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6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刘正答道。

    李存孝的毕燕挝很强,领悟了刚柔并济之后,似乎少了几分张扬,多了一些内涵。

    如果说以前的毕燕挝力压群雄,现在的李存孝竟然改压制为牵引。花最少的力气,却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李存孝似乎进入了瓶颈阶段,毕燕挝的舞动似乎并不顺畅。

    刘正见状,立即取出梨花枪,走进了李存孝的顿悟圈子。

    毕燕挝感应到了对手的存在,竟然主动迎了上去。

    李存孝将最新领悟的刚柔并济使出,试图将梨花枪给引动。

    刘正主动给李存孝喂招,当然要积极反抗,才能将毕燕挝的极限给引导出来。

    梨花枪的圆滑,使得李存孝的毕燕挝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依旧没有办法缠绕。

    李存孝被梨花枪骚扰,在困境中终于领悟到了刚柔并济的真谛。

    一喂的追求柔,似乎有些缘木求鱼了。这样的死胡同,倒是限制了人的能动性。

    毕燕挝的刚瞬间爆发,顺利的压住了梨花枪。

    刘正积极反制,李存孝的毕燕挝瞬间转柔。

    梨花枪爆发的力量,恰好成了毕燕挝牵引的动力源泉。

    李存孝终于悟出了柔的真谛,其实就是借力打力。

    刘正想要控制梨花枪,就得先卸力。

    在战斗之中,让自己卸自己发出的力,简直就是自杀。

    刘正没有办法,只得跟着毕燕挝的动作走。毕竟强行换招,就会让自身的两股星力对冲。

    李存孝学会了刚柔并济,且用于实战之中。他很快就发现了借力打力的好处,毕燕挝的舞动也越来越欢畅了。

    刘正配合着李存孝把刚柔并济练熟之后,梨花枪突然变招,一力降十会,瞬间击飞了毕燕挝。

    李存孝一时不察,就落得了赤手空拳的下场。

    刘正退出圈子,结束了战斗。

    “香主,看来这刚柔并济并不适用呀?”李存孝问道。

    “所谓的刚柔并济,只是在遇到高手的时候当成奇兵用。以你现在的实力,你需要对一只蚂蚁使用刚柔并济吗?”刘正反问道。

    “香主,我还是不明白!”李存孝说道。

    “一力降十会,这才是武者唯一的追求,至于刚柔并济的手段,只是出其不意的保命之方。只有在关键时刻使出,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刘正说道。

    李存孝终于懂了,原来一力降十会才是武者永恒的追求。技巧只不过是越级挑战的希望。然而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技巧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弱。

    刘正并没有告诉李存孝,真正顶级的技巧,也有着逆天改命的能力。

    一招鲜,吃遍天。这样的理念永远都不会过时。

    每个高手都会有专属技能,很多人的专属技能只有一个。练好了就扬名立万,练不好就只能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李存孝想要站在巅峰,就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

    观霞三式的作用,只是引子,绝对不能当成教科书。

    李存孝终于想通了,决定维持原来的战斗风格。至于新领悟的刚柔并济,将转变成实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刘正五人抵达松江城的消息,很快就被王亥得知了。

    王亥亲自赶到静园,并且在红荷阁宴请刘正五人。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前往醉荷亭赏鱼消遣。

    “我听说碧波堂的堂主原本是董永,怎么如今换了人,把名字都换了?”刘正问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亥叹息道。

    原来十年前,商堂堂主董永突然觉得钱是王八蛋,怎么花都花不完。无心商道的他,竟然离开了碧波堂所在的松江城,前往御龙堂所在的大学城求学。

    求学期间,大学城织户的女儿看上了书生董永,两个情投意合。

    董永为了爱情,彻底的放弃了商道。不仅严令碧波堂执行大学城重农抑商的思想,把松江城搞得乌烟瘴气;还闹出了夫妻双双把家还,以示与商道决裂。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红山绿水带笑颜。

    你种田来我纺纱,你挑水来我煮饭。

    这种纯田园式的自给自足思想,简直就是扼杀商道的刽子手。

    原本繁华的松江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大萧条了,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竟然门可罗雀。

    董永似乎忘记了碧波万里,唯有松江的豪情壮志。他只是与老婆享受二人世界。

    商人重利轻义,董永的倒行逆施,终于引起了松江城大部分势力的反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1211章 代理合作

    刘正逐条的审阅草案内容,眉头越皱越紧。

    “刘香主,到底是什么情况?”刘正问道。

    “龙城主,商堂提出的合作方案,对大学城的自主权有着不可忽视的伤害。”刘正答道。

    刘正直接指着合作草案的几条内容,向吕不韦提出了异议。

    “刘香主,我听说你曾经搞过献金侯提升商人的地位,怎么对商堂的献金侯反应这么大?”吕不韦问道。

    “问题的关键在于献金商人的归属权问题。”刘正一针见血的说道。

    晋国的献金侯,在归属权上不会受外部势力的干扰。

    商堂的献金商人,在地域上的归属权是大学城的,却又要接受松江城商堂的领导。

    最关键的是松江城商堂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献金商人的利益,可以随时随地监督评测献金商人的实际地位。

    面对这样的条款,刘正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也没有胆量接受。

    吕不韦提出这样的合作草案,明摆着是要让松江城商堂,名正言顺的插手大学城的内部事务。

    商堂替大学城献金商人主持公道,简直就是把龙颜的智商按在地板上使劲的摩擦。

    “刘香主,大家都是明白人。总不能商堂损失部分利益之后,什么也捞不到吧?”吕不韦问道:“大学城曾经的做法伤了大多数商人的心,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商人恢复信心吗?”

