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靠数量众多的舰载战斗机,就能够对付那些挂着铁壳炸弹的攻击机。
    相比之下,来自海面下的威胁从来没有减弱过。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统计,在上次大战中损失的航母,有接近一半是被潜艇击沉,被飞机炸沉的反到没有这么多!
    虽然帝国海军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下舰队,还有性能最好的大型攻击潜艇,但是反潜的压力从来都没有减轻过,因此帝国海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一艘远洋战舰都得具备完整的反潜作战能力。
    不止是反潜护卫舰,还有防空巡洋舰。
    帝国海军的通用驱逐舰,几乎全的是货真价实的反潜驱逐舰,而真正的防空驱逐舰反到没有几艘。
    正是如此,如果必须得做出取舍,那么舍弃的就肯定是制海作战能力。
    总而言之,帝国海军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把原本充当备胎的“青州”级放到了主角位置上。
    所幸的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第一批8艘建成之前,能大幅度提高导弹发射速度的垂直发射系统诞生,火力密度不再是问题。
    从第9艘开始,“青州”级用布置在上层建筑前后,2套共计128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取代了前后两套导弹发射架,后来还拆掉了反舰导弹发射架。至于前8艘,都在中期大修的时候接受改进。
    此后,还开发出中段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从而在不增加照射雷达的情况之下,把一次引导的导弹提高了一倍,达到32枚,基本上达到了海军提出的,同时拦截16个目标的战术指标。
    当然,DK…8“逐日”也通过采用尺寸更大的助推器,提高了射程。
    最新的DK…8D,最大射程已经超过了200千米。
    此外,海军还在开发高速数据链。
    在理论上,今后可以由“指…6C”这类舰载预警机控制与引导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拦截视距之外的目标。
    这样一来,就能摆脱照射雷达的限制,继续提高防空导弹的射程。
    关键还有,由舰载预警机控制与引导,防空导弹能拦截海天线以下的目标,不再受地球表面曲率影响。
    总而言之,得益于技术进步,“青州”级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因为能够为航母提供足够有效的防空掩护,反潜作战能力也非常强大,所以吨位不足的问题,早就被海军抛到脑后。
    只是,吨位不足限制了“青州”级的改进潜力,还降低了官兵的生活水准。
    不过,这些都能够忍受,毕竟“青州”级足够便宜。
    迄今为止,帝国海军分3批订购42艘“青州”级,已有34艘交付与服役,其中26艘编在航母战斗群里,有8艘正在进行服役前的适航验收,还有8艘在建造当中,而且帝国海军很有可能会增加订购数量。
    按去年拟定的造舰计划,防空巡洋舰总共要达到86艘,除掉22艘还没到退役年限的老式巡洋舰,其他64艘全都是“青州”级,因此就算大战没爆发,至少都要订购22艘这种巡洋舰。
    当然,造就“青州”级的是雷达。
    过去,限制“青州”级建造规模的同样是雷达。
    所幸的是,在形成规模效应之后,不但舰体的造价得已降低,雷达的采购价格也是高台跳水。
    关键还有,对防空的需求是永无止境。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不得不认真考虑,把相控阵雷达用在更多的战舰上面,以提高舰队的综合防空战斗力!

