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此影响,巴铁军队在拉合方向上的投入,一直不是很充足,在很多地段甚至是以民兵为主。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梵军投入足够的兵力,肯定能拿下拉合。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拿下拉合的意义,绝不在强攻伊堡之下,甚至可以说,只有在拿下拉合之后才谈得上攻打伊堡。
    此外,拿下拉合能够获得更多的选择。
    哪怕北上攻打伊堡,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是从平原向高原进攻,守军能够居高临下的阻击进攻部队,可是从拉合出发,能轻而易举的扫荡梵罗河平原地区,打掉巴铁的根基。
    关键就是,巴铁八成的人口,几乎全部的农业产区,所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几乎全部的工业重镇,都在这块面积相当于国土三分之一的平原上,而且梵罗河由南向北,在东西方向几乎没有战略纵深。
    可见,丢掉了拉合,就等于丢掉大半个梵罗河平原!
    正是如此,就算是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巴铁军队都没有放弃拉合。
    可问题是,梵军反到没在拉合投入太多的兵力。
    从第一天开始,梵军就把重点放在了北面,感情有把握能一鼓作气的拿下伊堡,主力全都在北面。
    当然,站在事后的角度,谁都知道梵罗当局的真实意图。
    只是,在当时看清楚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
    不说别的,巴铁三军总参谋长就一直在鼓吹梵军的威胁,借此向帝国施压,要求帝国把重点放在西北。
    当时,巴铁总理还亲自赶到帝都向周涌涛提出,希望帝国能够从本土西北卫戍部队当中抽调几个师的兵力,协助巴铁加强在本土方向上的防御力度,并且提前在该方向上发起战略反击。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战略反击来牵制梵军。
    以当时的情况,感情梵军已经到了伊堡的郊外,随时有可能攻入城内。
    可实际情况是,梵军的进攻部队,一直没有越过古杰兰瓦拉。
    以梵军投入的兵力,就算能够攻占古杰兰瓦拉,那也是强弩之末,根本就不可能攻占重兵把守的伊堡。
    此外,梵军也没有向伊堡进军的打算。
    在9月份,梵军的重点是在拉合这边,准确的说是动用远程炮兵,对付部署拉合西边的巴铁军队,尤其是几支野战炮兵部队。此外就是出动战斗机跟巴铁空军争夺制空权,而且主要是低效率的空中战斗。
    在古杰兰瓦拉这边,梵军投入的兵力一直没有超过5万,基本上是1个主力师加2个二线师。
    这点兵力,别说是进军伊堡,连攻占古杰兰瓦拉都不够!
    正是如此,帝国当局才顶住压力,没有立即向巴铁增兵,更没让第54机步师提前发起战略反击。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其实是梵罗当局对纽兰共和国的承诺持怀疑态度。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纽兰共和国没有在承诺的时间参战,梵罗国将单独承受梁夏帝国的军事打击。因为没有丝毫取胜的把握,所以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必须以防御为主,考虑得更加长远一些。
    其实,就算纽兰共和国按时参战,梵罗当局同样会有所保留。
    不要忘了,从纽兰共和国到梵罗国的海运航线,根本就没法确保畅通无阻,还很有可能遭到战略封锁。
    也就是说,在纽兰海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前,甚至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梵罗国还是只能孤军奋战。
    在战略层面上,这就要求必须以防御为主。
    对梵罗国来说,最大的优势,并非数百万大军,而是超过了10亿的人口,以及炎热潮湿与和网密布的冈伽罗平原。
    言外之意,梵罗国能依托的,绝不是沿着边境线布置的防线。
    要说的话,这也是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之后,巴铁跟梁夏帝国结盟,梁夏帝国直接干预南方次大陆战略格局之后,唯一能够采用的防御战略,也是梵罗国在过去十几年里进行国防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
