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规格怕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了,不但主审是首辅,而且被审者有宣府巡抚这样的高官,还有守备以上,副将以下的将领,甚至还有地方乡绅,也就是那些晋商。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如果算上那些家属的话,都赶上明初的那几个大案了。也因此,这次的通虏案,被后世的人评为崇祯朝第一大案。
说来也是搞笑,如果原宣府总兵尤世威在勤王之时没有被坑,所带兵卒没有溃散,还是继续担任宣府总兵的话,估计就和这些人在一起了。
因为是公开审讯,允许百姓旁听。这消息一出来的时候,就有百姓去衙门口排队了。只是没多久,那排队的队伍就排得看不到队尾了。那些来晚的人,便想着插队,由此引发了骚乱,最终迫使官府不得不派出衙役来维持秩序。
于是,那些有钱的京师百姓为了能亲眼看到范永斗等人受审,就开始往排在前面的人身上砸钱,据后来有人传闻,硬是有几家因为卖这位置,从贫困生活一跃成为小康了。
这么热闹的事情,胡广倒是有心去瞧瞧热闹,可无奈碍于自己的身份,就只能算了。不过他也很快就有得忙了,因为从江南赶来的辅臣候选人,温体仁所推荐的闵洪学终于到京师了。
文华殿内,胡广打量着正在见礼的闵洪学。要说他对温体仁所荐辅臣中期待最大的,就是眼前这位了。军政两方面的政策实施,修路,改革钱币,推广学校,平叛等等举措,都很符合胡广的观点。
从相貌上看,这个老头在年轻时应该是个帅哥,带有书卷气,却又显得干练,声音宏亮,精神头很不错
而闵洪学在见礼的同时,也在打量着这位年轻的皇帝。说实话,在最初的时候,他听到崇祯皇帝几乎完全相信东林党,毫无保留地打击阉党,所有空缺都启用、或者直接提拔东林党人担任的时候,他是失望的。也为此,他在崇祯初年便告病回乡。
让他没想到的是,建虏入侵京畿之地后,崇祯皇帝竟然如同换了个人一般,不再只偏信东林党人,重新启用厂卫,特别是重用温体仁,并以身犯险,只为能杀建虏于京师城下。这种种一切,又让他看到了朝局的希望。
不过闵洪学以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有点担心崇祯皇帝只是在危机的压迫下,稍微有改变而已。因此,他在胡正言传旨之后,虽然想来京师看看,却还是不急不慢而行,就是为了能多点观察的时间。
让他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好像真换了个人一般,之后的表现,也一直让他吃惊。他甚至在路上的时候,高价收购了新式纸币,仔细地研看了一番。
他作为曾带兵平叛的人,也更知道,崇祯皇帝祭出忠烈堂那招,付出少,收获会很大。这个事情,在如今大明这种情况下,简直算是神来之笔,一下能解决很多问题。
作为老乡,闵洪学也了解温体仁,知道肯定不会是首辅所献之策。他也想不出来到底朝中何人能有这样的眼力,献出这么一招。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采纳了,并且很重视。
等他到达京师时,又刚好遇到了晋商之事,稍微一打听,便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顿时又对崇祯皇帝刮目相看。如此一来,不但斩断了建虏的耳目和手脚,还能充盈国库,实在是一举二得。这时候,他看到了平定辽东的希望
此时的闵洪学,看着年轻的崇祯皇帝,是越看越惊讶。皇帝身上有一种自信,从容的气质,是他在天启皇帝身上都从未见过的。这样的皇帝,大概真是大明中兴之主吧
他正在想着,胡广已微笑着开口说道:“朕闻首辅言,闵卿乃是我大明朝的大才,不知对朝廷最近这些举措,可有什么看法”
他这么说,一来感觉最近做得不错,稍微有点自得;二来也是开始面试,想听听闵洪学的看法,看他说得如何
让胡广出乎意料的是,闵洪学听了后,却脸色严肃地奏道:“陛下,朝廷有些举措,有点儿戏,是想当然了”
252 直言不讳(第四更)
几乎是下意识地,胡广眉头一皱,不过他马上恢复正常,平淡地问道:“怎么讲”
这时的他,有点拿捏不准,这闵洪学到底是故弄玄虚,博取眼球还是真得看到不足,直言不讳。