第88章 野心勃勃
    战争的对抗手段一直都在发展与进步,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能长期称霸战争舞台。
    在战场上,攻守双方一直是交替领先。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面对的,也就是这么一个局面。
    在研制“金钟罩”系统,也就是以无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舰载防空系统之前,帝国海军面临的最大威胁,也就是在前后大约10分钟内,射来的30枚重型反舰导弹所构成的饱和攻击。
    按照这个标准,帝国海军确定了防空巡洋舰的基本性能,并且由此确定了“金钟罩”系统的技术参数。
    以当时的设想,在低威胁海域只需为航母战斗群配备一艘防空巡洋舰,而在高风险海域配备2艘。
    在理论上,2艘“青州”级就能够应付最高级别的饱和攻击。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确定了64艘的采购量。
    在15支航母战斗群各配备2艘,此外在15支两栖突击群各配备2艘,剩余4艘充当分舰队旗舰。
    因为巡洋舰的在航率超过了航母与两栖攻击舰,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有8艘左右的巡洋舰处于能够调用的战备状态。如果有需要,可以把这8艘巡洋舰加强给没有航母与两栖攻击舰的战术编队。
    此外,正是需要充当分舰队旗舰,或者是指挥战术编队作战,“青州”级才保留了旗舰功能。
    虽然得益于电子设备的普及,增加旗舰的指挥系统,并没大幅度提高造价,但是与吨位不相称的战术指挥中心,占用了大量内部空间,还导致重心升高,挤占了本来就不够多的冗余排水量。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青州”级几乎没有改进余地。
    其实,这也是后来拆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放弃制海作战能力的关键所在。
    以当时的情况,64艘“青州”级是绰绰有余。
    显然,这只是一厢情愿。
    要说的话,“青州”级产生的最为突出的影响,就是刺激了敌人,让西陆集团着手研制更先进的反舰导弹,以及性能更加强大的导弹发射平台,并且通过增加一次投射的导弹数量提高打击力度。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可靠情报,西陆集团已经有能力,在一个持续时间为5分钟的攻击波中投送60到80枚,射程超过500千米的重型反舰导弹,而且很有可能是从多个方向上同时发起突击。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精心打造的“金钟罩”防空系统差点就成了摆设。
    即便是2艘“青州”级,在面对同时从多个方向上射来的60到80枚重型反舰导弹,也肯定束手无策。
    其实,就算是2艘升级之后的“青州”级,也无法百分之百的击落32个目标。
    按80%的概率计算,2艘“青州”级最多能拦截26个目标,剩下的几十枚反舰导弹足够干掉整支航母战斗群。
    在航母战斗群里面再编排几艘防空巡洋舰?
    这个想法很好,实施难度却很大。
    把地位相当的两栖攻击舰队算上,意味着需要增加30到60艘防空巡洋舰。哪怕巡洋舰的在航率更高,也要增加20到40艘。虽然“青州”级是“低配”的备胎,但是安装了垂直发射系统之后,造价并不低。
    跟驱逐舰与护卫舰相比,更加谈不上便宜。
    通过增加防空战舰的数量来提高防空能力,效费比根本没办法接受。
    说得直接一点,敌人只需要增强一次投射的反舰导弹的数量,就能够迫使帝国海军建造更多的防空巡洋舰。只是从效费比的角度来看,帝国海军就已经输了,因此增加防空巡洋舰的数量也只救得了一时之急。
    增强单艘战舰的战斗力?
    这个办法看着不错,实施难度却非常巨大。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关键还是提高雷达的性能,比如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取代无源相控阵雷达。
    即便到了现在,有源相控阵雷达都没成熟,电子设备难以做到小型化,导致整套系统的质量太大。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规划,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在10年之后取得突破,就已经非常不错的了。
    如果仍然用无源相控阵雷达,防空巡洋舰的作战能力就很难有实质的提升。
    当然,帝国海军也在别的方面想办法。
    做为次优选择,提高防空导弹的性能,也能提高防空系统的作战效率。
    比如,采用KK…12A的主动导引头来改进DK…8,从而使舰载远程防空导弹具备末端自导能力,不再需要战舰用照射雷达提供引导,从而提高末端的拦截效率,以及不再受火控通道限制。
    此外,帝国海军还在信息领域下功夫。
