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君羡一听,哈哈笑道:“原来如此,倒是我把这一点忘了!”说着,便将五粮液用盒子封好,放到门后的一个小柜子里,转而拿起李治的酒樽,放到李治面前,“还请晋王殿下施舍两口,让某有幸补了这酒瘾。”
看似没来由的话,却让李治一下子把所有心结都放在了脑后,李承乾和李君羡一起一伏,一高一低,一台一贬下,李治浑然没了生分,不由得暗自心惊,难道这边是纵横官场的太子哥哥的本领?
当下,一边与两人倒酒互敬,一边暗暗震撼,寻思一会儿,方才想起,人人只看见李承乾胡作非为的事情,诸如穿胡衣、唱胡曲、养伶优、与四个李泰厮杀。
可是,纵观贞观元年到去年为之,太子哥哥在位十七年的时间里,经过太子哥哥手的政务没有一项拖后腿,更别说胡乱施为,大到对外征战,小到冤案审理,天下没有不服者。
若非贞观十六年做了形同造反的事情,即便再胡作非为,父皇也没有换储君的意思?
为啥?定然是因为太子哥哥的政务能力极强!
天啊,我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天下人竟然都看错了人!
一面和李承乾、李君羡吃着火锅唱着歌,偶尔聊聊大唐天下事,仙师一二事,李治越是心惊翻涌,便似锅中不断扑腾的汤汁,翻涌不停。
再看李承乾,眉目中清秀透亮,哪里有半点太子位被夺而心生怨恨的意思。
当下,李治心中最后一丝迷茫彻底消散干净,配着两樽三勒浆下肚,渐渐地喜笑颜开,加入进李承乾和李君羡的谈话之中,每每有惊人之语,还得两人夸赞不止。
当真是高兴万分,欢喜无度。
酒过三巡,三人酒气弥漫,李君羡扯开常服纽扣,喘着粗气道:“太子殿下,依照打听来的消息,禅位一事估计要七天时间,前三天沐浴焚香、辟谷太庙,第四天仪式举行,后三天还要太庙还愿,咱们去登州的时间估摸着得往后推一推,还是您想个办法,仪式后就走。”
李承乾沉吟起来,却不说话,李治却吓了一跳,连忙看向李承乾,“太子哥哥,你……你要走?”
李承乾笑了笑,摇摇头,往后一仰,身子靠在高台床的支脚上,仰面道:“早都准备好来了,只是太子之位没去,无法动身而已,原本计划也在这段时间,没想到礼部还要弄个仪式,便耽误了下来,若是再不去,怕登州那边的人心都等焦了。”
第384章 两个太阳
“登州?海外封王?”
李治想过一百种李承乾退位后的结局,唯独没能将前段时间闹得风风雨雨的海外封王联系在一起。
“登州并非朝廷决定的口岸,听朝廷的安排,好像在高句丽灭亡之前,北边就不设口岸,面对百济三国和倭国,目前的政策是依照前例,暂且不动,免得口岸开启,被高句丽捡了便宜,你们现在就去,太早了吧?”
尽管李二的诏书近几日才下,但对李治的培养其实早已开始,每十日便有一名朝廷大臣到来,趁学院的休息日为李治讲解朝廷近期的政策和相关背景。
李治不相信李承乾去登州会是做好事。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之前之所以不告诉你,是唯一此乃机密,你只是晋王,无权知晓,此时你已是太子,我便说了吧!”
看了看李君羡,见李君羡点头同意,李承乾道:“其实,早在父皇和仙师做出决定海外封王那日起,他们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海外封王一事,转移所有人的视线,由一名大唐除父皇外最重要的人去往一个比大唐更加富饶,且更加广阔的天地,建立一个华夏文明主宰的王朝,如此计划被叫做——第二帝国计划!”
“第二帝国计划?”
李治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才能表现出此时心中的震惊。
顾名思义,此计划的名字一听上去就是海外建立文明,比之被三条底线约束的外界计划高了整整一个层次。
比起只能建国,却不能建立文明的海外封王,第二帝国计划完全就是在海外重新建立一个大唐,不仅要建立大唐一般的政治体制、军事体制,更加重要的是,还要建立一个如同中原文明一样的文明。
说唐话,穿唐服,坐唐车,行唐礼……几乎所有一切都复刻一般。
三代以后,那片土地上的百姓将自称为唐人,而他们心中的帝国,只有一个——唐!
