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帝国空军也以牙还牙,而且做得更彻底,把很多部署在中高轨道上的卫星都打了下来。
    可问题是,这并没有解决最为关键的问题。
    虽然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帝国空军就按照战略预案进行补网发射,用储存的或者紧急采购的小型卫星代替那些被敌人摧毁的侦察卫星,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根本不可能补上所有漏洞。
    此外,紧急采购的小型卫星的性能肯定不太好。
    其实,在4日下午,帝国空军进行了一轮紧急补网发射,在几个小时之内,用7枚运载火箭把18颗小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其中几颗就是主要面向东望洋,即专门为海军服务的雷达侦查卫星。
    关键还有,其中1颗是库存卫星,能进行变轨机动,有很强的战术灵活性。
    在某种意义上,变轨机动是军事卫星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防御手段。
    常规军事卫星与战时生产的小型卫星,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变轨机动能力,或者说有没有安装变轨发动机。
    千万别小看这台发动机。
    重要的不止发动机,还有必不可少的燃料。
    拿当今最为先进的光学侦察卫星,帝国的“鹰眼”系列来说。
    在两年前才开始发射与部署的第7代“鹰眼”卫星,总质量约20吨,其中只是变轨机动使用的燃料就超过10吨。问题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7代“鹰眼”的在轨工作时间也只有8年。如果在战时,特别是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照片,频繁机动到200千米以下的极低轨道上,在轨工作时间还要大幅度缩短。第一颗“鹰眼”7代,就因为需要进行各种性能测试,比如在极低轨道上能获得的最高分辨率,其在轨工作时间还没2年,在大战爆发前就已坠入大气层。
    如果不用进行变轨机动,而且部署在相对较高的轨道上,能把侦察卫星的总质量控制在7吨以内。
    也就是说,发射1颗“鹰眼”7代的重型运载火箭能够发射3颗稍微小一点的卫星。
    不说别的,只是高昂的发射费用就让帝国空军难以承受。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变轨机动赋予侦察卫星的生存能力,并没在实战当中体现出来。
    大战爆发之前,在轨运行的“鹰眼”卫星总共有12颗,其中6颗是“鹰眼”7代。
    结果在开战的时候,仅有2颗“鹰眼”7代及时完成了变轨机动,运动到相对较高的轨道上,没有被西陆集团摧毁。另外10颗“鹰眼”卫星全都在开战当天被摧毁,其中4颗7代卫星都处在敌人反卫星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内,没能在遭到攻击之前完成变轨机动,在近地轨道上被摧毁。
    因为“鹰眼”7代的生产周期超过了1年,所以剩下2颗成了空军的宝贝疙瘩。
    其实,仍然是技术原因。
    因为变轨发动机的推力太小,所以变轨机动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往往需要绕轨道运行几圈才能完成。
    和平时期,问题还不大。
    到了战争时期,这就相当要命了。
    别说西陆集团,就算是帝国空军,也不会给敌人的侦查卫星多少时间,肯定会在开战后立即动手。
    至于那颗库存卫星,其实是用来做测试的,之前就没想过要拿来部署。
    此外,那只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
    在5日的上午,也就是从乌木空军基地起飞的那架电子侦察机被击落之后,空军就让这颗侦察卫星进行了变轨机动,预计在2个周期之后就能回归,到达可疑无线电信号所在海域上方。
    准确的时间是下午4点左右。
    至于更可靠的情报,比如光学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到6日上午才能获得,前提是补网发射的那几颗卫星还在正常工作。
    此外,光学照片也未必完全可靠。
    之前已经提到,因为补网发射的卫星大多部署在中高轨道上,而且性能比较差,所以照片的分辨率并不高。
    不管怎样,如果能够拿到雷达侦察卫星的情报,也能充当战术决策的依据。
    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当然,关键还不是这份情报,而是一份同样由军情局的资料,准确说是一份纯技术评估报告。
