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抚宋-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主力战舰尚存,那假以时日,还能卷土重来。
  起初也还算是顺利,但在快要突出去的时候,这些主力战舰抛弃战友,不顾战友死活甚至拿战友垫背的行为,终于还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愤怒。
  在这些主力战舰冲过来的时候,船上的士兵向他们连接丢出了手炮,射出了弩箭,有的马船,甚至架起了柞木炮,向着这些楼船开火了。
  当刘整终于冲出去的时候,整个战舰,也亦是伤痕累累了,甲板之上的水兵,更是死伤枕藉,而跟在他身后冲出来的其它主力战舰,很多更是不堪,行驶起来,甚至有些歪歪扭扭了,有的更是燃起了大火,如果主帆被烧掉,刘整不认为他们还有可能有逃脱接下来宋军水师的追猎。
  “走,走!”鼓号声中,以刘整旗舰为道,冲出来的数十艘主力战舰狼狈逃窜,而临时营地之中,一些小船或侥幸逃出来的船只,也拼命地跟在他们身后,在夜色之中全力划动船只。
  只是水面虽然宽,但下面并不是所有人的地方都合适行船,夜色之中,不时传来咣当咣当的声音,那是有船搁浅了。
  毕方号抵达这里的时候,熊熊的火光映照着这里的乱局,江雄甚至没有多看这里一眼,立即便率领着他的第一舰队继续向前,他要去追击逃窜的刘整。
  汉江一战,让刘整逃出了生天,几年下来,这家伙便弄出了如此规模的一支舰队,在江淮水域与自己较量了这大半年,这一次要让这个祸胎又跑了的话,天知道他以后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为了这一战,江雄可是将毕方号,重明鸟号,三足乌号和比翼鸟号这四艘大家伙都带了过来,也只有在这样的汛期,这四艘大型战舰才能驶进这样的河道,他必须在汛期结束之前,将这四艘大舰给撤出去,否则水一退,河道变浅变窄,毕方号,重明鸟号这样的大型战舰不但没有了丝毫优势,反而会成为小型战船的活靶子。
  这一次为了瞒过敌人的谍探,重明鸟号和三足乌号两支舰队又在其它地方晃荡,只有毕方号和比翼鸟号参与这场战役。
  如果抛开毕方号和比翼鸟这两艘战舰之外,其它的战舰相比于辽军水师,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不过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毕方号和比翼鸟号船头船尾都安装了重炮,而在三层甲板上,这两艘战舰一共布置了十六门火炮。
  而辽军水师这边,即便是刘整的旗舰,也不过是安装了柞木炮而已,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毕方号径直离去,比翼鸟舰队却是留了下来。
  看着眼前的乱局,比翼鸟号战舰船长叶涛一声令下,半数火炮一个齐射,一艘挣扎着刚刚驶出来的马船在冲天的火光之中缓缓下沉。
  毕方号一路向前,前方敌舰隐隐的火光,便是他们的指路明灯。
  天色渐明,刘整绝望地发现,敌人的战舰距离他们却是越来越近。
  两岸驻扎的辽军,聚集在岸边,却也只能默默地看着在宽阔的河面之上互相追逐的船队,对于水上的战斗,他们有心无力,特别是在其中一艘宋军水师战舰在一个转弯的地方,用船头的主炮,给了他们一炮后,两岸的辽军甚至退得更远了一些。
  刘整如果不顾一切地靠岸,当然可以逃出生命,留下一条命来,但他却不愿意丢下战舰,没有了战舰的他,在辽国人的那里,什么都不是。
  而且如果他丧失了这支舰队,使得宋军水师再也没有了任何的牵制,那正在围攻徐州的辽军大军可就危险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算他从江雄的手里逃出了生天,耶律珍只怕也会一寸一寸地剐了他。
  他可不想像崔昂那样,最后变成了一堆碎肉,死得其惨无比。
  刘整不想这样逃,不代表着其它舰只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可不想死在这里,更不想成为鱼虾的食物。
  在发现自己的速度根本无法与宋军水师相比,被追上只是迟早的问题之后,其中一艘战船立即便一转舵驶向了岸边。
  岸上是有辽军的,他们可不想信宋军水师还能追到岸上去。
  只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岸边看起来水势滔滔,实则上水并不深,他们的战船走了一段之后,伴随着咣咣的船底接触到地面的声音,无论水手再怎么使力,船也无法再移动分毫了。
  船上的水手们只是稍微犹豫了片刻,立即便跳下了战船,拼命地向着岸边游去。
  身后赶来的宋军水师对于这些已经没有人的船,并没有放过。
  侧翼的数门火炮一个齐射,便将搁浅的辽军战船给打得破破烂烂。对于那些跳水逃走的水兵,他们倒是无所谓。
  没有了船,这些水兵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越来越多的船,驶向了岸边,在船毁人存的情况之下,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弃船。
  刘整成了孤家寡人。
  只余下了他一艘战舰还在拼命地逃窜。
  只是速度也越来越慢了。
  这艘船上的水兵,都是他的心腹嫡系,都是跟了他多年的老兵,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姓刘。
  只不过他们再忠心,出抵不过实力上的差距。
  毕方号的战舰虽然比他更大,但却多了一半的轮叶,多了一半的水兵。在如今顺流而下又是顺风的情况之下,他们即便三头六臂,也无法逃脱。
  刘整叫过了儿子刘罡,指头船边悬挂着的一叶小舟,道:“放下那条舟,逃吧!”
