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抚宋-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才能顺利地踏出这一步呢?
  当然是要制造出一些事件来,制造出一片混乱来,然后在一片混乱之中,自己才有可能挟民意,挟军心一举而更进一步。
  说白了,就是挑起对外的战事。
  罗殿国国主安贵荣被灭国,只率领了一部分心腹逃入到了大理这一件事,曾经让高颖德大惊失色。
  罗殿国一向依附大理,同时,他也是作为大理与大宋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现在毫没来由的,罗殿国就被灭国了,不能不让高颖德怀疑是大宋想要对大理有所动作了。
  可是大宋如今的状况着实不佳啊!
  在河北路,陕西路上连吃败仗的大宋,应当没道理在这个时候,再度在大理起兵戈啊!
  不过也说不准,兴许就是因为大宋在河北路、陕西路连吃败仗,国内士气低迷民心不稳所以想要柿子捡软的捏,来弄一弄自己呢!
  与大宋比起来块头来,高颖德自认的确是一个软柿子。
  高颖德立即派出了人手,官方的、私下的两路出击,去打探一个究竟。同时国内也开始紧急动员起来,真要有事,不至于手忙脚乱。
  虽然比起大宋来,大理的确是弱了一些,但大宋真要入侵大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天时地理人和,大理可是占全了的。
  而且在高颖德看来,不管大宋那边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对于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呢!
  只有在不正常的情况之下,自己这个大理国相,才能尽可能地将权力往手里收拢得更多一些,而且在这样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小。
  调查的结果,让高颖德大出意料的同时,也喜出望外。
  真正没有想到,大宋居然沦落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
  入侵罗殿国的,居然是萧家的那个老二,萧诚萧崇文。
  说起萧家,却是让高颖德佩服之极的。
  萧禹那家伙,养了一个了不得的儿子,如今萧定在西北,基本上算是独霸一方,在高颖德看来,萧定自立为帝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而这,正是高颖德梦想的事情啊。
  以前没有注意到萧家的这个二儿子,现在看来,老虎的兄弟,绝然不会是一只懦弱的小白兔,这位萧二郎,隐身幕后,居然还能控制住整个黔州下属的几十个羁縻州并将他们化为己用,而且能一举将罗殿拿下。
  这个萧老二,似乎在重走着萧老大的路子,这是也想在大宋的西南挖去一块吗?
  这就好得很了!
  高颖德几乎欢喜得要手舞足蹈了。
  这是高氏的大机遇啊!
  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谴!
  这便是高颖德对这件事情的解读。
  安贵荣在大理受到了极为隆重的接待,高颖德给地方、给钱、给粮草军械,让安贵荣在大理收拢被萧诚打散的罗殿国散兵游勇,并承诺会帮助安贵荣收回罗殿国失土。
  高颖德的心思,自然不止小小的罗殿国,他眼睛瞄上的,还有萧诚控制下的黔州以及黔州下辖的那几十个羁縻州。
  他需要击败的,并不是大块头大宋,而只不过是一个大宋无遐或者说是不能收拾的萧诚而已。
  如今的萧家,已经势大难制,陕西路上的失败,让萧家气焰冲天,而大宋为了收拾陕西路上的残局,不得不与萧定议和,萧诚在西南或许也会成为谈判的一部分。
  大宋不敢收拾萧诚,因为担心萧定在陕西路那边展开报复。
  所以,如果自己去收拾了萧诚,大宋不但不会怪罪自己,指不定还以弹冠相庆呢!嗯,到时候自己收取那几十个羁縻州作为报酬,大概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间见吧!
  妈了便有意见又如何呢?
  现在的大宋,屁股长疮,脚底流脓,还有时间、精力以及足够的力理来跟自己说些什么吗?
