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算是萧安抚使的嫡系,知道吗?萧安抚使说了,建设,服徭役,在别人看来是一桩苦差事,可是在他麾下,这能成为一桩好事,怕其它地方的人不信,所以让我们来做个榜样。年年过年,一年不回家也算不了啥,但能为整个贵州路做个榜样的事情摊到我们独县人身上,这可是萧安抚使对我们的格外看顾,知道吗?”
这个的语气已经是相当的不敬了,听得胡屹是眉头紧锁,看起来就要发作了,刘凤奎却依然是笑咪咪地问道:“徭役自来就是苦差,怎么个到了萧抚台这里,就成了好事呢,孤陋寡闻,倒是要请教。难不成还给你们发钱不成?”
“钱倒是没有的,徭役嘛,何来发钱一说!”黄正笑道:“不过呢,倒是设了奖励,我们刨开路上的时间,在这里的工期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之中是有一定量的工程需要完成的,如期完成了,便会有奖励,听说到时候一人至少也有百十文。”
“百十文?这也说得出嘴?”胡屹冷笑。
“百十文不少啦!”黄正有些惊讶,“我们独县,一升米也才十来文呢!”
“不少不少!”刘凤奎笑道:“就是这吗?”
“当然不是,要是我们完成得多,那奖励可就嗖嗖地往上增加,不瞒这位大官人,我们几个领头的算了算,以我们目前的进度,一个月的工期完成之后,我们每人还能挣一贯钱回去呢!”黄正喜滋滋地道:“您说这是不是好事?”
胡屹一脸不相信的模样,只道是萧诚画了一个大饼再欺骗这些民夫而已。
刘凤奎却是想起了当年萧诚在横山干的那些勾当,此人在激励民夫尽心尽力做事方面,向来是手段寸出不穷,当年的神堂堡城以及那些广锐军定居点,就是在众人不敢相信的速度之下,迅速完工的。
一群在路边上等着的民夫此刻却是不耐烦了,有人扬声大喊道:“黄队首,完了没有,快点走吧,回得晚了,周伙头要骂得,到时候往骨头汤里吐几口唾沫让咱们喝,那可就亏死了。”
“是啊是啊!回得晚了,按时供应的热水都凉了,不能烫脚咋办?”
“回得晚了要多烧柴火保暖,周伙头肯定要找咱们的不是。”
“误了他抱婆娘困觉的时候,吐唾沫都算轻的,拉一泡尿在骨头汤里,咱也不知道啊!”
“今天可是有加餐的,每人额外一斤肉,半斤酒,我肚子里的蛔虫老早就在叫啦!”
一群人哄笑起来,看起来轻松得很。
“来啦来啦!”黄正又深深和向众人一礼,“两位大官人,这都是一群不知礼的泥腿子,就知道吃喝下力气,大官人别见怪,小人告退了。”
“今天为什么有加餐呢?这样的事情经常有吗?”刘凤奎笑问道。
“那倒也不是。平常已经很好了,今天的加餐不是官府给的,而是郑大官人赏赐给我们的,所有人都有份呢!”黄正笑道。
“郑大官人是谁?”
“不知道,反正挺有钱的,他的闺女儿嫁给了咱们韩锬韩将军,今儿个正是大婚之日,两位大官人此刻进城,必然是能喝到喜酒的。”黄正道:“为了添些喜气,郑大官人特地为我们这些建新城的民夫们一人打赏一斤肉,半斤酒。”
看着黄正等一群人笑哈哈的开着一些荤素不忌的玩笑远去,胡屹的脸上却露出了深深的失落感,服徭役的民夫,不应当是苦大仇深吗?不应当是看到了他这样的青天便跪倒在地大声喊冤的吗?怎么反倒一个个欢天喜地,倒似服徭役是一个很让人开心的事情呢!
这完全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
似乎没有那本书上记载了这样的事情啊!
