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不想叙兄弟情,只公事公办的提出了楚地归吴的三大条件:
其一,大乔的事情不必再说,孙策会带走自己的老婆。
其二,儿子孙绍自削王号,请封上虞侯,作为孙家支脉代代相传不可断绝。从此之后,不问政,不掌军,只做一个富贵闲人。
其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的丞相大位不容动摇。至于周瑜,水军大都督的位置必须要保留,周家永镇柴桑,不得削权削爵。
孙权不想受制于人,哪怕是亲哥哥也不行。八百解烦军出动,准备困杀孙策。
孙策提枪上马,只出了一招,八百解烦军脱力倒地。
孙权大声质问:“大哥,你有这般武力,为何不统帅江南豪杰北伐中原?”
孙策说:“仲谋,你不懂!有将星公约的存在,谁敢越雷池半步!”
孙权不敢再劝,只是觉得周瑜坚守江都,绝对不会轻易的归吴。孙策只好留下亲笔信,主动说服功利心重的老兄弟。
孙策返回柴桑,悄悄的接走大乔回转兴汉山庄。孙权让张承接张昭回建业就职,开始整合楚地,修缮武备,全力巩固江南。
江都,周瑜看完孙策的亲笔信,知道了楚国崩溃的前因后果。南宫家翻云覆雨的本事,不是区区周家就有能力抗衡的。吴楚归流,是唯一的出路。
周瑜召集程普等人商议,毕竟楚国崩溃已经是既成事实,十万楚军的未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程普说:“大都督,我是孙家老臣,只能奉诏!”
黄盖也表示孙权也是孙家的后人,值得长沙黄家效忠。
周瑜与孙策约为兄弟,更何况周家在南宫家的强势碾压之下奄奄一息。倘若十万楚军覆灭,周家的下场会比楚国还惨。
江都楚军全力南渡,赵统本想带着麒麟镇帅军迫降。然而吴军统帅诸葛恪出南昌进击九江,合肥镇帅张辽鞭长莫及。九江倾危,淮南粮区不安。
梅园命徐州将军吕蒙接替麒麟镇帅军围困江都,赵统整合兵力驰援九江。
张辽安排好淮南防务之后,立即派人向赵统移交关防,随后进驻江都。
楚军诸将离开江都之后,孙权立即进行整编。留程普领兵三万守南昌,黄盖带兵两万进驻豫章边境一带,防御西陵军大将刘磐东进。
周瑜带着剩下的五万水军回柴桑,主持编练吴国水军西线军团。广陵陈家遵守盟约,随军前往柴桑安家。
孙权不忍贤才没落,任命陈登为柴桑太守。柴桑就这样任由周陈两家瓜分了。
吴国实力突飞猛进,让尝到了甜头的诸葛恪决定攻占九江全郡,把战火烧到淮南,增加建邺的防御纵深。
麒麟镇帅军进驻淮南,与诸葛恪统帅的十万吴军在九江郡南部展开了激战。
和县是吴师进攻的重点区域,诸葛恪巧布迷魂阵,引走了以轻快著称的骑兵督。再声东击西引得刑天督疲于奔命。
和县多水泽,黄悦的嗜血督多为中原人,不适应当地的战场环境不说,行军速度也无法达到参谋部的预估值。
再加上三步一小泽,五步一大坑。嗜血督将士深一脚浅一脚的行军,一双脚泡在水里。长此以往,非战斗减员急剧上升。
费诗紧急调运防水军靴保障前线的战斗力,只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步兵的双脚受创,战斗力随即大打折扣。
历阳麒麟镇帅军驻地,吕猛向督帅太史亨哭诉,骑兵督的马掌都生锈了。行军道路坑坑洼洼,马蹄与马掌的集合部受损严重。
骑兵督进入九江以来,战马方面的非战斗减员超过了三千匹。北方马高大威猛,到了和县战场却发挥不出相应的威力。
淮南地区必须要拥有马场,用来培育适应江南地形的战马。北马南下,很容易降低骑兵的战斗力。
好在吴军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也没有大型攻城器械,麒麟镇帅军足以稳定局势。
赵统屯兵巢县,不许诸葛恪肆意妄为。麒麟镇帅军受到战场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后勤保障方面的缺陷,大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九江战役,麒麟镇帅军似乎捉襟见肘,再也不复徐州战场那般风卷残云。
费诗说:“镇帅,江南靠打真的是赔本买卖。难怪梅园喜欢让吴军主动进攻,等江南攻不动了。再仗势欺人一举拿下!”
