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就是,到5月中旬,“暴怒”号返回了陆心海。
    关键还有,布兰皇家海军把两艘刚刚获得的快速战列舰,以及之前已经服役的2艘快速战列舰全都派往陆心海。
    一下,陆心海舰队拥有了4艘快速战列舰。
    当时,罗利海军只有2艘快速战列舰,另外2艘还没建成呢。
    获得增强之后,布兰皇家海军重新夺回了优势,有希望在近期打通陆心海航线。
    关键,就是夺回马耳他。
    要说的话,布兰王国已经被逼到绝境。
    虽然迢曼军队只是攻占了马耳他,受到到运力限制,特别是罗利海军不肯出力,暂时还无法向马耳他部署部队,更别说是通过马耳他封锁经过陆心海的航线,但是要不了多久,等到迢曼帝国开始向马耳他部署航空兵,就能利用这座岛屿封锁陆心海航线,断绝布兰王国跟梵炎洋方向的联系。
    当然,布兰王国早已无法获得产自梵罗地区的资源。
    可问题是,夕梵运河依然在布兰军队手里。
    简单的说,如果没能夺回马耳他,布兰军队就绝对无法守住夕梵运河!
    只要丢掉这条运河,布兰王国离战败就不远了。
    可见,不管有多大挑战,布兰王国都会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反攻马耳他。
    在5月21日,以“暴怒”号为核心,还包括4艘“乔治五世”级快速战列舰在内的陆心海舰队浩浩荡荡到达了亚里沙大港。
    随同到达的还有近百艘货轮。
    直到这个时候,迢曼帝国才发现,之前被布兰王国给欺骗了。
    在5月初,到达亚历山大港的那支船队并不是来自布兰王国,几十艘货轮全是滞留在东陆心海的船只。
    之前,这些船只全都躲在塞浦路斯附近的一处海湾里面。
    为了达到欺骗目的,布兰皇家还派了人员过去,把这些船只修缮一新,甚至刷上其他船号与船名。
    至于货物,几乎全都是假的。
    此外,大部分船员都是由布兰皇家海军的官兵冒充,而真正的船员全都被管制起来。
    布兰王国玩这一手就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
    当然,效果也非常理想。
    如果迢曼军队在半个月之前发动进攻,哪怕只有1个装甲师,也有望在布兰皇家海军加强陆心海舰队之前,推进到夕梵运河附近。
    只是,耽搁的这半个月,也没有浪费。
    利用这些时间,迢曼帝国不但把另外3个装甲师送到了前线,还向北玄地区运送了数十万吨作战物资。
    现在,摆在双方面前的局势非常微妙。
    迢曼军队要向夕梵运河进军,而布兰军队要夺回马耳他。
    显然,谁抢先动手,谁就能占到便宜。落后的一方,肯定会处处被动,最后更有可能被打败!

第484章 传统盟友
    6月的第一天,白止战就动身前往流黄岛,为攻打中转岛做最后准备。
    按照部署,充当先锋的2个陆战师在5月初就已到达流黄岛,而且对外宣布在为攻打管岛做准备。
    此外,流黄岛一直就是登陆舰队的主要集结地。
    攻打塞岛期间,登陆舰艇与运输船只都是在流黄岛集结,然后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前往塞岛。
    到了战役后期,只要没护航战舰陪同,任何舰船都不得单独出动。
    原因也很简单纽兰潜艇太猖獗。
    要说的话,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从这个时候才算正式开始。
    当然,离启动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纽兰海军的2艘舰队航母依然在造船厂里维修。
    也就在这一天,在北玄地区,迢曼军队也正式发起了进军夕梵运河的作战行动。
    按之前的承诺,帝国海军第十一特混舰队在当天重返穆阿海,还出动舰载机轰炸了基布要塞。
    至于攻打索科特拉岛的行动,反到不是很重要。
    在5月25日,帝国海军突袭了穆阿海北部的瓜达尔港,并且轻而易举的控制了附近的几座村镇。
    要说的话,也就是几座渔村,而离得最近的城市在几百千米之外。
    因为没有公路,更别说铁路,所以这座天然良港一直没得到开发,也从来没有受到殖民当局重视。
    再说,梵罗地区不缺少天然良港,往东几百千米就是卡拉奇。
    显然,没有必要在几百千米的范围内开发两座港口。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这完全就是亏本买卖。
    精明的殖民者,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
    如果是在鼎盛时期,梵罗地区的布兰军队肯定会打过来,而且能够轻松干掉登陆的帝国军队。
    可惜的是,早已经过了鼎盛时期。
    布兰皇家海军已经退到基布要塞,放弃了大半个梵炎洋,梵罗地区的布兰军队也已丧失打下去的动力。
    别说主动进攻,能守住现有阵地就不错了。
    帝国海军攻占渔村,不是去挑战当地部落,更不是借机进军梵罗地区,是在为进军波沙湾做准备。
    选择瓜达尔港,看重的就是天然深水港湾。
