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仙师-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斟酒,说是作死也不为过。加上同僚艳羡李隆基到哪都带着他的宠幸,很快,他就为他的张狂付出了代价。
  仅仅一年过后,就连唐玄宗唤他,他都敢直接不去,这下好了,本来就不是特别喜欢他的唐玄宗直接一巴掌又把他打落尘埃,成了无业游民。
  到了这里,按照别人的想法,大概心死如灰,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偏偏这家伙就是个不安分的主,结交了无数好友的祸患就是看不清事实,被人捧得太高,忘记了低下头看看天下大势。
  安史之乱中,永王李璘出师东巡,他应邀入幕。他认为天下乱局已定,就死死跟随永王,因为此时大唐的情形十分类似于东晋永嘉南渡,正是割据江南的大好时机。所以这家伙脑子一抽,竟然力劝永王直取会稽,并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怂恿李璘割据称帝意图昭然。
  简直就是个憨货!
  果然,不久之后,永王就败北,他也因之被抓到了浔阳监狱里。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他从监牢中解救出来,他估计早就死了。
  到这该行了吧?
  不,这家伙的作死人生才刚刚起步!


第903章 李白很二
  如果有人问,历史上最大的内部祸乱是什么?回答肯定纷纷扰扰。但如果是问,华夏对外输出的玩着点是哪里,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安史之乱。同时,安史之乱还是大唐的转折点,是自半岛战争往上数,一千五百年来,华夏对外战争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前,华夏对外的战争都是以攻势为主。夏朝开始,有史记载以来,华夏在对外战争中都保持着攻势,四千多年前就有妇好抵抗雅利安人,周对抗犬戎,历时两千年,再到秦始皇修筑长城,以攻代守抵抗匈奴,直至汉武帝“寇可往,我亦可往”,卫青霍去病大放异彩,将对外战争的胜败优劣推到最高处。
  虽然中间有晋末大乱,导致长江以北被攻占,民不聊生,但从大势上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南朝开始北征,北地华夏子孙开始自救,整片华夏再次回归到准备大一统态势,这个时候开始,华夏的攻势照样在保持着。
  随后,隋朝一统天下,经过将近五百年的融合吸纳,华夏民族的尚武精神得到最大化的开启,到了大唐的时候,大唐已经不单单是攻势那么简单,而是凌驾于周边各个异族之上的顶尖存在。
  即便没有沈晨,大唐对外战争仍然是胜多败少,在武媚娘时更是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八十,即便有败仗,也败得情有可原,甚至让对方得到惨胜的代价,最多就是名头上好听,但其核心,都是华夏占优势。
  比如大唐对西域战争的失败战例——恒罗斯之战,安西都护府以三万军队,抵抗西突厥和阿拉伯帝国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十余万,再加叛变的葛逻禄两万人,最终数千人返回安西都护府。
  可即便如此,大唐对西域照样是攻击态势,在西域的影响力也并未受到动摇,西域唐军迅速恢复,继任高仙芝的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哪怕是参加了恒罗斯之战的大食和西突厥都没敢继续东进,而背叛的葛逻禄更是夹着尾巴做人,跑得远远的,不久就悄无声息的灭亡了。
  武媚娘时期更是夸张的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亚洲联军,不到两年时间就彻底平定,外族人还为她铸造天枢,派来的使节也到达了整个华夏历史的巅峰,周边各国要么称臣,要么见到唐军的旗帜就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面对长安而口出狂言。
  有此可见,直到这个时候,唐朝对外的战争都是以攻势为主,因为,所为的攻势并不是单单按照胜利失败了多少次来衡量,是所有胜利次数和失败次数,并且是对外发动战争还是抵抗战争的态势来衡量的。因此,哪怕有恒罗斯之战这样的大败,也有汉朝时李陵投降,再有晋末的混乱,但整体而言,华夏对外的态势仍然是以攻势为主。
  那么,整个华夏对外从攻势变为守势,在守势之后再难以崛起,直到数十年前的半岛战争才正真正变为攻势,历经了一千五百年憋屈的转折点是什么呢?