“郑大官人是谁?”他问道。
一众班直都是摇头。
不过刘凤奎却是知道。必竟泉州的郑则仕,在皇城司的档案之上也是有名号的。
“郑大官人叫郑则仕,泉州人,是个大海商!”刘凤奎道:“专门做海上生意的,麾下有上百条船舶,其中跑远洋的大船占了一半以上,实力相当强劲。”
“一个泉州的商人,怎的又与萧诚攀上了关系?居然还将女儿嫁给了韩锬?”胡屹有些不解。韩锬是萧诚的心腹悍将,这个他倒是知道的。
刘凤奎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其实不仅仅是郑则仕,还有包括罗为先等一众南方大商人,都或多或少与萧诚有关连呢,这只消看这几年,往黔南走的商队都能明白一个大概了。
而且刘凤奎还有一事没有与胡屹明言,那就是郑则仕除了是一个大海商之外,还是一个大海盗,在大宋,此人是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但一到了海上,这个人却立马能变成噬血凶残的大海盗,杀人无算呢!
刘凤奎不准备说是因为胡屹实在不能算是一个能共谋大事的,这些事情让他知道了,平白要多添事端。
这位,是真正的书生意气呢!
“胡学士,看来我们倒是来得巧了,正好可以去叼扰一杯喜酒!”刘凤奎笑道。
“一个商人,一个武夫,何德何能让老夫去饮他们的喜酒?”胡屹冷哼一声,一脸的不以为然。
“学士,那韩锬是萧抚台的心腹爱将,今日大婚,说不得贵州路上的头面人物都会到齐的,不是给郑则仕和那韩锬面子,而是给萧抚台面子。”刘凤奎笑道:“而且这样的场合,也正好让大家都认识一下学士您啊!”
刘凤奎语气闪烁,说一半,藏一半,但这一回,胡屹倒是难得的听明白了刘凤奎话里藏着的意思。
这一下子公开露面出现在了贵州路的官场之上,而且自己还可以摆明车马就是与萧诚不对付,那么那些暗底里痛恨萧诚的人,自然便会依附上自己来,岂不是省得自己再去一个个的去寻找同盟来得更好?
“走,去喝一杯喜酒去!”胡屹兴冲冲地道。
一干班直倒也是欢天喜地,毕竟一到地头,便能碰上这样的事情,倒也是喜庆,算是好兆头。
第四百一十九章:建设
现在的贵州路的治所贵阳,也就是以前的矩州州城,本来是一个不过有数千人居住的小县城而已。但现在,却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直接的就是鱼跃龙门,发达啦!
官吏、士兵、商人们一波接着一波的涌来想要跑马圈地。
不过县城中的这些原住民们,也很清楚地晓得,他们原本那些不值钱的房产、铺子,将因为这里将成为贵州路首府而会变得身价百倍,所以不管是谁上门来想要买下他们的房屋,却是一个个都咬死了口,坚决不卖。
这让很多人气得牙痒痒,真是刁民啊!
可惜现在的他们,却也不敢对这些刁民们怎么样,因为先期抵达的这些官吏们,基本也就是整个安抚使衙门的筹建部门,换而言之,差不多都算是萧诚的嫡系人马,这些人,都是熟悉萧诚的作风和性格的。
想要强买强卖,被萧诚晓得了,那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所以在矩州城中,就出现了让不明所以的人觉得很搞笑的一幕。
在县城里的一些空地之上,立起了一个简易的棚子和军帐,可棚子或者军帐的前边,却是堂而皇之的立起了某某衙门的牌子,穿着公服的官吏们,来来去去,就在这些简易的棚子或者军帐里头办公。
比起官吏们,商人们的做法,倒是更简单粗暴的多。
那就是拿钱砸。
一倍不行,那就二倍,五倍,十倍。
反正嘛,这县城的房子也好,地也罢,起点很低,这里的百姓虽然知道自家的房子要涨价了,但到底涨到多少,心中还是没谱的,当以前只值个几贯钱的破烂房子,突然间变能卖出上百贯甚至几百贯的时候,终究还是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还是有人卖了出去。
毕竟嘛,那黄澄澄的铜钱,白花花的银子揣进怀里,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而首批跟过来的商人,自然毫无疑问的,都是联合会的那些成员了。这些人对于萧诚的信心,随着朝廷正式任命萧诚为贵州路安抚使也原地往上蹦了好几个档次。
既然萧诚将贵阳定为了贵州路的首府,他们对这里也就无比的看好。他们坚信,只要有萧诚在,那么贵阳,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整个西南的中心所在。
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
所以,现在在这里砸的钱,将来自然是能十倍,百倍的赚回来的。
