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我认为袁氏并不想铲除董卓,只是与董卓虚与委蛇,袁氏若想铲除董卓,他们不会乖乖交出西园军的兵权,不会任由董卓摆布,那么袁氏为何不想铲除董卓呢难道是不想惹事这种可能性很小,要知道自从董卓入京以来已经对袁氏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袁家四世三公,势力庞大,袁隗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属下大胆猜测,袁氏早有不臣之心,想借董卓之手祸乱朝纲、搅乱天下,他们好浑水摸鱼、从中渔利何颙、伍琼、周毖等人撇开袁氏,密谋想要除掉董卓可以证实这一点;袁氏没有把黄琬和杨彪出卖给董卓,也可证实这一点,因为袁家需要杨氏、黄氏来共同牵制董卓,如果朝中势力都被董卓铲除干净,只剩下袁氏一家,袁氏就危险了”。
“其次,如果何颙、伍琼、周毖、种辑等人背后没有另外的靠山,只是暗中撇开了袁氏要铲除董卓,这就相对要简单一些;但如果这些人背后还有另外的靠山,这事就变得复杂了,他们背后的神秘靠山到底是谁呢需要进一步查实”。
“再次,种辑这个人,他到底其他势力安插到我方内部的内鬼,还是只是想要跟何颙、伍琼和周毖等人铲除董卓,但并未完全背叛主公呢这还需要进一步查实,毕竟种辑在主公麾下的地位不低,怀疑可以,但如果贸然对他采取手段,则可能会对我们内部造成不良影响不管他是哪一种情况,属下认为都不能让他参与到密谋铲除董卓的行动当中,董卓和他手下的人绝对不是吃干饭的,难道董卓就没有收集消息的渠道属下认为,以这些人掌握的实力还铲除不了董卓,一旦行动失败,只要种辑牵涉其中,一定会牵扯出主公,董卓必定会认为是主公在背后指使,那时候董卓又要与主公正面交锋了,这恰恰违背了我方的宗旨”
第128章 冤大头
刘成的宗旨是利用董卓铲除士族势力,自然不能一直由他来跟董卓打擂台,这是刘成跟众心腹幕僚们早就商议决定好的,所以不管种辑到底其他势力安插进来的内鬼,还是他只是想要铲除董卓并没有完全背叛,都不能让他继续跟这班人混在一起。
可是如何才能让种辑不跟这班人混在一起呢这只怕很困难,又不能把他绑住、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要知道他可是秩比两千石的步兵校尉,又是刘成手下有数的统兵大将,没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怎么能随便限制他的自由
幕僚们对这个问题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荀彧这时站出来拱手对刘成道:“主公,为今之计只能把种辑调离北军,而且还不能让他和其他人感觉到他是失宠了或者主公要夺他的兵权没有种辑的兵权,他们很可能会放弃这次计划。而且就算他们强行发动,事后牵扯出臣主公的可能性也要小很多了,到时候主公可以装作毫不知情,指出种辑是某人安插在我方内部的内鬼,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刘成想了想,点头:“有道理啊唔,议郎的位置还有空缺,明日本将军就上书建议迁种辑为议郎”
议郎的品秩不高,比步兵校尉的品秩低得多,但是议郎是文官,可以入朝参政,步兵校尉是武将,连将军都不是,而且文官的地位要比武将的地位高得多,从步兵校尉到议郎,看上去是品秩变低了,但实际上却是升迁了。
幕僚都离去之后,刘成单独把荀彧留了下来,问道:“黄门侍郎荀攸跟文若是何关系”
“是属下侄儿,主公为何这么问”荀彧诧异的问道。
荀攸虽然是荀彧的侄儿,但年龄却要比荀彧大上好几岁,黄门侍郎的官职可比荀彧的守宫令大得多。
刘成犹豫了一下,说道:“刚才在议事过程中,我少说了一个人,就是荀攸他也是何颙、伍琼、周毖、种辑这些人当中的其中一个”
荀彧脸色大变,立即道:“主公,我这就回去让他退出,以他们手中掌握的实力想要铲除董卓无异于痴人说梦,一旦事败,后果不堪设想”
刘成抓住荀彧的手臂摇头道:“文若,你太想当然了,太一厢情愿了,荀攸虽然是你的侄儿,但他的年纪比你大好几岁呢,官职又比你高,听说是一个极有主见之人,你这么做不但劝不住他,还会让他们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行动,因为他知道你不会出卖他,但他也会担心夜长梦多,提前行动有很大的可能性。”
