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衢长声说罢,便招呼夏鲁奇离开演武场,把这个二儿子晾在原地。而李继弘瞧着自己父亲远去的背影,仍然气呼呼的,鼻翼张阖,胸脯起伏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快,就好像是一个刚挨了自己父母一通责骂,可仍然不知错,而只能发着闷气的熊孩子一般……
  夏鲁奇当然清楚,帝君管教皇子,闹得氛围也颇有紧张,以他的立场而言而着实不便插嘴说些什么……所以很快便向李天衢告退,出了皇宫内朝。
  而李天衢的心情很差,不由的又念及无论是五代皇朝,还是十国以上的割据政权……大多政权即便强盛一时,可更迭的太快,也都是因为二代国君全然不及他们父辈的本事,甚至败坏基业,非是大权旁落,便是社稷覆亡。
  再想到朱温之子朱友珪与朱友贞、杨行密之子杨渥、王建之子王衍、马殷之子马希声、王审知之子王延翰……算上徐温之子徐知训,也还有太多的例子。念及至此,李天衢再想到那个尚还在观察考核中,自己心里却越来越没底的长子李继志,以及这个言行做派已经很像是个二世祖的次子李继弘……心下也不由腹诽到是不是在这个时代,就连生败家子的概率都要比其他时候高出不少?
  就算千秋万代,终究也只会是一种奢望。可是李天衢当然不想自己亲手建立的,会是一个很快便要湮灭在历史长河当中的短命皇朝……立嗣大事,到底还是要继续劳神操心下去。李天衢蹙眉寻思着,不觉便又朝着后宫的方向行去……
  魏朝汴京皇宫为节省开支,皇帝的寝殿,皇后与嫔妃的殿宇,乃至为皇太子预留的东宫都连成一片。而大皇子李继志按李天衢的安排已经开始做官历练,久居宫外;二皇子李继弘、三皇子李继灵、四皇子李继贤尚还没有受赐亲王府邸,而转迁至宫外。
  虽然李天衢以勤俭为念,可到底是帝王后宫殿宇,期间诸堂、阁、楼、台、轩、观、亭齐备,多有幽雅舒适的景致可供观览。
  郁郁葱葱的林苑间,一处凉亭中,正有个身着锦绣华服的少年手中捧着一本书籍,神情惬意,环视秀丽风景,忽的他又喃喃念叨: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老所做的《女冠子》这首词,果然是极妙极好的……”
  虽然这少年年纪不大,却也颇有几分文人骚客寄情于山水间的意味。未过多时,有个宫女端着茶具,袅袅亭亭的行至凉亭,便对那少年说道:
  “殿下出来观景,想必口渴了,还请用清茶。”
  那少年回过头来,就见他生得也与李天衢神形貌相有几分相似,可是全然不似他的老子发起狠来时,会面露鹰视狼顾之相……虽然李天衢长得算不上俊俏,可五官端正,而这少年的相貌,则刚好结合了他父亲与母亲的优点,然而却生得碧绿色的眼珠,五官相较寻常汉儿更为深邃,混血儿的特征也十分明显。
  魏朝三皇子李继灵,含笑望向面前那温婉可人,属于小家碧玉型的宫女。他笑得如沐春风,还带着几分怜意,便温言说道:
  “好姐姐,还是你知人冷暖。”
  那宫女着实也要比李继灵大了几岁,可她听了,连忙朝着左右张望一番,既为难、又慌张的对李继灵说道:
  “殿下实在是折煞奴婢了!奴婢是何身份,怎当得起殿下如此称呼?”
