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旻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心若死灰,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接下来康秦、何淳等人一一被押上高台审讯,在充足的证据证人面前,这些人无法抵赖和辩驳,一一认罪。
刘晔最后站起来进行宣判:“王旻、康秦、何淳等人相互勾结,陷害同僚、下属,夺取郡中大权、控制郡兵、擅自任命官吏、擅自提高赋税,以致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有脱离朝廷管制、割据称王之意图,实属最大恶极今判王旻、康秦斩立决,诛三族,何淳虽有罪恶,却举报王旻、康秦等人有功,革除其官职、没收家产充公、发配漠北充军其他胁从有罪之人皆有处置”
王旻、康秦等人再次被押到台上,兵士们把他们按住面对台下的百姓们跪下,一队刽子手抱着鬼头刀依次走上高台各自站在一名人犯身后。
“时辰已到”刘晔大喝一声。
刽子手们一人端了一碗酒喝干喷在刀身,双手举起了鬼头大刀。
“斩”一声爆喝传出,一根令签丢在了地上。
一片片刀光闪过,几颗人头滚落在地,无头尸体们喷着血扑倒在地上。
“好,杀得好,杀得好”
“老天爷啊,你终于开眼了啊”
一直压抑着情绪的百姓们再也忍不住了,如潮水一般的冲上高台把王旻等人的尸首分而食之。
周围的官员将校、兵士们看到这个场景,一个个都忍不住浑身战栗,心中发寒。
这得多大的仇恨才能让百姓们恨成这样
第278章 西出玉门关
敦煌郡郡守、郡丞、郡尉、从事等一系列官员的任命成为了刘成现在要处理的头号事情,王旻、康秦等人被斩之后,郡守府内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能主事的人,辖下的几个县令之位也已经空了,必须尽快任命。
刘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广至县令李逾升任为敦煌郡太守,任命西巡军随军官员赵昂为郡丞,从西巡军中挑选一名校尉接任郡尉一职,其他一些官职、县令之位也相继进行了任命,经过几天的安排,终于安排妥当。
在这期间,马超那边也有了好消息传来,盘踞在白龙堆一带的匈奴马匪乌质及手下一干人等全部被剿灭,匪首乌质被斩杀,只有极少数马匪逃入沙漠之中生死不明。
西巡大军不能长时间呆在敦煌,刘成的时间有限,在对敦煌郡的吏治进行梳理之后,决定收购一批粮草就启程出发前往西域。
这日刘成派人把新任太守李逾和郡丞赵昂找来说道:“大军过几日就要启程去西域了,不过粮草方面还有一些缺额,本将想让你们太守府出面向民间采购,就按照市价购买,这笔开支由西巡军费负担,不需要你们太守府出钱,也不摊派给百姓,不过大批量采购要比市价稍低,咱们不占百姓们的便宜,也不让百姓们吃亏,相关的采购事宜由刘晔跟你们商议”
李逾想了想拱手道:“查抄王旻、康秦等人家中发现了大约五百石的粮草,虽然这批物资要算在府库之中,不过朝廷大军西巡,我敦煌郡也要表示一番,可以把查抄的这批粮草送给西巡大军,至于剩下的缺额再去向民间采购”
刘成也没有拒绝,同意道:“那好,剩下的事情你们跟刘晔去商议。还有一事,此次西巡乃是本将第一次,也是西巡大军所有人的第一次,尽管大军中大部分都是凉州人,但穿越茫茫沙漠危险性极高,本将军希望你们能举荐几个去过西域各国的向导,被举荐者需要有很丰富的沙漠生存经验、要懂得西域各国的风俗、要熟悉西域各国的情况另外还需要一些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总不能咱们过去了,他们不会说汉话,而咱们也不会说他们的话,双方岂不是无法交流所以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
李逾道:“是,下官立即去安排,尽快把向导和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找到”
过了两天,所缺的粮草也全部采购齐全,一共找到四名向导和三名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
