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帝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早朝方怀没有上朝,世铎就到敬事房挂了牌子。一个小太监把他领进方怀的上书房。

    “礼亲王,你进宫有何要事?”方怀看着世铎道。

    世铎行礼完毕后,起身道:“启禀皇上,臣是为与俄国的战事而来。现今俄国在新疆和漠北屡有进犯,皇上已派第三师和第六师前往迎敌,当可无忧,然俄国不仅有此两地与我交界……”

    方怀目光一闪,道:“你是说东北?”

    礼亲王世铎点点头道:“皇上圣明,东北乃我满清龙兴之地,前者俄国借我辛酉之败,强迫割去江东六十四屯,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方怀踱了两步,这确实是个问题。“那你以为该如何?”

    世铎低着头恭敬地道:“东北与关内不同,多有旗人居住,若是派汉军,只怕会生出事来,所以还是只有用旗兵。现在各旗营均已改编完毕,臣以为,第十四师、十五师、十六师乃上三旗改编,战力历来属八旗之冠,用之镇守东北,当可使俄国人不敢进犯。”

    方怀闻言眉头微皱,他直觉感到这其中有问题,十四师、十五师、十六师是由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些原来属于上三旗的旗营改编的,现在驻守在京城附近。经过方怀的一番打乱调整,这三个师基本上控制在了方怀的手中,可以说是他们是除“护国六镇”外,方怀最信任的部队。现在世铎变着法想把他们调开,让方怀直觉上感到不妥。

    “上三旗驻防京畿责任重大,不宜轻动,还是另选三个师吧。朕看二十一师、二十二师和二十三师最近闲的很,还有官员弹劾他们夜宿妓院,就先调他们去关外吧。”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这三个师是有镶红、镶白、正蓝三旗改编的,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好歹不是泥捏的,俄国人如果真的出兵东北,好歹还能抵挡一阵,到时再从关内调兵也不迟。

    世铎闻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脸上若有若无的神色显得十分诡异。

    (明天就进vip了,半生也知道这个时候要票已经迟了,不过还是希望有月票的能支持一下,毕竟是新书月,也许只要一两百票就能入围,所以麻烦大家了。)
………………………………

第一百零八章 漠北争锋(上)

    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中秋时节。中国依然保持他惊人的发展速度,江浙一带和广东沿海又添了几十家工厂,而有了从德国买回来的机床,中国终于可以自己生产螺丝、螺帽这些最原始的机械部件,开始拥有自己的基础工业。与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步,中国的铁路里程也在飞速增长,在修建完京沪铁路后,京广和京哈两条铁路也进入铺设路基阶段,此外,陇海路和湘赣-浙赣铁路也开始了勘探。在江、浙、闽、粤四省,六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开始全面普及,现在报纸上全是对这方面的介绍,“同光中兴”现在干脆改成了“光绪盛世”。

    不过在这些繁华的景象背后,总有人为之默默牺牲着。

    王越和另外两个强学会的预备会员是派往第六师的政委。他们在赤峰的新兵兵营接受了一个月的军事培训就匆匆上路了,他们将前赴漠北与已经到达那里的第六师会合。

    经过一个夏天,草原上的草正是肥美的时候,一眼望去,碧油油的一片,直到天和地相接的尽头。为国家牧守边防,斩敌首于塞外草原之上,这是何等的光荣,尤其加入的又是第六师这样的王牌师。这让王越和他的同学感到心情豪迈了许多,不由得纵马狂奔,风吹得王越那身藏青色的上尉军服都鼓了起来,

    在锡林浩特的前进兵站,王越三人遇到了等候他们北上的两百士兵和几车辎重。士兵全部都是骁悍的蒙古骑兵,不过他们带队连长卓颜却是一个满族人,和王越同样扛着上尉的军衔。

    王越见到自己部队的士兵,立刻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你好,我们是到第六师去报到的,你们是来接我们的吧?”

