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寡人都还没用力呢,这匈奴都趴下了!
啊哈哈哈哈哈!
“大王,大王?”
一个似乎遥远无比的声音传入了赵丹的耳中,将赵丹猛然从陶醉之中唤醒。
赵丹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古怪的盯着自己。
赵丹干咳一声,道:“那个说到哪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随后是廉颇开口道:“大王,如今是否要立刻对秦国出兵?”
这个问题,其实刚才廉颇已经问了赵丹两次了,只不过那时候的赵丹还在沉迷于陶醉之中无法自拔
赵丹想了一想,道:“秦楚之间战事如何?”
因为一开始就决定是要在秦楚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参与进去,所以这个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
廉颇答道:“秦军在王龁率领下已出武关,破淅邑后沿丹水南下,目前正在宛城和景阳所率之楚军对峙。”
赵丹又问道:“齐楚之间战事如何?”
廉颇答道:“齐国二十万大军已自莒城而出,楚人以春申君黄歇为将,守兰陵而拒齐军。”
赵丹道:“若楚军固守,则秦齐能破楚否?”
让赵丹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问题问出去,竟然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
相邦赵胜道:“春申君黄歇者,志大才疏之辈也,若楚王以其领兵,如何能够获胜?以臣之见,楚将败于齐也。”
司寇赵豹道:“自楚怀王以降,楚国未曾得胜秦一役也,故以臣看来,此次楚亦将败于秦也。”
很显然,公族派的两大巨头,对于楚国的实力都持怀疑态度。
但是相信楚国的人也同样是有的,比如说内史虞信就开口道:“平阳君此言,吾不敢苟同也。长平一役,楚自秦国手中夺回郢都,此岂非楚胜于秦乎?如何能言楚不曾得胜?此战楚虽劣势,但未见得必败也。”
赵豹一听这句话就有些不开心了,立刻反驳道:“长平一役,秦军集于上党郡,东南两郡不过些许郡兵,此焉能算作楚国之胜利?”
“好了好了。”赵丹打断了赵豹和虞信看上去马上就要爆发的争吵,对着廉颇问道:“武信君,汝觉得这一战该当如何发展?”
说实话,比起在场其他人的意见来说,赵丹对于廉颇的意见会更加的重视一些,毕竟廉颇可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同时也是如今赵国的头号大将。
廉颇想了想,道:“王龁此人,势锐喜攻,方交战时或难以抵挡,然而锐则易折,故楚国若坚守宛城,秦军急切间当难以攻克。”
赵丹听了廉颇的这番话之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说白了,廉颇并不觉得王龁的攻坚能力有多强。
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说一开始廉颇被王龁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等到廉颇稳住之后,王龁就再也没有找到机会突破廉颇的长平防线了。
所以廉颇这个评价看上去好像也还挺中肯的。
赵丹听了廉颇的话之后,心中也是有了计较,开口道:“如战况确实像武信君所说,想必秦齐伐楚之战今年是分不出胜负了,寡人也没必要立刻发兵河东郡,且先观察一番战况再说罢!”
反正坐山观虎斗,越晚入场,对赵国就越是有利。
这种白白消耗秦国实力的机会,可是真的不多见啊。
所以赵丹不急,一点都不急。
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国人识破了围秦救楚?(第一更)
赵丹不急,可秦王稷却是急坏了。
就在邯郸城中的赵丹得知了消息的几天之后,咸阳城之中的秦王稷也同样得到了赵国北方战事的消息。
此时此刻,范睢就站在秦王稷的面前,一板一眼的为秦王稷念着秦国的细作们刚刚从赵国探知回来的消息。
“赵国北军中郎将庞煖率五万大军破匈奴数万骑兵于平阴城外,据传斩首过万,匈奴休利单于率众败逃塞外,此战已毫无悬念。”
“砰!”秦王稷的手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让桌子上的器具都跳了起来。
“休利,无能、无能至极!”