  安史之乱!
  由于种种原因,后世对安史之乱的影响过于表面化,也过于简单化,若非真正喜欢历史,并且从宏观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即便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也会对安史之乱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不特别熟悉,甚至有点人仅仅只是把他当做一次内乱而一笔带过。
  但是,一旦真正从宏观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安史之乱就不单单是唐朝的一场内乱,而是整个华夏对外态势的转折点,磨灭了华夏尚武精神一千五百年,尽管中间有主家父子俩的主动出击,但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无功而返,没能达到安史之乱前的顶峰。
  可以说,这是一场屈辱性的,不应该出现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要被刻画在历史耻辱柱上,而发起者更是应该碎尸万段的战争!
  李白这丫的扯淡就扯淡在他居然有胆子去参加这样一场内部战争!
  至德元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渔关,生擒哥舒翰。
  李白这个时候已经五十六岁了,本应该是含饴弄孙的年了。可他呢?岁初还与妻子宗氏一同南奔避难。这个时候,是个人都想着陨身报国,要么就是远走他乡。结果这小子偏偏两样都不选,反而选了个中间派永王!
  永王这丫是干啥的呢?明着是大唐皇室,要为大唐天下鞠躬尽瘁,可暗地里却是个中间派,在保卫李唐天下和帮助安禄山之间摇摆不定,但真正的他却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盗取唐王朝胜利果实的窃国者!
  这种鬼东西谁挨上谁就倒大霉!
  李白明明在秋季的时候入就已经到庐山屏风叠隐居了,可这家伙居然心不定,被永王几次下诏以后就跟着上了,成为了幕僚,为永王摇旗呐喊!
  沈晨觉得,自己若是能活到李白那个岁数的话,他肯定要凑着李白的脸大耳刮子往上抽!
  你他娘的眼珠子放亮点行不行?人家又没有三顾茅庐,不过是派了几个小吏前来送了一下诏书,明摆着只是把你当做一个招揽民间贤才的旗帜,压根儿就没想过真正用你,进了里面,顶着天就是个幕僚中的幕僚,就这,居然还觉得脸皮薄,上杆子的跟了上去!
  你丫蠢不蠢?
  这个时候不抱新皇帝的大腿,而抱一个王爷的大腿,这个王爷当时已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啊,就算不投奔新皇帝,哪怕是去投奔没有了实权的李隆基都比投奔永王好啊!毕竟,大唐从李二开始,就没杀害自己老爹和老爹亲信的传统,但是,却有对兄弟斩尽杀绝的无情。
  果然,在永王那里他根本算不上是永王的幕僚,一件军机大事都没挨上,就写了一堆歌功颂德的诗词。
  最后的结果呢?
  当然是完蛋了呗!


第904章 入大食
  第二年春天,距离李白入幕永王才多少时间?满打满算撑死半年,甚至还不够,最多四五个月,永王就兵败丹阳,李白也成了反叛大唐的叛逆,从丹阳逃了出来,还没逃掉,被抓到了浔阳,关到了监狱里边。
  要不是他妻子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他早就完蛋了!
  尽管他后来将功抵过,被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到武昌驻军,又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但最终还是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流放到夜郎。
  要不是乾元二年的时候,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他大抵是要靠着罪囚的身份过完这一生了。但经过如此多颠沛流离的他还是在上元三年的时候溘然长逝,,这个时候的他终年六十二岁,虽然具体死因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一生基本都在不断地作死,要么就在作死的路上。
  可悲、可怜、可叹、可敬!
