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时候,就算明朝的援军来了,他们也有信心将其一举击溃,再复萨尔浒之战的辉煌!
    阿敏好像是把方才骂范文程的话,转头就忘了个精光,他率领自己的骑兵头一个冲了出去。
    黄台吉冷笑一声,这货是争功去了,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大汗钦点的开路先锋呢!
    很快,沈阳城外后金军大营的兵马源源不断撤出,滚滚马蹄,伴着风沙直奔辽阳而去。
    沈阳城头,李承胤望着远处尘烟滚滚的后金军大营,面色凝重,对着部将道:“速去叫满桂来!”
    满桂一夜没睡,眼皮狂跳,总觉有大事要发生。
    他来到城墙上,望着正源源不断向南而去的后金军马队,没有说话。
    满桂的目光依旧沉稳,心里却并不平静。
    辽阳城,维系着整个辽沈平原,乃至于辽东的战局走向,一旦奴军不惜代价猛攻,这对朝廷来说,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陆路上通向朝鲜的道路将彻底被切断,就算保住了福余卫,也成了一块毫无用处的肥肉。
    就放在奴酋的嘴边,任其啃咬!
    没什么好再布置的,满桂深吸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缓缓下令道:
    “准备快马、飞鸽,总之动用所有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飞报经略大人!”
    任国忠担忧地道:
    “大帅,风向变了,飞鸽和快马,都走不长,速度也大打折扣,等他们到了辽阳,经略怕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布置了。”
    李承胤叹了口气。
    “完了…”
    “这风向怎么说变就变了,难道老天眷顾建奴吗?”
    众将领全都垂头丧气,默不作声。
    的确,西南风对守城极为有利,只要再维系几日,等援军赶到,就可以反攻或者相持。
    无论反攻或是僵持的局面,对大明都很有利。
    可偏偏在朱燮元即将抵达辽沈的关键两日,风向从西南风变成了南风,这样一来,建奴的骑兵在平原上更加如虎添翼。
    无论哪一路援军想要抵达辽阳,都是逆风行军,顾此失彼,极有可能被建奴各个击破,重演萨尔浒之战的悲剧!
    满桂瞪了他们一眼,喝道:
    “就算出城支援,沈阳丢了,也要保住辽阳,辽阳是朝廷在辽东的根本,不容有失!”
    “辽阳一失,辽东就完了!”
    他深吸一口气,道:
    “准备最快的马,无论如何将消息尽快送到辽阳!”
    李承胤心中一凛,抱拳道:
    “遵命!”
    。。。。。。
    后金大军乘风势南下,的确是一招好棋。
    如果对方不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很可能会错失了这一日一夜阻击的绝佳时机,从而陷入被动。
    在这之前,就连熊廷弼都不相信努尔哈赤会这么拼命。
    不过很可惜,熊廷弼算到了一切可能有的战况转变,包括这一次的转变风向,还有后金军突然南下。
    范文程在后金中,因成功测算转变南风的时日,而备受尊崇。
    不过熊廷弼早在范文程“夜观天象”的五日前,就大概知道了西南风将要转向,所以他立即做出了相应部署。
    对熊廷弼来说,辽东重担全系一身,自从开战以后,没有一个晚上他是睡得着的。
    一闭上眼睛,他就能看见因自己的战略失误,而惨死在奴骑屠刀之下的辽民百姓。
    不打赢这一仗,熊廷弼寝食难安!
    在作战时,熊廷弼不仅会时刻关注战局,就连各处地势,将领及士兵的士气,还有刮风下雨,他都要亲自测算在内。
    当然,精确测算是不可能的。
    熊廷弼只能猜到个大概,然后提前想好应对之法,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要知道,身为统兵大将,辽地的封疆大吏,他的每一个失误,都可能造成整个战局的瞬间崩坏!
    在努尔哈赤南下的当晚,后金大军马不停蹄进发至辽阳城北八十余里的地界时,熊廷弼得到了满桂的线报。
    此刻,距离后金兵至辽阳城下,多则一日,少则数个时辰,没有时间再能浪费了。
    在众将面前,熊廷弼同样是面色凝重。
    每个人都明白,奴酋这次是来拼命的,不分出个胜负,他是绝不会就这么退回赫图阿拉的。
    尽管在沈阳城下,后金军损失了两万多人。
    可是他们损伤的八旗主力还不到千人,相比辽阳的五万不到守军而言,努尔哈赤的兵力还是熊廷弼的两倍之多。
    现在的明军,不说畏八旗军如虎,也是远远见了八旗的战旗,就都军心丧尽,这样的士气,野战是打不赢的。
    熊廷弼一手按在地图上,凝神不语。
    要是辽阳有个三长两短,别说沈阳,广宁能保住都是万幸!
