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敏,你要凌迟他?”
耶律敏嘿嘿笑着,将鱼网罩在了崔昂的身上,用力收紧,崔昂的肌肉便一块块的从鱼网网眼之中凸了出来。
“郑勇,你为什么可怜他?”耶律敏一脸奇怪地看着郑勇:“于私,他是我们两人的仇人,我们两家除了你我之外,剩下的人便死在他的手中,你心里不想将他千刀万剐?于公,他也算是赵宋的罪人吧?没有他,河北边军能垮?没有他,荆王赵哲、西军萧定会反?没有他,我们能这么快渡过黄河,一举包围东京?没有他,东京城内能有那么多的人响应我们,让我们没有费多大劲便攻破了它?所以,于公,你也该恨他入骨。”
“你应该比我更恨他啊!”
看着耶律敏轻描淡写地手一把刮骨刀削下了崔昂一块肉,崔昂两眼凸起,惨叫起来。
“我是恨他不死,但我却没有虐死他的想法,耶律敏,你果然不配姓秦!你死后,有何颜面去见秦老爷子?”
“姓秦的已经死光了。我把他们葬在了祖坟当中。”耶律敏随手又削下了一块肉,然后伸舌头舔了一下血淋淋的刀子,道:“所以,我姓耶律,以后也不会进秦家祖坟,当然也不会去见秦宽秦老将军。我死的时候,一定会效仿夏诫的,那老儿虽然混帐,但到末了,却也比崔昂强百倍千倍。”
夏诫死前,自毁面目。
“耶律敏,你杀了我吧,爽快点动手,便像折磨这个人一样折磨我了。”到了此时,郑勇的确是有些心寒了。
“我为什么要杀你?”耶律敏笑了起来。“放心吧,我不会杀你的。郑勇,你为什么如此恨我呢?”
“我是大宋子民,岂肯向夷人屈首?”郑勇怒道。
耶律敏一边切着肉,一边淡淡地道:“等以后大辽一统了天下,没有了汉夷之分又怎样?”
“呸,做梦!”
“倒也不见得!在我看来,现在大辽获胜的希望很大。郑勇,我带去中京看看,现在你所说的夷人之国,他们的首领,却是一个真正的汉人女子呢?”耶律敏俯身低头,在郑勇耳边道:“她真名叫萧旖,她有一个大哥,叫萧定,有一个二哥,叫萧诚。不过现在,世人都叫她萧绰,叫她承天皇太后。”
郑勇的眼珠子瞪得差点掉出来。
“我不能说服你,所以便带你去中京吧,让承天皇太后来跟你好生讲讲道理!讲讲什么是狄夷之入华夏,则华夏之!”
大帐之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连绵不绝,大帐之外,便是属珊军将领此刻也都是身上冷汗直冒,更别说曲珍等一伙从东京城内前来拜见耶律敏的人赵国属官了。
有些文官早就已经两股战战,有些人身上更是能闻见屎尿味。
不过此时,也没有人来笑话他们。
从下午开始的屠杀,到现在帐内的崔昂的一声一声地惨叫之声,再看看大帐之外待命的好几个随军医师,谁能不怕?
杀人者,终被人杀。
因果报应,的确不爽。
耶律敏没有发话,便没有人敢离开。
所有人都只能战战兢兢地站在帐外,心惊胆战地等待着这件事情的结束。
耶律敏杀崔昂,整整杀了一夜。
外头所有人也都煎熬了一夜。
天明之时,屋里终于没有了声息,几个互相搀扶着从大帐里摇摇晃晃的医师,冲着众人摇了摇头,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终于是死了。
“都进来吧!”屋里,传来了耶律敏有些疲惫的声音。
一群人,低着头走进了大帐,一抬头,一些胆小的文官已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大帐的中央立柱之上,一个骨头架子赫然在目。
这便是曾经权倾天下的赵宋相公,也曾经是名噪一时的赵国大王崔昂吗?
脚下一堆碎肉,柱上一具骨架,
有些人猛地捂住了嘴。
便是那些杀人如麻的武将,此刻,也是一个个地面如土色。
耶律敏拿了一块手帕擦着手,看着曲珍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一边被捆着的郑勇,笑道:“这个家伙前一天来刺杀我,被我抓住了。”
“这样万恶不赫的刺客,不若便交给末将替您处置吧!”曲珍讨好地道。
“不不不,他可是我旧时好友,安肃军指挥使郑裕的大公子郑勇,你还记得郑裕吗?”
