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修催促甘宁加速,其实是想减少汉中方面的经济损失。可是剑阁同样在承受巨大的损失。这场战争,其实拼的是前线两地的经济。
汉中有晋国十数州作为后盾,剑阁有什么?
战争一旦展开,就必须要打得精疲力竭才能结束。若是剑阁的经济不能在战斗中崩溃,很快就能组织新的战役。
刘正并不指望从肉体上消灭蜀军的有生力量。益州现如今有八百万人口,可以成军的人口也超过了五十万。想要消灭五十万青壮,也不太现实。更何况蜀军也是华夏的英雄种子,一刀砍下去的时候心会痛。
既然不能以杀人的办法解决战争问题,那就打到剑阁周边经济崩溃。就像当初诸葛亮北伐曹魏,搞得汉中经济全面崩溃,最后却便宜了晋国。
更何况剑阁的经济不崩溃,晋国就没有办法顺利的收服民心。
民心向背,其实是善政和恶政之间的对比。
晋国发起争夺剑阁的战争,经济崩溃之后的剑阁百姓,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寻找活路。要么舍弃家业南逃成都,要么改弦易辙主动向晋国靠拢。
那些南逃成都的剑阁百姓,在愤恨晋军仗势欺人之余,肯定会对蜀军的战败深恶痛绝。
至于那些留在剑阁苦苦挣扎的百姓,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在内心深处偏向晋军。
汉中百姓的生活,早就是剑阁百姓羡慕的对象了。只不过多年无战事,改变现状的意愿没有那么迫不及待而已。
现如今晋军全面展开,正是拼光剑阁底蕴的最佳时机。若是可以诱使成都方面拼消耗,倒是晋国之福了。
刘正想要攻占剑阁,更想要数十万拥护晋国的百姓。全面开战的战略任务,就是让蜀军花掉益州百姓的最后一毛钱。
柏谷修路破解八阵图,其实是晋军与蜀军拼消耗的战略战场。
诸葛亮组织当地百姓大量收集的苦蒿,已经被甘宁的部队强袭装车运走。小树林前的荒地新垦,却来不及下种。
诸葛尚的伏击,其实就是想迫退甘宁,给当地百姓播种荒地争取时间。
典韦带兵与诸葛尚对峙,柏谷百姓就没有办法顺利的耕种。
蜀军重弩日常消耗巨大。且不说负责操控的战士食宿消耗,机械运转时的磨损以及弩矢的锻造,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刘正指着典韦打扫战场时收集的蜀军弩矢说:“兴霸,你别光看修路队受到的损失。据义贞报告:蜀军小树林伏击,耗费的弩矢有上千余支。这样的一根弩矢,其造价足够三口之家一日的口粮消耗了。”
“庄主的意思是说战争消耗的是国力,而国力转化为经济形式就是金钱。”贾诩接着说道:“前线损失后方补,这就是国家的戍边安边制度的体现。可是这战端一开,后方的资源根本就来不及调到前线。所以说最先承受战争损失的,依旧是交战区域内的百姓。想要获得后方的支援,就得熬过最困难的战争阶段。”
甘宁听了贾诩的话,似乎明白了刘正的战略计划。柏谷方圆百里的范围,都被诸葛亮改造成了八阵图。原本生活在柏谷的百姓,势必会向剑门关和空木寨一带迁徙。
柏谷百姓的土地,被当作了晋军与蜀军会战的战场。无法耕种的柏谷人,就只能拿着诸葛亮补偿的蜀汉货币,坐吃山空的消耗周边的生活物资。直到剑阁方面不堪重负而发生物价飞涨,才会有商旅从邻近郡县调集补充。
晋军如今在高观,剑门关,空木寨和柏谷四个地方与蜀军开战,相当于让二十万剑阁百姓陷入坐吃山空的境地。
这是刘正给诸葛亮出的一道难题。剑阁的吴班想要维持周边地方的稳定,首要的任务就是平抑剑阁的物价。商人无法借此机会发国难财,势必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其他地区。