秦王稷的怒吼声响彻整座大殿,两鬓的白发随着怒吼微微颤动,苍老的脸庞上神情显得分外狰狞。
在座的所有秦国重臣们见状一个个心中惶恐,不约而同的立刻低下了头,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唯恐让秦王稷的怒火波及到身上。
秦王稷确实有理由发火。
要知道在秦王稷看来,这一次匈奴南下怎么也应该能够吸引赵国至少一两个月的注意力,甚至有可能让赵国在整个冬天都陷入战争之中。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秦王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收拾楚国,让伐楚战争在赵国甚至都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迅速的结束。
可是匈奴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却是远远的出乎了秦王稷的意料之外。
想当年,周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多厉害啊,其中的佼佼者犬戎甚至能够攻破周朝镐京,直接导致了从西周到东周的转变,开启了春秋战国时代。
同样是游牧民族,你说说你这个匈奴怎么就这么不给力,怎么就被赵国人一战击溃了呢?
犬戎那可是几百年甚至千年前的事情了,都过了这么多年,你匈奴怎么就不长进一下呢??
此刻秦王稷心中对于匈奴的怨念,犹如大河般滔滔不绝,无休无止。
足足过了半天时间之后,秦王稷才从对匈奴人的怨念中挣脱出来,勉强平复了一下心态,对着面前的几名秦国大臣道:“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这些秦国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集中在了范睢和太子赵柱的身上。
在场的人除了范睢之外,每一个都在秦国政坛至少混了十年,对于秦王稷的心理可以说是揣摩得透透的。
这样的一位君王,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趁机发表一下意见,就算意见不太靠谱、不是很合秦王稷的意,秦王稷也不会发火,顶多就是不咸不淡的说两句,要是意见靠谱的话还能够得到丰厚的奖赏。
但如果在秦王稷这般盛怒的情况下还要强行出头的话,出的主意靠谱还好,但凡稍微有点不靠谱,那说不定就要人头落地了。
让秦国大臣们感到非常蛋疼的是,自从长平之战失败之后,秦王稷好心情的日子比起坏心情的日子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啊。
如果说发一次火会减少三天寿命的话,那么以秦王稷自长平之战后的发火次数,估计都够减上一年寿命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秦王稷一发火,除非相邦范睢或者太子赵柱之中有人先跳出去趟雷,否则的话其他的秦国大臣们是绝对不会开口的。
对于这一点,范睢和赵柱当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所以早在秦王稷还沉浸在怒火之中不可自拔的时候,范睢和赵柱就偷偷的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
范睢这边没什么表示,倒是赵柱轻轻的摇了摇头。
所以在秦王稷提问之后,范睢便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对着秦王稷说道:“大王勿慌,以臣之见,此刻尚未到事态紧急之时也。”
秦王稷一听这话眉头就是一皱,差点就要开口喷人。
不急?
都这情况了还不急?
赵国人现在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派兵南下,你却在这个时候跟寡人说你不急?
这都不急那什么叫急,等到赵国人南下配合楚国把王龁的部队都包围了,那时候再来急吗?
但是秦王稷终究还是按捺住了。
自从长平之战失败后,秦王稷就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信任范睢了。
如果不是一时间的确找不到其他人来替换范睢的话,以秦王稷的性格很有可能已经撤掉范睢了。
但正是因为范睢眼下的不可替代性,所以秦王稷仍旧还是要用范睢。
既然要用范睢,那么听听范睢的意见就是理所当然的。
秦王稷道:“范君有何见解?”
范睢恭敬的说道:“以臣之见,在伐楚之战产生巨大变化之前,那赵王丹应当不会南下援楚。”
“哦?”秦王稷眉毛一挑,道:“这是为何?”
范睢笑道:“大王可曾记得那齐军围魏救赵之事?”
秦王稷点头道:“寡人当然记得。”
范睢道:“大王,若臣所料不错,那赵王丹如今的盘算,必定便是围秦救楚也!”
“围秦救楚?”一听到范睢的这句话之后,不单单是秦王稷,就连大殿之中的其他秦国大臣也都纷纷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范睢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在场的人要是再想不到围秦救楚和围魏救赵之间的关系,这智商估计也就告别秦国政坛了。
秦王稷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范君的意思,莫非是那赵王丹想要让寡人和楚国两败俱伤,然后方才发兵来攻?”