闵洪学仿佛没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化,直接奏道:“臣来京师的路上,听闻了朝廷调集粮食一策,乃是采用逐省依次递解粮食进京之法。臣以为,此法不妥”
胡广没想到他提得是这事,心中有点惊讶。这个方法,就是他本人提出来的,是觉得很不错的一个法子。他自己想不出那里不妥,便直接问道:“何以不妥”
“此策看似大善,却忽略了地方官府的具体执行是否能达到预期。”闵洪学说到这里,神情严肃了起来,提高声音道,“以臣之了解,此举劳民甚也”
胡广听了眉头终归皱了起来,略微有点不快地辩解道:“朕已派了厂卫下去监督,敢有不法之事,朕亦能知之,绝不轻饶”
“陛下,臣承认此举或许有效,但厂卫才几人,一省之地多大,可能监控得过来在府、县及之下,可会有厂卫监控地方官吏借机敲诈勒索,巧取豪夺”
听到这里,都不用闵洪学再往下讲,胡广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不愧是地方上的能吏,熟知地方情况,远非京师官吏可比。
“因此,臣以为,此策最终结果,扰民之举会遍及大明各省份,要是再有其他灾祸,或者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会引发多地民变此言,臣绝非危言耸听”闵洪学说到这里,脸色已很是严肃。
胡广听得连连点头,在闵洪学说完之后,便连忙请教道:“以闵卿之见,京师缺粮在即,该用何策应之”
其实,如果只是京畿之地的话,因为查抄晋商时查获了大量粮食,算是暂时解决了粮食危机。但胡广还是要问,自然是考究了。
“臣之愚见,择周边省份相对存量较多一地,令其供应京师,以暂代产粮大省运粮抵京的空缺期。”闵洪学躬身回奏道,“尽量减少地方官府扰民”
胡广听得点点头,他到此时是真相信闵洪学的真才实学了,便谦虚地再问道:“在闵卿看来,还有何事该说道说道”
闵洪学一听,毫不客气,立刻又奏道:“朝廷用盐引补偿粮户,初衷是减少扰民之害,确实是不错的。可此举也是想当然了”
胡广一听,又有点出乎意料,连忙问道:“如何想当然了”
“陛下或许不知,我大明之盐引早已囤积过剩,许多商人手中空有盐引,却一直领取不到盐,唯有贱卖之或传子传孙”闵洪学毫不迟疑地回奏道。
胡广一听,不由得说道:“这有何难,增加食盐产量便是”
“陛下,事实绝非如此简单”闵洪学立刻严肃了脸,认真地回答道:“其中利害关系甚大,必会遭至现有盐商抵制,很大概率在最初几年,盐税收入将大幅度减少。敢问陛下,朝廷能承受否”
说到这里,不等胡广说话,闵洪学自己又补充道:“其实盐引太多,多年未能兑现,亦有盐商之功劳如官盐中掺杂私盐,维持高价售卖等等”
如果温体仁不是首辅,如果他不是来京师后改变了对皇帝的看法,他不会这样掏心掏肺。
“还有,朝廷在晋商一事上,看似准备充分,实则不然。就臣看来,朝廷就未深究查抄晋商后的事情。例如安抚民心,安抚边军军心等等。所有这些,光靠个白杆军是没用的。臣举个例子,白杆军是一把刀,是一个拳头,除此之外,朝廷还缺少一个枣。且就臣看来,查抄晋商一事,已有扩大迹象。”
说到这里,闵洪学一躬身,而后抬头严肃地说道:“臣以为,查抄晋商一事,该收手了。且朝廷要明旨发天下,走私之罪,今日之前,不再追究,今日之后再犯,一如范永斗等人之下场”
他说这话,就是怕崇祯皇帝会误会他,因此特意严肃了态度,又立刻补充道:“否则怕不只是晋商,大明边境之地,恐惧之下,怕是会乱了,此绝非朝廷之福,百姓之福,还望陛下慎重”
胡广在刚开始听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高兴。那些晋商,全杀光了都不可惜。不过等听到后来,他也想起了后世的不少事情,只要规模一大,就肯定会扩大化,造成很不好的后果。
如果查抄晋商一事再继续的话,说不定还真会有连锁反应。到时候各地边疆全乱了,那麻烦还真是大了。
想到这里,胡广也严肃了脸,点点头肯定道:“闵卿言之有理,朕明白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之前暂时搁置的难题,便请教道:“闵卿,如今宣府镇的军卒多有溃散”
