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匈奴人一个个脑袋硕大,身体强壮,手臂长而有力,腿脚看上去却有些偏短,双眼之中眼窝深陷,鼻子扁平,头上是卷曲而肮脏的毛发,上身穿着直襟式皮短衣,下身则是合裆皮裤,头顶带着皮帽,脚下穿着皮靴,标准的游牧民族长相和打扮。
    率领着这支近千人骑兵队的是一名匈奴千夫长,这名千夫长一边纵马奔驰,一边朝着身边的一名匈奴百夫长喝道:“带着你的百人队,去把那个碍眼的烽燧台给我端了!”
    千夫长所指着的,正是这支匈奴骑兵刚刚经过的那座烽燧台。
    匈奴百夫长应了一声,直接率领着几十名骑兵呼啦啦的从队列之中分离了出来,朝着不远处那座仍旧在冒着滚滚浓烟的烽燧台而去。
    望山跑死马,即便长城上的烽燧台似乎就在眼前,但是百夫长带着自己的部下们仍旧奔驰了足足一刻多钟的时间,才来到了烽燧台所在的山脚下。
    百夫长一声令下,众多匈奴骑兵呼啦啦的跳下了马,只留下几个人在山上看守,其余的人纷纷拔出了腰间的刀剑,一窝蜂的朝着山上攀援而去。
    在匈奴人面前的这座山峰上,蜿蜒曲折的赵长城昂然矗立,犹如一条巨龙般横亘在整个赵国的北方边境,当看见它的时候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自己过于渺小的感觉。
    然而赵国的北方边境实在是太长了,即便拥有长城这般堪称奇迹的防线,也同样抵挡不住匈奴人的南下。
    一群匈奴人嘻嘻哈哈的爬着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
    这座山并不算太高,因此又过了一刻钟之后,匈奴骑兵们就都逼近了烽燧台。
    “杀!”几十名匈奴骑兵一边呜哇哇的喊叫着,一边举着手里刀剑,乱哄哄的冲进了烽燧台之中。
    然而让这些匈奴骑兵们失望的是,烽燧台之中居然空无一人。
    但是从烽燧台之中凌乱的一切来看,很显然驻守在这里的赵军士兵们撤退的时候十分的匆忙。
    又有几名匈奴骑兵冲到了烽燧台的顶端,然而这里除了一堆正在散发着滚滚浓烟的柴火之外别无他物。
    “百夫长,赵国人都跑了!”
    “,怕死的赵国人!”匈奴百夫长十分不爽,一脚踢飞了面前的木案,然后痛叫一声,在地上单腿跳了几下才恢复过来,险些摔倒。
    看着都在憋笑的部下,百夫长气不打一处来,直接上去对着几名部下就是一顿猛踹:“笑,再笑啊!”
    好不容易发泄完了怒火,匈奴百夫长看了一眼面前的诸多摆设用具,眼中一道狰狞的神色闪过:“赵国人以为他们跑了就完了?放一把火,把这里全烧了!”
    片刻之后,一阵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火光吞没了这座烽燧台。
    百夫长骂骂咧咧的带着自己的部下出了烽燧台,朝着山下走去。
    有人问道:“百夫长,不如在附近搜搜?那些赵国人一定跑不远。”
    百夫长没好气的瞪了出这个主意的部下一眼:“搜个屁!区区几个赵国人的性命算什么?不早点追上大部队,到时候抢到的牲畜粮食和女人都没有咱们的份,还怎么过冬?”
    一提到过冬,几乎所有的匈奴人就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下山的脚步。
    事实上这一次匈奴人之所以大举南下,就是因为这该死的冬老爷。
    公元前260年的冬天,在秦赵两国正于长平激战的时候,北方大漠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同样也迎来了一个近十年以来最为难熬的冬天。
    去年冬天的温度比以往要更加的寒冷,大批匈奴人的牲畜和人口在严寒的肆虐之下被冻饿而死。
    这对于今年匈奴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恢复元气,南下抢掠就是直接和必须的选择,别忘了在高原之上,东胡、林胡乃至匈奴人的死敌月氏都在虎视眈眈呢。
    匈奴休利单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了全军南下的决定。
    事实上这名百夫长所在的千人队,已经是最后一批南下的匈奴部队了,在他们之前,早就已经有着成千上万的匈奴人从长城防线的不同地方入侵赵国,开始了烧杀抢掠。
    根据休利单于的命令,每一支军队南下之后都可以先自由的抢掠七天,七天之后必须和主力大军集合。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分每一秒对于这些匈奴士兵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自然更没有时间去搞什么满山大搜捕。
    由于已经耽误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先前千夫长所率领的几百名匈奴骑兵早就已经远去,消失在了地平线之外。
    虽然说无功而返,但是下山时候匈奴百夫长回头看看正在已经被火光完全笼罩的烽燧台,心里还是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丝破坏的快感。
    山脚就在眼前,这群匈奴人距离他们的马不过只有两三百步。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阵密集的马蹄声突然响起。
    匈奴骑兵们下意识的朝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看去,随后个个脸色狂变。
    “不好,是赵国骑兵!”
