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仙师-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可以在李治被李二收拾得只能带上武媚娘,卷着铺盖,和李承乾一样远遁海外的时候,送上一堆海外求生建国的知识给李治。
  但是,他绝不能插手进去,否则,最后所有人的攻击点只会在他身上。
  因为,他被所有人都看成了可以避免这件事情不要发生的那个人,所谓殃及池鱼,其实鱼儿本身就没有生长对地方。
  “北方怎么样?”好些年了,沈晨和罗巧儿夜晚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两人灵犀衣点通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多了。
  就像现在,罗巧儿仅仅只是感觉到沈晨呼吸的变化,就猜出了沈晨的想法。
  “随着火炕的普及,北边已经越来越温暖,倒不是气候变得温暖,而是人们有了对抗寒冷的资本。听说,原本很多不想去突厥故地讨生活的人都过去了,想来那边即便在落后,也不至于让人活不下去。”
  早在贞观五年,在春天里把颉利可汗打趴下的李二就在当年在突厥故地设置了许多郡县,以此固定大唐北边的疆域,可惜,由于各种原因,去者聊聊,直到新朝了,北边还是地广人疏的地方。
  你要是想到那里当地主,朝廷不仅能把一顷地按照一亩地的价格卖给你,还能让你免费使用三年,有了收成之后再把钱交上。
  但,就是在这种丧心病狂的政策下都没几个人去的地方,去了有意思吗?
  沈晨摇摇头,道:“拜托,北边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现在的大唐还在小冰河时期,北边到了冬天简直就是万物寂灭的存在,你要是想骑马,关中平原上有的是地方给你骑,但是,到了那边,咱们能做的仅仅只是放羊,你愿意啊?”
  “不是吧?”罗巧儿眨巴着眼睛,“不是听说吴王李恪在吴州(淞沪)那边已经研制出风力发电机了吗?北边那么广大的草原,通过风力发电不是很好嘛?你去完成功业,还能多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不是很好?”
  沈晨苦笑道:“你说得也不错,但是,还是那句话,人太少了。风力发电所发出的电能也不多,总不能三五家牧民聚在一起用一个风力发电机,然后我们把风力发电机插满草原……我靠!我怎么没想到!”
  沈晨猛地一惊,自己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
  罗巧儿连忙问道:“怎么了?”
  沈晨哈哈一大声笑,抱起罗巧儿就狠狠啃了两口,“哈哈,巧儿,你当真是我的女诸葛啊!哈哈哈……”
  罗巧儿满脸懵,“怎么了,怎么了,这是怎么了?你想到了什么这么开心?”
  沈晨哈哈笑道:‘你知道吗?你没来由的想法一下子就解决了千古王朝对北边的祸患啊!’
  “啊?啊?我这么厉害?”罗巧儿很想问一句:我说什么了,啊,我说什么了?
  沈晨道:“你知道吗?北边之所以长久不安,哪怕在今日的大唐,也总有牧民南下侵扰边民的根源在哪吗?”
  “活不下去?”跟在沈晨身边良久,罗巧儿早已不是当日的吴下阿蒙,论起对天下大势的掌握,怕是连武媚娘也只能在天赋上压她一头。
  简简单单一个事实:就说看电影吧,武媚娘一辈子加起来看过的数量还没罗巧儿一天的多。
  你让罗巧儿的知识面不广往哪里钻?
  沈晨道:‘对啊,其实就是活不下去?问题是为什么活不下去呢?’
  见沈晨兴致勃勃的样子,尽管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罗巧儿还是心理高兴,想了想道:“我记得你说过,也有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上说,是因为北边到了冬日就是灾害,牛羊死绝,牧民们没办法,只好抢东西,否则就活不下去?”
  “不是冬天抢!”
  沈晨纠正了罗巧儿的一个错误,“冬天再来抢的话,牛羊都快死绝了,人也快死绝了,还怎么抢?是在春天,一路吃着春草南下,然后秋天回去,过个饱肚子的冬天!”
  “原来这样!”罗巧儿恍然大悟,“那又和你方才所想的有什么联系呢?”