    简单的说,就是把防空巡洋舰与舰载预警机整合到一起,通过高速数据链让预警机引导防空导弹拦截来袭目标。如果能提高预警机的雷达性能,比如让预警机的雷达照射目标,甚至能够绕过防空巡洋舰,由预警机控制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进行作战,特别是对付超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
    还有,就是想办法提高导弹的有效射程。
    最新的DK…8D已经达到200千米,而在设计中的DK…8E,因为采用了高抛弹道,理论上能够拦截400千米外的目标,至于才开始研制的DK…8F,海军明确要求具备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
    可问题是,这些努力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只有2艘防空巡洋舰,很难照顾到所有方向,防空网必然存在漏洞。
    正是如此,在高风险海域活动的时候,帝国海军通常让2艘,甚至3艘航母组成一支航母战斗群,从而用3到6艘防空巡洋舰掩护整个航母战斗群,用更多的防空战舰应付更大的威胁。
    不过,这种战术也存在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不能无限制扩大航母战斗群的规模。
    三航母战斗群已经是极限了。
    道理也很简单,航母在执行作战任务期间,必须保持一个安全的间隔距离,而帝国海军规定至少都是20千米,护航战舰与航母也要保持10千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对正在起降的舰载机产生影响。哪怕3艘航母按照品字型排列,而且防空战舰分布在四周,掩护区域的半径都超过了40千米。
    再远,就在视距之外了。
    也就是说,如果再增加一艘航母,哪怕是增加防空巡洋舰的数量,掩护航母的力度也不会有明显增强。
    显然,这也失去了扩大战斗群规模的意义。
    当然,指挥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总而言之,在找遍办法之后,帝国海军最终还是回到正道上,或者说是直面防空战舰不足的问题。
    让战斗群里的护航战舰全都具备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首先被选中的,也就是吨位仅次于巡洋舰的驱逐舰。
    在“青州”级之前,帝国海军就打过驱逐舰的主意,还设计与建造了3个级别的导弹驱逐舰。只是这些导弹驱逐舰都不是很成功,其中2级有试验性质,在各建造2艘之后就草草收场,另外1级建造了6艘,不过因为满载排水量高达15000吨,在服役之后归入了巡洋舰行列。
    往简单说,就是防空导弹系统太复杂,很难装在吨位较小的驱逐舰上。
    在帝国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仍然是所谓的“通用驱逐舰”,具备中程点防空能力的反潜驱逐舰。
    数十年来,驱逐舰的首要任务是反潜。
    所幸的是,在“金钟罩”系统诞生后,为不到10000吨的驱逐舰配备区域防空系统,不再是什么难事。
    不要忘了,“青州”级的满载排水量不到12000吨。
    也就是说,适当的降低要求,比如减少火控通道的数量,少装三分之一的导弹,再适当的省去其他的作战指标,就能够把搭载“金钟罩”系统的战舰控制在10000吨以内,也就可以归在驱逐舰的行列里。
    当然,关键是大幅度降低了建造成本。
    在“青州”级的建造进入快车道,也就是在大约8年前,帝国海军就启动了新一代通用驱逐舰的招标工作。
    仍然使用“通用驱逐舰”的名头,其实是为了更加方便的在论议两院获得拨款。
    受此限制,新式通用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被限制在8000吨。
    这个指标,直接限制了新式通用驱逐舰的性能。
    帝国海军明确要求,新式通用驱逐舰必须得搭载“金钟罩”系统,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得达到“青州”级的70%。这就意味着,至少要配备3部照射雷达,且垂直发射系统的载弹量不低于90枚。
    虽然是按比例缩小,但是建造战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基础性能,比如至少要达到30节的航速、不低于7500海里的巡航力、保持足够的损管人员、最少45天的自持力、乃至受创之后的生存能力,都没有降低或者减少,也就需要提供足够的吨位。
    严格说来,比传统的通用驱逐舰还有提高。
    因为“金钟罩”系统对战舰的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用在吨位较小的驱逐舰上,需要采用“宽体”船型增强在高海况下的航行稳定性,而这必然会加大航行阻力,也就需要配备功率更大的推进系统。
    可见,要整合到一艘满载排水量8000吨的战舰上,依然有很大难度。
    哪怕在设计的时候,帝国海军把满载排水量放宽到8500吨,续航力指标也由7500海里降低到了5000海里,意味着能少装几百吨燃油,少几个油舱也能减轻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