拳头好使。北军的面子不能丢,这可不是一家一部的事情,而是汉室与州军的荣耀之争。

    朱隽还是偏爱孙策多一些,于是就让孙策担任首攻任务,时间只有一天,要是进不了冠军县城,就只能让兴汉军上了。

    毕竟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南阳讨逆这一大锅粥。

    孙策不想当老鼠屎,一回到驻地就对周瑜说:“公瑾,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明天必须要打进冠军县城,否则你我就要卸甲归田了。”

    周瑜大吃一惊,急急忙忙的问道:“伯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给你气受了?”

    孙策忙把中军议事的时候,其他两部北军谈论起兴汉军时的那种表情,惟妙惟肖的学了一遍。

    这不蒸馒头争口气,孙策一怒之下就抢下了主攻任务。更在一时冲动之下就承诺一日攻破冠军县城。

    孙策说:“公瑾,这大话已经放出去了,能不能做得到,就看你的了。”

    周瑜无奈,只得应承了下来。毕竟孙策是明日攻城战的主力,他必须要养精蓄锐。

    至于动脑子这种事情,也只有周瑜来完成了。

    一夜未睡,周瑜只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强攻。

    反正裴元绍的队伍总共只有三万人,真正能打的精锐也不足两万。

    以北军精锐的战斗力,拿人命填也能让孙策部堆出这么一份功劳来。

    出战的时候,周瑜告诉黄盖说:“黄叔,伯符的性格你比我清楚,一切都拜托了!”

    黄盖没有说话,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北军儿郎,他们可都是江东的子弟兵,如今却为了意气之争,将要消耗在冠军县城这个弹丸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81章 博山之役

    裴元绍见冠军县四面起火,就知道以民房为依托进行巷战的计划彻底的破产了。

    当冠军县的城头上响起了周瑜的琴声之后,他就明白大势已去了。

    为了保存实力,裴元绍下达了向博山方向撤退的命令。

    冠军县城在一片大火之中化为了灰烬。这是汉室大军第一个用火攻抹杀掉的城池。

    南阳黄巾军的根基,被周瑜这一把火给烧掉了。

    从此之后,周瑜在火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裴元绍带着残存的五千黄巾军退到了博山县城。

    这冠军县城的战斗打得太惨烈了,很多人都在大火中牺牲了。

    据战后北军统帅部的军史记录:黄巾军战死两万人以上,孙策部九千余人投入战斗,战后能够站着说话的不足三千人。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还是北军见势不妙就放火烧城。要是按照正常的攻城手段,只怕后果会不堪设想。

    孙策得知黄巾军主将裴元绍带着五千人逃往博山之后,于是就主动请缨前往追击进剿。

    朱隽不想让老友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裴元绍能够临危不惧,又有巷战的勇气,肯定是本领不凡。

    再加上与黄巾军的战斗到了这个份上,能够活下来的都是百战精锐。

    以孙策部的三千残军,根本就不足以应对五千精锐的黄巾军。

    然而要是主力大军进山围剿,长贼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先不说,关键是军粮转运会让北军望而却步。

    博山县城是一座山中小城,易守难攻。那里可不是人海战术可以奏效的。

    就在朱隽左右为难的时候,刘正建言说:“中郎将大人,如今裴元绍残部逃入博山县城。大军进剿多有不便,不如让兴汉军进山,也好做到慎始善终。打好这剿灭南阳黄巾军的最后一场战斗。”

    朱隽大喜说:“有平贼校尉出马,咱们就高枕无忧了。本帅静候佳音!”

    兴汉军一路攻击前进,见博山的地势居然比复阳还要险要三分,于是就唤来魏延、徐盛和陈到三人。

    刘正对他们说:“文长、文向,还有叔至。我叫你们来此,就是想听一听你们如何进攻博山。博山城倚山而建,能够投入的兵力非常的有限。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能实现攻城的目标。我知道你们三个都不服气对方,那你们就带着各自的人马攻城,谁的战果最大,谁就是首功。”

    魏延一听觉得自己人少吃亏,于是就说:“校尉大人,这不公平,徐连长拥有五百部众,我和叔至只有一百人。”

    陈到却说:“文长,校尉大人的安排,已经是最公平的了。文向人多的同时,目标也是最大的,容易吸引黄巾军的火力。再说了战场之上哪里有什么公平,保全自己消灭敌人才是王道。”

    刘正冷冷的说:“魏连长,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第二遍。你们每个人的部众,都是拿战功换取的,而不是我心血来潮随便弄出来的。想要编制没有问题,得拿战功来换。而不是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寸功未立就理直气壮的要官阶要编制!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都好自为之吧!”

    刘正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给任何的人公平,他也给不起别人需要的公平。

    谁渴望公平,就得自己努力的争取话语权。

    屈申关英雄连的编制,是那牺牲的一百多名勇士拿命换来的,谁想要公平,先打上一场那样的仗再说,而不是几句吹捧的话,就能一飞冲天。

    魏延悻悻而归,陈到追了上去。

    陈到说:“文长,屈申关城门洞血战,是徐连长和校尉大人心中的痛,你太无礼了。”

    魏延问:“我只是有些不服气,只不过是晚加入兴汉军而已,就只能低人一等吗?”