  “联系大了!”
  沈晨哈哈大笑,“若是我能让牧民们在春夏秋冬就储存够过冬的粮食呢?他们还有心思南下吗?”
  “这……”罗巧儿感觉自己升华了,她一点也不怀疑沈晨的说法,毕竟,沈晨已经用许许多多的神迹说明了他的无所不能。
  “还有更多的好处!”
  沈晨道:‘我们一直陷入了一个误区,包括我自己,总是觉得牧民们既然就是养马放羊,那么,他们就不会定居,就一定要到处走,对他们就没办法定点管理。但是啊!人如果不是非得到处走才能活,又有谁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待着呢?’
  “啊?对啊!是这个道理!”罗巧儿觉得自己好像听出一点味道来了,“意思说夫君想要用风力发电机,把牧民们绑在一个地方?”
  “粗俗!”沈晨打趣地点了一下罗巧儿的鼻尖。
  “怎么能说是绑呢?只能说是为牧民们找一个能够定居的条件,然后让他们稳定下来,安心生活,为大唐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727章 布局草原
  “啊?老师,您的意思是在草原施行定点风力电力供应?”
  东宫,李治看着面前随地而坐的沈晨,满脸的不可思议写在脸上,同时,眼底深处又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高兴。
  “不错!”沈晨点点头,看着这一座他并不常来的宫殿,心里对李治始终讨厌不起来。
  李二当初造反成功,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搬到太极宫去,而是在东宫里住了几年,直到李渊自己搬出太极宫后,他才搬到太极宫。
  李治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哪怕他已经是大唐的实际掌控者和名义上的皇帝,他还是把太极宫留给了李二,自己偏安于东宫。
  依照传统,这不过是一种皇权的平稳过渡,等李二醒来,正式“自愿搬离”之后,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去太极宫了。
  只不过这一世的李二和李治能不能实现这样一种平稳过渡……说实话,沈晨心里根本没底。
  毕竟,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事情太恶毒了。
  依照沈晨的想法,暴怒的李二说不准会把武媚娘直接处死,而李治肯定不同意,到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讲真的,沈晨真的不知道,并且只能从最坏的方面去打算。
  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说动李治,让李治同意他去草原,避开将来注定要发生的一场内斗。
  从李治眼底闪过的那一抹惊喜来看,沈晨觉得应该不会走不了。
  “定点风力电力供应吗?”
  身为大唐电力方面的奠基人之一,李治很容易在电力方面找到思考的路径,很快,他便想到了这样做的原因。
  “老师的意思是,把牧民们三五成群地聚拢起来,然后划定草场,利用风力电力给予他们过冬的条件,从而促使他们不再南下?”
  “对!”沈晨点点头,“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首先第一点,三五成群的牧民根本成不了气候,一台风力发电机最多维持十来家牧民群居,一旦超出,电力便跟不上,想要聚集成更大的部落简直难如登天。”
  李治想到草原杀死老弱过冬的传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风力发电既然可以给老弱一个活命的机会,老弱便不可能一心求死,到时候发生一些纷争也是好事。
  关键在于沈晨说的三五成群几个字。一旦只能三五成群地聚集,那么,草原上就不可能形成人数众多的部落,对于草原各个统领来说,想要聚集成一个大型部落就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加大了他们联系手下的难度。
  若是他们强行把牧民们聚集在一起,而不管电力供应的事情,那么,习惯了电力供应,能够过上暖冬的牧民们会把他们活生生扯下去的。
  “第二,我们则可以通过安装风力发电机掌控草原。乖乖听话的就给,特别听话的多给两台,只要控制在聚集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就行,不听话的自然不给,到时候我看草原人还有没有胆量敢对咱们说一声不。”
  “好计策!”李治哈哈大笑。
  在后世,能源供应都是每个国家最为关键的战略性资源之一,还是那种能源种类不少于数十类的情况下,而草原现在的能源有几种?
  一种!
  区区一种,也就是火能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相信草原人有胆子拒绝风力电力的进入!
  就像后世没有哪个国家敢说他们不要电能一样!