荀彧急道:“可是若让他继续参与下去,恐有性命之忧啊”
刘成笑着安慰道:“文若稍安勿躁,你担心荀攸的安全,本将军可以理解,不过你想想想,他们几个书生也就是夸夸其谈,没有实力根本成不了事。这样吧,既然你担心荀攸的安全,就回去劝劝他,不过一定要注意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若实在劝不住,也不要担心,我们有人盯着他们,也有人盯着董卓,一旦董卓察觉到他们的小动作要对他们动手,你就提前通知他撤离”
荀彧叹道:“也只能这样了”
次日,刘成把奏疏送到尚书台,董卓并未留难,也知道阻止不了,再说只是一个议郎而已,无所谓,很快就批复下来。
刘成派人把种辑找来说道:“种辑啊,我们在朝堂上的实力太过薄弱,根本就没有话语权,本将军考虑了一下,我麾下有资格且又有能力进入朝中参政议政的人唯独只有你一人,因此我想把你调入朝中当任议郎之职,你觉得如何”
种辑听了这话就有不由自主往坏处想,难懂是刘成发现了什么要不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把我调入朝中呢没有了兵权,我们还怎么对董卓动手他看刘成的神色,就知道刘成是认真的,已经决定下来了,他不想去都不行,而且他也没有理由拒绝,拒绝的话又可能让刘成认为他舍不得放下兵权。
“怎么,不想去朝中任职军中之事你必担心,你走之后,本将军会安排得力人手接替你的位置,不会出岔子”
种辑的后背心开始冒汗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答应,若不答应必会引起刘成的猜忌,只能硬着头皮道:“不是,卑职服从将军的安排,去做议郎可是升迁了,卑职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那好”刘成点点头,拿出调令递过去说道:“升迁官文已经下来了,你回去之后就跟王双做好交接,明日就去光禄勋衙门上任吧”
种辑不敢表现出不满,高高兴兴接过任命官文告辞离去。
种辑回去之后跟王双做好交接之后很快就出营约见何颙、伍琼、周毖和荀攸等人,把情况说了一遍,这些人没想到密谋计划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会出现这种意外情况,种辑没有了兵权,就只能依靠伍琼的城卫军,但是城卫军的战斗力是众所周知的步行,但众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开始继续完善铲除董卓的计划,主要武力就是伍琼的城卫军,不过要把密谋的计划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
十一月十五,大朝日。
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董卓站出来对刘辨说道:“陛下,朝廷得到消息,河东匪患已经极为严重,昨日收到消息,匪军南下迅速,快要打到黄河北岸了,形势十分危机,倘若让他们渡河过来,雒阳城就危险了,所以必须要派大将率军前去剿匪”
刘辨道:“爱卿,朕记得当初太后在世时已经下旨要让李肃带兵前去河东剿匪的,难道李肃还没有去吗”
董卓道:“陛下当知道那日李肃被廷杖八十,打完之后伤势颇重,到现在都还没有好利索。如果重新派大将统军出征,可又需要筹备大量粮草军械,如今国库空虚,根本筹措不到足够的粮饷”
太傅皇甫嵩问道:“董太师,如今是你摄政,掌管朝廷大小事务,你却对陛下和满朝文武说国库空虚,你不觉得害臊吗就算国库空虚,你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不能说出来,而是要想办法,等想到了办法把国库填满,再来奏报陛下,如此才显示你的才能。难道国库空虚就可以不顾匪患,任由其荼毒天下百姓吗”
董卓暗恨皇甫嵩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打他的脸,可他又不好发作,毕竟皇甫嵩说得是无可挑剔,他冷哼道:“皇甫太傅,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国库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赋税,今年的赋税早就收上来了,用光了还有很大缺额只有等明年第一批赋税收上来,朝廷才有钱花。咱家又不是神仙能够凭空变出许多钱粮来。国库最后一批钱粮几天前已经全部拨给北军了,一共半年的粮草、五千套兵甲。如今西凉军和西园军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饷出征,若要派兵扫平匪患,只能派北军出征”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刘成,刘成心中暗骂,难怪粮饷军械给的那么痛快,原来董卓这厮是想让我去剿匪,消耗我的实力。
