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着不满。”
    一听到李园的这番话之后,楚王元的脸色就更加的阴沉了。
    李园可是楚王元宠妃的亲哥哥,对于李园楚王元是很信任的,否则的话楚王元也不会暗中命令李园监视黄歇了。
    听到了李园的回报之后,楚王元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寡人还没死呢,这储君之位还轮不到他人来指手画脚!看来这个黄歇,也是不想把令尹继续当下去了!”
    楚王元心中对于黄歇的不满,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
    李园闻言忙道:“大王切莫动怒,若是此刻罢免了黄歇,那么景阳之流就真的无人可以限制了。”
    楚王元目光在李园的身上微微的停留了一会,随后摆了摆手,闷闷的说道:“行了,寡人知道了汝也下去吧。”
    李园恭敬无比的行了一礼,转过身子走了出去。
    在迈出大厅的瞬间,一丝诡异的笑容在李园的嘴角一闪而逝。

第六百八十章 鲁儒(第三更)
    就在黄歇心事重重的进入城池之中的时候,在这座城池原本鲁国的王宫之中,赵丹正在和一批客人进行会面。
    鲁国的特质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鲁国的特质当然就是传统。
    鲁国的建国者周公旦一手制定了周朝的礼节,是周礼的奠基人和倡导者。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鲁国自从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对周礼贯彻得最为坚决的国家。
    当然了,随着时代的不停变迁,鲁国理所当然的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有两点,第一点是鲁国到现在仍旧是最讲究周礼的国家,另外一点则是鲁国人的特点严肃,传统,古板。
    除了这点之外,鲁国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也是非常有名的,那就是儒家的开创者孔夫子也是一个鲁国人。
    也正是因为受到了鲁国这种风气的影响,所以孔夫子一直都主张“为政以德”,讲究的是周公周礼的那一套,简单的说就是希望用周公的那一套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这也是为何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但却并没有在诸国得到重用的原因,国君们虽然敬重他的学识,但是却对他提出来的思想理论不以为然。
    这年头大家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没看到诸国都在为了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择手段吗?这时候谁会去在意什么道德礼教呢,先活下来再说吧。
    遵守道德礼教的鲁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这就足够说明很多东西了。
    当历史的大潮滚滚来袭的时候,如果不能够顺应这股浪潮,那就只能够向鲁国一样被拍死在沙滩上。
    此时此刻,赵丹正在接见的就是这么一群注定要被拍死在沙滩之上的家伙。
    老家伙。
    这群头戴儒冠身着儒袍的老家伙不是别人,正是鲁国之中儒家、也就是他工厂所说的“鲁儒”的领袖人物。
    由于孔子出生于鲁国,孔子的后人也居住在此,所以一直以来鲁儒都认为自己才是儒家最正统的代言人。
    正是由于心中的这些骄傲,鲁儒们对于由孟子所倡导的齐国稷下学宫那是不屑一顾的,对于赵国由荀况所领导的华夏学宫,其实也并没有太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孔子那就是圣人,圣人的话是不能够有任何更改的。
    无论是孟子也好荀子也罢,这些在外人看来对儒家学说起到了促进发展作用的儒家学者,在鲁儒的心中其实评价都是很低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鲁儒今天来找赵丹干什么来了呢?
    只见一名老儒者站了起来,对着赵丹躬身行了一礼,说道:“大王如今既然身为天下诸侯之长,理当如当年齐桓公一般尊王攘夷,恢复当年礼制,令圣人道德广布于天下才是。”
    这老儒者一开口,其他的老者也是纷纷赞同,你一句三皇五帝,我一声贤王故业,总之就是把赵丹吵得头昏脑涨,头痛不已。
    对于这位老儒者的言论,赵丹选择微笑不语,但是心中却已经是有些想要骂娘的感觉。
    看来今天同意这些家伙的请见,简直就特么是一个错误啊!
    赵丹本以为,这些家伙既然自命为孔子嫡系,唯一正统,那脑子里总得有些干货的吧?