  走到了这一点,自己大概便可以借着这些胜利来完成在国内向上一步,登上大宝了。
  等到自己成为了大理皇帝,便更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慢慢地收拾了国内那些盘踞一方的豪绅势力,真正地将权力收回到中央来,同时努力发展国力,励兵秣马,时刻关注着大宋那边的消息。假设那一天大宋又与辽国或者西北萧定发生了大的冲突,自己便可以乘势出兵,拿下两广。
  广南西道、广南东道在上一次蛮人侬智高的叛乱之中,被打得稀乱,后来虽然侬智高叛乱被平定了下去,但也让大理觑见了大宋在西南方向上的外强中干。
  特别是这几年那个陶宏元任了广南西路安抚使后,广南西路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心思都在弄钱之上,兵甲不兴,吏治糜乱,只要有机会,自己必然能将整个南部全都握在手中。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才真是创下了大理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功业。
  到了那个时候,高家便能在皇帝这张椅子上稳稳地坐下去。
  大量的探子被派了出去,进入到了罗殿国,进入到了黔西南,高颖德开始悄咪咪地筹划起了进军的事宜。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秋收过后,探子们带回来了让高颖德心花怒发的消息,罗氏鬼国突然向萧诚发起了攻击。
  罗氏鬼国的心思,大概也是和自己一目了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了。
  而且双方的谋划,几乎是一致的。
  都是要拿下罗殿国,同时还要将黔西南那几十个羁縻州一口吞下去。
  罗殿国与罗氏鬼国同出一源,这大概便是普贵出兵的理由所在了。
  名正言顺,替自家兄弟复仇。
  可是罗殿国主安贵荣可还在自己这里呢!
  “慌什么!”高颖德斥责着着急忙慌地跑到自己跟来要求马上出兵的安贵荣:“让他们先打上一阵子,打个你列我活,伤亡惨重,到了那时候我们再出兵,岂不更加容易一些?”
  “可是国相,看普贵的兵力构成,他明显是得到了大宋的支持,我们要是动手得晚了,罗殿落入普贵之后,再想拿回来可就晚了!”安贵荣不安地道。
  高颖德冷笑:“那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如果那萧诚这么好对付,你当初怎么会三下两下便被他打得丢盔卸甲上,狼狈不堪地逃到了我大理?”
  安贵荣满脸通红地低下头。
  被高颖德毫不客气地拿盐往伤口上洒,他心里只痛得一抽一抽的,可是有求于人,却也只能硬生生地咽下这口气。
  “这场仗不是短时间内打得完的,咱们需得做好一切准备。”高颖德拍了拍安贵荣的肩膀,“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练兵,等到时机成熟,我必然会以你为先锋杀回去。等到胜利的时候,你得到的,可就不仅仅是罗殿国了,还有罗氏鬼国!”
  安贵荣眨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相比起罗氏鬼国,他的罗殿国只能算是个小弟弟,而罗氏鬼国依附的大宋,似乎也是不是一个能惹的庞然大物。
  但高颖德说得铜铜铁铁,却又由不得安贵荣不信。
  兴许,真有这样的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在自己头上呢!
  左右自己除了抱紧这位大理国相的大腿之外,似乎并没有其它的任何出路。
  安贵荣既兴奋又不安地告辞而去。
  与这世上所有掌权者们一样,高颖德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白日在公厅里,他需要接见一个接着一个的官员,处理一样接着一样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公务,即便是下值之后回到家里,在他家的门外,依然有无数的人在排着队等着他接见。
  忙却充实。
  痛却快乐。
  高颖德简直不敢想象有一天要是自己什么事儿都没得做,清闲下来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难不成与那段正兴一般,每日去天龙寺中与那些和尚辩论佛经吗?
  大理举国皆信佛,高颖德自然也信。不过他信佛,是因为他要利用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佛阻止他想干的事情的话,那他其实也不介意将佛打倒在地上再踩上几脚。
  神仙如果不能帮着自己做事的话,那这个神仙不要也罢。
  再树个新的崇拜对象,好像也不是太难。
  “那个和尚的底细查清了没有?是个真和尚?”终于回到家中的高颖德一边看着几封较为隐秘的私信,一边问着自家的次子高迎祥。
  “是个真和尚。”高迎祥点头道:“精通佛理,辩才无双,在天龙寺中,将寺里的高僧们一个个辩得哑口无言,当真是舌灿莲花,让人佩服之极。”
  高颖德抬头扫了次子一眼,高迎祥立时便低下了头,与自家父亲不一样,他是真正的信佛崇佛的。
  “法号慧远,来自汴梁大相国寺,听说还远赴过横山以北想要感化好里夷人,无果之后,又去了辽国说佛。这是一位苦行僧,与我们天龙寺的大和尚可是大不相同。”高迎祥低声道。
  “去过横山以北,还去过辽国?”高颖德这次倒是起了些兴趣,“安排一下,请这个和尚来家里我见见。”
  “是!”
