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渥那小儿贤明?我呸!从来未曾见过如他这般糊涂愚蠢的驴鸟!虽然那小儿玩物丧志、愚不可及,可好歹他是先王骨血,我也只得效死竭力……但他却无端要来害我性命,这又是何道理!?
尔等爪牙宵小,当年我从先王誓师起兵于庐州合肥,历经无数战阵……我等功勋宿将,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时,你们这干小辈只怕还在穿着开裆裤,倒也敢来与我为难!为虎作伥的鼠辈,打压功勋宿臣,我早就恨不得将你们除绝诛尽,今日倒正是好机会!”
王茂章满腔怒火,早便似是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再听得有人置骂时又怎能按捺得住?他猛的一夹马腹,绰起长枪,驱使坐骑便如离弦之箭一般暴蹿了出去!
迎面大队的吴军如潮水一般涌来,王茂章就见成排兵刃映射出的寒光落错,也朝着自己这边涌来……然而他猛的大喝一声,一直压抑在胸腔当中的血气与抑郁忿意,在这一刻,也完全爆发开来!
即便朝着自己这边扑杀过来的士兵,身披的都是以往他所效力的吴军制式衣甲……但是王茂章已然动了真怒,对方势必也要取自己性命,他出手自然也不会再留半点情面!
锋刃森寒的长枪探出,枪头立刻疾速摆动起来,冲在最前头的几个吴军甲士身上登时暴起一蓬蓬血雾。王茂章继续催马冲杀,毫不停留的又朝着后方的部众疾冲过去,溅血的枪锋也总是能狠狠的搠进面前敌将敌兵身上致命的位置,一排排的尸首,便相继扑倒在了地上!
很快的王茂章冲杀到那个扬言要擒杀他的骑将面前,再度凄厉的咆哮起来,手中长枪如惊鸿闪电般探出。而那员骑将却被又料到王茂章当真如此悍猛,就见迎面搠来的长枪锋刃上映射出一片森寒的利芒,也当即骇得他心惊胆寒!
仓促抵挡了十余合,终于寒光一闪,王茂章挺枪直刺进那骑将的胸腔当中。而那骑将浑身一震,双眼中的神采愈发黯淡时,王茂章旋即双臂发力,生生的将这个垂死之人从马背上生生挑飞了出去,旋即继续策马横冲直撞,又杀得相继合围截杀过来的吴军部众陆续崩散!
终于杀退了追兵,又稍微发泄了一番心中的恨意。然而怒目切齿的王茂章,脸上很快的又显露出迷茫怅然的神色。
已是有国难报、有家难投,王茂章也很清楚无论原本的情由,自己既然已经对前来剿捕的吴军痛下杀手,那么也已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更何况任凭他如何表忠辩解,杨渥那厮,仍然绝不会放过自己……
他再是武艺高强,本来自己拼死效忠的势力倘若以举国之力前来讨伐,也实在难以抵挡……又不甘心被杨渥枉杀送命,那么摆在自己面前的,也就剩下一条路可以走:
叛离从吴国出走,即便是去投靠先前敌对的势力,而要与本来的袍泽同僚反目为敌,也只能选择投诚归从……只不过……我却又当投往何处呢?