    但现在这一群叽叽喳喳满脑子都想要回复王圣人旧制的家伙,这就让赵丹比较的蛋疼了。
    周朝建立到现在都八百年的时间了,八百年前周公旦建立的制度在当时或许是先进的,但是在八百年后的现在显然就跟不上时代了。
    这就好像是在现代社会用南宋时期的制度去治理一样,不是扯淡么?
    看着自己面前聒噪不休的那位白发苍苍的孔子后裔,赵丹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头两个大。
    好不容易等到这些老人的口水轰炸有了一点点暂停的空隙,赵丹连忙咳嗽一声,道:“诸位大儒,寡人觉得吧,这周公之礼距离当今似乎是有些久远了,是不是应当那个与时俱进一些呢?”
    赵丹话音一落,在场的诸位鲁儒便纷纷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道:“大王此言,何其愚也!须知圣王之泽,可泽被千秋万世,如今不过百世之秋,如何不可行?大王如今乃是天下霸主,正当行此圣人之道,方才能够成就不世伟业也!”
    又一番让赵丹不胜其烦的口水轰炸开始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在场的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赵丹都想要下令直接赶人了。
    但好在这些鲁儒的领袖们毕竟都是老人了,一个个年老体衰的也说不了多久,又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喷在赵丹脸上的口水也慢慢的开始变少。
    赵丹见机会难得,立刻咳嗽一声,正色道:“今日听诸位长者讲解圣王旧制,实在是令寡人眼界大开,想必诸位长者也应当知道寡人如今在邯郸之中建有一座华夏学宫,不如便请诸位长者移步华夏学宫宣讲,以令天下人知晓这圣王之恩泽如何?”
    “这”赵丹一开口,几名鲁儒领袖就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显得有些犹豫。
    鲁儒虽然古板,但并不代表着他们都是傻子,没见到这几名鲁儒领袖虽然张口闭口恢复圣王旧礼制,但是却从来没有劝说过赵丹重新建立周天子的威严么?
    如果依照孔子的理论,重建周天子的威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诸侯不愿意买孔子账的原因。天子的威严重建了,那我这个诸侯干嘛去,在一边凉快么?
    话说回来,当赵丹邀请他们前往华夏学宫的时候,这些鲁儒的领袖们就不太乐意了。
    这年头,知识可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想要位极人臣或许还有一定难度,但是想要弄个官当那简直比吃饭还要简单。
    毫不客气的说,任何一个明清时期的秀才到了这个时代都能够随便弄个官当当,甚至混个县令都不在话下。
    当然了,当得好当不好是一回事,但是这当官的资格是肯定稳稳当当、毫无争议的。
    这就是知识的宝贵性。
    正是因为知识是如此的宝贵,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授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刻板传统的鲁儒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他们去华夏学宫宣讲学说,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这些知识进献给君王,那没问题。可要告诉你们这些底层的下等人,那就没有必要了。
    而且吧,荀况现在又是华夏学宫的大祭酒,如果这些鲁儒学者们去了华夏学宫,那岂不是要屈居荀况之下?这也是一个让他们心中不情愿的原因。
    赵丹看着面前这几个鲁儒期期艾艾的模样,心中略微一想便立刻明白了这里面的由来,当下便笑道:“说起来也是寡人唐突了,这等大事,自然还当请各位老先生回去多多商量一番才是,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在非常客气的送走了几名老先生之后,重新落座的赵丹嘿了一声,伸出手指用力的敲了几下面前的桌案,显然心情有些不太美丽。
    赵丹之所以邀请这些鲁儒进驻华夏学宫,一方面是出于在华夏学宫之中多一门流派,另外一方面也有着想要在华夏学宫儒家之中掺沙子的想法,毕竟鲁儒和荀况一脉不对付那是众所周知的。
    但从现在来看的话,这些所谓的孔子正统继承人,显然根本就没有继承到孔老先生的精髓啊。
    别的不说,有教无类这么一个闪耀千古的大优点没有学到,满脑袋都是食古不化故步自封,这样的学说怎么能够进步?
