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种担心和害怕,秦国和魏国之间就存在着化敌为友并肩作战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其实还不小。
范睢这一番分析下来,在场的秦国君臣这才恍然大悟,个个向范睢投以佩服的目光。
这就是范睢的能力所在,这位秦国名相总是能够在波澜诡谲的复杂外交局势之中,敏锐的通过各种情报分析出局势的关键所在,从而正确的去采取应对方针,定制出有利于秦国的计划。
一旦范睢的计划实现,那么原本秦国单挑赵楚齐的局面就会演变成秦魏燕和赵楚齐之间的六国大战。
如果再考虑到此刻的主战场实际上是在韩国的上党郡之内,那么事实上这一场大战,就是一场战国七雄全部参与其中的超级大战!
秦王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即便是如今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但是这位秦国的君王仍然被范睢口中说出来的计划激得有些热血沸腾。
于是秦王稷用力的点了一下头,沉声道:“范君之策,大善!便依范君之言,立刻遣使往蓟、大梁,务使燕魏两国出兵助我大秦!此战关系重大,诸臣需尽心竭力,若有阳奉阴违、私通敌国者,寡人定斩不饶!”
在说到“私通敌国”的时候,秦王稷的眼中闪过了一道浓浓的杀机。很显然,武安君白起为帅一事被泄露并且在赵国邯郸传得沸沸扬扬一事让这位秦国君王极为不满,已经对这些臣子们产生了一些怀疑。
若不是找不到是谁泄密,甚至眼下连怀疑的对象都没有几个的话,秦王稷早就大开杀戒了。
秦王稷一发话,在场诸臣子立刻齐齐俯身,异口同声:“诺。”随后纷纷告退。
在赵国和赵丹连番出手之后,秦王稷和范睢这一对君臣,终于也要率领着秦国展开凌厉的反击了!
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会议(1)
邯郸宫城,龙台。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外交活动之后,赵丹和他麾下的五名大臣,再一次齐聚龙台之中。
但是这一次的气氛,比起上一次赵丹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却又有了明显的不同。
上一次会议的气氛,多少带着几分压抑,毕竟秦军大兵压境,赵国外忧内患,不由得这些赵国大佬们不担心。
但现在不同了。
如今齐国借粮和楚国出兵两个好消息已经传开了,赵国虽然在长平一线上暂时仍旧处于守势和秦军相持,但是却已经因为外交上的合纵成功,一举从劣势变为了优势。
除此之外,在大殿之中说话有底气的,也变了一个派别。
虞信宽袍大袖,跪坐挺身,整个人神采奕奕,侃侃而谈:“楚军二十万大军今已合围宛城,不日便可攻克。若破宛城,则丹阳、邓城亦是旦夕可下,如此秦军南阳郡陷落,南郡亦危矣,秦王稷必不能坐视,长平一线我军必将迎来转机。”
虞信的声音洪亮无比,传遍了整座大殿。
这位赵国上卿当然有理由说得这么大声,因为楚国的出兵就是虞信出使下才促成的,他当然有这个显摆的资本。
靠本事立下的功劳,我凭什么不能显摆?不但要显摆,而且还要显摆得大大声声的,让大王、让整个赵国、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我虞信立下的功劳!
也不仅仅是虞信,就连坐在虞信身边的蔺相如也是一脸的笑容。
作为布衣派的领袖,蔺相如前一阵子所承受的压力是无比巨大的,廉颇在长平一线的失利给足了公族派疯狂攻讦的口实,一度让布衣派在赵国朝堂上抬不起头来。
但随着虞信和赵胜分别出使魏楚两国归来,这一切就都完全不同了。
公族派领袖赵胜信心满满的出发,然后落得个狼狈而回的下场,魏国那边几乎没有产生什么波折就否定了赵胜的请求,让赵胜和公族派颜面大失。
反观布衣派这边的虞信,出使楚国之后却是马到成功,一下子就搬来了二十万楚国大军,这无疑是在公族派原本就已经被撕裂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了一把盐。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的时候还有一个成功者站在你身边和你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可怕的是这个成功者还是你的政敌
此刻的公族派一方就好像是一个考试考了六十分、勉强及格的小孩,刚刚灰溜溜回到家中,满心惶恐站在满面怒气手持藤条的家长面前,却听到窗户中传来邻居小孩的大声炫耀:“爸爸,我这一次考了九十八分哦!”
