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前些时日听罗机宜在那里吟诵,觉得很有道理,便记了下来。”赵安道。
“越来如此!”萧诚点头道:“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做得足够好,便能让那些不安分的人变得安分起来。真要说起来,这些不安分的家伙,一般都还是很有能力的。让他们安分,便等于让他们能沉下心来做事,这于人于己,都是极有好处的。”
“所以,要修路?”赵安试探地问道。
“对!”萧诚点头道:“始皇一统天下,做了一件事情,便是修建驰道直通天下郡府,为什么?就是为了加强统治。”
“这个我知道。”
“可是知易行难,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萧诚道:“这便是我一定要修路的原因,那怕钱不够。因为从长远来看,不论是从经济民生还是有效统治,这笔帐都是能算得过来的。”
“路修通之后,各地交流变得更加顺畅,货物往来资费降低,百姓赚钱更容易。”萧诚喝了一口水,接着道:“而且,因为这些道路,我们可以不必在每个地方大量的驻军,而是将有限的军队安置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而其它地方一旦有事,我们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道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在贵州路上,十里才有一堡,堡里只不过有十个兵,但贵州路上却平安无事,是因为这十个兵很厉害吗?”
“自然不是!”赵安接口道:“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有事,这十个人,只不过起一个报信的作用,真正的大部队,很快就会过来。”
“所以,当我们把路修通到那个地方,基本上那个地方也就变成了有效国土!”
“光这样就可以了吗?”赵安小心地问道,直觉感到,并非如此。
“这是施之以威!”萧诚道。
“那就还有结之以利了!”赵安道:“老师,我知道了,让所有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食有粮,寒有衣,寝有屋。”
“这是第二步,还不是根本!”萧诚道:“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你能想到吗?”
赵安皱着眉头苦思半晌,道:“老师,莫非是读书?”
萧诚大笑起来:“正是如此啊!”
“可上次王柱将军跟我说,真理只在强弩射程之内。”
“他胡说八道!”萧诚道:“真正的安天下,便是要让人读书,让所有人都读我们的书,写我们的字,说我们的话,让他们学习我们的历史,学习我们的文化,并且我们要想法设法地将他们的历史与我们的历史融合起来,当双方的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之后,那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那才是真正的有效国土。”
“我明白了!”赵安道:“所以岑夫子现在在贵州路上到处开学堂,到处讲学。”
“不错,那些夷部各族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学习我们的文化了。过上个十几年,你说他是狄夷,他会跟你拼命,那我们就成功了!”
“狄夷之入中华,则中华之!”赵安喃喃地道。
“就是这个道理!”萧诚道。“所以辽国啊,虽然可能逞一时之威,但我们只要能跟他们长久地对峙下去,他们必然会输的,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这一点。四时捺钵仍然走得是武力镇压的路子,然武力岂可久恃?”
“老师,要是我们在战场之上击败了辽国,让他们不能在有效地镇压他们庞大的国土,那些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有效国土的地方,是不是就会造反了?”赵安问道。
“孺子可教也!”萧诚满意地点头:“不过还不是现在。现在啊,辽人的势力的确很大啊!我们得等,得熬,得努力。”
“明白了,老师,所以你一直苦心孤诣地想要谋夺大理,也是为了加强自身实力吧?”
“当然。因为咱们的那个朝廷啊,现在委实有些不靠谱啊!”萧诚拍了拍赵安的肩膀:“咱们自己不多弄一点本钱,有朝一日,他们失败了,可是会连累我们的。现在我们做的,就是不但不能受池鱼之殃,还要有能力去收拾旧山河。”
“师父一定可以做到的!”赵安肯定地道。
“好了,现在我想,你可以就这个题目写一篇大文章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老师要巡视各方,回来之后,我便要看到你的作业,可否?”
“遵命,老师!”赵安点头。
“今天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有!”赵安道:“上一次老师带我去参加联合理事会的会议,学生觉得很困惑。”
“有什么困惑?”