先发优势,自然是要牢牢地把握并将其利用到极致的。
小县城不够他们的看的,那城内的空地以及紧靠县城的土地,便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买地,便成为了这些商人们来到贵阳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由罗纲负责的筹建小组笑嘻嘻地拿出了规划图。
依着县城周边的地势地貌,一份早就规划好的未来的贵州路首府的图纸便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什么地方是生活坊区,什么地方是商业坊区,一目了然,各有各的价格,欢迎大家踊跃购买并且迅速建设。
而在矩州周边,官府早就在矩州之战结速之后便建起了一个个的砖窖,烧制了大量的砖块,开出了一个个的石料场,打磨好的石料码得整整齐齐,砍伐了足够多的木料,一垛一垛地正在等待着有人去将他们物以致用。
而为了做到这一切,当时矩州之战结束之后,天南军、天武军可是忙活了足足两个月。大批的工匠被率先调遣到了周边。
如今的贵阳,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
第一批抵达这里的服徭役的民夫,也并不是修建城墙或者官舍,他们负责修建的,全数都是道路和坊墙。
依据规划图,这些民夫们在大匠的指导之下,用一条条的道路和坊墙,将一个个的坊区区隔开来。
如今的贵阳府,人力极为紧张。
商人们买了地,自然就想将自家的房子迅速地先建起来,谁先建起来,自然就可以最先开业,抢占市场的先手,这些商人们,自然是比谁都明白。
问题是大家都想大干快上,但人,从哪里来呢?
整个矩州,也就有这么多人。即便是老弱妇孺齐上阵,又能济得了什么事呢?压根儿就满足不了如此大的人力需求。
于是矩州的人工成本,嗖地一下便升了上去,如果还有一技之长,那工价,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也就是在这样疯狂的情况之下,周边各地的青壮居然也不顾如今天寒地冻,大量地向着这里流入,在过去,冬天基本上都是躲在家里猫冬,干不了什么活儿,也挣不了多少钱,但现在,却是有挣大钱的机会,自然是谁都不想错过。
而在联合会下属某些特殊部门的推动,谋划之下,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劳力掮客,这些人在外地组织了一支支的队伍,里头有匠人、力夫等各种各样的人物,然后赶到贵阳,专门承包一些活计。
而这些队伍,绝大部分都来自贵州路的周边,例如广南西路,例如梓州路,成都府路,夔州路,甚至连荆湖北路也有一支包工队伍赶了过来。
这些劳力掮客,被萧诚称之为包工头。
将这些人弄来这里,萧诚自然是不怀好意的。
能在这样的天气还能出来干活的,基本上都是青壮,那些年纪大的,又差不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这些技工,又是这样的队伍里的灵魂。
他们来的本意是想来赚钱的,但萧诚却是想将他们留下来的。
都是技工,都是青壮啊!
当然,硬留也是不成的。
不过可以让这些人看到贵州路的好,看到贵州路与别的地方的不同,让这些人对这里心生向往,让他们回去以后重新面临着他们过去的那些并不太好的日子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在贵州路上的好日子,他们自然就会想过来了。
第一步,当然是将这些队伍里的那些来去赤条条无牵无挂的家伙先留下来。
第二步,便是吸引那些有家有室的举家来投。
虽然挖的是周边的墙角,但这是公平竞争嘛,你干不过我,难不成还有脸来跟我吵架不成?
当然,别说是吵架了,便是打架,贵州路也是不怕的。
环顾四周,嘿嘿!
萧诚不由要冷笑几声。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当然啦,现在贵州路的吸引力还是有限,毕竟比起梓州路、成都府路等地方,咱们这里,还算是穷家小户,不过呢,用不了多久,贵州路就会让他们刮目相看的。
胡屹等人没有看到已经关闭的城门。
触目所及之处,到处都是一个个正在建设的大工地。
一条大路之上,一个由松柏树枝扎成的大门耸立在大路上,路边有两个军帐,外头生着一堆熊熊大火,一些兵丁便凑在一起烤着火。
这样的一个门,象征的意义更多一些。
因为真要有人想要偷偷溜进城里去,好像随便从一个什么地方都能大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