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蚰狭俪そ⒈币篮核⑽骺匕褪瘛⒛贤ㄏ嬖痢λ恼街兀词吩毓旒<性谥性宕食胧瘛⑽狻⒊裙恼屑洌弥匆渍兄轮罘焦ザ帷�
  所以留着荆南成汭做个缓冲区也好,否则的话己方势力在北面与梁、晋这两方强大势力,乃至河朔诸国交战周旋,南面还要与蜀、楚、吴等国明争暗斗,也极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窘迫境地。起码眼下李天衢的心态把持的很稳,还没到会以为凭他一己之力便能单挑诸国的份上。
  至少眼下而言……
  李振按李天衢的指示,继续开启与淮南使臣交涉接受成汭称臣的事宜细节。成汭周边有王建、雷彦威、马殷等几方敌对势力,不愿再与李天衢交战,还是采取向中原王朝称臣表示奉从的策略,而李天衢也容许成汭对藩镇辖境内军政都保留自主权,彼此都能满足对方的底限,所以交涉的结果,还是成汭顺利的转而向李天衢称臣。
  只不过交涉的过程中,由李振本着要向你荆南军往死里索讹“保护费”的原则,虽又耽搁了些时日,但也已是最大化的敲定了成汭方面每番贡赋时需要向己方势力提供的战舰数量。
  而荆南军如今称臣的对象已经不是朱温,李天衢心说自己倒也有权干涉其出兵征讨的目标。至少眼下尚还与杨行密处于友军的关系,也总要看着点成汭这头铁娃别又过早的兴兵前去与南吴干仗。
  真到了有朝一日要与杨行密为敌的时候,成汭也必然能成为一方助力。就算他会按原本的轨迹兵败南吴而丧命,正史里朱温又是怎么趁机接管其藩镇领地的,李天衢到时也打算那么干。
  不过对于成汭向李天衢称臣一事,蜀国王建那边可就不乐意了。今番东征才取下三处州府,结果成汭却倒向了魏国,蜀军再要攻打,却也要忌惮荆南军如今背后的靠山。
  不过蜀国那边作何反应,李天衢也并没有放在心上。我收小弟,犯得着看你王建的眼色行事么?
  蜀国方面不得已,继续东征进取疆土的事宜也只得搁浅,王建又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北伐甘陇的那一路兵马上。
  李天衢在汴京也在留意着共同举兵讨伐梁国的晋、蜀两方战事的进程,直到西北面有军情传至,李天衢闻报后却不由的乐出声来。王建野心勃勃,发两路大军分别攻打甘陇、荆南地界。他东征的军旅,好歹还从成汭手中抢下三处军州,可是北伐的兵马,不但半点便宜没占到,反而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由王建麾下王宗侃、王宗祐等义子统兵,率领八万兵马杀入梁国治下凤翔府。先行与梁将段凝、符道昭交锋厮杀,对方看似不敌,连连后退,蜀军则咄咄逼人、步步紧逼,势必要趁机攻取下甘陇诸州疆土。
  然而距凤翔府治不过五六十里,又有梁军大将李思安、张存敬率领伏兵骤然杀出,几面合围,杀得王宗侃、王宗祐所统领的蜀军大败亏输,一路崩溃奔逃,直至撤回蜀国治下领地,北伐大军伤亡过半……而蜀帝王建往北侵攻梁国扩张疆域的计划,也彻底以失败告终。


第420章 不甘落于人后,南吴也要出手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建到底还是轻视了朱温麾下将领的实力,他的惨败也在意料之中。不过晋国李克用攻打河中军竟然也无果,这也让李天衢感叹就算梁国如今几乎已快被打成西北军阀,可是有朱温支撑局面,麾下也尚有不少名将效忠竭力,看来这几年内尚还无法将其彻底消灭。
  这一次攻打梁军大将牛存节坐镇的河中军藩镇的晋军主将,除了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还添上了周德威这个几乎也在同期于晋国名声鹊起的将才。包括李嗣源等人在内,他们几人也都是晋军涌现出来的又一批中坚力量。
  不过晋军由他们二人共同掌兵攻打河中军,而再度无功而返的因由,李天衢起码也能猜出一个:
  因为周德威、李嗣昭二人彼此不合,虽然尚还没到当年李存孝、李存信那般相互仇视打压的份上,但是他们矛盾很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公开化。
  而他们两个会冰释前嫌,也要等到李克用临终嘱托之际,周德威得知李克用遗言让他与李嗣昭务必要修好,感泣不已,并挥军驰援当时遭受梁军猛攻的昭义军。然而待周德威杀至城下,高呼告知李嗣昭晋王已薨,由李存勖继位,杀退梁军,速开城门之际,李嗣昭的反应则是“此必为贼所得,使来诳我耳”,而当即便要放箭射杀周德威……
  闹到临终前的李克用尚还要挂念,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还险些自相残杀,李嗣昭、周德威二人之间相互抵触的情绪也是可想而知。也是要经过李克用、李存勖爷俩苦口婆心的嘱咐劝说,后期他们维持相对和睦的关系。可至少眼下而言,这两个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受提拔重用的晋军后起之秀看彼此也仍十分的不顺眼。
  就算李嗣昭、周德威都是五代时节出类拔萃的名将,可是面对将河中府打造得固若金汤的牛存节这等对手,军队内部如果不能团结一致,甚至还要相互较劲的话,河中军藩镇能打得下来,那才见鬼了。
  了解过河中、甘陇那边的战报,李天衢转念一想。我与李克用、王建联合举兵,闹得阵仗很大,结果如今看来,还是我获利最多?