赵统说:“江南环境复杂,只有攻心才是王道。挟大势南下永远都是最正确的抉择。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像北方战场那样,攻守易势一泄千里。”
麒麟镇帅军在巢县和历阳之间构筑防线,全力撤走和县百姓到西面的寿春周边安置。
赵统拿和县当战场,打算跟诸葛恪过招。
诸葛恪集结十万吴军,也想向世人证明吴国也有天命将星。
第686章 吕猛折戟
麒麟镇帅军纵横徐州,吴国新秀很不服气。主动挑衅梅园,拿下和县屯兵大战。
吴军三战三胜,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统帅诸葛恪终于扬眉吐气了。
巢县,麒麟镇帅军指挥部。费诗看着厚重的伤亡名册,忍不住的对赵统说:“镇帅,再这样拼下去,麒麟镇帅军的威名就荡然无存了。”
赵统说:“参谋长,和县战场,与以前的战场不一样。咱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名,就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赵统接着解释,让名不见经传的诸葛恪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听起来是有些吃亏。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可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兴汉国人口过亿,吴国人口不过一千两百万而已。麒麟镇帅军后备役充足,损失的兵员可以从淮南地区补充。吴军防线绵长,为了抵御兴汉国海军,需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巩固海岸线。从柴桑到琼崖,百万兵力都不够用。再加上内部的豫章防线,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据赵统估计,吴军投入和县作战的兵力极限为二十万。要是不能就地补充,就无法继续作战了。拼消耗,诸葛恪必败。
后人或许会说麒麟镇帅军镇帅赵统不如吴将诸葛恪。可是吴军胜了几次之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来回消耗之后,即便是取胜了,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扩大地盘。
诸葛恪胜利的次数越多,对吴国的消耗越大。麒麟镇帅军坐等吴军上门,和县就是香喷喷的诱饵。
赵统的拼消耗策略符合麒麟镇帅军的实际情况。只不过那样的战术指挥其实是在玩火。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损兵折将就无法避免了。
和县东南毗邻长江,受水汽的影响雨季绵长。吕猛的骑兵督前锋屯驻乌江,与含山的王双倚为臂助。
七月,吴军统帅诸葛恪挥师西进,想要打通进入淮南粮区的道路作为大军的就食之地。
五万吴军围攻含山,王双兵力不足,连失数镇。麒麟镇帅军主力驻守淮南各地,一时之间难以集结,只能就近请援。
恰逢吕猛视察乌江,得知含山危急,忙调集六千骑兵督将士沿官道驰援。
诸葛恪以刺候掘土堵路,恰逢夜雨绵绵。战马蹄陷泥浆,加剧了马掌的磨损。北方骑兵进入南方作战,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官道泥泞难行,吕猛行军的速度饱受影响。
大军走到腰埠,携带的干粮就已经耗尽了。由于吴军刺候骚扰的规模不断扩大,配给的作战物资消耗严重。再加上雨水的侵蚀,剩余的物资根本就不足以维持一场战斗。
要是换在和平时期,吕猛完全可以就地补充物资。然而和县对峙展开以后,腰埠一带的百姓已经撤到含山之西。当地已经化为了巨大的战场。
想要依靠战场缴获维持战斗,且不说雨天作战的体力耗损。单凭吴军武器的质量差劲,在对砍的过程中几乎全部损毁。
诸葛恪得知吕猛中计,令张承领兵一万拖住王双,随后就亲率四万大军围攻腰埠。再有吴将全琮领兵一万佯攻乌江,吴将周胤领兵两万抢占西埠,堵住了骑兵督撤回乌江的道路。
吕猛遭遇诸葛恪重点进攻,骑兵督将士的战马又在雨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斗力十不存一。三分之二的将士只能下马步战。
没有速度的骑兵进入湖泽遍布的地域作战,简直就是把脖子送到了诸葛恪的大刀前面。