    吕不韦是把商人的献金当成了一种投资,言下之意就是需要一份足够清楚的投资回报。

    商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对于所谓的画饼没有兴趣。

    大学城想要获得松江城的战略级投资,就必须要给吕不韦足够的信心。

    龙颜想了想,却得对于献金侯的任用,完全避开就会有过河拆桥的嫌疑;然而完全开放,大学城的官员体系就会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

    想了很久,龙颜终于想出了折衷的方案。

    商堂和大学城之间构建一条直达城主府的对话渠道。

    大学城的献金商人既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提交提案,也可以通过商堂转呈提案。

    商堂拥有一定的知情权,也可以参与旁听建议。只不过不允许直接干涉大学城的内部事务,更不能直接参与献金商人的政治利益诉求。

    刘正将整个合作方案进行逐条推敲,最终整合出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合作框架。

    龙颜和王亥分别在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认可,大学城和松江城就商业推广的大方向达成了一致意见。

    龙颜和刘正带着协议满载而归的回到了静园。

    李霜和李存孝却是一脸愁容的坐在观霞院的亭子里哀声叹气。

    “莲姐,这是怎么回事?”龙颜指着李霜问刘莲。

    “还能有什么事,受刺激了呗!”刘莲平静的说道。

    “唉,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以前在大学城的时候,有御龙堂替书生撑腰,对商人那是予取予求。我倒是没有想到,在单纯追求利益的松江城,书生的无用竟然会放大到极致。没有商人的资金支持,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学员,竟然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李霜说道。

    松江城读书人生存艰难,其实并不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最大的问题是读书人的傲气,饿死不从商,冻死不卖才。

    要知道松江城的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

    然而读书人敝帚自珍,总觉得接受明码标价就是在侮辱知识。

    可是松江城是商人的天下,明码标价才是主流。读书人的傲娇,根本就没有办法撼动主流文化。

    那些愿意接受明码标价的读书人,就会被商人同化为追名逐利的存在。最终接受了商道思想,从而转变成了有文化的商人。

    当然了,由读书人转向商道,能够有所成就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读书人,都会在转行的过程中被碾死在沙滩上。

    部分失败者的凄凉,吓得大部分读书人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决定抱残守缺。

    松江城的环境,使得读书人在知识方面的定价权被剥夺得很彻底。

    要知道在大学城,读书人的传道授业解惑可是名利双收的事情。读书人掌握着定价权,还不用去管服务质量。

    可是在松江城,所有的一切经过明码标价之后。读书人的态度和服务质量,反而成了影响知识价值的关键因素。

    一些读书人觉得丧失了定价权,于是就抱团抗衡明码标价。

    文人相轻,大家都是知识分子,真到了抱团取暖的时候,才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有的人觉得定价权无所谓,让市场决定知识的价格,达者吃香喝辣,败者吃糠咽菜。

    有的人坚持要拿到定价权,甚至想像大学城那样对商人予取予求。

    还有的人干脆关闭了合作的大门,认为一身铜臭味的商人,根本就不配拥有知识。

    结果很明显,那些愿意合作的读书人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渐渐的在潜移默化中放弃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知识的侧重点也偏向了商业化运作。

    也就是说那些接受明码标价的读书人,渐渐的就把知识的商业化运作当成了主攻的方向。凡是不符合商业需求的东西,都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的摒弃。

    大多数主流的读书人,虽说迫于生计改弦易辙,但是却坚持一种有限合作的模式。

    即就是只选择符合读书人价值观的部分进行明码标价的商业化运作。

    这些读书人不会挖空心思的去迎合明码标价的商业化运作,却也不反对将自身的知识通过明码标价的手段交给专业的商人去操作。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完全拒绝明码标价的读书人。他们依旧在幻想着可以掌握绝对的定价权,认为商人只有接受的权利。特别是对于商人的明码标价,固执的读书人采取了抵制的态度。

    松江城的商人都是逐利的,对于固执的读书人,就只能遗憾的放任自流了。

    固执的读书人抱残守缺,却在率先接受明码标价的读书人面前屡屡碰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1212章 传统无价

    “这个孔大先生,一直都是这般刚正不阿吗?”刘正问道。

    “我上次来的时候跟村民了解过,村里的孩子们实在是受不了孔大先生慢吞吞的教学节奏,才纷纷选择了县里的幼稚园。然而孔大先生又没有其他的生计,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看着文化人饿死。这才让孩子们放假回家的时候到孔家大院受学。其实也就是找个理由给束修。毕竟君子不受嗟来之食,村民也怕坏了规矩,反而会害了两位先生。”李霜解释说。

    “我明白了。刚才那个孩子的童言无忌,算是挫伤了那个孔大先生的自尊心。那个孔二先生又是怎么回事?”刘正问道。

    “孔二先生一心想要写出一本惊世巨著,于是就把养家糊口的重任交给了孔大先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好在他为人比较务实,这才避免了饿着肚子搞创作。”李霜说道。

    “既然孔二先生有心创作,为什么不主动与松江城联系?”刘正还是有些想不通,于是就问道。

    “孔二先生以为,但凡是巨著,都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没有经过考证的东西,他可不敢送到读者面前。小到一个字,大到一句话,那都是需要精雕细琢的东西。”李霜解释说。

    刘正终于明白了,孔二先生的想法,其实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想当初吕不韦搞什么改一个字奖励千金的喙头,也是集整个国家的优秀文人的力量进行雕琢文章。

    孔己想要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字千金的计划,简直有些异想天开了。

    刘正不敢想象,即便是孔二先生侥幸成功了。他的巨著又有几个人能读懂,或者说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字的深意。

    不过刘正对于孔家兄弟的治学精神,还是比较佩服的。与其留着他们在孔家村误人子弟,倒不如把他们弄到南山,成为军功系统藏书的标准模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