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立即撤离开封,率军直捣杨熊的落脚地白马。接下来,双方在白马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随后,双方再战于曲禺(今河南中牟东北)。
综合评论:两次战斗,义军都获得了很大的胜利,刘邦的革命军进一步壮大。
四、 颍水之战
进军时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四月。
进军条件:在开封外围被刘邦打败后,杨熊退守荥阳,秦二世闻言大怒,以作战不力把杨熊斩了。少了绊脚石,刘邦当即率领革命军向六国时韩国的属地扩展。四月,攻克颍水(今河南禹州)。
大事记要:
在颍州,刘邦和后来成为汉中三杰之一的大智谋家张良第二次相遇,两人再续佳缘。
原来当初张良跟着刘邦归顺项梁后,项梁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楚王之后为王,楚国就这样复国了。
当时其它各国纷纷复国,唯他韩国没有复辟,于是告别刘邦去韩国组织复国之路。
但复韩的路虽然顺利,但由于他们军队太少,一直不敢和秦军正面做战,东躲西藏黯无天日。
此番闻刘邦带西征大军经过此地,张良便率部来支持刘邦。
综合评论: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占领了原属韩国的大片土地。西征大军节节胜利。
五、 洛阳之战
进军时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四月至五月。
进军条件:项羽已成功消灭了围巨鹿的秦军王离部队,正全力追击章邯部队。而赵国将领司马仰要抢渡黄河,准备先行入关。
大事记要:
谁最先入关,谁就是关中王。楚怀王这话不单单是对项羽和刘邦来说的,对其它各路革命军也一样。刘邦顿感火烧眉毛。
刘邦为争先入关,从颍水北上,首先占领了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控制了黄河渡口,看你司马?还往哪里进军。
接着,刘邦又进军洛阳,企图由此打开通向关中的东大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道路。
综合评论:刘邦的革命军在洛阳东郊同秦军进了激烈的战斗,革命军虽然英勇作战顽强拚搏,但是未能取得胜利。西进的形势一落千丈。
………………………………
第十章 :大跃进
半夜更新,这一章可能有点短,中午接着更新。后天最后一次冲新书榜,请大家多多支持。。。。。。
………………………………………………………………………………………………………………………………………
(3) 南阳之战
前面五战都是一些小战役,并没有象项羽面对章邯主力秦军那样,每一次胜利和失败都会是致命的。所以战斗的过程虽然艰辛,但过程却乏善可陈。因此有的以简单的记录形式一笔带过了事。
经过前面五战过后,致此刘邦的西行大军已进行了八个月。先后经过城阳、杠里、成武、冒邑、陈留、开封、白马、曲遇、颖水、洛阳等九次大的战斗(小战斗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攻坚战四次:昌邑、开封、颍水、洛阳。三次攻而未克,由此可见刘邦的西征之路并不项羽的北伐之路轻松。
唯一令刘邦舒心的是,这一路风雨走来虽然艰辛,却很好的壮大了自己的革命队伍。
只是此时被困于洛阳城下,函谷关可望而不可及。西行之路犹如唐僧西天取经一样,依然困难重重险恶重重。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前面五大战役刘邦主要攻城而忘了攻心。
这里且来看刘邦西征之行的第六战——南阳攻心之战。
进军时间:公元前(207)六月至七月。
进军前提:章邯已和项羽进行了各平谈判,一旦双方达成停火协议,项羽的部队就会整装南下,直捣关中。这对刘邦来说已是雪上加霜。
大事记要:由于攻坚受挫,刘邦只好舍弃洛阳向函谷关进军的计划。改道向南迂回,从圜辕(在今河南偃师东南)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去叩击关中的南大门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
六月刘邦与南阳郡守展开了一次大战。南阳郡守被刘邦手下的精兵强将杀的哭爹喊娘,狼狈的逃往宛城(河南南阳)。
刘邦这次似乎总结了以前攻坚战失败的经验,决定实行大“大跃进”,绕开宛城直接向武关进发,以减少进军关中的时间。
“大跃进”的后果,新中国解放后我们已经深有体会。当时砸锅卖铁只为建设工业的需要,拔苗助长只为农业的增收,夸夸其谈只为成绩的需要。
这一跃,于是乎一夜之间出现这样奇观的景象来:地里的红薯赛箩筐,田里的稻谷枣子大,水里的鱼儿千斤重,树上的苹果砸死人……
看到这里,各位看客肯定会为当时的刘邦着急了,刘邦同志的精典泡妞之术还没有上演呢?我们不能让他这么快就谢幕吧。
关键时候上关键人,张良不失时机的站出来了。
他直接对刘邦说道:“你不能这样进军。”当时他心里一急,全然不顾他以下对上的身份了。
刘邦也不恼,忙问为什么?