  李继灵听了,却狡慧的眨了眨眼,又笑说道:
  “姐姐不提,我也不提,外人怎能知道,这就是咱们的秘密……”
  然而那个宫女,虽然听李继灵如此说罢,不觉已是心花怒放……可她也十分清楚宫里的规矩。而眼见那宫女急得要哭出来,李继灵赶忙安抚道:
  “好好好,若是为难了姐……让你为难,我不说便是,且坐下来陪我说说悄悄话……”
  “殿下,您就莫要再为难奴婢了……啊,玉兰殿那边还有事要打理,若有疏忽还要受罚,奴婢先行告退了。”
  那宫女说罢,也不再理会李继灵出言挽留,一溜烟的逃了……不过她那张俏脸上仍带着几分慌张,心噗通噗通跳个不停,眉宇间也分明带着几分娇羞的喜色……


第870章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李继灵瞧着宫女急匆匆奔去的背影,仍是一副岁月静好、云淡风轻的模样。殊不知他的父亲李天衢所过之处,吩咐内侍、宫女不必声张,已经转过假山,经过幽静的树林,与李继灵相距的不远,方才发生的一切,也都看在了眼里。
  忽然一声轻咳声响起,李继灵眉毛一挑,循声望去,就见是李天衢缓缓从林中踱步出来。他也立刻起身至凉亭边,从容施礼,淡定的说道:
  “儿臣拜见父皇。”
  李天衢点头应了,却腹诽道你这小子,撩妹调戏小姑娘,无论前世后世,老子在这般年纪时,可没你这等本事……
  与自己这几个儿子相处时,与长子李继志的唯唯诺诺、次子李继弘的过度表现卖弄都有所不同。李继灵不卑不亢、态度得体,李天衢感觉这也完全是因为他心态使然,就从来没有打算在身为帝君的父亲面前伪装成另外一幅模样,也无意去争魏朝嗣君的位子。
  李天衢招抚李继灵一并坐入凉亭,没有为了培养国君而严厉的管教,这对父子只是闲谈些家常,只是又过了一会,李天衢便问道:
  “再过个几年,你也要搬至宫外官邸王府,可有何打算?”
  李继灵回复的十分干脆,看来对于自己的将来,也已经做好了打算:
  “儿臣打算多结交些文人雅士,交流歌诗词赋。有机会,也想到各处名山大川游览一番,当然也当多回来探望娘亲……”
  李天衢闻言微叹了口气,又道:
  “你好词赋,又喜安闲度日,可也要知道,在宫中锦衣玉食长大,日后出宫迁入王府,亦可安乐过活,这也都取之于百姓税赋。诗词歌赋、文化传承,虽然并非经纶济世、安邦定国之道,也同样不可忽视。
  朕到时也会想法给你谋个职事,也让你能够人尽其才、悉用其力。就算你是宗室皇子,切不可好逸恶劳,好歹也能为国所用。至于其它的事,朕也不会逼你,只是要知处世当温、良、恭、俭、让,而就算是皇子亲王,也绝不可恣意妄为。”
  虽然与李继灵相处,会感觉到比起管教李继志、李继弘之时省心的多。但李天衢先前也早已意识到,自己这个三儿子,也绝对不可做魏朝嗣君。
  毕竟天性使然,李继灵对军国大事的确全然没有半点兴趣,而且喜好作词作赋,走的也是旅愁闺怨、合欢离恨的花间派风格。虽然执掌御史台的韦庄韦老爷子,以及李继灵的舅父李珣也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可是这小子对官场朝政也从来不上心,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高度的专注。
  就让李继灵从事自己最为痴迷的行当,那么以他的资质,在某些领域想必能有所建树。可如若假设他做了一国之主,也极有可能玩物丧志、不务正事……
  所以李天衢也早就想好了,李继灵是写词也好、绘画也罢,哪怕痴迷于做木匠什么的……都由得他,就是不能做皇帝。或许有朝一日,他也能写出如南唐后主李煜那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脍炙人口,且广在后世流传的佳句。不过那种亡国之君的悔恨与感悟,也就不必经历了……
  又嘱咐了几句,李天衢便起身离开凉亭,李继志也立刻起身相送。而向前行了几步,李天衢忽的站住身子,背对李继志,又缓缓说道:
  “朕也知道,你虽然常好与宫内使女嬉戏,可平易近人,也能把握住分寸……只不过深宫内苑,内廷女官、内侍宦臣固然不能为难你这个宗室皇子,可是宫女也未尝不会因你之故违了礼制,而枉受责罚。我知道你自诩怜香惜玉,可到底还是没有设身处地的为那些宫廷使女着想,所以平时举止还须注意些,也不可太过轻佻了……”
  李继灵听了,不由面色微赧,立刻恭谨的回道: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