虽然从整体战略来说麒麟镇帅军稳占上风,可是诸葛恪统帅的吴将都不是省油的灯。吕猛的后路被断,前方又有诸葛恪的重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吕猛所部距离含山近在咫尺,只要突破诸葛恪的重兵防线,就可以全身而退。骑兵都弃马步战,杀到霍桥的时候,却被一条小水沟挡住了去路。
诸葛恪亲自赶到杨庄,指挥亲卫破坏吕猛的架桥行动。水沟的宽度倒是没有超过战马的跳跃能力。然而失去战马的骑兵督将士,却没有办法凭借弹跳力跃过。
再加上吴军重兵屯驻杨庄,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督,即便是偶而有人跃过水沟,也会在疯狂的箭雨中殒落。
身后的吴军正在迫近,吕猛只得命令将士推屋为器,冒着吴军的箭雨强行架桥。骑兵督一直靠速度取胜,为了减轻载重,盔甲的材质比较轻便。吴军的铁箭射中盔甲,虽然说无法穿透,可是隔着盔甲透入的冲击力,让骑兵督将士苦不堪言。
正常的骑兵作战,倒霉的人或许会挨上三五支箭。这对于训练有度的骑兵督将士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大家都可以承受。
然而弃马改步之后,又要掩护工兵队架桥。骑兵督将士拿血肉之躯硬扛吴军射出的铁箭。平均计算下来,沿沟列阵的将士基本上都会承受超过三十支铁箭的冲击。
无法正常移动的骑兵督将士,不可避免的成了活靶子。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让吕猛咳出了血。
负责掩护架桥的屯长向吕猛哭诉换道,试图找一个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
吕猛以为士气可鼓不可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桥必须要架,突破杨庄势在必行!
双方在水沟位置僵持了三个时辰,身后的吴军主力逐渐的合拢。都尉赵贞找到吕猛,建议让有马的骑兵督将士跃沟突围。骑兵督可以承受重大的损失,却无法接受全军覆没的命运。
腰埠大败已成定局,反败为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尽力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就是骑兵督将士的当务之急。
吕猛对赵贞说:“陷兄弟于绝境,我怎么有脸独自偷生。骑兵督不能全军覆没,你带着有马的兄弟突围。”
吕猛决定留在霍桥吸引诸葛恪的火力,给赵贞的突围创造条件。
赵贞带着一个屯的将士努力突围,跃马过沟扬长而去。
吕猛命令将士把多余的辎重车辆推进沟中,居然截流成功了。水漫杨庄外围低洼之处。
这无意间的举动改变了沟水流向,迫使诸葛恪收缩兵力,形成了一处二十丈的兵力空档。
吕猛拆屋为筏,顺流而走。诸葛恪命人放箭。人在筏上随水而动就成了活靶子。倒下的骑兵督将士让沟中的水变了颜色。
诸葛恪指挥吴军将士在高处放箭,量变引起质变。吕猛脚下的木筏不堪重负,无力承载太多的重量。
吕猛命人推马下水,数十名骑兵督将士主动跃入水中,舍身救马的行为,只是为了确保后续阶段的战斗力。
吕猛绕过杨庄,带着幸存的将士朝着含山运动。腰埠大败,意味着骑兵难以适应长江以南的战场环境。
麒麟镇帅军初尝败绩,需要及时的调整战斗风格,改变兵员配备以适应新的战斗需要。
吕猛赶到含山的时候,身边的将士不足一个屯。六千将士出乌江,活着走进含山的不足千人。腰埠之战的惨烈,震惊了麒麟镇帅军上下。
赵统亲自赶到含山,听取了吕猛汇报的战斗经过。费诗以为九江大战并没有结束,不宜议论功过。关于腰埠大战的评估暂缓,档案封存,只不过计点伤亡,按照标准进行抚恤的流程不宜推迟。
麒麟镇帅军集结含山,准备反攻吴军占领区。
第687章 反攻杨庄
费诗布置好沙盘之后,敌我态势一目了然。诸葛恪的十万吴军,张承在含山前线,拥有一万大余;诸葛恪本人屯驻杨庄,拥有四万大军;周胤屯兵西埠,兵力一万;全琮挡在乌江,兵力一万;剩下的屯留和县城中,兵力三万。
根据参谋部的计划,太史亨主持乌江反攻,吴将全琮本是楚军名将,投了新主之后,一心想要交上投名状,实力不容小觑。参谋部的任务是骑兵督弃马转型,击退吴军巩固乌江防线即可。
西埠的周胤易守难攻,派遣刺候配合情报人员骚扰;和县留守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