张良这才陈叙直接“大跃进”式进军的后果。
“南阳的秦军虽然败了,但主力还在,现在不打宛城就向武关进发,便会陷入秦军的前后夹击,到时候我军进退两难就危险了。”
是啊,欲速则不达。
刘邦对这位具有很高军事才能的大谋臣言听计从,连夜折回来攻打宛城。
秦军措不及防,宛城岌岌可危。
郡守想自杀,但想到那锋利的刀划过脖子的冰冷,他害怕了,手中的刀咣当一声断在地上。
要他现在去打潮水般涌向城外的革命军,打死他也没有这份勇气了;现在要他去自杀,打死他也没有勇气(汗,什么逻辑)。
这样郡守真他妈的活的fc啊。刘邦为什么能西征成功,就是因为秦朝这样的fc郡守太多。
战又不能战,死也死不成,没办法,郡君只有走唯一一条路,派秘书长陈恢到刘邦那里谈投降的事。
陈恢除了直接向刘邦陈叙郡守要求的待遇和福利问题。
刘邦虽然心疼银子和女人,但为了大局的需要,他不但“深明大意”的接受了。当时还谨重宣布:允许南阳守军归顺,并保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证手下的革命军不动他们的女人)
这便是后人称之为“所过毋掠掠”的高级招降政策。
这个政治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陈恢的“提醒”,于是他被刘邦封为千户之食。为了稳定人心,封那个fc的郡守为殷侯,继续守宛城。
“所过毋掠掠”的政策一实行,归降者络绎不绝。
起义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丹水、胡阳、郦城、析城(均在今河南西部)各地。
七月底,西征革命军浩浩荡荡向武关进军。
………………………………
第十章 :宫中巨变
(4)、武关之战
进军时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进军前提:此时秦军大将章邯已向项羽投降,秦皇危在旦夕。而武关就好比是关中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邦如能夺下武关,进军咸阳指日可待。
大事记要:由于刘邦采取了攻心的超级战术,西征革命大军进展顺利,很快关中南大门武关就宣告失手。
人物传记:赵高。
赵高,一个加速秦朝迅速灭亡不得不提的人物。
武关告及时,咸阳人心惶惶,自然乱的象一锅粥。
秦二世直到这时才感到大事不妙,但已悔之晚矣,那个原本一直过在他身边的赵高突然消失了。
他哪里知道,“生病”的赵高此时正在进行复杂的思想斗争呢?