  直到李天衢离了林苑,仍然因魏朝嗣君人选的问题紧蹙着眉头。大皇子李继志如果做继承帝位的人选,仍旧让李天衢感到心里没底;而让二皇子李继弘被现实狠狠毒打一番,指望他幡然悔悟,而改头换面的可能性毕竟不大;三皇子李继灵,他不适合,也不愿意做一国之君……
  李天衢心说自己固然可以再生子嗣,可是父子的年龄相差太过悬殊,幼主即位,往往也不会是什么好事。而十国第一人杨行密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他明明知道自己的长子杨渥狂悖骄横,不应该做为接班人继承他老子打下来的江山社稷。可是杨行密其他儿子年幼,也就只得召见杨渥嘱咐后事……
  结果杨渥作法自毙,杨行密的幼子杨隆演,到底还是被扶植继位,做了傀儡君王……李天衢自问现在自己的身子骨还算硬朗,每日锻炼不辍,也有宫廷御医定时诊视,按说应该也会比活到五十三岁的杨行密阳寿更长,不过还要再等个十几年,再观察现在都还没出生的幼子是否有无做明君的潜质……这种事,也不可能预料得清楚。
  所以李天衢的注意力,现在也主要集中在四皇子李继贤身上。
  不过李继贤现在还只是读四书五经的年纪,按邸第教书先生的评价,以及李天衢亲身接触,自己这个四儿子伶俐聪颖,懂得尊师敬长,相较于同龄的孩童更为稳重。所以起码就目前而言,做为国家储君来培养,秉性上而言尚还没有长歪跑偏……可是现在人格尚还没有完全定性。
  李天衢也很清楚,无论是自己这几个儿子,还是当年出身微末,却有能力打下一片江山的雄主子嗣……他们普遍都有个相通之处,便是在深宫中养尊处优,不识民间疾苦。
  至于教育培养子嗣的经验,李天衢深知自己也是从无到有,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社稷皇权,以及天大的责任,还是要由自己扛下去,不过对于自己幼子李继贤的培养,吸取之前的经验,以及如今的感想,也需要再多想些法子了……
  两日后,汴京城内,西面一条十分繁华的长街与胡同交汇处,饭馆酒楼并立,旗幡招展,甚是热闹,然而就见胡同右侧,地上竟然十分乍眼的躺着一具尸体,那具尸身脸上被白布盖着,有个看来也不过十几岁大的少女,还有个似乎没过十岁的男童就跪在尸体面前,都在啼哭着,而十分悲恸。
  眼见有不少行人瞧着好奇,纷纷围上来观望,那少女便又垂首哭泣道:
  “小女早年丧母,无钱安葬家父,啼哭悲伤。过路的好心人,谁能出钱料理亡父丧事,并照管舍弟衣食,直到他能自食其力……小女子愿自卖身子,为奴为婢、做牛做马,听由遵便。”
  周围观望的行人见了,瞧着那具尸体掩住口鼻,面露厌恶之色的有之;瞧那少女与男童哭得可怜,也不由哀声叹气的有之……但是一时间还没有人上前解囊资助。然而人群当中,有个孩童忽的开口,虽仍显得稚声稚气,却也十分笃定的要知道问题的答案:
  “父亲,我朝既然国泰民安,百姓安乐,可是汴京国都,天子脚下,怎么还有这样的可怜女子无法为父送葬,而不得不卖身为婢?”


第871章 要做个明君,不能光凭一腔热血
  说话的那个孩童,头戴小了几号的幞头,身着淡青色袍衫,腰束锦带,甚是乖巧可爱。他的脑袋正朝着斜上方望去,一对眼睛忽闪忽闪的,也显得格外的明亮。
  就在这个孩童周围,实则有十几个身着劲服,身躯健壮的武夫不动声色的朝着前面挤去,格挡在这个孩童与周围围观的百姓当中。四下里影影绰绰,还有些看似行人的汉子,也都在注意着这边闲杂人等的一举一动。
  有些贩夫走卒被挤到一边,回过头来瞪着眼便要喝骂,可是就见那些彪形大汉各个面带煞气,打眼一瞧便知是难惹的主……冲到嘴边的污言秽语,登时又咽回到肚子里去。
  而这个孩童伸出的小手,也被个人牢牢牵在掌中。周围有些百姓听到带着稚气的童音发问既然魏朝时局稳定、民生富庶,却还有人不得不卖身葬父,也不知压低声音,那语气还宛如个小大人一般……几个人好奇的回头打量一眼,倒也不以为意。
  而牵着这个孩童的人,却正是魏朝帝君李天衢,带在手里的这个孩子,当然便是他膝下第四子李继贤了。
  本来李天衢心想即便李继贤年纪尚小,可是毕竟已过了记事的岁数,也理当出宫多见见世面。而自己这个当爹微服出宫,可以亲自随时为他答疑解惑。
  不过按李天衢原本的想法,带着李继贤现在繁华热闹的汴京城内兜兜转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