    数百名赵国骑兵突然从山脚的另外一个拐弯处冲了出来,朝着这些匈奴人而来。
    匈奴百夫长见到这支数量远胜于己的赵国骑兵,心中大叫不妙,一边拔腿朝着山下马匹所在的地方跑去,一边高声呼喝:“快,快逃!”
    “嗖!”
    匈奴百夫长的呼喝还没有结束,一支利箭便划破空气,准确无比的贯穿了这名匈奴百夫长的喉咙。

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国骑兵五百主李牧(第一更)
    突然出现在匈奴面前的,是一支五百人的赵国骑兵。
    这些赵国骑兵一个个面色坚毅,其中许多人的长相和面前的匈奴人颇有几分相似,正是来自于赵国北方五郡的林胡、楼烦骑兵。
    而刚才一箭射死这名匈奴百夫长的,便是这支赵国骑兵的首领,年轻的赵军五百主李牧。
    蹄声如雷,五百赵国骑兵高坐马鞍之上,齐齐弯弓搭箭,密集的箭雨瞬间将还没有来得及和坐骑会合的这几十名匈奴士兵给全部覆盖。
    这些匈奴骑兵一个个都是身着简单皮衣,少数几个人身上的皮甲在密集的箭雨覆盖之下根本毫无作用,当场就被射翻了一大片。
    等到箭雨覆盖完毕之后,还能够站着的匈奴人不过只有十来个人了。
    这些匈奴人根本无心恋战,一个个翻身上马,亡命逃窜。
    李牧冷笑一声,从背后箭袋又摸出一支利箭,弯弓拉弦。
    “既已来了,就统统把脑袋留下罢!”
    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嗖嗖嗖!”
    匈奴骑兵接二连三中箭倒地,随后被赶上来的赵国骑兵一刀枭首。
    李牧再度拉弓射去,一箭射中了最后一名仍在逃窜的匈奴骑士胯下战马后腿,战马吃痛之下无法保持平衡倒地,马上的匈奴骑兵好像一个炮弹一样被甩飞出去,划出一道抛物线重重摔在地上,整个人被摔得七荤八素,不知东西南北。
    等到这名匈奴骑兵好不容易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赵国骑兵们策马团团围住,一张张脸杀气腾腾,一把把刀剑寒光闪烁,还滴着热血。
    这名匈奴骑兵大叫一声,竟然直接被吓晕了过去。
    一滩水渍从匈奴骑兵的裤裆缓缓流出,让草地都湿了一小片。
    这一幕显然让所有的赵国骑兵都有些意想不到,不由得面面相觑,均觉有些好笑。
    “五百主,咋办?”
    李牧同样也是有些无语,想了想才道:“把这匈奴人弄醒,问问情况!”
    由于多年和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作战,赵国北方五郡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特有的防御机制。
    整个北方五郡之中一旦出现匈奴,就会通过烽燧台的狼烟相互通传。
    临近的郡一旦发现没有匈奴入侵,就会开始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先行支援遭受入侵的郡,大部队则会等到邯郸王命和兵符的到来才出动。
    这一次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骑兵,便是从九原郡而来。
    自从在代郡一战中立下战功之后,李牧的爵位提升到了第六等,职位也被升到了五百主,从高阙塞调到了九原郡,正好奉命来援。
    几名赵国骑兵得到李牧的命令之后便嘻嘻哈哈的跳下了马,提着昏迷不醒的匈奴骑兵就朝着不远处的一条小河去了。
    片刻之后,这些赵国骑兵若无其事的提着一颗人头回返到李牧的面前:“五百主,已经问出来了,匈奴一支千人队骑兵半个时辰前刚从此处经过,想来是朝着云中城去了。
    “云中城?”李牧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汝等有人识得前往云中城的路吗?”