  而且,每个聚集点固定在五十人的话,去除老弱病残,能上阵的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三十个。
  考虑到草原上联系的困难,分散开来的话,这点点人数想要聚集成一支部队,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简直就是妄想,而大唐这边若是在这一年半载的时间里都察觉不到,那么,那个时候的大唐怕是早就没了吧!
  “第三,则是通过风力电力的控制,从国家层面实现对草原的彻底控制。”
  “哦?如何说?”李治顿时来了精神。
  虽然早在贞观四年底到贞观五年初,李二派遣李靖把突厥的王请来长安跳舞之后,大唐就对整个草原形成了压制,并且设置郡县和都督府等手段,将草原纳入了大唐的通知范围之内。
  但是,草原毕竟太大了。几万人洒到草原里,就跟往大海里倒了一盆墨汁似的,一下子就没影了。
  虽然目前看不到敢于挑战大唐的部落,但草原的习性就是狼性,一旦大唐稍微松懈,他们就会狠狠地扑上来咬一口。
  就像现在,明明突厥已经只差灭族了,但是,新生的回鹘却逐渐强大,又有了一统草原的趋势,完全就像野草一样,割了一波又是一波。
  李治对此很苦恼。他却不知道,若是被既定历史中的后世王朝听到他的烦恼,定会鄙视他。
  我们是被草原割了一波又一波,你是把人家当韭菜了?有这么气人的吗?
  沈晨到:“将草原牧民进行三五成群的割裂其实只能算是国家级战略目的的第一步,第二步则要考虑真正的统治和融合。”
  “融合?”李治皱了一下眉头,他的世界观里压根就没有和草原人融合的念头,在现阶段,草原牧民和中原王朝的百姓完全就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死磕才是大家的潜意识反应。
  “对!”沈晨叹了口气,就算李治是隐藏中的千古一帝,但是,历史局限性实在太大了,他不得不把融合说一遍。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草原和中原王朝看似两个不相同的事物,但是,随着双方数百上千年的不断接触,其实已经渐渐有了相同文化和文明的出现。比如大唐百姓穿草原装扮,从而有利于行军作战,而草原百姓也用上了中原百姓的铁锅,王公大臣更是把学习大唐的知识和礼仪看成是天大的骄傲的事情,可想而知,两者渐渐融合乃是天下大势。”
  李治没有立刻回答沈晨,毕竟,沈晨所说的这个东西已经超过的三观很远很远了,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但是,他也明白了沈晨的意思。


第728章 民族融合
  既然融合才是两个文明交汇的终点,那么,一味地抗衡就成了没有必要的事情,若是能采取别的手段将草原纳入同一个文明之中,那么,对于任何王朝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还请老师具体说明。”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李治向来有一个很好的有点,就是不懂就问,而不是假装自己懂。
  沈晨满意地点点头,“所谓融合,不单单是相互接触,我吃着你的饭,你用着我的锅就行,而是从心理上就觉得咱们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中的人,打个比方,就是有血缘关系的表兄弟,而不是隔壁邻居的外人。”
  李治点点头,这个比喻他懂。
  沈晨继续道:“想要做到这个,就必须从意识根源上让两者有着同样的想法,若是在民间,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婚嘛,你们家娶了我们家的人,我们家的孩子有你们家的血脉,两代过后,两个家族便成了一个家族了。”
  对这个比喻李治更加深刻,毕竟,大唐本身就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的门阀世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门阀世家相互之间的联姻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大唐建国的时候,别看老百姓之间打生打死,好像巴之不得把对方直接弄死,但在高层上来说,直接将对方斩首诛杀的事情很少发生,毕竟,大家都是有血缘的兄弟,没必要因为杀了谁而连祠堂都进不去。
  除非仇恨大到难以回转,否则,基本上就是以礼相待,得过且过。
  “但是,国家和文明之间的融合却不能如此简单。相反,血脉上的认同反而在其次,更加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文明意识。”
  “哦?”李治又不懂了。
  沈晨道:“先说血脉,天底下那么多的人,不可能都相互接亲,那成什么了?”
  李治笑了笑,“对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