当他把事情说完之后,闵洪学立刻回奏道:“陛下,臣刚说过,该是给枣的时候了。朝廷应速派有地方理政能力的官吏,把空缺之职位补上,令其安抚民心和军心,与白杆军一刚一柔,共治宣府”
胡广听得点点头,对于闵洪学,他很是满意。接着他便详细询问了闵洪学在地方施政的情况,询问了大明西南的民情,第一次听到了云贵两地的真实情况。
君臣两人聊了很久,最后胡广相当满意地封闵洪学为吏部尚书兼皇极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随后,胡广调整策略,就按照闵洪学所提议,废除产粮大省之外其他省份的征粮,派遣官吏急赴山西,叫停白杆军和厂卫查抄其他小规模晋商,并按闵洪学所奏,明旨天下。
当然了,对于已查抄的八大晋商和其他规模较大的晋商,胡广并没有赦免。最终所定下的判决为: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诛九族,其中通虏骨干,如范永斗等家族族长,其长子皆是凌迟。其他直系亲属斩立决,再次一等,男的发配海南,女的入教坊司。
253 悔之晚矣
而与八大晋商狼狈为奸的那些边军将领和文官,则是罪减一等的判罚。比如诛九族的改为诛杀三族,凌迟的改腰斩等等。
此次通虏案,共计一万一千余人涉案,其中处死的就达三千余人。之前的魏逆案,与之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对于范永斗等人,判罚之后便执行死刑。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趁热打铁,民心可用之际可顺便实施其他国策,另外是京师粮食不多,绝不能浪费在这些蛀虫身上。
崇祯三年正月十六,天气阴沉,寒风呼啸,似乎是倒春寒,这天竟然格外寒冷。
可全城百姓却没多少人愿意待在温暖的房子里,纷纷拥到街上去。从锦衣卫诏狱到行刑广场的路上,全都是人。囚车经过,便有无数咒骂声响起,“热烈夹道欢迎”。
范永斗全身无力,就耷拉在囚车内,两耳充耳不闻那些骂声,心中在回想着自己的一生。
早知有今日,就不该为贪图暴利和建虏做生意。这回头看去,赚来的那些财富,虽然多到数不过来,可最终还是落到了朝廷手中,不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陪上了自己,老婆孩子甚至全族的性命做生意做成如此,算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吧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要没了,钱也是别人的了,老婆孩子一起死,从此以后,断子绝孙
想着想着,范永斗忽然不甘心起来。他在被押下囚车,要被绑在柱子上,不知道哪里来得力气,忽然剧烈地反抗了起来。一边乱动一边极力喊道:“我错了,我改,我能做生意,我会赚钱,我能帮朝廷赚钱”
“呱噪”行刑手听得不耐烦,用力一巴掌打在了他的嘴上。顿时,范永斗满嘴鲜血,可他还是要喊,希望能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其他七大晋商听到,也怀着侥幸的心理,纷纷大喊起来。可他们除了引来行刑手的打脸外,并没有多少用。围观百姓的怒骂声很响,根本就掩盖了他们的声音。
不过监刑官宣布罪状时,周围百姓才安静下来,这时候范永斗等人的喊声才算是比较大,被监刑官听到了。
“我大明会做生意的,难不成就你们几个而已通虏卖国,害死几万万大明百姓,尔等就是再有本事,也是非死不可,否则那些被你们害死的亡灵岂会安息”监刑官怒斥完了之后,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便丢出令签道:“验明正身,行刑”
一听这话,刚才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民愤顿时又爆发了,大喊着要范永斗等人偿命,亲眼目睹千刀万剐之刑,甚至纷纷掏出银两要买他们的肉,回去祭奠死去的亲人。
就算在紫禁城中的胡广,也能听到刑场上传来的嘈杂声。他忽然想起,原本历史上的袁崇焕,似乎也享受了这样的待遇。据说他临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