    关键,跟海军有关。
    不一定只有配备了大功率蒸汽弹射器的大型航母才能够搭载与运作像f14与e2c这样的重型舰载机。
    这份报告有几十页,而白华伟只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看。
    也不需要细看,因为他是这份技术报告的起草人员之一,参加了在10多年前由海军主持进行的对比测试。
    其实,差不多在20年之前,当时的白华伟还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军官。
    这里,涉及到了海军的整体战略。
    前面提到,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帝国进入到战略收缩阶段,在帝国海军内部出现了“航母无用论”。虽然在最后,航母的价值得到承认,但是在是否需要坚持原来的道路,也就是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问题上,海军内部的分歧非常严重。以少数高级将领为首,部分军官认为不应该继续发展超级航母。
    理由也很简单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海军就“超级航母”、“中型航母”与“小型航母”的具体效费比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评估。
    在周涌涛的安排下,白华伟参与了相关的评估工作。
    最关键的一项要求,就是在吨位与尺寸小一点,没有配备弹射器的航母上,能否有效运作重型舰载机。
    取代弹射器的就是贺敬腾发明的“跃飞甲板”。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秘密测试,在7度的跃飞甲板上,“战9b”以正常起飞重量,只需要滑行110米就能够达到每小时280千米的起飞速度,即便是最大重量,起飞滑行距离也能够控制在190米以内。如果把仰角提高到12度,“战9b”只需滑行165米,就能以最大重量起飞。
    此外,像“指6c”这类舰载预警机,同样能通过跃飞甲板升空。
    帝国海军最后依然选择了弹射器,并不说跃飞甲板无法让重型舰载机升空,而是在甲板运作上存在很多的限制。
    不说别的,采用跃飞甲板的航母,在首部起飞区不能停放舰载机。这就意味着,在以全甲板状态出动舰载机完成了攻击之后,也就是回收阶段,一次能够接受的返航舰载机比甲板面积相同,采用弹射器的航母少了大约10架。反过来,也就得限制全甲板状态下出动的舰载机。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便。
    比如,执行低强度作战任务,需要持续不断的出动舰载机的时候,使用弹射器的航母可以把一部分待命的战斗机部署在起飞区的右侧,或者是左舷升降机的后面,或者是舰岛左前方的区域,即便在回收返航舰载机的时候,也能使用位于起飞区左侧的弹射器,确保随时能够让待命的战斗机升空。
    关键还有,这些战斗机都能满载起飞,而且以最快速度飞行到几百千米之外拦截来袭的敌机。
    与之相比,采用跃飞甲板的航母,就没这种能力了。
    就算能够使用跃飞甲板右侧的起飞点,也只能让待命的战斗机以轻载方式起飞,作战半径非常的有限。
    此外还有,因为无法在起飞区右侧停放舰载机,又要腾出降落的斜角甲板,所以处于待命状态的战斗机并不多。
    至于海军最为关心的全甲板攻击状态,两者的差距更加明显。
    “薛远征”级在全甲板攻击状态之下,理论上最多能够出动三分之二的舰载机,即便考虑回收返航舰载机,也能出动差不多一半。因为能够让留下的舰载机,特别是攻击机去执行伙伴加油任务,所以在不考虑第二次攻击的情况下,依然能在一个波次中出动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这等于说,能在大约半个小时内,派出近60架舰载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能力。
    换成跃飞甲板航母,哪怕是吨位、飞行甲板面积这些都完全一样,因为要让攻击机挂上重型反舰导弹执行攻击任务,必须从左侧,也就是滑行距离最远的3号点起飞,所以能出动的舰载机,肯定无法超过40架。在实际操作当中,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能够达到30架就很不错了。
    在几年前,帝国海军还做了一次很有趣的测试,让一架空军的战术运输机降落到“薛远征”号航母上,然后再从航母上起飞。只是这次测试的目的,不是在航母上部署运输机,而是验证在紧急情况之下,能够用空军的战术运输机往航母上,或者说向舰队空运无法空投的贵重物资或者重要人员。
    当然,这些都无法否认一点。
    一艘足够巨大,而且经过了改进,拥有跃飞甲板的货轮,能够搭载与运作f14与e2c这样的舰载机。
    在北东望洋上活动的一艘这样的货轮!?