  高颖德想见这个和尚,却是因为想通过这个和尚好生了解一下西北萧定,辽国耶律俊的事情,这个和尚既然有这等本事,想来在这些地方出入权贵之家也出履平地,自然也就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或者便能从他的嘴里,不经意地得到许多平时探子们根本就不可能打探得出来的情报。


第三百九十八章:得道的酒肉和尚
  天龙古寺。
  偌大的湖面之上铺满了半黄的荷花枯叶,曾经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此刻全都化为了满目的疮夷,高高竖起的枝杆之上,枯萎的花瓣在寒风之中无助地摇曳,不时便有一片干瘪的花瓣随风而去,掉落在湖面之上,然后又随着无形的水流,缓缓而去。放眼望来,满眼颓废之情,让人着实有些伤风悲秋。
  湖中有亭,却并不是那种四根柱子顶着一个盖子的八面来风亭,倒是雕栏画栋,格外精美,长长的木栈道探入湖中数十步,亭子便位于这木栈道的最前方。
  亭中,两人盘膝而坐,一个是大和尚,另一个却是身着皇袍,看那式样,竟然是皇帝才能穿的,那这人的身份也就不言自明,自然就是这大理的皇帝段正兴了。
  大和尚当然便是远道而来的得道高僧,慧远和尚。
  如今大理之内,高颖德凶焰万丈,各处都有他的耳目,就算是皇宫之内,也如同这亭子,四面漏风,宫里但凡有半句不利于高颖德的话语,不出半日,必然便会传入到高颖德的耳中。
  如果说真还有净土,那也就只能是天龙古寺了。
  大理所有人都信佛。
  而这天龙古寺,更是大理境内诸寺之首。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理皇帝有着出家的传统,多年以来,到这天龙寺内出家的皇族成员甚至于皇帝,为数众多。
  高颖德的耳目,不管是慑于佛祖的威能还是历代皇族成员的尊严,终是没有进到这天龙古寺的范围之中来。
  可是作为大理皇帝的段正兴,想来这寺中一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今年以来,更是被高颖德看得极紧。
  高颖德谋朝篡位的打算,几乎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而慧远和尚远道而来,挂单天龙古寺,开坛说法,短短时间内,善阐府内诸多寺庙高僧便在辩经之中败下阵来。声名鹊起的慧远吸引了更多的和尚来与他辩论,而这些精采纷呈的辩论,也吸引来了无数的权贵大人物。
  不过此刻,段正兴与大和尚所说的,却是与佛经没有半文钱的关系了。
  段正兴自然也是信佛崇佛的,不过此刻的他,却是没有一点心思与慧远说佛经,他之所以费尽心思出了宫,来见慧远,是因为他突然发现,慧远可以帮得着他。
  他现在几乎一举一动都被高颖德监视着,做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对方,眼见着对方一步一步的紧逼过来,段家几百年的江山,一个不好便会在自己手中寿终正寝,他怎能不急?
  但想要掀翻高颖德,单靠自己,现在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了。
  他只能与外面的那些不满高颖德的大臣们联合起来,才有机会。
  可惜,他见不到那些大臣,而那些大臣们也几乎看不到他。
  在有限的一些见面的机会中,高颖德都会像一只巨大的莽蛇一般吐着信子虎视眈眈于一旁,那又难做些什么呢?
  但慧远却是既可以见到那些大臣,比方说董、王、沈这几家能与高家扳扳手腕子的豪强,而慧远也能与自己见面。
  慧远天然就成为了一个最为可靠的中间人。
  这位中间人来自大宋,是一个德高望重佛学深厚的大和尚,不会引起高颖德太多的注意。
  “大师,大理国祚这一口气,可是吊在了您的身上了。”段正兴垂泪道:“还望大师有慈悲之心,能助正兴一臂之力。”
  他已经说了很长时间了,但对面的大和尚却一直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