“老师要加商税,还要求所有商人、工坊等在联合钱庄交保证金,明明可以一言而决,但您却要搞什么投票?结果呢,居然没有通过。”赵安嘟起了嘴,道:“那些人,怎么可能同意给自己加税呢?这贵州路上的生意,九成都是他们的。”
“这件事情,老师已经在一个个的做工作了,下一次会议之上,估计就能通过了。”萧诚微笑着道:“因为这是理事会刚成立的时候,老师便定下的规矩,所有的事情,都要在理事会上投票,获得简单多数,才能通过。便是以前修路,不也是投票过的吗?”
“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回来之后,我问了罗机宜。罗机宜说,那是因为老师您想开万古未有之大局面,所以才会如此做。只不过罗机宜也说了,这条路很难,很难。”
“罗机宜说得不错,的确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萧诚道:“就像老师刚来西南的时候,孑然一身,无所依凭,不也还是慢慢地走到了今天了吗?路,一步一步的走,饭,一口一口的吃!”
“一定要这样吗?秦皇汉武,他们也是这样的吗?”
萧诚大笑:“他们不是这样的。所以,他们的帝国,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消失了。老师啊,想让咱们的大宋,万世有存,所以呢,便想试一试别的法子。”
“投票吗?”
“是,也不是!”萧诚摇头:“现在不过是刚刚迈出了这个步子而已。至于以后怎么走,老师其实心中也没有底,且走且看吧,真要是走不通,那就只好另辟新路了。这个问题,你暂时还不用考虑,等你再大一些,我们再慢慢地谈吧!”
“是,老师!”
走出房门的时候,萧诚一眼便看到了门外站着的罗信,不由笑道:“又来听墙根儿了?”
“每次听抚台讲课,总是会有一些新的收益!”罗信道:“想拜抚台为师,抚台有嫌弃信年纪大了不肯收,便只能听墙根儿了。”
萧诚大笑:“小安的油嘴滑舌,便是学得你吧?”
罗信一笑这后却是又变得严肃起来:“抚台,其实这样做,效率真得很低啊,在我看来,我泱泱中华,传承不绝,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废除了封建,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权,这才在每一次跌倒之后,又能重新爬起来。”
“你以为我以后想走的路是重拾封建?”萧诚愕然问道。
“那是什么?”
“我真正想做的,用四个字可以来形容。”
“哪四个字?”
“民主集中!”
“这两者是对立的!”罗信大叫起来。
“先民主,再集中!”萧诚又道。
罗信眨巴着眼睛,沉思不语。
“信之,我大宋这些年本来蒸蒸日上,如果不出差错,定然能一步一步地压倒辽国。可是短短数年之内,便衰败到如此地步,为何?”
“官家!”罗信有些艰难地吐出了两个字。
“正是如此!一言而决啊!”萧诚冷然道:“一言而诀国策,一言定人生死,我要改变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如果先有集体决策,如果有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来制衡官家,那大宋还致于到眼前的这个地步吗?”
“很多人把大宋的衰败,归罪于荆王谋反,归罪于我大哥造反,可为什么他们会走到这一步呢?”