  “爹,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刘罡红着眼睛大叫道。
  “没有必要!”刘整摇头道:“不过逃出去之后,不要回辽营,也不要回家了,找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隐姓埋名。”
  “我不!”刘罡摇头。
  “给刘家留一条根吧,我失败了,不管是辽人还是宋人,都不会放过我们刘家的。老刘家,总得留下人烧纸的人吧!大富,二贵,带公子走!”刘整一掌砍在刘罡的脖颈之上,刘罡眼前一黑,缓缓倒地。
  两个赤足老兵跑了过来,其中一个扛起了刘罡。
  “带他走!”刘整挥挥手。
  小舟被放了下去,刘罡躺在船舱之中,两个老兵用力划桨,向着不远处的一处小河汊驶去。而刘整,则是指挥着他的旗舰,在河面之上拐了一个大弯,不再逃跑,反而是迎着毕方号,全速驶去。
  毕方号上,江雄哈哈大笑:“刘整老贼,今日便让你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内河第一人!”
  耶律珍骑在马上,看着远处巍然耸立的徐州城。
  正是饷午时分,徐州城内,炊烟阵阵,直上九宵,飞到了一定的高处之后,这些炊烟终于聚拢到了一齐,如同一团云彩,缓缓地飞向了远处。
  就在一刻钟之前,耶律珍接到了水师全军覆灭,刘整阵亡的消息。
  水师的彻底失败,在已经一只脚踏在了悬崖边上的他的屁股之上又狠狠地踹了一脚。
  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想必这个时候,宋人的预备队,已经在整装待发了吧,他们聚集在码头边,等着他们的船队来装载上他们,然后通过这些纵横交错的水道,抵达辽军的后方,切断辽军的归路,截断辽军的粮道。
  也许是七八天,也许是三五天,自己如果还不能拿下徐州城的话,那么,自己便只能下达全线退却的命令。
  南征失败。
  同时,也几乎是在宣告着大辽的失败。


第七百三十二章:两只大钳子
  刘益民有些上火,半边腮帮子都肿了起来,捂着腮帮子一边嘶嘶地倒吸着凉气,一边看着眼前正在建设的工地。
  大猫小猫三两只,看得人脑袋瓜子生疼生疼的。
  再瞅瞅边上的反正的登州知县田逢春,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也不知胡子有几天没有刮了,看起来比自己还要不堪。
  这家伙已经很用力了,连自己家里的人都被他弄了来,加入到了建设队伍之中,可是能使唤的人,与要完成的工程量相比,委实差距太大。
  本地的青壮,不是被刘豫弄去当兵,便是弄去当了民夫,要么在江淮作战,要么便是奔波在齐地往江淮的道路之上,肩扛背驼的运输粮草军械呢。
  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孺孩童。
  而他现在要建设的,却是一支近十万大军登陆之后所需的粮饷、军械、药物等各种后勤物资的库房以及一些房舍。
  虽然都是简易的,但依靠眼下这些人,只怕在下一批船队到来之前,根本就无法完成。
  而在大宋的官僚体系之中,考评一个官员最直接的一条便是,事情的结果如何?