“不错,第二帝国计划的存在是仙师和父皇深思熟虑的事情,纵观世界地图,我大唐疆域比之前汉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然千古以来疆域最广大之帝国,但是,在目前的交通方式下,大唐已经到了这个帝国所能触及的极限,即便有千军万马抢占而下,但划地行驶唐制却极为艰难。”
李承乾耐心地解释道:“想要将远方的土地变成我大唐的疆土,三代以后让那片土地上的百姓自称为唐人,几乎不可能。”
“为……”
李治刚刚想问便闭上了嘴巴。
在目前的交通方式下,一条政令从长安出发,抵达安西都护府至少要一个月之久,这还是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如果边疆遭受攻击,两个月后朝廷才能得到消息,再等朝廷一番讨论,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出兵,而后,大军行动,又是至少两月之久,一来二去,便是半年。
半年之间,等军队到达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相对的,文书政令也是如此,半年时间的来回,边疆的县令有足够的时间拖延和布置,再好的政令到了边疆也实行不起来。
“所以,我大唐的疆域想要再扩大,就只有再在另外一个大唐建立一个大唐!但是,纵观地图,北边过了突厥草原,尽是冰雪山林,于国无用,南边万国林立,且大唐本身也需要出海口和沿线作为第二条丝绸之路为大唐输血。西边一路望去,尽是不弱于大唐的安息帝国和大秦王朝。”
李治脱口道:“唯有东边,那一片在仙师口中富饶却只有弱小族群占据的土地合适!”
李君羡哈哈笑道:“晋王殿下所言不错!”
李承乾道:“于是,父皇和仙师便决定在那处地方建立第二个大唐,由建立者自行建立文明王朝,称皇封王!”
“原来如此!”
李治想明白了,合着父皇和仙师对土地的热爱根本不是大唐本身,而是整个世界!
难怪啊难怪!
仙师有的没的就拿仙界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作为比喻,合着父皇和仙师的野心已然大到了无法述说之境!
“可为什么是你呢?”李治继续问道,“符合要求的藩王很多,咱们的叔叔辈多得去了,我……我不想你走,很多东西我根本想不到,没有你在,我心里不安!”
“哈哈哈哈!”说到皇室人口,李承乾和李君羡不由得仰头大笑。
李氏家族完全就是人肉自走生育机器。
李渊一后十九嫔妃二十二子十九女!
李二也有一后十四嫔妃十四子二十一女!
这些还是有名有姓能记载在史书上的,剩下早夭、身份复杂,或是必须隐去的更多!
说实话,就连李承乾和李治都不知道他们具体有多少个叔叔阿姨,多少个兄弟姐妹!
在这些人中,身负皇家近亲血脉者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偏偏挑选李承乾,这就耐人寻味了。
关键是李承乾身份太特殊了!
“就是因为身份特殊,所以才选中了我!”
李承乾把手覆到李治的脑袋上,轻轻摩挲,便如小时候带着李治捉蝈蝈那样,温柔而甜蜜。
“我是留不下来了,留下来了,你又如何自处?”
李治张张嘴想说话,可张开嘴又说不出话。
皇位上的事情,又岂是亲情二字可以言说的。
“纵观皇室亲属上下,我身份最高,即便被废也是最高!”
李承乾对自己有着绝对的骄傲,“既然被废是已然注定的事情,那么,被废后的归宿便是最大的难题。与其留下来给你添堵,不如去外边,开创自己的一番天地。而且,有太子之身,建立文明帝国,登九五之尊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而会觉得此乃大唐恩情、皇室情义所在!”
李君羡笑着点点头,“我和一些老友已决心跟随太子殿下去往极东之地,在那一片土地上名传青史,倒也不失为一番畅快之事。”
李承乾忽然双手扶住李治的肩膀,严肃地道:“你记住,天无二日,目前来说,大唐和那片土地都可以各有一个皇帝,可到了未来,仙师所言,世界不过一念之间之时,这个世界便只能发出一个声音,你要做的便是打下基础,为后世子孙留得一条争霸寰宇的路子,哪怕对手是我的子孙也在所不惜!”