四名向导中有两人曾经作为敦煌郡的信使往来于西域长史府,两人都有四十多岁了,属于官方人员,不过已经不做信使有几年了,穿越沙漠的经验还在;另外两人经常被商旅雇佣来往西域各国,家眷都在敦煌郡,也算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三名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其中有两人是太守府的文吏,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中年人年轻时去过西域各国,还在西域长史府待过多年,另外一个是疏勒商人,在西域走南闯北多年,不但精通各国语言,还熟悉各国的人口、国力、兵力、文化和风俗。
大军在敦煌城过了正月十五,好好饱餐了几顿。
次日,正月十六,大军从敦煌城出发前往玉门关。
氏置水西岸,大军沿着河岸一直向西南方向前进。靠近河岸边,空气还算比较湿润,将士们休息了这么久,精气神都恢复得不错。
到下午申时左右,大军一直沿着河岸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前面就出现了一个岔路口。
刘成看见后边走边问陈群:“差不多走了七八十里吧”
陈群扭头问管记里鼓车的小吏:“记里鼓车的鼓敲响了几次”
“回上官,有八次了”小吏回答道。
刘成对陈群道:“让向导们过来一下”
不用派人去喊,四个向导就骑着马从后面赶了过来一起行礼:“拜见将军”
刘成指着前方的岔道口问道:“前面出现岔道了,大军要走哪一条道”
官方出身的向导拱手行礼回答道:“回将军,不转弯一直往前走去往阳关,到了岔路口向右转道去往玉门关前往西域,这两个关口都可以走,不过走阳关一般是前往鄯善国的国都伊循城,走玉门关一般是前往扜泥城或高昌、焉耆”
刘成想了想说道:“传令张绣带一千骑兵为前锋前出十里开路,大军向右转向走玉门关”
“遵命”传令官答应,随即派出了传令兵去传达军令。
张绣接到命令之后点起一千骑兵越过主力大军很快跑到前面去了,还带去了两个向导,次日西巡大军于正午时分抵达了玉门关附近。
远远看去,一条蜿蜒的长城出现在远方,正面是一座关城,被称为小方盘城,来往行人商旅都是从这里通过,在城墙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烽燧,一个接一个,直到地平线的尽头。小方盘城往北二十多里有一座大方盘城,那是整个玉门关防御体系的军需粮草囤积地。
整个玉门关防御体系东西长达九十里,南北宽约一里,涵盖了军事指挥、瞭望传递、军需囤积和屯兵驻守等多种功能
考虑到出关之后环境恶劣,困难会越来越多,刘成下令大军在玉门关休息一个下午,就在玉门关准备好五天的干粮。
下午刘成并未休息,在新任玉门关守将黄凌的陪同参观巡视了整个玉门关防御体系的大部分建筑。
刘成等人骑着马走在城墙上,他略粗估算了一下,这长城的地基宽大约三米左右,顶宽一米五左右,高度也是三米的样子。
刘成一边看一边问道:“这长城墙是如何筑造而成的”
黄凌抱拳回答道:“回将军,全部是就地取材,由芨芨草、黄土、砂砾逐层夯筑而成”
这长城城墙墙体已经风化得相当严重了,特别是城垛女儿墙,虽然沙漠地带下雨量较少,但下雨依然会冲走墙体上的泥土砂砾,所以墙体会越来越薄,也越来越矮,很多地段的城垛女儿墙都没有了。
一路行至大方盘城,刘成观察了一下,估算这方盘城的面积大小,大约一百多米的长度,宽有十七八米,墙体上排列整齐的孔洞,因这是囤积军需粮草之所,这些墙体上的孔洞应该是通风口,如果有敌军来攻,也可以作为射箭孔射杀敌人。
站在大方盘城上,黄凌指着北方不远处一条河流说道:“将军请看,那边就是籍端水的下游河段了,它消失在大漠中的盐沼之中玉门关所有将士们的粮草军械全部都是用船只从郡城运来的”
刘成又巡视了一些烽燧之后就带着随行官员将校返回了玉门关小方盘城。
次日清晨,大军启程出发。
出了玉门关之后,环境天气就完全不同了,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空气逐渐变得干燥,到了正午时分气温上升得很快,将士们感觉有些热,很多人取下头盔,甚至有人想要卸下盔甲。