    陈到说:“兴汉军的规矩,拿战功说话,你初来乍到,就觉得受命于人是屈才了,可是人家一步一个脚印拼杀过来的人又会怎么想,你自己考虑清楚吧,要是觉得兴汉军不适合你,趁早离开。免得将来身败名裂,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魏延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了,初来乍到就想凌驾于众人之上,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

    再说想要找黄盖报仇,还得依靠兴汉军这支队伍。

    郭嘉见魏延离开之后,才上前问刘正:“校尉大人,你为什么要把话说得那么狠,不怕伤了三位连长的心吗?”

    刘正说:“奉孝,响鼓也得用重锤,不狠狠的敲打一番,怎么知道这只鼓到底怎么样?”

    刘正继续解释说,三个年轻人都有一股子傲气,其中徐盛是背着大山走路,放不下心中的包袱;陈到是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觉得过意不去,一心想要立个大功,好压别人一头;魏延则是骄傲自大,高估自己的实力,总以为别人都得顺着他,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

    这三个人,陈到最好用,用的时候也比较顺手;徐盛的忠心和能力都不用怀疑,只是私心和功利心比较重,控制不好会捅搂子;最难把握的就是魏延,用好了开疆拓土,用不好丢城失地。

    然而好用的要用,不好用的也得用。

    郭嘉向刘正保证说:“校尉大人,我一定调教好魏延。”

    刘正说:“魏延看不起谋士,这是他最致命的弱点。要是改不过来,越是重用他,越是会出大事。奉孝你的责任重大,什么时候他改好了,才能单独执掌一军。要是改不了,就一辈子做连长吧!”

    此刻的魏延还不知道,刘正已经给他的前程加上了紧箍咒,同时监督的人便是郭嘉。

    魏延为了证明自己,率先发起了攻城,他把自己和麾下化妆成了孙仲的残部。

    为了演戏逼真,还让徐盛和陈到真刀真枪的追击。

    裴元绍一开始是不肯相信魏延是孙仲的人,后来架不住左右的劝说。这才勉强的同意了开城门,接应友军进入博山城。

    只是裴元绍依旧存有疑虑,魏延在博山城外的表现,以及那份厮杀的狠劲,不应该是一副被追成了丧家之犬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82章 转战颖川

    朱隽命人把孙夏和孙仲的人头封装好之后,再加上裴元绍的人头。一起派人送到了洛阳城,向汉帝报捷。

    汉帝闻报大喜,诏北军回洛阳论功行赏。

    就在朱隽整顿部队,收拾行装准备北上的时候。在颖川一带主持讨伐黄巾军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字义真大人,派人来向北军右中郎将朱隽部求援。

    皇甫嵩是安定郡朝那人。出身显赫,他的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他的叔父是度辽将军。

    将门世家的皇甫嵩,少年时候便有才名,后被举孝廉,更是尊授茂才,受汉室征辟,入官侍郎。

    后来北地狼烟四起,诏令他为北地太守抵抗羌人入侵。

    刘正路过北地的时候,恰逢皇甫嵩在前线拒敌,两人才无缘相见。

    如今在机缘巧合之下,总算是有了见面的机会了。

    朱隽在收到老朋友的求援信之后,就开始左右为难了。

    派兵帮助皇甫嵩,那是抗旨不遵;不出兵的话,又会让天下人不齿。

    更何况皇甫嵩被困长社,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一旦颖川的局面糜烂,也会威胁到洛阳城的安全。

    然而汉帝诏令已经到了军中,班师回朝的军令已经传达全军。倘若朝令夕改,无诏擅动。那么接下来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中官陷害大臣,无理也能搅闹三分。倘若有理,只怕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看着求援使者那风尘仆仆的样子,朱隽拒绝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说出口。

    周瑜建言说:“大人,兴汉军独立编制,平贼校尉部隶属于幽州,不在班师回朝之列。不如命令兴汉军前往颖川,北军奉诏班师回朝。既成全了朋友之义,又不耽搁大军的行程。”

    朱隽想了想,就问刘正:“平贼校尉,你部愿意进入豫州继续战斗吗?”

    刘正回答说:“大人但有所命,平贼校尉部枕戈待旦,誓死也要完成任务。”

    朱隽忙手书一封,加盖了北军右中郎将印之后交到了刘正的手中。

    兴汉军转战豫州的正式任务,算是定下来了。

    至此,刘正和兴汉军在南阳郡内讨伐黄巾军的作战任务正式的结束了。

    朱隽为了表示对老友的支持,特意从北军府库中调拨了一批精良的装备给了兴汉军。

    刘正将这批装备配给了魏延的独立营。

    再加上南山城的补充兵员已经就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