第385章 考试来临
贞观十八年八月初一。
《大唐皇家仙报》《学院杂谈》公布大唐皇家学院第二期招生考试时间和考试范围。
考试时间定在九月初一,不依前例,此次考完当天即刻入学。
考试范围依照前例,仍旧由《十万个为什么》转变而来,区别是除选择题外,加两道论述题,每题五分,作为拉分使用。
消息一出,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大唐百姓欢呼雀跃,一连三天,长安城内都是爆竹声响,如同过年一般。
由于去年较为匆忙,一些距离远的百姓没能在考试时间内抵达长安,一些百姓则学习不足,不愿参考,今年有了前车之鉴,很多去年的考生就没回本地而是在长安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复习准备今年开考。
第一批学生自军训回来,扛着后装燧发枪在长安城内雄赳赳走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无形中给长安城浇了一锅油。
如今,录入大唐皇家学院已从简单的仙师之徒,变成了一种信仰,一种对人生的信仰,似乎没有考入便算不得人才。
如同卢照龄名气虽大,但走在街上,人们还是觉得学院学生比他高一级。
另外,还有更多的考生从岭南、安西都护府、幽州等地而来,跋山涉水只为一步通天。
据长安县和长宁县统计,今年的报考人数将比去年多出五万人。
李二无奈,只能特意召开一次大朝会,针对学员招生考试做出统一安排。
而后,考试方式也随着《大唐皇家仙报》《学院杂谈》等报刊的刊载得以和世人见面。
安排中规定,本次考试将分为三次,第一次为县考,由长安县、长宁县两县负责,配合巡视长安的金吾卫,以东西两个大营为考场,分批分次对十五万人进行统考,一次性刷下十层九的考生,只留一千五百人进入第二轮。
第二次为廷考,为了和科举的廷式作区分,廷考不在进内太极宫,而在太极宫外的皇城,由礼部负责,动用皇城中的空地作为考试场地,采取二中选一,留下七八百人。
第三次便是正式的入学考试,依照前例,仍旧在秦岭山脚的学院门楼前考试,再次二选一,则其最优者三四百人入学。
如此安排,无形中拉高了考试难度,《十万个为什么》中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天文地理、民间常识、山医星相等等,上百个大类,数千个小类。
很多人仅仅精通其中一二,对别的知识则勉强看过,很难说自己精通的那一项会在第几轮出现,很有可能第一二轮都没有,那边完蛋了。
尽管有很多人提出异议,但沈晨考虑之后,还是没有进行更改。
“能入学院者,定是凡间天才,若三轮而下,皆无精通之学,则所学狭隘,不能为学院学生。”
说是如此说,其实,沈晨还是考虑到学院的全方位发展,不排除有的人确实对某一方面精通到无以复加,但是,目前的学院根本做不到如同后世大学那般对某项学科做到精专。
他只能尽可能扩大知识面的教,以此才能保证为大唐培养出具有全方位基础科学知识的人才。
对于那些精通一二项的考生,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声抱歉,反正学院考试又不像后世那般采用应届往届之分,在这里想考几次就考几次,一次次考下来,精通一二项者总归能有所得。
所以,也就咬咬牙,放弃了那些精通某项的天才们。
得了消息的考生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不论如何,一个现象却是在长安城里漫延开来。
嗓音天生就大的长安人似乎失了声,便连街角熬煮羊汤的厨子都不敢让厨具发出过大的声响。
青楼里的歌舞只有悄摸摸的清唱,琴鼓锦瑟一概暂停。
酒楼里报菜名的小厮更是大气儿不敢出,走路下楼时都是点着脚尖的,怕的便是打扰了随处抱着厚厚一大本《十万个为什么》苦苦研读的考生。
在这一点上,大唐的百姓比后世可高多了,哪像后世需要再考场周围由警察守护才能禁止按喇叭?
现在,进了长安城就跟进了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