刘邦在攻城前,不但向武关的守将攻心,而且还派人向赵高进行策反工作。
赵高眼见秦朝大势已去,只得装病不上朝。
这几天他想了很多,是啊,他原本一介布衣,家境贫寒,从小受尽人间冷暖,十二岁那年,朝廷在招收宫人,他瞒着父母报名了。
当时他报名时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单纯,只是为了自己有一口饭吃,只是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现状。
他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次报名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成了一个流传千古的人物。
因为他长的眉清目秀,被宫中的官人相中了,先是净身,然后学礼仪,从此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太监。
后来凭着他不懈努力,再加上秦始皇也对他格外赏识,他飞云直上,坐上了中车府令。
后来他感到秦始皇一天一天老去,他凭着敏锐的感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一朝皇帝一朝臣。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
接下来,他见秦始皇偏爱幼子胡亥时,马上把工作重心由“大捞钱财”转到专攻胡亥“芳心”身上来。
就这样,帮胡亥夺皇位,帮胡亥清君侧,他在新君胡亥的重用下达到了权力的高峰。
如果你知道指鹿为马的事,就足以证明他的话比皇帝的话还有效。由此可见当时赵高的权势。
往事历历在目,人生潮起潮落。
刘邦的到来,打乱了他的平静。他知道此时秦王朝以无力回天,过去的风光即将成为珍藏。
刘邦丰富的条件就摆在他的桌案上,事成之后,共分关中。
对于一个国将不国臣将不臣的秦王朝来说,这样的条件无疑是很有诱惑力的。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再加上秦二世听说刘邦的革命军打到了武关,又老是不见赵高上朝,就派人来指责赵高说他镇压不力。
胡亥这小子是在追究我的军事失败责任啊,你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了,还这般指手划脚的。
赵高如是想。
是啊,现在朝中再无替罪羔羊。难道秦王朝最终倒塌的一切罪名都要我来承担吗?不,担承这一切的应该是你软弱无能荒淫无道的胡亥才对。
把胡亥杀了,把一切罪过都推在胡亥身上,再投靠刘邦,还可以弄个除暴君的功劳。
赵高最终的想法就这样定型了。
于是,他弟弟赵成和他女婿阎乐(其实是赵成的女婿)成了这个“斩皇行动”的主要负责人。
“斩皇行动”按赵高的布置去做。
经过很简单,阎高带一队人马入宫,借说宫中发生了变故,受皇帝之命前来捕贼,先杀掉所有阻挡者。硬闯入皇宫后,再把秦二世给就地解决,一切就都ok了。
事实上证明赵高果然“料事所神”,皇宫大门两边站着的那些酒曩饭袋(卫士),简直就等于“不设防”,阎乐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闯进去了。
等醉生梦死的秦二世明白是怎么回事时,才二十三岁的他已成了刀下之鬼。
当然,别看秦二世一生儒弱无能,但死时却大义凛然,不用阎乐出手,居然是自己挥刀解决的,在刀入脖子的那一瞬间,他还拚尽毕生力气说出“丞相误我”四个字。当真是悲壮之极。
秦二世死后,连他的三十多个兄弟姐妹也受到了牵连,宫廷政变的可悲由此可见一斑。
子婴(胡亥兄长之子)被立为秦王(并没有立为皇帝)。
然而,老谋深算的赵高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个他精心挑选来当“傀儡之王”的子婴,让他马失前蹄,结束了一切还没实现的梦想。
他就位后,非但没有感激赵高,反而对他深恶痛绝。
他这些年清楚的看到赵高这些年把弄朝纲,致使秦王朝一步一步走向灭亡之路。
赵高不除,大秦的江山早晚要完。
但眼见朝中的人都是赵高人的,子婴知道想叫别人来帮助铲除赵高,多半是最先被铲的人就是自己。
这时,他两个才弱冠之年的儿子用上了派场。
别看两个儿子还是少年,但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习武,只为有一天能为秦氏江山效力。
现在正是要出力的时候了。
父子三人开始了“清君侧”的密谋。
不久,机会来了。
朝拜祖庙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传闻赵高准备再下毒手拿子婴的头颅去和刘邦谈交易。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子婴知道机会就摆在面前,他和赵高都是一半对一半,生死就在一线间。
只是可惜的是,赵高并不知道居然可以和他平分一半的机会,因为此时在他的眼里,杀掉子婴便如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他哪里知道蚂蚁逼急了也有咬人的时候。
拜祖这一天,赵高等人在庙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子婴来。派人去请,说是皇上病了。
早不病晚不病,偏生这时候生病,赵高怒不可遏,转身便向宫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