    要说,这也是穆阿海北部地区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
    如果附近有足够的居民,比如有一条大河,或者是绿洲,瓜达尔港恐怕早已发展成穆阿海北岸的战略要地。
    这个地方,缺少的是人。
    有趣的是,在梵罗地区,最不缺的也是人!
    虽然无法支撑舰队作战,但是能够为运输船队服务,也能够用来部署护航战舰与巡逻机,成为航线上的重要支撑点。
    此外,还可以在此部署地面部队。
    如果要强攻波沙湾,最后得派兵占领,就可以提前把部队派过来,从而能灵活的调动与部署。
    总而言之,帝国海军在梵罗地区上岸,进军波沙湾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看,至少是站在布兰王国的立场上,肯定会担心帝国海军在近期攻打波沙湾。
    正是如此,是否攻打索科特拉岛,其实都没有关系。
    只要帝国海军按计划攻入波沙湾,或者说摆出强攻波沙湾的架势,能够起到比攻打索科特拉岛更好的牵制作用。
    此举,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6月3日,白止战才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
    在他离开帝都的那一天,也就是6月1日,准确说在他走后不久,忒尔共和国的大使就去了首辅官邸。
    次日,忒尔共和国正式宣布加入协约集团,并且向同盟集团所有国家宣战!
    当然,忒尔共和国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参战,而是拿到了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开出的巨大好处。
    其实,在6月1日的那天,忒尔共和国的大使还去见了迢曼帝国的宰相。
    按照协商好的结果,在大战结束之后,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都将承认忒尔共和国在其帝国时期的传统势力范围内的霸主地位,而忒尔共和国答应由梁夏帝国、迢曼帝国来开采波沙湾的石油。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没得到解决,在东陆心海地区,忒尔共和国与罗利王国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只是,这并没有妨碍忒尔共和国参战。
    不管怎样,罗利王国是二等成员,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不可能为罗利王国,把传统盟友挡在门外。
    再说,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严重削弱了罗利王国在协约集团里的发言权。
    忒尔共和国参战所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降低了进军波沙湾的难度。
    此外就是,在针对骆沙联邦的方向上开辟了第三条战线。
    不过,最为关键的,其实还是重新把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联系到一起。
    在进军波沙湾之后,梁夏军队只需要北上攻占与控制波伊国,就能够打通到忒尔共和国的交通线,而忒尔共和国到迢曼帝国,中间只隔着几个中立小国,而且大多偏向跟迢曼帝国结盟。
    当然,忒尔共和国参战的投名状就是对波伊国发动进攻。
    要说的话,让忒尔共和国加入协约集团的,就是波伊国,准确的说是布兰王国一直在通过扶持这个傀儡国家来对抗、压制与削弱忒尔共和国在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以求实现对该地区的霸权统治。
    忒尔共和国突然就宣布参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布兰王国上下或许还存在一丝幻想,认为首先挫败北玄地区的迢曼军队,再夺回马耳他岛,就有望重整旗鼓,至少能够控制波沙湾,在这里跟远道而来的梁夏军队决一死战。
    可是现在,随着忒尔共和国参战,反败为胜的希望已经不存在了。
    首先就是,波伊国肯定坚持不住,必然会迅速战败,而部署在当地的布兰军队在失去最大的靠山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向西,也就是夕梵运河撤退,避免被包围。这么做,等于主动放弃了波沙湾的油田。
    关键还有,助手波伊国的布兰军队总共还不到5000人。
    不撤,留下来拼命,全部英勇的战死,也改变不了波沙湾沦陷的结果。
    或许,布兰军队能做的,也就是在撤走前炸掉油田,甚至是点燃油田,尽可能给后来者制造麻烦。
    不说别的,只是扑灭油田的大火,就需要很多时间。
    这同样意味着,在短期之内,帝国海军得加大在梵炎洋方向上的投入,必然会对东望洋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至少,从白止战所在的角度来看,这未必就是好事!