第150章 左右为难
    “不管怎么样,纽兰舰队只会在一个地方,绝不会分兵两路。“
    等刘尊岭说完,白华伟又沉思了一阵,才微微点了点头。
    纽兰海军现役航母总共只有6艘,其中的1艘在造船厂进行大修,因此能够动用的航母只有5艘。
    关键还有,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纽兰海军没有参与过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其实,现在的纽兰海军,跟40多年之前在东望洋跟帝国海军分庭抗礼的那支强大海军没有直接关系。
    那支海军,已经随尼兹阵亡,斯普投降而烟消云散。
    现在这支纽兰海军,前身是当初的夕落洋舰队,而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夕落洋舰队更像一支反潜大队。
    这个特点,在纽兰海军的重建过程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拿航母来说,纽兰海军花了差不多20年来积累技术,在此期间设计与建造了数种不太成功的小型航母,而且每个级别都只有1艘或者2艘,跟第一次全球大战前建造无畏舰的方式如出一辙。直到新历125年,纽兰海军才回心转意,正式启动了“纽兰”级大型航母的建造工作。
    因为从日薄西山的纽兰联邦挖走了大批舰船工程师,所以“纽兰”级在总体设计上,可以说相当前卫,很多方面都能够跟帝国海军的“陈炳勋”级媲美,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稍微好一些。
    有趣的是,“纽兰”级最初只规划了2艘。
    道理也很简单,纽兰当局不太相信第一种大型航母就能做到尽善尽美,仍然抱着试制的心态。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完成了前两艘,即“纽兰”号与“小鹰”号的建造之后,被纽兰海军寄予厚望的“尼兹”级还没完成设计,不可能立即开工建造,而造船厂显然不会给几千名不做事的工人发工资。为了留住熟练的技术工人,也为了保留设计团队,纽兰海军采购了第三艘“纽兰”级。
    这就是“肯尼”号。
    只是,这艘以纽兰共和国第三任总统的名字命名的航母,从建造阶段开始,就一直噩运不断。
    在建造的时候,该航母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火灾,导致上百名工人遇难。
    建成交付之后,在做最快速度测试的时候,一具螺旋桨断裂,结果不得不返厂,花了大半年时间进行维修。后来经纽兰海军调查,事故原因是制造螺旋桨的新工艺不过关,而且所有配备新式螺旋桨的战舰都得返回造船厂进行检修。总共有20多艘大型战舰,只是更换螺旋桨就耗费了数亿纽币。
    正式服役之后,“肯尼”号的状态一直很糟糕。
    虽然纽兰海军从来都没承认,但是按照比较可靠的说法,“肯尼”号存在的问题根本没法通过维护与改进解决。
    原因就是,这艘航母在建造的时候就偷工减料。
    不要忘了,纽兰海军原本计划建造2艘“纽兰”级,并没考虑第三艘,是在“尼兹”级的设计工作没跟上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采购第三艘。此后在建造过程当中,又要赶时间,好把船台腾出来,用于建造“尼兹”级。因为海军催得急,还拿合同里面的惩罚条款说事,所以造船厂只能在看不见的地方做手脚。
    只是排水量这一点就能说明问题有多严重。
    “纽兰”号与“小鹰”号在交付时的标准排水量在62000吨左右,有一些偏差,不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而“肯尼”号的标准排水量才59500吨,少了2500多吨,远远超过允许的误差。
    对此,纽兰海军宣称采用了新式设备,才在保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减重2000多吨。
    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肯尼”号的服役表现,减少的这2000多吨,很有可能出在舰体结构上。
    结果就是,第一批3艘“尼兹”级正式服役后,3艘“纽兰”级相继调回了夕落洋,而且“肯尼”号在服役不到15年的情况下,就由作战部队转到预备役部队,此后就一直充当训练航母。
    即便如此,还是三天一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