第574章 无论你去哪,到底还是要我这里来
就算是不愿被杨渥迫害而白白送命,从吴国叛逃也实属无奈之举。但是王茂章的确如此做了,那么也就注定要与以往的战友同道走到对立面上。
而杨渥得知王茂章杀退几路追兵,并叛离出逃的消息之后更是大发雷霆之怒。立刻又调动数万兵马,大有要搜山检海的声势,而势必要擒捕住王茂章将其剿杀。
然而除了被暂时剥除兵权,闲赋在家的周本之外,诸如刘威、陶雅、米志诚等吴军资深武将,不得已也被杨渥勒令引兵追击。
然而同样是受排挤打压,吴国军中的宿将也都晓得王茂章叛逃的因由……心中也难免生出兔死狐悲的感慨,即便被迫只能奉旨出兵,有些人顾念以前的情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出工不出力的有意让王茂章挺过这场难关……
而王茂章只得带领一拨亲信奔逃,他也清楚长江有吴国舟师封锁,很难再渡江北上。然而另有一方以往也没少与其交锋厮杀的敌对势力国都,与宣州宣城也不过相隔一处军州,要尽快摆脱各部追兵的围堵,而及时逃入其它势力下辖的疆土,那么也只剩下那一个选择了……
吴越国国都杭州以北,西面与南吴宣州接壤的湖州治下县坊安吉。本来把守城关的士兵,却忽然望见远处有一拨吴军风尘仆仆的朝着这边本来,也立刻高呼示警,迅速喝令来往出入的乡民涌入城关,关闭城门,一众射手也火速奔至城头上方,擎弓搭箭,每个人的精神也都如他们手中拉拽的弓弦那般绷得紧紧的。
然而城关上一名吴越军军校,很快也察觉到城外那一拨敌军有些蹊跷。看来也不过七八百兵马,就凭这微末人手,难道还妄想扑城?更何况瞧那一众人急匆匆本来的模样,也更似是落荒逃难而来……
催马奔驰在最前面的王茂章,也察觉到安吉县城方面的吴越军已经开始严防戒备。他忽然高声发喊,号令麾下亲随暂且止步,从战马上一跃而下的同时,手中长枪被他倒转扎在地上,腰挎的佩刀也立刻被解开抛至一旁……当王茂章徒手疾步奔至安吉城头上方守军弓箭范围左近处,便摊开双手,扯着嗓子大声疾呼道:
“我乃吴国宣州团练使王茂章,往日虽与贵国多曾厮杀交锋,也全因各为其主……而吴国易主之后,王某却不能为新王所容,险些遭无端迫害身死,也只得叛离出逃!
如今终于得以奔至贵国安吉城下,我等也要交出兵械,暂由诸位看押。还望速速上禀呈报吴越王……我王茂章的确是诚心来投,如有半句言语不实,只管让我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
当李天衢再得知王茂章被杨渥迫害征讨,不得已从吴国叛逃出走,而东奔先行投靠了钱镠等消息之后,他却是趁着与吴越国做邦交来往时,刻意点名提及王茂章,当然是打算暗示钱镠能否交出此人?
毕竟按史载线对其甚是赏识的朱温,便是遣使至吴越国要求钱镠放王茂章入朝觐见。所以原本虽然与朱温也相互敌对,且同梁国大军惨烈搏杀了数阵,可是王茂章这个庐州合肥出身,追随同乡杨行密东征西讨的吴国宿将功臣,按《新五代史》立传其记载生平事迹,却是被划到了后梁武将的团体当中……
同样是投靠本来水火不容的敌对势力,王茂章走史载线会含恨去投从朱温,而效力至病逝身故……如今他不是也能转投至我魏国效忠竭力?
而钱镠起初听闻吴军大将王茂章叛逃前来投奔,起初固然也是又惊又喜,还对他加官进爵,极是礼遇厚待。
可毕竟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镠也会考虑到对方本来是杨行密的嫡系心腹,所以也不能确定他是心诚来投。杨渥那小儿,当真就混账到了无端擅杀他吴国的功臣宿将?这又有没有可能是对方使的苦肉计,意欲里应外合,对我吴越国不利?
钱镠秉性仁厚,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宁杀错、不放过的事他也做不出来。然而王茂章到底也有成为烫手山芋的可能,前些时日镇压荡平了国内徐绾等反叛势力的钱镠,要重用王茂章也无法完全放心……然而正当这吴越国主一时为难之际,与魏朝做邦交来往的使臣,便带回了魏帝李天衢打算接见王茂章的这个消息……
魏国索要将才,这倒找到了他吴越国头上。然而钱镠也立刻想到起先他与杨行密虽然斗得凶,但好歹两军之间,彼此都能履行遵受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可如今换做他长子杨渥继位,现在无论对内对外,便如同一只不受约束的疯狗。
钱镠深知更要与魏国紧密合作而压制吴国,所及即便早知王茂章骁勇善战,他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何况是你魏国要的人,倘若王茂章当真是要唱一出苦肉戏,或者万一他还有叛离重归吴国的可能……对我国也构成不了任何伤害,魏帝你也不能埋怨到我们头上来。