这种“别人家的小孩”,真真是最讨厌不过的了!
此时此刻,赵国相邦赵胜郁闷无比的坐在那里,看着春风得意的虞信,心里那可真不是一个滋味。
随着虞信和使团的归国,当时楚国朝议之上发生的事情早就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别说是赵国高层了,现在就连邯郸城之中一大半人都知道了壮士毛遂是如何仗剑上殿,说服楚王的故事。
让赵胜想要吐血的是,这个毛遂原本可是赵胜自己的门客啊,现在却帮了虞信立下了此等大功,这算什么事啊。
虽然说毛遂是赵丹从赵胜手里要过去的,但是赵胜并没有因此而对赵丹有任何不满。
道理很简单,赵丹虽然的确是用毛遂帮了虞信一把,但是别忘了赵丹可也同样在赵胜出使的时候特地叮嘱了赵胜一番,等于同样也给赵胜出了主意,并没有偏帮虞信一个人。
虞信重用赵丹派来的毛遂,在毛遂的帮助下圆满无比的完成了任务。赵胜没有听从赵丹的叮嘱,出使任务失败。
从这个角度一想的话,如果当初赵胜听了赵丹的话,会不会就有很大希望成功呢?
所以现在看到虞信这个样子,赵胜的心里简直后悔得要滴血了:“若是吾当日能听大王之言,又怎会令这虞信如此得志,如此作态,简直气煞吾也!”
但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吃的,所以无论赵胜的心里如何的后悔,他也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意气风发的虞信在那里指点江山,花式装B。
最上首的赵丹将虞信和赵胜两人各自不同的表情收在眼里,心中也不免有些好笑,但更多的却是无语。
毕竟赵丹作为穿越者,是非常清楚长平之战所带来影响的,这对于赵国来说,绝对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
现在三国联手,固然是已经占了上风,可如果赵胜不自作主张听从赵丹嘱咐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四国攻秦了,那样的话这一战才真真是十拿九稳。
所以赵丹的心里多少对于赵胜的失败还是有些不满的,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弄砸了,简直就是坑寡人啊!
赵胜的失败也给赵丹敲响了警钟,虽然说这位平原君向来有贤名,而且对于赵丹也是忠心耿耿,但很显然赵胜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让赵胜再继续呆在这个赵国相邦之位上,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想到这里,赵丹忍不住看了一眼另外一边的蔺相如,心中也有些可惜。
蔺相如虽然论能力来说是足够顶替赵胜当这个相邦了,但是作为穿越者的赵丹却知道,蔺相如的人生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不出意外的话恐怕是活不过今年了
才过去了不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蔺相如整个人就已经变得更加的苍老而憔悴,简直好像老了十岁一样,就连跪坐在那里的时候身体都在微微颤抖,任谁看了都知道他已经是时日不多了。
赵胜心里是有一个相邦好人选的,那便是面前这个出使楚国成功归来的虞信,虞信擅长的是国家战略谋划,大局观很出色,但细节有所欠缺,所以就很适合相邦这种总领全局的职位。
如果蔺相如能够多活几年,赵丹完全可以让蔺相如取代赵胜的相邦之位,然后再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心腹虞信,为虞信的上位打下基础。
可惜,时不我待啊!蔺相如既然马上就要死了,那么赵胜这个相邦就不能动了。
虞信虽然可以算是赵丹心中钦定的未来赵相人选,但是毕竟虞信现在资历浅、人脉也不多,必须要给虞信几年的时间去磨砺和培养势力,等虞信有了自己的人马之后再出任相邦,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完成相权交接,不至于让赵国产生内部动荡。
赵胜替代田单出任相邦的时候没有引发波澜,那是因为赵胜本来就已经掌握了一半的相权,所以才能够顺利过度,可现在虞信就没有赵胜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了。
在这样外有强敌的关键时刻,赵国的内部必须稳住,任何一丝动荡都是赵丹所不能够容许的。
想来想去,赵丹只能够无奈的放弃了撤掉赵胜相位的打算。
但是好在这也并不是今天赵丹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等到虞信在那里显摆得差不多了,赵胜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黑马上就要和锅底同色了,身为大王的赵丹终于适时的咳嗽了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诸位,且回归正题,来说说这燕魏两国之事吧。”
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会议(2)
外交问题,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始终都是头等大事。
开国先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斗争的过程中,要注意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对于这句话,赵丹深以为然。
身为赵国七雄的老二,贸贸然跳出去和秦国这个老大哥刚正面,然后像历史上长平之战的结果那样搞一个两败俱伤?这是很愚蠢的行为。
单挑打不过你不要紧,我叫人,群殴呗。一个打不过,五个我还打不过?