曲珍一哆嗦,他当然记得。
与秦宽一齐被崔昂确了脑壳的嘛!
这里头的纠葛,立时便让曲珍闭了嘴。
“赵王这顶王冠,必然会落在你的头上。这一点,我是可以打包票的!”耶律敏道。“今日来此的人,也都会加官进晋爵!”
“多谢大统领提携!”在曲珍的带领之下,所有人都是躬身行礼。
“别说什么提携不提携的话。”耶律敏道:“位子坐不坐得稳,还得看你们自己,想想这个人,你们便清楚了。曲珍在前头奋勇杀敌,他却在后头想方设法要弄死曲珍,连南阳的安危都不管了。这样不顾大局只有私利的人,留他何用?”
“崔贼死有余辜!”曲珍连连道。
“所以,曲珍,接下来你作主之后,那就只有一件事,攻击,不停地向南攻击,要是你能拿下襄阳而刘豫没有夺回徐州,那以后你就为尊了,便是立你为皇帝,又有何不可呢?”耶律敏微笑着道。
曲珍顿时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耶律敏。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太后说的!当然啦,你即便做到了这些,真当了皇帝,你这个皇帝,与中京的皇帝那也是没法比的不是?”耶律敏哈哈一笑。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曲珍有些艰难地道:“大统领,要是刘豫率先在淮河流域取得了突破,那是不是……”
“当然!”耶律敏道:“公平竞争,童叟无欺,曲将军,你是见过太后的,知道太后是个言出法随,绝不打逛语的人。”
“我一定会努力的!”曲珍脸庞潮红,手握拳头连连挥舞了几下。
“两条野狗抢食,也不知主人家最后能扔几根破骨头?”一边的郑勇看着一群人的模样,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可笑,当真可笑,只怕到得最后,骨头没啃着,一个个地都成了这地上碎肉,柱上枯骨,还会在史册之上遗臭万年。哈哈,哈哈哈!”
众人对他怒目而视,郑勇却是笑得更开心了。
“郑兄,你会看到的。等你到了中京,见到了太后,你便会知道,这世上,没有人是太后的对手!”耶律敏拍了拍郑勇的肩膀。
耶律敏扔出的,对于曲珍这些人来说,那可不仅仅是一根骨头了,而是一根上面还粘着很多肥肉的大骨头,足够他们去争抢得头破血流。
翌日耶律敏拔营而起,准备启程回中京,而这头曲珍已经在开始整顿兵马,筹集粮草了。
只要拿下襄阳。
第五百八十章:一时无双
很多熟悉东京城赵宋皇宫的人,初到中京看到大辽建建皇宫的的时候,大都会以有一种恍若梦中的感觉。
这座皇宫,几乎便是赵宋皇宫的翻版。
不敢说一模一样,但也有七八成神似了。
便连很多宫门,殿宇的名字,都一模一样。
帝居安丽,人所未闻,南有宣德,北有拱辰,延亘五里,百司云屯。
这是一词人在中京完工之后,对于中京这座新皇城的赞叹。
其实对于一座皇宫而言,不管是赵宋的皇宫,还是现在中京的这座仿品,都相对狭窄,这也使得许多中央官府,不得不安排在皇宫外面。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萧绰要这样做?
当初赵宋皇宫之所以建得狭窄,是因为赵宋皇宫是在宣武军节度使治所的原址之上建起来的,如果要扩建,必然要大规模地迁移百姓,太过于兴师动众,于是便在旧址之上勉强建了起来,而中京可不存在这个问题,有的是地方。
当时不是没有人跟萧绰建议,但萧绰轻描淡写的用一句国势艰难,要勤俭节约,不可奢糜浪费便挡了回来。
可如今回过头来再看,萧绰当时未必便没有其它的用意。
承天皇天后对于现在大辽的南北两院官制不满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她认为这是无端地在国内制造汉人、契丹人的对立,凭白地多添许多矛盾,而承天太后的眼中,大辽境内,只有一种人,那便是大辽百姓。
政治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
这在过去是谁也不敢触及的问题,因为这极大地侵犯了契丹人的权力,而契丹人一向大辽视为立国之本。谁想动这样,谁便认为是想祸乱天下。
可现在,这一切都变了。
承天皇太后的威望无人可比,没有那一个敢伸头来触太后的霉头。
想试一试吗?