  于他相比,他的好友杜甫,比他小了十多岁的人,照样才情巅峰,但人家却在忧国忧民中积极参加反抗斗争,虽然也颇多离奇,还被史思明给抓了,但从贼营逃出后,拜见唐肃宗于风翔,得了右拾遗的官职,到李白死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华州司功参军,权利不大,也没多少实权,却是真正地做到了官身,还名满天下,受当时人们推崇。
  纵观李白一生,可见,才情好的家伙还需要更加优秀的眼界,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应该为哪一边摇旗呐喊,而不是迷失在自己营造的才情高绝上,以为不喜欢自己的就是不好的,弄出心理疾病来,谁给了橄榄枝就觉得那个人是好的,从而看不清实事,踏入了埋葬自己的坟墓里。
  沈晨之所以想到李白,主要这个人物太牛叉了,在当时就名满天下,到了后世更是为捧到了神坛,关键是他的诗沈晨太喜欢了,每每三分醉意时去读他的诗,就跟飘在天上似的,自己也成了仙人,好吧,沈晨承认,他就是李白的粉丝。
  现在距离李白出身还有几十年时间,沈晨希望碎叶城能经过巨大的发展,有了足够的教育基础,使得李白在保留才情的同时,还能多学一点叫做眼界的东西,别傻不愣登的看不清事实,做了别人的工具,偏偏别人甚至都没把他当做工具,换做沈晨自己,沈晨觉得,永王想不想召见他都还是个问题,大抵是在造反的过程中想要吸纳士林中的人,弄出的一场假惺惺的千金买马骨。
  这一点,从永王根本就没有亲自去请过他就看得出来,最多在他奉诏之后见过几面,还是说两句不咸不淡的话那种,毕竟,他的上司还不是永王,而是永王的幕僚。
  这个……这个……实在是太扯淡了!
  又是半年过去,碎叶城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完善,剩下的仅仅只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和深加工而已,沈晨很不想离开碎叶城,毕竟,他前世也没进行过什么世界环游,一辈子就去了两个城市,自己的家乡和大学所在地。
  要说沈晨出了碎叶晨之后没有一点害怕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现在是赶鸭子上架,偏偏还没办法向别人说明,沈晨就有点踟蹰了。
  就在这样的踟蹰下,就连很多人都以为他会留下来的时候,沈晨才决定离开,他打算通过使节的方式前往大食,和这个正在亚欧大陆的中间地段不断发展中的国度好好谈谈。
  一万士兵的批文被大食理所当然地挡住了,毕竟,放着一万大唐新军进来,大食的过往有种不是在接待使节,而是卖国求荣的感觉,大唐鸿胪寺作为中间人,两头跑了很多次,但最后的结果都不够满意。
  大食那边自然不可能允许沈晨带着一万唐军进入内部,但是李治也不可能同意沈晨没有一万唐军的保护就进入别的国度,说多伤人,反正着一万军队放在那,根本就不是为了攻占别的国度,而是为了把沈晨安安全全带回大唐的。
  沈晨对大唐有多重要?这么说吧,李治敢肯定,一旦沈晨要离开,大唐的发展将至少落后二十年,一旦沈晨发生任何一点事情,就算手指头出了一点血,都可以直接霸占一个月的头条,甚至催生出一场猜到革命,若是沈晨在河里游泳被淹死了,愤怒的大唐百姓可以把那条河硬生生掩埋成一条地下河。
  李治是巴之不得沈晨别到外面去作,大唐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不够你作吗?非得道外边干什么?可沈晨打定了心思要到全世界看看,李治也没办法压下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把沈晨安全的送回来,所以,一万人的护送队伍已经是他的底线,要是再少,他就准备把那个地方变成大唐的领土。
  大食的官员里还是有见过世面的,毕竟,每年大食和大厅都有通商往来,还有朝政上的交集,只要到了安西都护府,坐上铁轨,那种新科技的震撼就能摧毁任何一个人的心智。
  特别是在大唐正是开始运营空中航线之后,乘坐飞艇前往长安已经不再是天翻夜谈,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上天这种事情仍然是遥不可及,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对于使节和豪商来说,却是必须做到的事情,否则,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搁?
  因此,被蓝天和白云洗礼过的使节和豪商开始展开了对大食过往的心理攻势,具体来说就是吹枕边风,送财宝等等,逃不出最传统的那几样,毕竟,那几样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