  山南东道高季昌降从,荆南成汭称臣。还有王彦章、符存审、张归霸几路大军又已杀入武昌军地界,如今杜洪也根本没有外援可以求助,治下申、安、黄、薪四州也相继告破,眼下杜洪只剩下岳州与鄂州两处州府,要打破武昌军治所灭了他这一方割据势力,也已是指日可待。
  杜洪的实力相对很弱,战事打得如此顺利也都在李天衢的意料当中。不过己方势力又兼并下大片疆土,这也势必会引起邻近的割据政权更为眼红觊觎。加上如今攻占的武昌军四处军州,李天衢观察舆图,也发现自己掌控的疆域,已将杨行密一方势力位于长江以北的领土给彻底包围住了。
  当初是因共同要讨伐朱温而达成共识,可是如今杨行密的吴国已与梁国乃至其附属势力已无接壤的领地。他与晋国对外的策略又截然不同,朱温梁国一日不灭,李天衢知道李克用应该还是会尽量维持彼此的合作关系,但是杨行密要与朱温为敌,是因为他本来把梁国看成时最大的威胁。
  可时至今日,对于南吴而言最大的威胁,又已换成了谁?
  正当李天衢以为,也是时候针对杨行密须调整战略部署之际,竟已有南吴对外用兵的消息传来。不过得知杨行密挥军攻打的目标,李天衢反而心头一宽,心说看来几年之内,南吴还有大片的疆土要吞并,现在尚还没有底气与己方势力开战……
  “眼见朕与晋、蜀三国联合出兵,吴王到底是不甘寂寞,而要对钟传出手了……”
  汴京皇城当中,专供帝王游览的宫区当中,李天衢邀来严可求、韦庄、张居翰以及新近受封黄门侍郎的梁震等谋臣坐在一处凉亭之内,一边观览景致,一边针对南吴出兵攻打坐镇赣地的钟传这桩事件细议长谈。
  此间宫区列殿、台、亭、阁,不但内有石头叠成的小山上修一殿二亭,栽种分布着花竹奇石,还凿开泉眼做湖,又在湖作堤筑阁接亭,周围树木花草,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也是图个省事,李天衢便直接就按宋朝时节汴梁皇宫内院的叫法定名为延福宫。不过此间供帝君的宫区虽然鸟语花香、景致秀美,规模却并不算大。
  李天衢也没打算如北宋徽宗那败家昏君那般,再大肆扩建营造,还要动用花石纲修筑什么艮岳万岁山,养山禽水鸟十余万,劳民伤财,皇家专属领地的苑囿成倍扩建。皇城内苑的规模,大概够用足矣。
  清香茶茗、干果蜜饯由内侍小黄门呈集到亭内。听李天衢提及杨行密对统掌原属江西观察使,如今也已改封为镇南军藩镇领地的钟相悍然出兵,韦庄先是把手中茶盏一放,便说道:
  “钟相坐镇赣地,一直无意外扩,各处藩镇杀伐,他也从来未曾插手。吴王如今不宣而战,虽说也难免为人所非议……可是钟相虽曾受朱温赐封,无论对我朝还是梁国,实则对外不臣服于任何一方。而吴国名分上到底仍为我朝友军,吴王要取赣地诸州,我朝也不便插手干涉。”
  “钟传自当初从戎投军征讨王仙芝反军伊始,先据洪、抚二州为根基,而后得拜封为镇南军节度使,至今主政赣地已近二十年,他自以为治下疆土稳固,能够独善其身。可是镇南军下辖洪、江、信、袁、抚、饶、虔、吉八州之地,疆域广阔,又怎能不招致他人觊觎?
