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使命-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节不想死,中官安身立命之地,是在皇宫之中。

    然而在皇宫之中,一言九鼎的人,只有汉帝。

    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

    因此,新任汉帝,对中官的态度,尤其重要。

    皇次子刘协,已经当众放话,要杀中官泄愤。

    这话传扬出去,肯定会,让天下人,侧目而视。

    若是皇次子刘协,得密诏而承大统。

    大局底定之后,朝臣们闻风而动。

    十常侍,内外交困之下,必定死于非命。

    张让说:“曹常侍,还是直接说办法吧!”

    曹节说:“如今朝臣之中,主持大局的,只有何进。”

    曹节的想法是,十常侍的谋划,得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让黄门侍郎蹇硕,充当诛杀何进的急先锋。

    第二步,篡改遗诏,挟汉帝以自保。

    张让又问,其余八人。

    他们都一致同意,于是乎,这关乎,天下命运的诏书,竟然成了,十常侍,肆意妄为的契机。

    张让打定主意,先让蹇硕出马,拼掉何进,再改诏宣命,让皇太子刘辫,继承大统。

    张让亲自出马,去见蹇硕。

    蹇硕问:“张常侍,大局已定了吗?”

    张让回答说:“大局未定,大祸却要临头了。”

    蹇硕追问缘由。

    张让解释,如今朝中大臣们,唯大将军何进,马首是瞻。

    中官势力,只在皇宫。

    弹丸之地,又怎么可能成事呢?

    强行拥立新帝,万一何进,武力逼宫,只怕会,死无葬身之地。

    蹇硕得官,只靠忠心,才干欠缺,于是就向张让求计。

    张让认为,大将军何进,得天下豪强世家之望,只能想个办法,诛杀何进。

    令朝臣们,重新变成,一盘散沙。

    让天下豪强世家,各自为战,不得再次聚势。

    蹇硕会意,忙亲力亲为,布置诛杀何进的事宜。

    张让回到,自己的,列侯府中之后,就开始篡改诏书。

    一刻钟之后,新的遗诏,就新鲜出炉了。

    诏书:

    皇长子刘辫,温仁恭俭让。

    宜继承大统。

    阿母何太后,抚养皇太子长大,当代为看护,临朝听政。

    钦此!

    为了增加,诏书的合法性,张让用了,天子六玺,还特意加盖了,传国玉玺。

    这传国玉玺,一直由张让保管。

    汉帝给蹇硕的诏书,是背着十常侍的。

    这是帝威莫测,也是蹇硕,该当一死。

    蹇硕手中的诏书,确实是真的。

    然而没有,传国玉玺用印,名不正,则言不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141章 蹇硕之死

    五千中军校尉部,闻令而动。

    蹇硕知道,无法善了,大声对上军校尉部的战士们说:“大将军何进,任县侯袁绍,魏武乡侯曹操,强闯宫禁,聚众谋反!”

    上军校尉部听令:

    身为羽林郎,效忠汉帝家。誓与反贼,周旋到底,杀!

    上军校尉部的前身,就是一直以来,忠字当头的羽林郎。

    如今列阵,于含章殿门口,就是要用,他们的鲜血,见证护卫汉室的决心。

    曹操提着青釭剑,直接找上了蹇硕。

    蹇硕不是曹操的对手,打了两个回合,就退回了,含章殿中。

    千名羽林郎,借助地利,据门而守,挡住了中军校尉部。

    蹇硕回到殿中,抱着汉帝的遗体,大声恸哭。

    当宫门破碎的声音,传进寝殿的时候,蹇硕提着天子剑,冲向了破门而入的袁绍等人,打算进行最后的冲锋。

    袁绍眼尖,喝骂:“蹇硕逆贼,暗害汉帝,众军士,随我杀贼!”