    正是如此,到了10月,纽兰共和国正式参战之后,梵罗国并没加强进攻力度。
    当然,这很好理解。
    就算纽兰海军在东望洋大获全胜,也不可能立即出兵梵炎洋,最多能打通前往西南东望洋的航线,并且策动奥洲旧移民反抗组织起事。在拿下奥洲之后,才能利用奥洲西部港口进军梵炎洋。
    显然,这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哪怕奥洲的土著居民一直在盼望纽兰大军,因为忠于梁夏帝国的新移民高达上千万,也肯定不会轻易屈服,所以就算纽兰海军掌握了绝对的制海权,也需要耗费几年时间才能控制奥洲。
    至于另外一边,经过远望角,由南夕落洋进入梵炎洋的航线,因为南玄是东方集团的成员国,梁夏帝国在南玄也有数万驻军,还有十几座大型军事基地,所以从这边进入梵炎洋的机会更加渺茫。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梵罗国都得孤军奋战。
    按战后披露的消息,在9月下旬,梵罗当局拟定了“停战声明”,如果纽兰共和国没有按承诺在10月初参战,就立即发表,争取能单方面跟梁夏帝国媾和,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国家的核心利益。
    其中,包括解散迪迦拉政府,如果有需要还得考虑让迪迦拉承担战争罪名。
    即便到了10月份在纽兰共和国按照承诺参战之后,梵罗当局依然持观望态度。
    显然,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宣告结束之后,梵罗当局的立场就更加明确了。
    在纽兰海军输掉海战后,已无任何打通海运航线的希望,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都难以扭转战局。
    那么,摆在梵罗当局面前的选择,其实就是在何时发布停战声明。
    说得直接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向梁夏帝国提出停战请求。
    客观的讲,不管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遭受多么惨重的损失,都必须获得跟梁夏帝国进行停战谈判的筹码。
    正是如此,在回到卡拉港的当天,丁镇南就收到了消息,西北战场上的梵军在有秩序的撤退,而且留在后方的作战部队已经进驻边境防线,开始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部署,为抵挡巴铁军队的反击做准备。
    关键还有,已经有部分非战争部门离开了德城,迁往冈伽罗平原西南,德干高原西北的占西。
    梵罗当局已经启动迁都计划!
    前面已经提到,梵罗国首都德城在帝国远程炮兵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
    为此,梵罗当局早就制订了在战时迁都的秘密计划。
    只是,丁镇南怎么都没想到,联军还没有发动反击,梵罗当局就开始迁都!
    不过,这也反映出,梵罗当局对胜利没有多少信心。
    换个角度,这也是周涌涛支持丁镇南,决定把重点放在西南,而不是以西北为重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还跟帝国针对南方次大陆的基本战略有关。
    长期以来,帝国都把梵罗国当成心腹大患。
    不为别的,梵罗国的人口超过10亿,国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比如耕地面积大约有30亿亩,比梁夏帝国多了将近20,比纽兰共和国都要稍微多一点。在帝国周边,乃至整个世界岛,都找不出类似的国家。理论上,不管是实现了工业化,把10亿人武装起来,还是爆发大规模战乱,导致10亿人流离失所,都会对帝国构成巨大威胁。
    关键并不是人太多,而是这么多人都属于一个国家。
    在与巴铁结盟之后,帝国拟定了针对南方次大陆的基本战略。
    说得简单一点,不管是爆发全球大战,还是第三次南方次大陆战争,帝国的基本目的都是粉碎梵罗国。
    虽然能够通过攻占梵罗国首都来实现目的,但是很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道理也很简单:梵罗当局很有可能在德城沦陷之后缴械投降,以保护核心利益,也就是国家的完整性。
    此外,这里还涉及到巴铁当局的立场。
    虽然一直把梵罗国当成头号威胁,当初就是为了对抗梵罗国才跟梁夏帝国结盟,但是站在巴铁当局的立场来看,在过去十几年里,巴铁能受到重视,获得大量的援助,乃至在东方集团里的地位,其实都跟梵罗国有关。
    如果来自梵罗国的威胁不存在了,巴铁还会受到重视吗?