刘成转念一想,出征的确会带来伤亡,但未尝也不是一种实战练兵的途径,河东那些匪军不是正规军,战斗力无法与朝廷和地方官员相比,如今北军已经整训两个月了,还没有通过实战检验战斗力,这次倒是可以拿那些匪军练兵,若战胜,则可以从匪军俘虏当中挑选精壮填补兵力损失,说不定还能缴获不少军资钱粮。
刘成又想,他率北军离开雒阳,正好可以给董卓腾出空间,让他对朝中各方势力下手,有他和北军在雒阳,董卓心有顾忌,不太敢放手施为。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皇帝刘辨的安全,没有北军在雒阳牵制董卓,董卓就没有了顾忌,要动刘辨简直不要太容易。
想到这里,刘成左右看看董卓和满朝文武,说道:“北军将士拿朝廷粮饷,自当为国效命、征战沙场,董太师若想要让本将军率北军出征扫平匪患,则必须当着满朝公卿和大臣们的面答应几个条件”
董卓心说只要让你小子离开雒阳,几个条件算什么,当即道:“好,你说”
“第一,北军现在是有半年的粮草,看似很多,实际上大军出征在外的消耗要比在驻地驻扎大得多,半年的粮饷还是太少了,太师必须再筹措三个月粮饷和五千套兵甲,何时凑齐,大军就何时出征”
董卓皱起了眉头,国库已经空了,他并没有说假话,他去哪里再筹措三个月粮饷呢
这时李肃看出了董卓的难处,他也知道董卓想借剿匪之名把刘成和北军调离雒阳,消耗刘成的实力,可是没有粮饷就无法让北军开拔,他眼珠子转了转,站出来抱拳道:“太师、各位大人,末将倒是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是否可行”
董卓正是为难之时,也不管李肃的办法是否真能行,于是抬了抬手:“你说说看”
李肃说道:“扫平匪患是朝廷当前的大事,国库空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各位大人世代深受皇恩,如今朝廷有难处,何不各自拿出一些家财捐助给北军作为粮饷呢”
董卓一拍大腿大笑道:“好,此法甚妙如此,咱家拿出二十万钱捐给北军,诸位大人多少也捐助一些吧,啊”
朝廷大臣们听了李肃和董卓的话,一个个气得脸都变成了猪肝色,敢情董卓是想让他们当冤大头,他们都恨死李肃了
刘成看着这一幕心中暗笑,他知道从这一刻董卓与士族们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第129章 公主的心上人
刘辨坐在丹陛之上看着下面众臣们一个个的表情,感觉很有趣,反正他现在不管事,有任何事情都有刘成替他顶着,董卓也不再针对他,他只管坐在上面看戏,这一观察之下,大臣们听到董卓要他们捐钱充作粮饷军费用于剿匪,也是一个个表情各异,他从前一直没想到静静的坐在这里观察朝中大臣们的表情会这么好玩。
大臣们一个个低着头默不出声,谁也不愿意先站出来表示自己捐多少钱粮,董卓等了一下见无人响应他,很是生气,干脆直接点名,一个个询问,首先问官位最高的袁隗:“袁太傅,你家一门四世三公,这都是皇恩浩荡才有如此殊荣,如今陛下有难处、朝廷有困难,你袁家有良田百万亩、商铺数千间,地窖藏有财宝无数,难道你不应该表示表示”
袁隗苦着脸长出来拱手道:“太师啊,袁家的确世受皇恩,无以为报,家中的确略有薄田、也有几间商铺,没有太师说得那么夸张,太师既然都主动捐献了二十万钱,老夫就捐献十八万钱吧”
不等董卓说话,刘成就站出来笑道:“好,好啊,袁太傅果然深明大义,朝廷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你们这些老臣啊,既然袁太傅都捐了十八万钱,董太师也捐了二十万钱,我刘某也捐二十万钱吧。那个,荀彧啊,赶紧把捐献者的姓名和数目记录下来”
荀彧马上答应:“是,将军”说完立即开始动笔。
刘成看向董卓,向他眨了眨眼,右手暗中打了一个手势,董卓一看,五五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