一个向导策马上前对刘成说道:“将军,快告诉将士们,不能脱下头盔,也不能卸甲,尽量不要把身体暴露在外面,这里干燥,人体容易失水,把身体暴露在外失水更快,还要用配发的布片遮住口鼻另外还要告诉将士们,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这样很容易把水喝光,造成饮水不足,只有实在干渴得没办法忍受了才能喝一小口,尽量节约用水,水在沙漠里就是命啊,没了水,将士们撑不过一天就会失去战斗力的”
刘成听了之后回头看了看,发现不注意这些细节的都是他从长安带来的直属骑兵,西凉军倒是有些在沙漠中行军的经验,他对身边传令官吩咐道:“听到了没有,马上把向导的建议当做本将军的军令传达下去”
“遵命”传令官答应后立即派传令兵去传达命令。
军令是传达下去了,脱了头盔和甲胄的将士们只好穿戴回去,但是喝水的事情就不是军官们能够控制得了的了,有些人有一点点口渴就喝水,一牛皮袋水还没有到天黑就喝光了,每个人都只有一袋,如果喝完了再去喝别人的,那么别人就没得喝了,别人自然是不肯的,没水喝的人只能硬挺着。
傍晚时分扎营的时候,刘成听到报告说军中有数百人已经喝光了自己的水,口渴的不行,想要再补充一袋。
一袋水的配备量要支撑一天一夜,这已经是最大配备量了,刘成听完刘晔的报告后吩咐道:“不准在明早之前不准再给他们水喝,让他们长长记性”
刘晔答应:“明白”
这下这些人终于尝到了苦头,一夜没水喝,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口干舌燥,嘴唇都开裂了,补充了饮食之后这些人总算学乖了,不在大口大口猛灌。
大军在第二天下午抵达了一个叫都护井的地方,水井的旁边有一座烽燧,是很多年前一个西域都护命人在这里挖井而得名,井挖好之后,又在旁边一个土包上修建了烽燧堡垒,驻扎了一伍兵士守护这座井,为来往的商旅行人提供饮水和食物,当然是要收钱的。
第280章 凶险白龙堆
西巡大军在都护井旁扎营过夜,除了安全警戒的安排之外,刘成还下令给将士们补充的淡水要全部煮开,防止遭到新地区细菌的侵袭。
出了玉门关的这两天里,将士们的兴致都很高,塞外奇异的戈壁大漠风光让这些从来没有来过沙漠的将士们流连忘返,直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的奇妙。
西巡大军又行军两天之后来到一个叫居卢仓的地方。
居卢仓是一座兵站粮仓,这是来往鄯善国和敦煌之间这条楼兰道上最为重要的一座交通兵站,也是这条道上最大的粮仓,汉朝在鄯善国和高昌屯田而得的粮草有一部分会运到这里来,它是这条楼兰道上的大本营。
居卢仓驻扎着五十多个兵士,坚固的堡垒,堡垒上有通风孔洞,日夜都有兵士站岗值守,弓箭一刻不离手。
西巡大军在这里补充了一部分粮草,这些粮食存放在这里有几年了,不过还可以食用,把这些陈粮吃完了就可以运来新粮。
出了居卢仓之后,兵将们就觉得不太好玩了,一个个开始叫苦连天,在戈壁大漠中行军的确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从长安来的兵将们刚开始还觉得大漠风光无限,可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而且时间长了有视觉审美疲劳,就感觉枯燥无味。
特别是昼夜气温相差较大,白天正午时热得不行,夜晚却又冻得要死,很多人被沙漠里的风吹几天,皮肤变得干燥开裂,有些人被沙漠的太阳烤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沙哑了。
好在西巡大军都是训练有素的将士,不是杂牌,在刘成三令五申强调了军纪之后,将士们都很自觉的不在叫苦。
在沙漠中行军,总是感觉想喝水,吃够了苦头的兵将们渐渐开始学会节约饮水、学会在沙漠里生活。
在居卢仓的西南方向的楼兰道上有一口井,叫做西沙井,也是这条路上补充饮水和食物之地,就像是后世高速公路旁边的服务区,你可以不在此歇脚,但必须带上充足的食物和水,一旦你在此歇脚,要补充食物和水,那不好意思,拿钱来,忒贵忒贵的。
过了沙西井,西巡大军向西北方向出发。一望无际的大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