    等到南方次大陆上出现众多像巴铁这样的中等国家,梁夏帝国有了更多的选择,未必会继续倚重巴铁。
    为了维护地区平衡,梁夏帝国肯定会扶持其他国家,避免让巴铁独大。
    可见,巴铁会在第一时间接受梵罗国投降。
    没有巴铁参与,帝国在南方次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就失去了合法性,毕竟帝国并不是南方次大陆的国家。
    显然,即便是从帝国的政治立场出发,也不能直接攻打德城。
    可问题是,这重局面肯定没办法一直维持下去。
    随着战局发展,特别是主要战略方向,即大陆战场上的局面发生逆转,哪怕首都德城还没有遭到攻击,梵罗当局都很有可能决定尽早投降。从时间上看,大陆战场的局势肯定会在半年之内发生转变。
    不要忘了,大陆战场上的大规模作战行动都在春季进行,现在到明年春季,差不多也就半年。
    要说的话,这也是周涌涛只给了丁镇南半年时间的原因。
    半年之后,等帝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发起总攻,梵罗当局有可能直接投降,因此不管有多大难度,必须在半年之内取得重大胜利。
    所幸的是,南方次大陆没有四季之分,有的只是雨季与旱季!

第218章 轻重主次
    气象一直是影响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战争中,仅次于地理。
    虽然随着技术进步,气象对战争的影响一直在降低,但是当今的技术手段,仍然无法完全消除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事实上,越是先进的武器,越容易受气象的干扰,甚至因为恶劣气象而无法正常使用。
    比如在波沙湾战争当中,沙尘暴就让联军空中打击的效率降低了六成以上,还严重限制了激光制导弹药的使用范围。
    当然,严寒产生的影响同样突出。
    虽然在吸取了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教训之后,各国都很重视在高纬度地区的作战能力,比如西骆沙坚持为t…80系列主战坦克配备燃气轮机,与燃气轮机的冷启动性能更好,更适合在严寒环境下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受技术限制,装甲部队在严寒环境下的作战效率依然好不到哪里去。
    不说别的,除了少数几个型号的主战坦克之外,其他战车全都使用柴油机。
    再说,燃气轮机的巨大油耗,抵消了冷启动性能因为不需要热车而带来的好处。
    此外,严寒产生的影响,不是说有了好的装备就能忽略。
    比如,积雪对道路与铁路交通产生的影响就没办法忽视,而且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交通线瘫痪。
    正是如此,在10月初降下了第一场大雪之后,大陆战场的局势就渐渐稳定了下来。
    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比如提供御寒的衣物,为营房安装取暖设备。
    当然,气象产生的影响,不止有坏的一面,同样有好的一面。
    放眼整个战场,气象因素其实对帝国更加有利。
    道理就是,帝国陆军能利用各战场的气象变化打时间差,以此来解决,至少是大幅度缓解兵力不足造成的问题。
    不要忘了,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帝国都面临两线,甚至多线作战的难题。
    即便在地面战场上,也要面对来自多个方向的劲敌。
    可问题是,哪怕能够从论议两院获得充足军费,也不可能在和平时期保持能打赢全球大战的常备军事力量。
    也就是说,在大战时期,肯定会在完成军事动员之前遇到兵力不足的问题。
    指望通过战争动员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显然不现实。
    正是如此,帝国的总体战略,在初期是以防御为主,通过防御争取获得完成军事动员的时间。
    不过,这并非全部。
    利用跟地理息息相关的气象,也是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
    这里,关键其实就是面向西陆集团的大陆战场,以及面向梵罗国的南方次大陆战场,在气象上存在巨大的差别。
    大陆战场在巨大陆腹地,是典型的高纬度地区,特点是冬季非常寒冷。
    相对而言,南方次大陆属于热带季风,一年的气温变化并不明显,主要的季节标志是降雨量。
    关键就是,大陆战场的冬季,跟南方次大陆的旱季高度吻合。
    在大体上,从每年10月到次年5月就是南方次大陆的旱季。
    因为降水减少,河流的水位降低,所以在河网密布的冈伽罗平原,旱季更加适合大兵团作战。
    严格的说,也只能在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