    没想到卓颜瞟了一眼王越三人,冷冷道:“我们在这里已经等了你们三天了。

    王越听了颇有些汗颜地道:“我们在来的时候迷路了,所以……”

    卓颜没理他说什么,转头吹了声口哨,跃上自己的战马。在他身后两百多名骑兵人嘶马啼,跟着他呼啸着冲出兵站。王越三人对视了一眼,只好赶快策马跟上。

    队伍在草原和大漠上行走了八天,终于接近了第六师驻扎的达尔汗草原。这时天色将晚,天黑后很容易在草原上迷失方向,卓颜于是下令休息,原地扎营。

    王越他们虽然在来之前受过一个月的骑兵训练,但初学乍练,如何比得上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几日颠簸下来,让他们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一般。更何况这些天在沙漠里喝的全是马奶,那骚味让他们根本吃不下东西。此时听到休息的命令,三人如释重负,下马后一**坐在了草原上。

    卓颜鄙夷地看着王越他们,汉人就是汉人,难怪当年我满人不到汉人百分之一却能入住中原。卓颜是满洲正白旗人,按照他上三旗的身份就是想谋个禁卫营的身份也不成问题,但他却自愿调到黑龙江的驻防八旗,硬是凭军功升到了今天的位置,他要证明满人还是当初那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天下劲旅。

    但兵部的一道调令把他和他手下的骑兵配属给了刘永福的第六师,在他看来除了蒙古汉子还能跟他们满洲勇士掰掰手腕,其他人都是窝囊废,他这样谁也不服,在第六师已经和原来黑旗军第一镇的汉族士兵打了好几架,刘永福惩戒了几次都不见其悔改。最后只好把其支出来押运辎重,这更加深了卓颜对汉人的成见。

    草原的夜晚还是十分寒冷的,王越他们就要像往常一样点起火堆,卓颜一把走过来踢飞了火堆,然后转头就走。王越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这也日子卓颜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他早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旗人有什么了不起,自己是来保卫国家的,不是来当满族人奴才的。

    还是旁边一个年长的蒙古汉子拉住王越道:“这里不能点火,老毛子的骑兵经常在这附近转悠,一点火就把他们全招来了,我们虽然逃得掉,可车上的东西就全完了。”

    王越听了转头一看,只见士兵都没有点火,而是默默吃着干粮,王越顿时觉得汗颜无地,对卓颜鄙视的目光也不放在心上了。

    就在这时,东面突然响起枪声,紧接着北面、南面、西面枪声也接连响起。卓颜听到后猝然一惊,他飞快跑到一块高地上,大喊“集合”。现在四个方向他派出的游骑竟然都发出了紧急信号,这代表敌人已经从四面包抄了过来,而且摸到很近才被游骑发现。游骑因为摆脱不了追兵,只能鸣枪示警。卓颜立刻下令马车上的粮食搬下来,在最近的一个山岗上构筑阵地。

    几乎是他们才构筑好阵地,枪声最先响起的东面就出现了俄国人的身影,赫然是最凶悍的哥萨克骑兵,一眼望去,最少有五百人。

    王越此时来到卓颜的身边道:“看这样子,敌人最少有上千人,我们这么点人,有没有机枪和火炮,不可能守住,还是赶快撤退吧,乘着老毛子还没有合围赶快突出去。”

    卓颜这个时候紧皱着眉头,盯着俄国人来的方向,他们速度很快,不多时已经从一片黑点变成了一群黑影。俄国人显得很小心,马蹄都包着棉布,踏在地上发出一阵阵闷响。听到王越的话,卓颜回头看了一眼,冷笑道:“我们突围了,他们怎么办。”卓颜手指着正在马车边奋力卸下物资的十几个辎重兵。

    王越没有理会卓颜话语中的嘲讽,正了正头上军帽:“这里总要有人拖住俄国人,我和他们留在这里,你带部队向外突围。这里离边境线已经有几百里,俄国人竟然深入到这里,必须有人突出去报信。”

    “你……”卓颜闻言眼睛微微缩了缩,他也知道,虽然老毛子是仰攻,但以自己只有两百条枪的火力根本守不住这个山岗。以俄国骑兵的速度,不要几轮齐射,他们就能冲到自己面前,眼前这个汉人的提议是最好的选择。但留下来的人其结果不言而喻,这个汉人能有这样的勇气,自己以前倒是小看了他,卓颜脸色缓了缓。“这样,你们带着人冲出去,我留下来。”