  群雄逐鹿,相互杀伐,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吴王与我朝联手,又取梁国江北几处军州,如今秣兵历马,三军用命,麾下也多有良将可用。即便镇南军也算是一方强藩……如今看来吴王要取赣地,也是势在必得,钟传纵能抵抗一时,恐怕他镇南军的基业也终究难以保住。”
  严可求继而对杨行密与钟传之间即将打响的战事,也说出自己的看法。李天衢点头表示认同,心中则寻思着:如今看来,杨行密把外拓疆土的目标转移到钟传统掌的镇南军藩镇……比起原本的轨迹也已提前了几年吧……
  如今钟传已经统掌镇南军近二十年的时间,可按史载他应该割据江西地界近三十年。而杨行密以主公高骈报仇雪恨为名,举兵自据一方开始,实则便已惦记着江西地界,只不过当时还在世的谋士袁袭力谏我军现在可打不过钟传,杨行密这才又兴兵南下夺占宣州,掌控住宁国军藩镇不久,孙儒遂也气势汹汹的杀上门来……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杨行密已建立吴国,以他如今的实力也足以强攻钟相割据的领土。毕竟对比如今与后来行政的版图,后世诸如河南、河北、山东地界都囊括好几处的藩镇领地,而钟传所统掌的一处镇南军,便已相当于江西省全境。
  杨行密往东打,却仍与两浙钱镠处于僵持阶段,往北拓展疆土的空间,也被李天衢彻底封死……那么他也就唯有提前把目光落在镇南军藩镇,意图尽快吞下钟传的领地。而李天衢继而又想到,直到杨行密如愿以偿的兼吞下镇南军全境疆土……想必也已到了我与他反目为敌的时候。


第421章 南吴、吴越,那边还有个闽国
  不止是李天衢先知先觉,预计己方势力与南吴之间也要开启战端的时日逐渐临近。台榭凉亭当中,也加入大魏帝君智囊团的梁震又得以入仕为官,当然也有意尽快一展所长,他遂也出言道:
  “陛下与晋、吴两国虽然视朱温为共敌,可如今梁贼退守于关中,而吴王素有野心,他意图称霸江东,而进取吴越国统掌的两浙之地不成,便转而发兵攻打镇南军八州疆土。若真如吴王所愿,做大声势,想必回过头来,也仍势要取淮以南、江以东诸州领地。
  可除东面吴越国以外,我朝掌控淮南,若再顺利攻取武昌军鄂州,以控扼控制了长江中游水陆要害,如此对吴国形成扼制之事,吴王意欲雄霸一方,不肯屈居人后,却不是要把我朝视为威胁?我军也须早做准备,以提防吴国暗使伎俩。”
  李天衢闻言呵呵一笑,便对梁震悠声说道:
  “爱卿上任参议国事时日不久,也有所不知,朕与众卿先前共议与周边诸国的处境,也早料定因一时利害而与吴国联手,可早晚彼此也终要有纷争战事。
  吴王虽有雄才,可他吴国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就算他能夺下镇南军藩镇领土,转而会将与我朝为敌,殊不知届时我军也已部署齐备,届时且看到底又是谁能占得先机……”
  杨行密韬光养晦,也经营得吴国愈发强盛,可到底他那一方势力内部的隐患实在太多……李天衢心想统掌吴国长江以北大片疆土的田頵,与他主公之间的矛盾终究会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杨行密的大舅子朱延寿也有夺权的意图;再加上野心与日俱增的徐温……这些事,终究还是会发生,也必会将大伤吴国的元气。
  就算杨行密可以凭着他的权谋心术,化解掉其中一些危机,但是李天衢暗付我可也早就做好了趁火打劫的布署。现在你我还是名义上的友军,可是等到这层关系破裂的时候,就看谁出手更快更狠了……
  李天衢心中念着,随即又长声说道:
  “就算吴王也有意拓张疆域,势必要取下镇南军藩镇领土,而钟传未曾臣服,名分上我朝也不便插手。可是吴王倘若再兼吞赣地,西有荆南成汭,也一直对其虎视眈眈;东有吴越钱镠,也是吴王的老对头了;届时还要再算上东南面的闽王王审知,吴国再吞并江西诸地,疆域也将与他闽国大片接壤时,又会如何作想?
  当初朕能与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