“没错。”范睢点头道:“以长平之战来看,那赵丹诡计多端,定然如此。”
一说到长平之战这四个字的时候,秦王稷的眉间就是一道煞气闪过。
对于秦王稷来说,长平之战造成的痛,那可绝对是痛彻心扉啊。
秦王稷问道:“若如此,以范君之见,那赵国应当攻击何处?”
既然是围秦救楚,那么赵军肯定就是来攻打秦国而不是去救援楚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范睢看上去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几乎完全不假思索的答道:“赵国之目标,必然便是河东郡!”
“河东郡?”秦王稷一听这话,眉毛和脸部肌肉颤动得更加的厉害了。
河东郡人口密集、粮产量高、兵员质量上佳,完美符合秦国“耕战”国策的要求。
毫不夸张的说,河东郡的重要性在秦王稷的心中仅次于秦国关中本土,和巴蜀盆地并列。
除此之外,河东郡还有一个对秦王稷来说相当特殊的意义。
那可是秦王稷主政秦国之后,从东方六国手中夺来的第一块领土!
如果说上党郡和东南两郡的丢失算是意外的话,那么秦王稷绝对不会容许河东郡也重蹈东南两郡的覆辙!
秦王稷重重的哼了一声,面带煞气的说道:“河东郡,决不能落入那赵丹小儿之手!范君,且说说汝的应对之策吧。”
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围秦救楚,范睢有三计(第二更)
范睢听到秦王稷的这番话语,嘴角就是一丝笑容闪过。
如果说在被秦王稷启用之前范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荣华富贵,那么在如今成为了秦国相邦之后,范睢的目标就变成了要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了。
如果可以的话,范睢甚至希望自己的这份富贵能够传承下去,遗泽后代。
怎么保?当然只有一点,那便是为秦王稷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麻烦,让秦王稷对范睢的信任与日俱增!
好吧,至少从这一点来说,范睢现在其实是搞砸了的
毕竟代表着“远交近攻”的长平之战失败了。
所以范睢这一次可不会再容忍秦国伐楚之战再度失败。
而且范睢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心思。
众所周知,范睢的封号是“应候”。
为什么叫应候?那是因为范睢的封地叫做应城。
应城这个地方,就位于秦国的东南两郡之中。
但现在的东南两郡却已经落入了楚国人的手里,应城自然也不例外。
应城并不是什么好地方,落入楚国人的手里也就算了,即便是秦国在如今的这场战争之中再收回东南两郡,范睢也不想要应城这个封地了。
对于范睢来说,他更希望获得的封地是前任秦国相邦魏冉的封地陶郡。
范睢不想当什么应候,他想当的是陶侯。
陶郡,那可是一个到处都流淌着金钱气息的地方啊。
只要拥有了陶郡,那么范睢就会立刻变得富可敌国!
但是秦王稷可不会随随便便就把陶郡给封出去,想要从应候变陶侯,为秦国立下大功是必须的。
正是因为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想要为自己谋利的心思,范睢召集了众多心腹门客,整整商议了许多天,才终于得出了结论,自认为已经识破了赵国君臣们“围秦救楚”之策,并研究出来了破解的办法。
之所以付出这么一番心血,当然就是为了在秦王稷的面前献计,让秦国挫败赵国的阴谋,让应候范睢变成陶侯范睢!
从如今秦王稷的反应看来,范睢这个改名之路,似乎已经有了要踏上正轨的迹象了。
范睢不急不忙,先摆足了范儿才缓缓开口道:“大王,以臣之见,欲解决这围秦救楚之患,其计有三。”
周围的秦国大臣们一听就明白了。
范睢这老小子,又要开始装逼了。
像别的臣子,献计的时候都是老老实实的把计划说出来,能用就用,不用拉倒。
可范睢偏不。
他就是要说个一二三上中下甲乙丙丁子丑寅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