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对手太过弱小,甚至不需要动员海军参战。
由此不难看出,张晓天做的这些,其实是在捍卫海军的利益。
对海军参谋长来说,这并没有错。
要说的话,也就是眼界不够开阔。
在周涌涛的立场上,看到的不止是海军的利益,也不止是海军在未来战争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只是,不能说周涌涛在住进首辅官邸之后,就置海军利益于不顾。
虽然新军事学说主张通过小规模战争削弱敌人,以及获取能够掌握的现实利益,但是并没有否定打全球大战的可能。
严格的说,新军事学说只是强调得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打全球大战,或者说遏制。
如果其他超级霸权发动战争,帝国显然不能因为不想打全球大战,就缴械投降。
关键就在“避免”与“遏制”上。
前者,主要靠的是谋略,以及高超的外交手腕。
至于后者,依靠的就是军事力量。
讲得直接一点,只有拥有全球最强的军事力量,才有资格谈遏制,让敌国放弃靠战争获取利益的蠢念。
在对外作战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海军!
由此可见,在周涌涛的眼里,新军事学说不但没有否认海军的重要性,反到有助于海军发展。
只有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而且能够碾压所有敌国的海军,才有资格通过新军事学说引领国际局势,用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发起战略对抗,也才有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取得最后的胜利。
照此趋势,海军的地位还会得到提升!
只是保持全球第一,就足够让海军稳坐第一军种的宝座。
当然,周涌涛更看重的还是总体战略。
这个分歧,让张晓天坚决反对赋予舰队指挥官太高的自主权,主张增强后方指挥机构的权限。
可惜的是,周涌涛肯定不会采纳。
结果就是,在收到白华伟的电报之后,张晓天没来找周涌涛,而是转给林世平,让林世平来找周涌涛。
当然,此事也跟军情局有关。
不要忘了,之前就是军情局认定纽兰海军第51特混舰队在东东望洋,白华伟才带着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去了约顿岛。结果是,在东东望洋上活动的是几艘改装的货轮,根本就没有航母。
被周涌涛询问之后,林世平也很尴尬。
“张晓天此举,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并没有做错什么。等今后,他肯定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周涌涛长出口气,转而说道“可对你来说,在此事上依然是摇摆不定,就不应该了。”
“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人当和事老吧。”
“在大战爆发之前,确实需要和事老。可是到现在,要是仍然分不出轻重,那就不止是愚蠢!”
林世平勉强笑了笑,神色变得更加尴尬了。
当然,他知道,周涌涛的这番话没有说他。
相对而言,跟由新军事学说推动的第三轮军事变革相比,前两轮军事变革最多只能算得上是改革。
关键就是,前两轮军事变革都集中在战术领域,没有新的军事学说做指导。
有点新瓶装旧酒的味道。
其实,这也决定了第三轮军事变革将十分艰难。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也就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早在6年之前,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后,林世平就提出过建议,以渐进的方式推动第三轮军事变革。
只是,在审时度势之后,周涌涛没有采纳林世平的建议。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周涌涛的做法并没错。
但凡涉及到核心理论的重大变革,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圈,并且遭到既得利益者的抨击与反对。
显然,温和的渐进式改革根本无法应付来自既得利益阶层的冲击。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渐进手段行得通,那也不叫变革了。
周涌涛唯一没有算到的,也就是战争会在这个时候爆发。
再有一些时间,不要10年,5年就够了,第三轮军事变革的影响力就能展现出来,并改变国际局势。
反过来看,战争也是对第三轮军事变革的考验。
大战爆发之后,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涌涛就强调了一点,帝国上下得万众一心,战胜来自敌人的挑战。
言外之意,也就是暂时放下内部纷争。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把周涌涛的话听了进去。
在战略层面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即便到了现在,依然有不少人相信能打赢全球大战,准确说是通过全球大战击败所有的敌国。这些人,一直在鼓动尽快发起全面战争动员,然后在各条战线发起战略反击,掌握战争主动权。
先不说军事层面上的可行性,只是在开战之后发动全面战争动员,就居心叵测。
关键就是,任何国家维持动员状态的时间都很有限。
之前已经提到,在通常情况之下,最多也已经维持5年,如果国内局势因为战局失利而受到影响,能维持4年就不错了。
正是如此,战争动员都是分阶段进行。
比如,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帝国只是进行了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战争动员,而第三阶段,也就是全面战争动员,一直到大战结束都没启动。道理很简单,全面战争动员对民众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的巨大。在生活物资受到管制,还必须强制劳动的情况下,民众的斗志与热情会迅速降低。哪怕是捷报频传,也未必能够抵消因为生活变得艰难而产生的抵制情绪。
可见,那些在开战之后大肆鼓吹为了最后的胜利进行全面战争动员的家伙,肯定是另有所图。
关键还有,其中不乏军方的高级将领。
要说的话,这也是周涌涛感到愤怒的主要原因。
普通人不懂得轻重,看不清大局,还可以原谅,毕竟并非人人都有大局观,也不需要人人都有大局观。
军队的高级将领都站出来唱反调,那就完全无法原谅了。
想到这些,林世平也很感慨,觉得今晚来找周涌涛,简直是自找没趣。
第174章 双管齐下
“张晓天再这么做,让他自己来找我。海军内部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真要能不管,那到好。”
周涌涛笑了笑,知道林世平只是抱怨,并没有别的意思。
“不过说真的,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真的不该担心吗?”
“担心就能解决问题了?”