二十多年前,齐湣王田地吞并了宋国,使得当时的齐国声势一时无二,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牛B吧?然后齐国就遭遇了五国伐齐,被其他六国一番群殴,要不是有田单,连国都灭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秦国当老大了。但是秦国这个老大就能够对付老二赵国带领几个兄弟们的群殴吗?显然也是不行的,因为现在的秦国和当年的齐国相比,其实也就是半斤八两、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国家。强是强,但还没有到碾压的地步。
如今的赵国在国力方面无疑是处于劣势的,所以赵丹认为,想要干翻秦国,那么这个“团结大多数其他五国,打击一小撮秦国”的原则,是有必要长久坚持下去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今还没有加入反秦联盟的魏国和燕国外交动向,就很值得关注了。
当然了,赵丹事先也已经分别做出了安排,如今招来几位大臣,主要是因为这两国主要是燕国的情况又出现了变化。
两天前,来自燕国的快马带回来作为赵国使者出使燕国的庞煖亲笔写就的密信,在信中庞煖简单的描述了自己的出使经过,从庞煖的描述来看,燕王对于庞煖这个赵国的使者,显然并不是太感冒。
让赵丹警惕的是在庞煖的信中所提到的一句话:“臣一路行来,虽燕人刻意遮掩,但臣却发现燕国路旁农田中妇孺虽多,丁壮却少。今秋收将至,此事似有蹊跷,还请大王明察。”
当赵丹把这封信拿出来,让在场的诸位大臣传阅的时候,在场的诸位赵国大臣全部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照例来说,秋收这种时候,应该是一家几口男女老少全体总动员上阵的时节,燕国的农田里却只有女人和小孩,最重要的中青年劳动力却非常的稀少,这无疑是很不合理的。
再加上燕国人对于这一幕遮遮掩掩,不希望被赵国的使者庞媛发现,这里面的意味就非常的值得捉摸了。
在这个时代,什么情况下能够让一个国家大量的调动青壮劳动力?一般就两种,一种是国家要修建大工程,另外一种就是这个国家要发动战争。
燕国虽然也有燕长城这样国家级别的大工程,但是燕长城早在燕昭王、燕惠王时代就已经完工,这些年来燕国基本上就是小修小补,而且秋收过后马上就是不适合开工的冬天,在这时候征发农夫劳力修长城显然是很傻的行为,基本上可以排除这个可能。
既然如此,那么燕国的动向显然就只有一个行为能够解释,那就是战争!
平原君赵胜重重的哼了一声,道:“那燕国与我赵国乃姻亲之国,难道那燕王欲于此刻和我赵国开战不成?”
平阳君赵豹皱了皱眉头,看了赵丹一眼,有些小心的说道:“吾曾听闻因燕后无子,燕王似对燕后有所不喜。加之数年前田相曾率师伐燕,燕秦近年由此而过往甚密,不可不防。”
平阳君说的这个“田相伐燕”,指得就是前几年赵丹生母赵威后还在临朝摄政的时候,时任赵国相邦田单曾经率领过赵国北方五郡边军讨伐燕国的事情。
那件事情虽然最终以燕王迎娶赵国大公主也就是如今燕后为筹码与赵国求和而告终,但也因此让已经交好了数十年、在五国伐齐时达到蜜月期顶峰的燕赵关系出现了裂痕。
从那之后燕国开始改变外交策略,逐渐疏远赵国,向赵国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