去看看前大辽皇子耶律喜吧!
赐自尽。
看看前南院大王林平吧!
枭首!
看看乌古敌烈统军司那些因为反叛而被抓回来的部落酋长、将领、贵族吧!
族灭!
从六月萧绰斗败了林平,成为了承天皇太后之后,大清洗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足足三个月的时间,大辽广袤的大地之上,到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承天皇太后的敌人,在辽国境内,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还没死的,也拼命地将自己隐藏或者伪装起来,他们表现提比后党还要更忠心,更激进得多。
松散的部落联盟体制将会成为过去式,
大辽朝廷将会大幅度地将权力收归中央,
一份效仿中原汉人王朝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草拟阶段,
三省六部制将成为大辽接下来的官制,
裁撤不必要的衙门、汰冗去繁,萧诚萧绰两兄妹,倒又是在同一件事上采取了同样的解决办法。
严格来说,是萧绰在效仿萧诚。
但萧绰实施起来的难度,比起萧诚可要大上了太多。
萧诚是白纸上作画,而萧绰却是要在一个庞大无比的国度之中,在政治之上已经高度成熟的国度里进行一场颠覆性的改革。
如果没有这场叛乱,萧绰想做这件事情,那是想也不用想。
正是借着这场叛乱,萧绰不但清理掉了以林平为首的帝党以及其它一些反对者,更是借着这个机会,极大地扩展了她自己的势力和权力。
当乌古敌烈统军司判乱被平息之后,当郭解率领着五千重骑兵,完颜银术可带着三千女真轻骑兵,当萧思温带着上万眩雷寨军队回归,所有的质疑之声,全都消停了下来。
也直到这个时候,很多参与了策划这件事情的人,在终于明白了当初萧绰谋划此事的初衷,岂只是弄死林平这么简单。
现在想想,想要弄死林平对于萧绰来说,简直不叫事儿。
而借着这个机会一举攀上权力的顶锋,将所有拦在前面的障碍彻底清除从而能让萧绰随心所欲地来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现在,很多人也想明白了看明白了这件事情,
这些人并没有觉得萧绰做得有什么不对,
相反,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萧绰的忠心,反而更上了一个台阶。
即便是一些反对者,也就此改弦易辙。
毕竟,当你发现一个人绝对是你施出浑身解数拼尽一切也无法抵抗的时候,那么加入他的阵营,或者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辽国并不缺人才。
每年与宋国一样举办的科举考试,不仅有大量的汉人应试,许多的契丹人也参与,像当年耶律俊,耶律珍这些人,便都拿到了进士的身份。
两国交往、对峙数百年,宋国对于辽国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之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而现在,萧绰当政,这个影响,只会越来越深。
这场政治改革的领衔者,是宋和辽都熟悉的一个人物,他叫罗颂。
曾经的赵国相公。
一直倔强无比的罗颂终于是向萧绰低下了头,答应了在辽国为官,而且牵头负责了整个这一次的政治改解。
而萧绰付出的代价,是将整个罗氏家族的所有人,除了他的长子一门之外,其它人都释放送回到了南边去。
罗颂本来是想让所有人都被送走的,可惜萧绰不干。
用萧绰的话来说,要是所有人都走了,你罗相公无牵无绊,我可就没办法让你用心办事了啊!留你长子一门,也好用心照顾你。
罗颂无可奈何。
罗颂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知识渊博这不用说了,他还有统揽全局的经验,对政治制度烂熟于心。
他虽然出自赵宋,但对于辽国却无比了解,但却又与辽国国内所有政治势力毫无瓜葛,可以毫无牵绊地居公办事。
宝文阁内,萧绰盘膝坐在案几之后,小皇帝耶律贤便坐在他的身侧,而下方,十几位重臣云集。
在这里商量的,都是一些各部门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需要其它各部协作或者需要皇太后拍板。
每一件事处理完毕之后,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