    一名赵国楼烦骑兵开口道:“五百主,云中郡乃是吾幼时成长之地,从此处往东南大约三天时间、快马一天时间可至。”
    虽然这是一名楼烦胡人,但是说赵国语的时候却颇为流利,不看脸单听口音的话绝对分辨不出这是一个胡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武灵王当年所说过的一句话。
    “胡骑行动飘忽,若欲驱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胜任。”
    正是在这样的方针政策下,赵国在击败了楼烦林胡两部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威逼利诱将这两部收为己用,其中楼烦部更是整个部落投诚成为了赵国的子民,每年都会从赵国获得粮食,渐渐的开始融入赵国之中。
    这名楼烦骑兵流利的赵语就是赵国政策的一个证明,事实上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的赵国骑兵之中,至少有四百多人都是林胡和楼烦人。
    毕竟在马镫马鞍等马具没有普及的年代,游牧民族培养一名骑兵的成本几乎是零,比农耕民族要强了几百倍。
    李牧看了看身边的部下们,发现不少人的马鞍旁边都挂着匈奴人的脑袋,不过由于匈奴人的脑袋只有几十个的缘故,显然并不够分。
    李牧笑了一笑,道:“那便继续南下,跟着这群匈奴人走!”
    作为在高阙塞驻守了好几年的老兵,李牧对于匈奴人的底细还是非常清楚的。
    通常来说,匈奴人的番号都是有水分的,一个万骑一般也就五六千人。
    除非是休利单于直属的精锐骑兵,否则的话匈奴的万骑基本不可能达到八千,而休利单于的麾下如今也不过只有一个九千人的直属万骑而已。
    像这样匈奴小部落的千骑,撑死也就六七百人,和李牧率领的五百赵国骑兵数量相差不大,李牧甚至觉得自己的胜算更高一点。
    李牧一拨马缰,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的五百名赵国骑兵急速南下追赶匈奴人。
    这一跑就是两个时辰。
    眼看已经是日落时分,一座小村庄突然出现在了李牧的面前,几道浓烟从村庄之中冒出,呼啸的秋风隐约带来了几声尖叫,还有牲畜在村外乱跑。
    “不好!”李牧心中一紧,双腿下意识的夹紧了马腹,开始加快速度。
    在归顺赵国之后,林胡人和楼烦人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有一部分人慢慢的习惯了定居生活,开始和赵人混居,这种小村庄便是由此而来。
    照理来说,在见到长城烽燧之后,县长便应当传令各地,十里八乡的居民都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撤入附近的城邑之中,但这座村庄不知为何却并没有撤退。
    可此时此刻已经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了,马蹄翻飞间李牧已经带领着自己的属下们飞速的接近了这座村庄,火光冲天的村庄之中已经处处是匈奴骑兵肆虐的身影和赵国民众的惊慌惨叫之声。
    一小支匈奴骑兵在村外游弋,每当见到村民逃出的时候便纵马追上,肆意砍杀射杀。
    鲜血淋漓,滴滴自匈奴骑兵的刀锋落下,再配上那狰狞的面容和猖狂的笑声,更显出赵国民众的凄惨和无助。
    “混账东西!”李牧一下子就红了眼睛,从背后取下长弓。
    双方之间的距离急速拉近。
    直到这个时候,村外的这一小支匈奴骑兵才注意到了李牧所部滚滚而来的烟尘,并且很快就认出了李牧所部的身份。
    “赵国人,是赵国骑兵!”一名匈奴百夫长惊慌大叫,显然根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会有如此之多的赵国骑兵出现在此地。
    李牧深吸一口气,搭弓上弦,用力拉满,瞄准。
    整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时候瞬间就变得缓慢了下来,李牧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百步之外的匈奴百夫长,甚至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那左脸上丑陋无比的大痦子。
    “死去!”
    李牧心中默念一声,果断无比的松开了拉弓的右手。

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马箭(第二更)
    “嗖噗!”
    利箭贯脑而过,带起一股血花。
    匈奴百夫长甚至都没有来得及作出任何的反应,就已经中箭身亡。
    李牧杀气腾腾,再射两箭,分别又将两名匈奴骑兵射倒。
    然而匈奴骑兵们也不甘示弱,一边大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