    王越一听急道:“卓颜连长,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敌人摆出四面围攻的架势,就是想全部吃掉我们。现在部队只有你能带着士兵突出去,我们骑术太差只能拖累部队,现在必须赶快决定,你就快下军令吧。”

    这时另外两个和王越一起赴任的政委罗刚、陈福水和辎重兵的排长赵仁远也走了过来,他们都听到了王越与卓颜的对话,罗刚道:“卓颜连长,你赶快走吧,一听要突出去通知刘军门,不能让俄国鬼子在我们的土地肆意横行。”

    陈福水和赵仁远也点点头,道:“你们就快走吧。”

    卓颜此时眼睛有些红,拍拍罗刚的肩膀道:“想不到汉人中间也有好男儿,以前是我小视你们了。”

    王越平静地看着卓颜道:“不管汉人、满人还是蒙古人,关起门来我们可以打生打死,但在对外的时候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卓颜琢磨着这个新鲜的词汇,似乎在体味其间的深刻含义。不过这时东面的哥萨克骑兵已经越来越近,王越他们脚下的阵地都开始抖动起来。而此时西面和北面的俄国骑兵也已经出现了,黑夜里满是幢幢的人影,。

    王越再一次催促卓颜,卓颜只得大声招呼趴在麻袋后面的士兵,“全体上马”。

    整齐的骑兵方阵出现在山岗上,士兵双脚夹着马肚,两手端着枪,这对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来说就如同呼吸一般容易。卓颜回头看了看身旁的王越,道:“那些车上的粮食就留给老毛子,有了他们,老毛子不会要你们的命,这些日子我们也抓了不少老毛子,我们会把你们换回来的。”

    王越依旧一脸平静,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们一路顺风。”

    卓颜硬把心放了下去,回过头,马刀一指西南方向:“兄弟们,跟我冲,杀那些狗娘养的。”顿时队伍一片欢声雷动,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两百蒙古骑兵呼啸着从山岗上倾泻而下,朝着俄国骑兵西面和南面的结合部冲了过去。所有士兵都紧紧趴在马背上,这样可以减少中弹的机会,但不要以为这样他们就无法射击了。几乎是只有两脚挂在马镫上,整个人大幅度倾斜,黑洞洞的枪管从马脖子下伸了出去。

    “嘭”、“嘭”“嘭”……一片枪声响起,就看见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俄国骑兵像突然矮了一截,座下的战马纷纷双膝跪倒,把马背上的俄国骑兵给甩了出去。这个时候中**队还没有装备专门的马枪,骑兵用的还是普通毛瑟枪,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蒙古汉子的精准的枪法。
………………………………

第一百零九章 漠北争锋(下)

    第一百零九章

    这时山岗上也响起了枪声,王越他们试图把一部分俄国骑兵给吸引过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倒也有不少自由散漫的哥萨克向他们冲去,“哥萨克”在突厥语中就是“自由的人”的意思,原指那些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的人,自然不要指望他们的军纪有多好。山岗上面明显有中国人的物资,对于要应付西伯利亚苦寒的他们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更多的俄国骑兵还是朝着卓颜他们涌去,很明显他们得到命令是不能放走一个中国人。在这个汽车还没有出现的时代,骑兵几乎就是最快速度的代表,只不过进行了两轮的对射,双方就到了一个极近的距离。

    “噌”地一声,卓颜把马刀拔了出来。后面的士兵也纷纷把枪挂到背后,拔出了腰间的马刀,清一色闪亮的马刀在黑夜里闪着幽光,让人不寒而栗。这些蒙古骑兵一直是中国最强悍的骑兵,几百年前,他们甚至席卷了从黑龙江到多瑙河的广大疆域。而哥萨克骑兵则是一直作为俄国殖民扩张的先锋军,从乌拉尔到勘察加,横扫了整个西伯利亚,同样是凶悍的存在,两个国家骑兵的骄傲在这一刻碰撞在一起,溅出最艳丽的血花。

    九十七比一百零二,这场类似于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决斗,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九十七个英勇的蒙古汉子长眠在了他们家乡的草原上,而他们也看下了一百多颗敌人的头颅。血肉横飞,洒满了青翠的草地,其间的惨烈不用赘言。

    当卓颜和他手下的骑兵冲出重围,几乎没有一个人身上是完整的。卓颜背后也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