  至于做事的过程,其实并不看重,只要你能达成预定的目标,那其余的都可以退后一点点。
  如果是民事,那还好说一点,最多不过是一顿申饬罢了,
  但现在可是军事,想想那严苛之极的军法,动不动就搞一个红通通的斩字,刘益民就头皮发麻。
  就算他的哥哥是刘益国,在这上面也帮不了他多少。
  大宋军队队之中的军法官,自成体系,根本就不受部队长官的约束,而直属于监察院。
  这一次的大好机会,刘家是一定要抓住的。
  近十万大军泛海来攻。
  水上的事情,自然是郑之虎作主,但上了岸,这十余万人,可都全是由他的哥哥刘益国作主了。
  这十几年来,刘家虽然起起落落,但整个命运,却是大体上与萧诚、岑重等人绑在一起的。
  严格来说,刘益国等人算是岑重的嫡系部队。
  当年岑重开辟两广之地时,是赤手空拳而来,所以便找到了萧诚,从萧诚那里借走了铁脚将军魏武及一干军士。
  后来岑重站稳了脚跟,吸纳了刘氏家族之后,刘益国脱颖而出,彼时的魏武虽然还是广南西路的都钤辖,但军事实权,却慢慢地落到了刘益国的手中。
  魏武开始坐冷板凳。
  新宋成立,魏武率白羽军出击,而刘益国则留守东南。
  地位本来相若的两人,登时被再次拉开。
  魏武如今已经成了大将军了。
  此次岑重为刘益国争取这个位置,可是出了不少力,不过难度也同样很大。
  来自两广、云贵、两江、闽浙这些地方的后备部队组成了现下这一支远征队伍,彼此之间互不相识,互不统属,要将他们揉捏在一起,这里头的困难,用屁股想也知道极不容易。
  军令并不能代表一切。
  纪律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对你心服口服。
  而打仗,要的却又是一个令行禁止。
  所以刘益国将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看得相当重,这是向各部将领体现他的领导力和统筹能力的最要时刻。
  千里泛海而来,又是在敌后作战,后勤辎重自然是重中之重,虽然在海上,大宋水师无敌,但在岸上没有一个稳固的基地,则亦会成为无根浮萍。
  刘益民第一批赶到,就是要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前面的事情都很顺利,但万万没有想到,现在卡在了劳力之上。
  先期抵达登州的军人并不多,这些人不可能去做这些基础建设的活儿,这里毕竟还是齐地呢!这批精锐的军队,要随时提防周边的齐军来袭。
  虽然说留下来的齐军不成气候,但如果这些人与本地的豪强勾连了起来,那也不是一个小事。蚁多咬死象的事情,并不罕见。
  眼下,大宋的知秋院谍子也好,皇城司密探也罢,都在这片土地之上疯狂活动,目的就是要拉拢更多的本地氏族。
  感谢刘豫的疯狂与辽人的刻薄,本地氏族现在亦是苦辽人已久,不过除了本地之外,其它地方的那些氏族也只能表示等你打来了,我自然会奋起响应,不过现在嘛,我还是得老老实实的才行,只能表达口头上的支持。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无非就是眼下江淮之战,胜负难料,而第四战场,大军并未抵达,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看到真正的大军上岸,想让这些人马上就站队,他们才不会干呢!
  刘益民很清楚,这件事情要是做好了,第四战场获得了成功,刘氏也就真正地踏入进了新宋的核心圈子当中了。
  反之,一旦失败,刘家估计就要在眼下的圈层之中再往下跌几个层次。
  机会给了,怎么把握,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怎么样能弄到更多的劳力?”揉着腮帮子,两眼发赤地刘益民看着田逢春。
  “有几个地方,有很多的青壮!”田逢春有些胆怯地瞅了一眼刘益民,这家伙眼下明显是有些发急了。
  不但刘益民急,他也急啊!
  既然换了船,田逢春自然也是想立下些功劳的,可眼下这米,好像是煮成了一锅夹生饭,到时候弄人有过无功,可就惨了。
  “那不早说!”刘益民大怒,“在那里,为什么不征来?”
  田逢春苦笑着道:“刘将军,他们盘踞在羽山、莱山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