林世平愣一下,又不禁叹了口气。
“当初做此部署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哪怕出现最坏的结果,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那意味着战争会持续数年,将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士牺牲殉国。”
“所以说,我们才需要冒险,并且承担冒险的后果。”
在周涌涛说出这句话后,林世平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早在7月,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后不久,在帝国的最高军政会议上,周涌涛就强调了爆发第三次全球大战的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周涌涛就着手为第三次全球大战做准备,特别是总体战略方针。
做为情报头头,林世平全程参与了此后进行的战略兵棋推演。
推演总共搞了3次,还动用了几台超级计算机。军情局做的工作,就是为推演运算资源。
至于推演结果,并没有例外。
只要按照打全球大战的套路进行,就算是在战争的初期,也就是在前半年取得大胜,都需要耗费4到5年时间,才能击败主要的对手,取得一个能为帝国上下接受的,而且能够落实的结果。
显然,不会是全面胜利。
即便打出最理想的结果,也只是击败西陆集团,占领与控制包括迢曼帝国在内的整个西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对世界岛的全面控制。只是到最后,依然会因为大到难以承受的伤亡与损失,放弃攻打北孤大陆的作战计划。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仅仅是占领望夕运河,而且控制力度非常的有限。
要打出这样的结果,肯定要付出非常惨烈,甚至难以承受的代价。
在3次战略推演中,最好的一次,直接作战伤亡都超过了300万,而且没有包括针对纽兰本土的作战行动。在最糟糕的一次推演当中,作战伤亡超过500万,本土还遭到轰炸,死伤平民也在500万左右。
这样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即便按照最理想的结果,在大战结束之后控制了整个世界岛,也不等于能把上百个国家统一起来。从大局考虑,仍然得在进行战后重建的同时,从敌国撤军,分阶段结束对敌国的军事占领。
从长远看,针对主要敌对国家的军事占领其实越短越好。
道理也很简单,在没有文化、传统与信仰基础的情况下,靠武力实施的军事占领只会让敌人变得同仇敌忾。
波伊战争就是前车之鉴。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帝国在战后对西大陆实施军事占领,不但会遭受惨败,还会促成西大陆走向统一。
其实,这是帝国一直在避免,并且努力阻止出现的局面。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帝国不惜血本与不计前嫌的扶持东骆沙,就是利用东骆沙牵制西陆集团。
要往根本上讲,只要西陆集团不肯放弃西骆沙,把西骆沙当成西大陆国家看待,就得支持其统一大业,东骆沙的存在就成了西陆集团实现全面统一,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
放弃骆沙?
虽然在历史上,准确说是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前,几乎所有西大陆国家都把骆沙当成异类看待,根本就不承认骆沙是西方国家,连迢曼帝国都不例外,但是相对于以梁夏帝国为首的东方,骆沙显得更亲切。关键是,西大陆的国家确实需要一道坚固的屏障,抵御来自梁夏帝国的威胁。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西陆集团肯定不会抛弃西骆沙。
正是如此,在战后的四十几年内,梁夏帝国才能利用东骆沙来影响西骆沙,遏制迢曼帝国的野心。
没错,就是统一整个西大陆。
要说的话,跟纽兰共和国拼死夺回霍瓦依群岛一样,这是迢曼帝国的头号战略重任。
可惜的是,把分裂数千年的几十个国家统一起来的难度,远超过夺回一座群岛。
先不说东西骆沙这个梗,只是把狭义上的,也就是西大陆西部地区的国家统一起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说,迢曼帝国在战后努力了几十年,至今都没有让大战期间的两个盟国,罗利王国与斯班王国妥协,而这两个战胜国,反到成了阻碍西陆集团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
加上外部因素,迢曼帝国更加是一事无成。
这也是迢曼帝国江河日下的关键所在。
虽然在理论上,就算实现了政治统一,不管是迢曼帝国,还是以其为核心的西陆国,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展壮大,至少需要用几十年时间来解决内部矛盾,特别是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没人能否认,统一后的西大陆,将成为世界岛上,乃至全球唯一能跟梁夏帝国抗衡的超级霸权。
关键就是,来自“西陆国”的威胁是全方位的,远远超过纽兰共和国。
至于外部威胁,反到会成为促成西大陆走向统一的动力。
正是如此,梁夏帝国对待西陆集团的基本战略,四个字就能形容。
戒急用忍。
只要时间充足,在迢曼帝国的影响力衰弱之后,西陆集团必然会四分五裂,西大陆的统一大业自然是无从谈起。
此外,西大陆走向统一还会引发连锁反应。
说得直接一点,在西大陆实现了政治统一,或者说有望实现政治统一,都会刺激纽兰共和国。
虽然统一孤大陆的难度更大,可行性更低,但是纽兰共和国很有可能会退而求其次,放弃统一的美梦,采取更加现实的策略,把整个孤大陆都置于北孤集团之内,以结盟方式控制其他国家。
因为相对更加孤立,远离世界岛,所以结盟的控制力度,就足够让纽兰共和国在大战期间利用整个孤大陆的资源来对抗梁夏帝国。要假以时日,纽兰共和国甚至能通过工业化加强对盟国的控制力度。
真要如此,世界局势将变得更加凶险。
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还被大部分人误解的观点。
在战后维持和平的基础。
此前,大部分人都相信,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和平的基石,即三个超级霸权都没办法战胜另外两个超级霸权。
真是如此?
显然不是!
战后的国际局势能保持大致和平,真正的关键,其实是梁夏帝国不愿意承受惨烈的战争代价,特别是梁夏民众对战争的反感,而这一切的关键是东方文化里面“以和为贵”的核心思想。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廉旭升在如日中天的时候,丢掉了首辅宝座。
让廉旭升在论议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