吴班想要实现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和布局,就只能组织官方力量经营生活物资。这可是名符其实的与民争利,剑阁周边的世家肯定会拼命的反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944章 严家扩张
“庄主,你认为诸葛亮会在什么时候放弃黄家?”甘宁问道。
“兴霸,战争是世家崛起最快的机遇。百姓流离失所,大量无主之地的诞生。作为剑阁中坚力量的黄家也不会闲着,肯定会积极行动巧取豪夺。”刘正答道:“诸葛亮为了平衡剑阁的力量,必须要积极布局应对。在无法正面应对黄家与官府勾结贱买土地的情况之下,就只能饮鸩止渴的引入巴中严家。”
情报显示:剑阁黄家,是中官黄皓的直系亲属;巴中严家,却是蜀军大将严颜的本家。
黄皓唯利是图的本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剑阁黄家的选择。
巴中严家受严颜的影响,一直以保境安民为家族的使命。若是黄家搞得剑阁民不聊生,势必会影响巴中的稳定。
诸葛亮请严家全面进驻剑阁以稳定当地局势,时任严家家主的严柳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严家进驻剑阁,与黄皓的侄子黄月展开了土地争夺战。
吴班为了替柏谷和空木寨的百姓谋取生活物资,拟出售柏谷和空木寨两个地方的土地拥有权。
黄月趁机压价,只愿意提供五万百姓三个月所需。同时提出了限制条件战争结束之后,黄家不负责安置回迁百姓。剑阁官府必须要替逃荒百姓另选定居点。
严柳进入剑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单纯的想要帮助诸葛亮稳定前线局势,避免战争之祸波及巴中。
对于吴班出售战场土地的无奈之举,严柳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不仅愿意提供十万百姓一年的生活物资,还承诺可以视战争态势酌情平价增售生活物资。
不仅如此,还使出了杀手锏战争结束之后,愿意回迁的百姓,可以优先成为严家的佃户,享有一年免租,两年减半的权利。
严柳的杀手锏使出,直接敲碎了黄月的如意算盘。
半道杀出个严家,直接破坏了黄家在剑阁的百年布局。
吴班不愿意替吴家招惹仇敌,于是就上报了诸葛亮。
诸葛亮指示吴班:战时卖地筹粮,必须要兼顾地方百姓的利益。黄家的购买方案,不符合剑阁的长远利益。既然严家思虑周全,那就把两块土地卖给严家,不让黄家连成一片。
吴班得了诸葛亮的指示,立即找个黄道吉日与严柳在剑阁官府签订了土地买卖协议。
严家的截胡,彻底的激怒了黄月。
黄月派人向黄皓哭诉,想要治吴班丢失空木寨的罪名。
怎料黄皓不敢跟诸葛亮叫板,还写了一封亲笔信,竭力要求黄月隐忍。
与此同时,出售高观和剑门关的土地也被吴班趁热打铁的提上了议事日程。
黄月得到情报:吴班与严柳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就等着签订正式的合同了。
要是严柳与吴班完成第二轮交易,就会在黄家的势力范围之内拉开一道口子。不仅会增加黄家的防御难度,还会造成人心不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严家有水路作为补充。即便是剑阁产业长期赔钱,也不会伤筋动骨。黄家可是纯粹的陆地世家,基本上是从百姓嘴里抢食。两家这样针锋相对的竞争,黄家还有活路吗?