    孙承宗那所谓的宁锦防线计策,或许可保一时,长久来看,却也可能拖垮大明。
    真到了那样的地步,财政只会更加捉襟见肘。
    少倾,熊廷弼沉声道:
    “奴酋这次来,是要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如果此计不成,他就会故技重施,围点打援。”
    “风向于建奴有利,不能让他们消耗朝廷在辽东的军力。”
    曹文昭抱拳说道:
    “经略大人拿个主意吧,大家都听您的!”
    曹变蛟小小年纪,也是全无惧色,他站起来,虎目环视众人,大声说道:“经略指东,我绝不往西!”
    “建奴既然要来,那就以命搏命!”
    薛来胤想到什么,随后跟着提醒了一句:
    “经略大人,满桂在书上说,山东军器局海路送来的新式火器,在实战当中犀利异常。”
    “沈阳之战守城时,就连身披重甲的奴兵,都扛不住新鸟枪的一击。”
    熊廷弼冷笑,的确,朝廷新式战斗力之强,这也是他没有料到的,估计奴酋同样想不到。
    这倒可以做一支奇兵,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熊廷弼盯着地图,道:
    “撤掉辽阳城四成的旗号,招募一部分年迈的百姓登城,军械库那些陈年盔甲放着也是放着,搬出来发下去。”
    “要给建奴辽阳城孱弱不堪,他们可以一战而定的错觉,奴酋不是喜欢用奸细探路吗?”
    “这次就给他演一出!”
    熊廷弼早就料到努尔哈赤一旦在沈阳挫败,感知风向变化,他一定会来辽阳,因此早有准备。
    他手指敲着地图上一点,道:
    “该安排的早已经安排了,不过兵者诡道也,奴酋习惯用三国当做兵书,这次本经略就与他较量一番。”
    “给奴酋献策之人,真乃当世庸才!”
    语落,众人哈哈大笑。
    薛来胤不禁说道:“经略大人还是如此真性情,快人快语!末将敬服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邹氏报国
    洪武四年,朱元璋为巩固大明在辽东的统治,设置定辽都卫,又置辽阳府、县,迁中原百姓前往屯住。
    洪武八年,经过朝议,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司,治所设置在定辽左卫,下辖二十五个卫,两个州。
    洪武十年,朱元璋最后一次对建制规划做出了改变,他将辽东地区的府、县尽数罢黜,只留卫所。
    辽东无府俱镇的情况,自明初以来持续至今。
    后金军自沈阳撤军,伴着突然转向的风势,席卷至辽阳一带,兵围定辽左卫城。
    努尔哈赤在南下的路上,临时改变主意,没有直奔辽阳,反而决定逐步蚕食辽阳周边诸卫。
    作为辽东都司在辽东的治所所在,定辽左卫城一向是由辽阳副总兵邹储贤率领本部一万余军马驻守。
    邹储贤,辽东将门邹氏独子。
    父邹贺,追随辽东总兵李成梁,为其部下辽东铁骑将领,素有战功,官至参将,奉命把守清河路。
    万历四十六年春,后金军破抚顺,屠戮甚重,兵临清河,年迈四旬已经告老在家的邹贺亲领家丁拒战,阖城战殁。
    因邹贺抵抗过于激烈,当时负责攻打城池的扈尔汉下令屠城。
    清河陷落,全家死难之时,邹储贤正荫父功,被朝廷安置在定辽左卫城担任千总。
    担任千总五年以来,邹储贤终于被熊廷弼以“申明纪律,征四方兵,图大举”疏言举荐。
    后来朱由校在某一日朱笔御批准奏,邹储贤遂于天启二年冬,升任辽阳副总兵,率部驻守定辽左卫城。
    现在的邹储贤,已经在左卫城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他有贤惠的妻子,懂事的小儿子,还有众多的军中将校作为兄弟,如果没有战争,这样的生活本来幸福美满。
    然而,这一切都在天启三年四月的某一日被打破了。
    。。。。。。