    袁绍拿着金丝翠玉刀,威风凛凛,身先士卒的冲向了蹇硕。

    身后的中军校尉部战士,见状之后,斗志倍增,士气高昂。

    曹操助攻,两人一起,围攻蹇硕。

    蹇硕本来想,临死也要拉上袁绍,当垫背的。

    然而上军校尉部,已经全军覆没了。

    蹇硕见事不可为,主动求死,打算以命换命。

    曹操眼尖,替袁绍挡下了,致命的一剑。

    袁绍趁机,拿下了蹇硕的人头。

    何进直接,走到汉帝的龙床前,见汉帝已经,驾崩多时了。

    这才彻彻底底的,松了一口气,伏地恸哭。

    陈群眼尖,见汉帝的枕头下,露出了,一个明黄色的袋子。

    陈群附在,何进的耳边,悄悄的说:“大将军,快请遗诏,秘而不宣;先去觐见何太后,再作计较!”

    何进会意,忙抽出遗诏一看。

    气得他,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抬脚就想,对汉帝的遗体无礼。

    陈群忙拉住了何进,良言相劝。

    何进小声说:“长文,大事不妙啊!此诏一旦面世,万事皆休矣!”

    陈群说:“汉帝此诏,有天子六玺,而无传国玉玺,作不得数的。”

    何进一听,就明白了,看来中官团体,也不是铁板一块哪?

    汉帝留给蹇硕的遗诏,应该没有知会十常侍。

    至少十常侍之首的张让,是毫不知情的。

    这件事情,还有转机。

    于是就到了凤凰殿中,觐见何太后,恰好张让等人也在。

    何进喝问:“张让匹夫,蹇硕残害了汉帝,这件事情,你们十常侍,知情不报,该当何罪呀?”

    何太后说:“大将军,暂息雷霆之怒。张常侍等人,是来送汉帝遗诏的,不可无礼。”

    何进只好收起了刀,望着张让。

    何太后命令侍女,取出遗诏。

    何进看过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特别是传国玉玺大印,让他明白了,皇太子刘辫,就是名正言顺的少帝了。

    何进故意说:“张常侍,果真忠义无双啊!”

    说完,拿出从含章殿得来的遗诏,顺手丢给了曹节。

    曹节看过之后,扯碎了遗诏,大骂说:“蹇硕逆贼,擅改汉帝遗诏,宜诛三族,以儆效尤!”

    何太后虽然于心不忍,但是初涉朝政,不敢胡乱的插手,只是对着何进,点了点头。

    何进忙手持遗诏,请出皇太子刘辫,于凤凰殿中,全了君臣礼仪。

    张让等人,发誓效忠新帝。

    随后召开大朝会,聚百官,于温德殿中,扶皇太子刘辫,继承汉统。

    史称:少帝。

    少帝即位,大封文武百官。

    何进以大将军录尚书事,进丞相位,加九锡而总揽朝政。

    又以杨彪为司徒,张温为太尉,袁隗为司空,王允为太傅。

    三公九卿,各安其位。

    又改年号,是为建安元年。

    少帝新近继位,威名未显,于是就打算,先立威京师,再诏行天下。

    先帝黄门侍郎,上军校尉蹇硕,幽禁汉帝,祸乱朝纲。

    夷灭三族,以儆效尤!

    诏书颁布之日,就在洛阳城的,南市官坊,摆开刑场,收蹇硕族人三百零八人,首恶五马分尸,余者腰斩。

    当时蹇硕已死,裂尸为刑。

    何进稳定朝堂之后,又想着安抚四方。

    查阅地方要员的诏命档案,才发现了二月密诏,以及召董卓入京师洛阳城的明诏。

    何进回到大将军府之后,召陈群,田丰,曹操,袁绍,共同商议,如何处置两封诏书。

    陈群建议:

    二月密诏,无关大局,兴汉侯刘正,也不好惹。更有传国玉玺为凭,不可轻易的作废。

    再说少帝继位,只能加赏,不宜苛责。

    兴汉侯刘正,官已至征北将军,不好再升,否则就要,召回京师洛阳城了。

    爵封一万二千户的兴汉侯,再进一步,只能封王了。

    虽然符合,刘姓封王的规矩,但是刘正不是汉室宗亲,也不好封王。

    不如加封食邑八千户,依旧是兴汉侯。

    何进环视众人,见他们没有异议,于是就拍板决定,照陈群的建议执行。

    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董卓进京的事情了。

    田丰建议:

    少帝颁诏,令董卓安抚羌人。

    没有少帝新诏,不得进京。

    曹操说:“万万不可,董卓有先帝明诏,入京已成定局,函谷关之西的豪强世家,是不会放过,这个争权夺势的,大好机会的。还是不要心存侥幸,必须要想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袁绍听了之后,建议说:

    并州刺史丁原,常年边境抗胡。

    并州铁骑,天下无双。

    豪杰猛士,慨当以慷。

    不如传诏丁原,带甲入京,进执金吾,驻洛阳城八关,守护京师洛阳城的安全。

    田丰虽然觉得,外兵入京,多有不妥;但是董卓已经来了,若不针锋相对,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放手一搏。

    陈群也同意了,袁绍的建议,毕竟形势比人强,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

    曹操见大将军府的,文武官员,不想着如何拒绝董卓入京,反而引丁原入京,唱起了对台戏。

    曹操很失望,怒喝一声:“竖子不足与谋,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142章 两宫之争

    董老太后,老年丧子,在悲恸之余,又见大将军府众人,独揽朝政。

    董家余部,日益式微。

    大将军何进,更是权倾朝野。

    众人见少帝唯唯诺诺,朝臣们更是嚣张跋扈。

    何进掌朝三月,地位日益稳固,朝堂之上,一言九鼎。

    号令百官,莫敢不从。

    董老太后迁居永安宫后。

    就派遣心腹,传诏张让等十常侍,秘密进宫,以秘法应对,咄咄逼人的大将军何进。

    接到董老太后的宣诏,张让等人,匆匆忙忙的,进入了永安宫。

    董老太后说:“何进和他妹妹,要不是因为我的抬举,他们怎会有今天呢?”

    现在她的儿子,做了皇帝。

    内外臣僚,都是何家的心腹,何家权势太重了,我应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张让说:“娘娘您,可以亲自临朝,垂帘听政!”

    加封皇次子刘协,为陈留王。

    加封国舅董重大官,并掌握军权。

    重用我等十常侍,与会朝政,则大事可图。

    董老太后听了,张让等人的话之后,心中大喜。

    第二天,就是大朝会之期。

    董老太后,摆驾温德殿,颁布懿旨:

    加封皇次子刘协,为陈留王。

    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

    张让等十常侍,共同干预朝政。

    何太后见董老太后专权,为了避免婆媳矛盾,更想要趁机,缓和婆媳关系。

    于是,她就在长秋宫中,专门摆设宴席,邀请董老太后赴宴。

    酒至半酣,何太后站起了身来之后,就对董老太后,拱手拜了拜,随后又说:“妈,我们都是妇道人家,不适合参预朝政。”

    前汉初年,高祖的发妻吕太后,因为掌握重权,所以迫害重臣,顺者昌,逆者亡。

    然而到了最后,宗族一共千余口人,都被斩杀弃市。

    现在的我们,本是孀居之人。应当深居九重宫内,以免让人闲话。

    朝廷大事,可由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这才是国家的大幸。

    希望您能够,听我一句劝。

    董老太后听完之后,怒不可遏的说:“你因为嫉妒之心,所以用鸩酒,毒死了王美人,你真以为行事机密,大家都不知道,你的恶毒心肠吗?”

    现在又倚仗着,你的儿子是皇帝,和你哥哥,大将军何进的势力,竟然敢胡言乱语!

    我现在有董重掌宫禁,又有二十万西凉铁骑,作为外援。

    想要杀掉你们兄妹,就象翻一下手掌那么简单!

    何太后也大怒说:“妈,我以好言相劝,您反倒这么说,如此这般,不识抬举,倒是让儿媳妇,何以自处呢?”

    董老太后说:“你们兄妹,是杀猪宰羊出身,本是卑贱之人。哪里会有什么,高明的见识,竟然敢教训起本宫来了呢?”

    一对婆媳,争吵不休!

    张让等十常侍,急忙上前,劝董老太后,回转永安宫。

    何太后气不过,连夜召何进入宫。

    她把白天宴会上,与董老太后,争吵的内容,全部诉说了一遍。

    何太后说:“大将军,董老太后,失去了儿子,一朝失势之后,心里极不平衡。万一她胡作非为,代她受过的,就是你我兄妹二人了。得想个办法,让董老太后,绝了临朝听政的心思。”

    何进说:“太后放心,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