“信之,很多人都觉得我要造反,嘿嘿,我不是要造反,我是要改变游戏的规则。我是想让这天下再没有什么金口玉言,我是想让这大宋的未来是一群最有智慧的人的集体决策。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强者如林的世界之上活得更自在一些。”
“强者如林!”罗信喃喃道。
“信之,大宋海商足迹遍天下,当知道这天下,比我大宋强的,可不只仅仅有辽国一家!”萧诚冷冷地道:“再不作出改变,以后说不定我们的子孙可能挺不起胸膛直不起腰。”
第四百五十七章:内河水师
杨泉对于萧诚的尊重与畏惧是与时是成正比的。
萧诚初到黔州之时,杨泉只是把他当成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因为性子跳脱,纨绔而被家族丢到黔州当一个质子的杨泉,那个时候可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竟然因为认识了萧诚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萧诚三下五除二,便架空了黔州知州马亮,拿到了黔州的实权,杨泉佩服不已。
萧诚周密策划,降服独山、三水等地,使得黔州第一次把手伸进了这些羁縻州,让杨泉眼前一亮。
然后借着独山、三水这几根触手,萧诚慢慢地露出了自己的爪牙,这一回,可是连杨泉都吓了一大跳。
短短的两年时间,黔州下属的四十余个羁縻州尽数落于萧诚之手。有被打服的,有被势压服的,有通过谈判合作的,也有因为利益勾连而自愿加入的。
方法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人,都成为了萧诚的属下。
而因为在这两年之中,杨泉一直跟随着萧诚,他在家族之中也随着萧诚势力的增长而噌噌上升。
此时的萧诚,已经赢得了杨泉绝对的敬重。
而接下来,灭罗殿国,吞罗氏王国,策划拿下叙州三路蛮,在这个过程之中,又与本来是仇敌的楚王一系临时性合作,成立了贵州路,一跃而成为大宋最为年轻的安抚使。
杨泉对于萧诚已经是畏惧了。
如果说以往他不认为,萧诚能做到的,换了是他,努努力,说不定也能做到。
但到了这一地步,杨泉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两人之间那宛如天堑一般的差距。
他彻底膺服了。
也彻底成为了萧诚的跟随者。
而在萧诚势力增长的这个过程中,杨泉也完成了他的蜕变。
杨庆把宝压在了这个他以前并不看好的儿子身上,为此不惜抛弃了他精心培养了多年的长子。
刚刚年过三旬的杨泉,现在是贵州路六府之一的知府,再加上播州杨氏家主的加成,他现在可是妥妥儿的贵州路上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也是联合理事会的核心人物之一。
而当初看起来比杨泉更受重视的思州田易,在这一过程中却是渐渐地落后给了杨泉。
不是田易不给力,而是田氏家族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地跟随萧诚,比起杨庆,思州之主田畴在这一点上,有些掉了链子。
所以到得如今,田易仍然只能在安抚使衙门之内供职,而杨泉却已经独镇一方了。
而这个差距,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
小心翼翼地落后了萧诚半个肩头的距离,杨泉陪着萧诚,在堤岸之上缓步而行,护卫,幕僚都远远的落后了十几步,免得打扰了这两位的谈话。
已经是萧诚到这方土地的第七个年头了。
来时还只有十八岁。
现在却是已经二十五了。
对于萧诚来说,他已经经历了太多,但对于旁人来说,二十五岁的一路安抚使,仍然是前无古人,而且,只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大理现在倒是打得热闹。”杨泉笑着道:“只是没有想到,高迎祥还真能撑,都打了八个月了,虽然狼狈之极了,但居然还没有垮!”
自从高迎祥率边军发起反攻到今天,双方已经鏖战了八个月。在萧诚的计划之中,高迎祥应当很快就会支撑不住的。因为董羡在控制了中枢之后,又取得了关键州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控制了相当一部分边军的家眷,特别是军官的家族。
与大宋一样,大理的军官也大都是将门世家出身。
在速战速决击败董羡的计划失败之后,高迎祥便就此陷入到了困境当中。
背叛他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他能控制的地盘,也愈来愈小了。
他之所以还能支撑到今天,一来是因为董羡麾下的那些将领太拉胯,作战经验远远不如高迎祥,二来也是高氏家族执掌大理政权多年,余泽尚未耗尽。
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百姓对于战争渐渐地厌恶到了极点,人心思定,大家不想再打了,高迎祥得到的支持正在一点点的减少。
董羡也开始大胆的启用那些背叛了高迎祥的边军将领们反戈一击来与高迎祥作战。
这些重掌军权的家伙们,战斗经验丰富,而且对高迎祥的凶狠,比起原先的那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