    伴着漫天的风沙,无数的后金军马兵至定辽左卫城下,为首的,正是努尔哈赤亲命的开路先锋,三贝勒阿敏。
    这天的风沙“呼呼”的吹,格外狂暴。
    明军处于风向的逆势,巡城的兵士们时而被风沙迷了眼睛,就连十步之内都看得不是很清晰,更别提发现几百步外的建奴大军了。
    最近,邹储贤也没有闲着。
    前几天他发现自己十分信任的一名军官虚报兵额,吞没粮饷,吸食兵血,不禁大为恼火。
    邹储贤本欲重重处置这名将官,但是念在尚处战时,用人之际,他严厉的责备之后,便命这名将官负责南城的巡逻事宜,望他戴罪立功。
    毕竟,这个人他知道,作战十分勇猛,要是因为这样一件事遭到惩处,实在可惜。
    这天夜里,邹储贤读了一阵子《孙武兵法》,觉得有些疲倦,便伸伸懒腰,叫来小儿子,准备考一考他今日所学。
    按照往日的规矩,考过识字后就要睡觉了。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邹明理稚嫩的背诵声回荡在堂中。
    邹储贤蛮满意地看着他,从中见到了自己幼时的影子。当年,自己父亲就是这样教自己熟读兵书的啊。
    对于将门子弟来说,这不过是从小的必修课。
    正在这时,一名军官惊慌失措地跑进院中,人还没到,颤颤巍巍地声音却先到了:
    “不好了将军,奴兵攻城了!”
    “什么?”
    邹储贤手中的兵书掉落在地上,猛然起身,下意识拿起桌上佩刀,喝问:“王宣,你为何才来禀报?”
    “末将死罪!”
    这名戴罪军官名唤王宣。
    此时他望见声色俱厉的上官,也是痛哭流涕,悔恨不已,道:“今日漫天的风沙,将士们都睁不开眼睛,我也是才知道——”
    “住了!”
    不待他说完,邹储贤就不耐烦地打断,握紧佩刀,一边走一边道:
    “奴军已经围城,就不要在本将面前找理由了!”
    走了几步,他回头冷冷道:
    “王宣,你也是名勇将,我若是你,就在城头与奴兵死战,左卫有失,连我也难辞其咎!”
    王宣眼中悔恨逐渐变为坚毅,他站起来大声道:
    “末将若不能守土杀敌,有何面目再见阖城百姓及全军将士?”
    “将军放心,末将这就率部登城,与那些建奴拼了!”
    邹储贤冷哼一声,没有回话,此时他的全身心都紧紧系在定辽左卫城的安危,还有全城百姓的身上。
    “邹储贤,大汗知你是名猛将,令我前来招降。今日你若投降,可保邹氏万全!”
    “据我所知,汝邹氏全族,尽在城内了吧?”
    “你可是邹氏独子,降了吧,明朝主昏臣庸,畏敌避战,江山败坏,气数已尽了!”
    “你父亲与我是好友,投降大金,我会将你引荐给大汗。从此以后,功名利禄,尽都在手,岂不比待在这鸟不拉屎的边镇戍守要好!”
    城下,李永芳在劝降。
    提起李永芳,现在的大明武将没有一人是不恨的,范文程乃是文人从奴第一人,李永芳却是第一个朝廷大将投降建奴的。
    在他之前,统兵大将投降蛮夷,无此先例。
    李永芳与其父邹贺为世交,这次前来劝降,其实也是范文程的建议,利用亲朋关系,兵不血刃拿下左卫城最好。
    邹储贤没想到这个民族败类居然敢来劝降,他连连冷笑,毫不迟疑地答道:
    “尔投建奴,实为不忠不义之人!本将乃钦命大明辽阳副总兵,岂有降奴之理!”
    “李永芳,看在昔日你与我父亲的情面上,我且不杀你,快滚回去告诉你家奴酋,伪金已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日了!”
    李永芳被憋的面色通红,再说不出话来。
    昔日还在自己腿边玩闹的孩子,眼下竟已经如此的深明大义,宁肯与城俱亡,也不愿来这里享受荣华富贵。
    再看看自己…
    唉!罢了罢了!
    李永芳无功而返,阿敏不出所料,他看着城头的邹储贤,冷笑说道:“看起来这个明将还懂些大道理!”
    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