黄月看着手中的佃户逃亡名单陷入了沉思。一旦让严家在剑阁站稳了脚跟,黄家就会有灭顶之灾。
可是诸葛亮和吴班对严柳的额外照顾,彻底的吓坏了黄家的靠山黄皓。
黄月拿起黄皓的亲笔信,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家主,现在看来,黄大官人是指望不上了。咱们黄家必须要另谋出路?”管家黄阳开门见山的说道。
“阿阳,路在何方?”黄月垂头丧气的问道。
“北面!”黄阳压低声音答道。
“噤声!”黄月捂着黄阳的嘴,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黄月起身到门边看了看,然后才关上房门,与黄阳一起计较黄家的出路问题。
两个小时之后,黄阳离开了黄府,单骑快马出了沙溪坝。
黄阳摆脱了吴班的监视人员之后,折道前往高观。
陆晏巡营经过的时候,黄阳见其盔甲精致,遂要求对话。
陆晏不想与黄阳纠缠,直接给了一分钟的时间令其道明来意。
黄明以为黄家归晋事涉机密,不肯轻易示人。于是就以剑阁世家代表的名义求见兴汉山庄的庄主刘正。至于所为何事,就只能见到人再说了。
陆晏回到营地之后,命人给黄阳洗了个热水澡,从头到脚换了一身新衣服。
随后派心腹护送黄阳前往江口营地,并且写了一封亲笔信提醒甘卓小心防范。
甘卓交接了黄阳之后,才拆开了陆晏的信。
看完信之后,甘卓不敢自作主张,忙向后方的陈志请示。
陈志命令:甘卓亲自护送黄阳经南郑前往柏谷晋军大营。至于江口大营的防务,镇帅府会安排人前往接手。抵达柏谷大营之后,无需着急返回,就留在前线军中听用。
甘卓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整装护送黄阳前往柏谷。
黄阳进入柏谷大营之后,甘卓并没有大肆张扬,而是悄悄的找到了甘宁,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通。
甘宁吓得冒出了一身冷汗,无奈之下只得带着甘卓去见刘正。
“甘卓,黄阳到底是什么身份,你通知汉中情报站协查了吗?”刘正问道。
“庄主,黄阳只说是剑阁世家的代表。为了保密,我不敢知会情报人员。”甘卓答道。
黄阳身份未明,甘卓又不敢启动调查程序。刘正倒是为难了。
毕竟关于刺客的故事,刘正并不陌生。黄阳的行为,像极了荆轲刺秦王的图穷匕见。
“文和,你觉得这黄阳我应该如何处理?”刘正问道。
“庄主,这或许是晋国势力进入剑阁的契机,抑或是诸葛亮破除柏谷僵局的秘密手段。”贾诩说道。
贾诩直言,无论黄阳是何居心都不必太过于在意。以兴汉山庄的安保力量,有必要害怕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吗?
刘正被贾诩说服了,决定召见黄阳。
黄阳乔装成甘卓身边的文书,深夜进入了刘正的院落。
“你说你代表黄月前来商谈归晋事宜,有什么凭证吗?”刘正问道。
“庄主,请派人割开这里!”黄阳指着小腿肚说道。
刘正示意甘卓动手。
甘卓按照黄阳的指引切开了一道口子,从里面取出了一封信。
黄阳取出金创药,均匀的洒在了创口之上。不到十分钟,伤口就结痂了。
一个小时之后,黄阳腿部的创伤彻底修复,只留下一道浅粉色的细痕。
刘正把信交给了杨修。
杨修仔细的验看之后,郑重其事的说道:“庄主,的确是剑阁黄家的独门徽记!”
“德祖,有伪造的可能吗?”刘正问道。
“家族徽记是世家的核心机密,伪造者将引起社会的公愤,遭致所有的世家不遗余力的追杀!”杨修答道:“更何况打造工序十分繁琐,印油的材料也是剑阁黄家独一无二的特产,别人无法伪造。”
有了杨修的诊断,刘正确认了黄阳的身份。
双方有了会谈的基础,刘正却不知道黄阳的权限,也无法掌握会谈的内容。
第945章 利益交换
黄阳似乎看出了刘正的担心,用眼神示意杨修代为解释。
“庄主,黄阳提供的这份徽记是剑阁黄家的族长专用章。”杨修解释说:“这种专用章具有一次性功效。意味着他可以行使一次黄家族长的权力。”
刘正确定了黄阳的权限,立即安排会议室,拟进入正式的谈判程序。
杨修作为兴汉山庄的首席谈判代表,与黄阳就剑阁黄家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黄阳并没有争辩,直接亮出了剑阁黄家的承诺:晋军进驻剑阁之后,黄家愿意平价转让家族掌握的土地,只求保留继续经商并加入兴汉商会的权利。
杨修代表梅园,接受了黄阳提供的方案。双方初步达成了协议,只待晋国官府正式将剑阁纳入管辖范围,就可以生效了。
谈判结束之后,杨修问:“黄阳先生,以剑阁黄家提出的条件,诸葛亮会赶尽杀绝吗?”
“杨大人,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黄阳答道:“黄皓在蜀地官场声名狼藉,连带着剑阁黄家也成了过街老鼠。诸葛武侯引严家入主剑阁,其实是想限制黄家。”
黄阳不想继续往下说。诸葛亮平衡剑阁世家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世家一旦开战结仇,那就是不死不休。
严家进入剑阁,就是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