然而钱镠不能确定王茂章前来投靠的诚意,李天衢却能断定他从吴国出走,经由吴越而投从另一方强大的势力之后,便不会再做另谋它处的打算了。
钱镠按正史线既然乐得由朱温招拢王茂章,如今遂也很痛快的答应了魏国的要求,发付船只,安排王茂章赶赴汴京去拜见李天衢……
不久之前,彼此还要在杀阵中拼得个你死我活。结果如今却只得转投来另谋前程……又经历一番舟车劳顿的王茂章,此刻竟身处于身处于汴京皇城的大殿当中,就见李天衢端坐在正首的龙椅上,而位列于两旁的,也多有本来势不两立的敌军宿将……
王茂章面色局促,不由的十分尴尬,他向李天衢施礼的动作也显得有些僵硬,随即呆立在当场,一时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李天衢大概也能体会王茂章眼下复杂的心境,遂主动出言安抚道:
“往日王将军虽然与我朝交锋厮杀,也全因你忠心为主,而朕也素来钦佩将军武勇。可惜你虽欲对吴国尽忠,可是杨渥那小儿偏偏要自毁长城,只因私怨小事,便要迫害忠良臣子……将军自有苦衷,而只得从吴国出走另谋出路。
而朕向来求才若渴,不能为杨渥所容的勇烈将才,我朝不但能收容,而以将军才干而言,还必要重用厚封……而王将军既然已脱离险境,如今尽且安心便是。”
王茂章闻言慌忙俯首称谢,有了李天衢的承诺,他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也终于落了下来。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东奔投靠吴越国,是当时迫于无奈的决定,然而若是有的选,当然还是投奔魏朝才会有更为远大的前程。
只是听李天衢又提及杨渥这个名头,王茂章咬牙切齿,双目中仍不禁有仇恨的火焰在燃烧着……本来誓死为杨行密效忠,哪怕忍气吞声,王茂章也都未曾想过要背叛杨氏吴国,结果反而是自己的君主视他身家性命犹如草芥,这种强烈的恨意、天下的冤屈……也注定让他终生都无法释怀。
第575章 换个名字,与过去划清界线
“非是末将不肯为故主尽忠,可恨杨渥狂悖狠戾、戕害忠良,末将也终究不能被他无端害了性命!往日与陛下为敌,终究是不能辜负先王重托,故而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凭心而论,末将也素来敬服陛下文韬武略,只是深受吴国先王恩德,以为也只得与大魏对抗到底……而末将为新主迫害,本来犹如无根浮萍,陛下宽宏仁义,收容任用末将,如此浩荡皇恩深过沧海,末将也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大恩之万一!”
王茂章笃定了心思,再向李天衢表达时,言语也自然决绝了许多。而李天衢闻言眉毛一挑,也当即欣喜说道:
“好!朕当然信将军是心诚肯为我朝效忠尽力。而日后再兴兵南讨时,将军既熟知吴国境内地势,如今可受封遥领宁国军,官爵等同节度使。朕也自会差拨一路兵马由将军统管,且先于汴京则府邸安住,以后须当领王师南讨吴国!”
王茂章当然很清楚,宁国军藩镇现在可还是吴国的中枢地域,而李天衢有意让他暂住于汴京,有朝一日还是要由他带路,杀回吴国,而终究要与过往效忠的势力彻底决裂……一抹犹疑之色在他眼中稍显既逝,王茂章便又痛快的豪声领命,高呼谢陛下皇恩。
李天衢也知道王茂章虽然恨死了杨渥,可是杨行密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却是非比寻常。按说王茂章本来在转投后梁之后数度伐吴,也未曾心兹手软,然而一次领兵杀入吴地,却途径一处祭祀杨行密的祠堂时,他却没有畏惧会引起朱温的猜忌,而是跪倒在杨行密的雕像前长跪不起,嚎啕大哭……
可是哭拜过杨行密之后,王茂章与吴军交战照样毫不含糊,甚至按他原本的命数,在一次败阵之后尽率数名骑兵殿后血战,维持梁军军阵没有溃散,然而自己却因拼得伤重,而返至汴州不久后便疽发身故。
所以杨行密倘若还在世,王茂章仍会忠心供他驱策,纵然上刀山、下火海眉头也不会皱一下,也绝无可能说服其背反投靠。
然而王茂章的忠心,只针对杨行密一个,而不是杨氏、徐氏掌权的吴国。鉴于他对杨渥强烈的恨意,李天衢相信王茂章能拎得清楚现在的身份,他心中再是怀念杨行密那个旧主,可至此之后也只会与吴国势不两立。
又是好言安抚勉励一番,已到了退朝时节。王茂章却见有个魏朝宿将主动迎了上来,他瞧清那人貌相之后面色却是一垮。毕竟前来打招呼的,是前番杀得自己铩羽而归的王彦章……这也使得王茂章面子上也难免有些过不去。
王彦章却跟个没事人似的,主动凑上前去,便对王茂章热情的招呼道:
“当日与将军在战阵中厮杀的痛快,却不曾想如今竟有机缘同殿为臣,与将军做了袍泽同僚,闲暇时你我也当多亲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