第485章 万事俱备
    忒尔共和国参战产生的影响,迅速显现了出来。
    6月5日,海军司令部发来电报,要求白止战尽快定下作战计划,还明确提到不会增派兵力。
    随后,刘长勋亲自发来一封电报,详细说明了当前局面。
    关键,其实就一点。
    在有绝对的把握迅速拿下波沙湾的情况下,连首辅都在考虑,是否需要先在巨大陆的西边打一场胜仗。
    简单的说,不但需要拿下波沙湾,还要帮迢曼军队攻打夕梵运河。
    此外,陆军司令部也提出了新的计划。
    支持与协助忒尔军队从枷锁陆桥北上,为巨大陆的腹地,正在向西推进的帝国陆军主力部队有效支持。
    如果顺利,就有很大把握在攻打叶堡之前占领跋窟。
    按照陆军司令部提交的报告,在局面较为理想的情况下,甚至有望在年内逼迫骆沙联邦投降。
    只要打下跋窟,那么骆沙联邦有没有投降,都无所谓了。
    陆军司令部的这个主张,得到了廉旭升的绝对支持,廉旭升还表示愿意担任与忒尔联军的总司令。
    反正就是,与忒尔共和国联合成为了另外一个选择。
    从战略的层面上看,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就是,只要攻占了跋窟,加上控制波沙湾,就算没有迢曼帝国与罗利王国,梁夏帝国都能打下去。
    此外,就是在击败骆沙联邦之后,就能把战略重心转到东望洋上。
    要说的话,骆沙联邦一直就是帝国保持一支强大陆军的头号理由。
    没有这个威胁,帝国没有了强邻,也就没必要在和平时期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
    必须承认,先对付骆沙联邦,再收拾布兰王国的提议有巨大的吸引力。
    所幸的是,薛远征没有丧失理智。
    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忒尔军队未必能够翻过高加索山脉。
    那么,还怎么威胁骆沙联邦?
    不要忘了,在骆沙联邦反水之前,骆沙军队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都花了好几个月才翻过高加索山脉。
    此后,骆沙军队一直没有能够占领波伊国,也是因为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后勤补给通道太脆弱,在冬季还要封山,一直无法为前线作战部队送去足够多的给养,也就很难在前线投入重兵。
    骆沙军队都是如此,忒尔军队能做得更好?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哪怕换成帝国陆军,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得直接一点,在自然面前,大家都一样。
    薛远征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觉得指望忒尔军队翻过高加索山脉去攻占跋窟,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上次大战中,忒尔军队就这么干过,结果是一败涂地。
    忒尔共和国提出向跋窟进军,只是用来跟帝国进行谈判,目的是要从帝国这里获得更多好处。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忒尔当局想证明自身价值,好在战后获得更多的红利。
    打到这个时候,放眼全世界,也就只有梁夏帝国能对外输出。
    不管怎样,薛远征在陆军服役几十年,非常了解陆军的作战行动,也就绝对不会在地面战争中犯糊涂。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忒尔共和国参战,其实就两大好处。
    一是加快了攻打与占领波沙湾的速度,从根本上缓解了帝国,以及其他协约集团成员面临的石油危机。
    二是打通了地面交通线,重新让集团两大巨头,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