    而且说实话,赵丹的心中其实都已经做好了盘算,等到未来赵国一统天下之后,那些加入华夏学宫的诸子百家不用多说,自然都是能够得以留存乃至发扬光大的。
    但是像其他什么在山疙瘩自己搞东搞西的隐士山门,或者不愿意服从赵国加入华夏学宫的流派,那就只能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过了。
    赵丹沉思半晌,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算了,都已经给了机会了,如果还是不识抬举的话,那寡人也没有办法。”
    赵丹并不知道的是,在未来,这个放鲁儒一马的决定,其实还会给他和赵国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第六百八十一章 调解(第四更)
    三日后,王宫。
    赵丹高坐在上首,看着下首两侧分别落座的四位国君,心中多少也是有着几分得意。
    魏王圉、齐王建、韩王然、楚王元,四位战国七雄之中的国君,如今统统都坐在了赵丹的下首。
    更重要的是,由于赵丹是身为盟主的人,所以这些国君们都要对赵丹行礼。
    一想到刚才魏王圉给自己行礼的时候那满脸不爽的表情,赵丹的心中就觉得很高兴。
    看到汝不开心,那寡人也就开心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赵丹小气,而是因为赵丹在不久之前才收到了吕不韦派人秘密送来的情报,那就是秦国和魏国之间,已经暗中结成同盟了!
    说起来,吕不韦的这个消息也是延迟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根据胡衣卫的说法,其实在咸阳之中的胡衣卫探子早就收到了消息,但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秦国内部对于其他诸国间谍们的打击和侦查力度空前变强,导致赵国胡衣卫的探子间谍们足足过了几个月才找到机会将情报递了出来。
    不过好在这份情报虽然晚了几个月,但却还是解决了赵丹的大问题。
    赵丹咳嗽一声,不急不忙的说道:“今天召诸位前来,一来乃是因为诸位都是寡人的盟友,希望今后诸位也能够在寡人的率领下同舟共济,让这天下之人安居乐业,让诸位的子民们幸福安康!”
    洋洋洒洒一大堆,总的来说,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和套话。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统治者嘛,该有的牌坊还是要立一立,没看到几名史官在后面坐着呢吗?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总算是说完了这些话,开始进入正题。
    “相信诸位大王也应该明白,今天之所以召集诸位大王,一来呢是和诸位联络联络感情;二来呢也是想要调解一下魏楚之间的战争。”
    赵丹这一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几名国君脸色就不约而同的起了变化。
    大家都不是傻子,所谓的联络感情,不就是让大家认你赵国当大哥,给你赵国当小弟么?
    这能忍?
    能
    当然能忍了!
    春秋战国几百年下来,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祖宗怂得,后辈怎么就怂不得?
    所以这第二点,其实才是诸位国君们关注的重点。
    调解两国之间的战争,这其实也不是没有范例。
    就像当年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来来回回打了上百年,终于都有些承受不住了,于是在以宋国为首的其他诸国调解下约定两国共享霸权实际上晋国为首楚国为次,史称“弭兵之会”。
    有了这个弭兵之会的例子在前,赵丹的这种调解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魏王圉听到了赵丹的话之后,微微的眯起了眼睛看了坐在对面的楚王元一眼,发现楚王元正好也面色不善在看向魏王圉自己。
    看着楚王元那不爽的面容,魏王圉的心中就有些不太淡定。
    对于楚国和赵国最近的外交活动,魏王圉的心中自然是清楚的。
    前不久是楚国太子去求赵王,现在是楚王去求赵王,这楚国父子二人还真就是一个德性啊。
    就在魏王圉心中暗自吐槽的时候,赵丹已经不急不忙的开口了。
    “来来,下面就请楚王来说说这个请求吧。”
    楚王元很显然早就已经得知了赵丹的这个安排,赵丹的话音才刚刚一落,楚王元就立刻开口了。
    “诸位大王,那魏王突然兴不义之师伐楚,夺去楚国大片土地,令寡人之楚国多处陷入战火之中,民不聊生,实在是令寡人夙夜忧叹难以安眠。好在寡人知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