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能与救援潞城免受后唐契丹直侵害,行入城中,极受瞩目的魏朝将军欢谈几句,周围不少百姓的目光,也都落到这个少年郎身上。
  旁边也有邻里晓得他出身,还记得这少年的父亲虽然曾是河东军治下的刺史,却因卢龙军刘仁恭与晋人先主李克用反目决裂后的战事中丢了性命,所以尚在襁褓中时,便由母亲带着转投潞州亲属。而后他娘亲也不幸染疾离世,故而这少年郎便由姨娘拉扯抚育。
  而得高行周这个高高在上,统领雄军的魏朝骁将勉励一番……少年郎顿感热血上涌,此刻也不住寻思着:
  本来我既迁居潞州,再等几年投军,按说也要投到昭义军入伍。可是李继韬李节帅叛离晋人,一味仰仗魏朝救援,晋军来时固守城郭,只做缩头乌龟,也未免有些窝囊;而父亲本为河东效命,若是有朝一日与晋人为敌,本来还有几分为难……
  可是我郭家故里邢州,眼下正由魏朝所占,那高将军也看得起我这穷小子……何况魏帝有雄才伟略,魏朝更是雄踞中原。既蒙高将军勉励,我要从军,也当去投魏朝那等大国,才更能扬眉吐气!男儿豪言,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到时便应去魏朝争个出身,说了的话,也自当兑现!
  这少年虽然豪情满怀,可是旁边百姓瞧他小小年纪,却是一副大咧咧故作豪迈的模样,有人便不禁挤兑道:
  “你小子,毛还没长齐呢,说话口气倒不小!魏朝贵人瞧你不过是个黄毛小子,随口便几句好话,你倒还真当回事了。一个在市井间落拓厮混的小子,还敢放话说要和魏朝贵人一并征战厮杀,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少年郎闻言,当即便把脖子一梗,挺直了身板,高声言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你们怎就没听过。也莫要欺我年少家贫,但凭我好生打熬本事,早晚也能成就大业!你这些厮鸟,不信我能拼个出身!话就先撂下,可又敢与我放赌么?十年光景,我若是能打出个名堂来,也必然要来寻你们讨赌债!”
  周围不少民夫听了,也当即大笑起来,还有些汉子正要出言调侃时,那少年却听得有人大声呼唤道:
  “郭家大郎!你姨娘寻你寻得急,原来跑到这里来。你小子也忒不让人省心,不是常与泼皮斗殴厮打,便是东逛西闯,也不向家里知会一声!还不快回家去,否则免不了挨你姨娘教训,再受皮肉苦头!”
  少年郎正豪言壮语,却有人前来交换自家长辈正在寻他,这让众人看在眼里,也颇有后世那句“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意味……更引得旁边民夫嘲笑挤兑,这少年却也丝毫不闹,打了个哈哈,又朗声说道:
  “有甚可笑的?家中尊长要责罚,咱也理当受着,你们在我这般年纪时,便没挨过爹娘长辈教训?男儿一口唾沫一个钉,你们不信我能争得功名,我早晚要让你们知道俺郭威偏能扬名立万!”


第904章 两雄对弈,你若动,我便动
  “史建瑭于通天峡中伏战死,张万进引兵往绛州退却,李绍斌所统领的银鞍契丹直,亦为高行周迫退,撤至潞州襄垣以北。
  可是周德威兵发辽州,李嗣恩率部至赵州赞皇山,李嗣源过沧州无棣河,显然那李亚子意图通过复夺昭义军,而兼并疆土而重振威风,然而战事不利,他不甘心,也不能就此罢手啊……”
  汴京朝堂,李天衢也已知晓昭义军传来的战报。目前夏鲁奇、高行周已经驰援进入潞州地界,后唐最先进攻的两路兵马受挫,可是却还有其他军旅蠢蠢欲动……魏朝这边,各路军队当然也都已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李天衢感觉如今与李存勖对垒,彼此就好似是抓了一副牌。双方都要算计着,什么时候应该打出手里的好牌。可相互见招拆招,或许打出的王牌不会有任何效用,反而会被对方吃得死死的……
  而李存勖现在手上固然还握着几张好牌,可是李天衢知道自己的牌要更好,而且筹码更多。这个局只能继续进行下去,李存勖还要继续出牌、继续下注,那么他要赔关家底的风险,也在一步步的增加。
  内朝大殿当中,不但有京畿殿前司一众高阶军将,以及梁震等谋臣参赴军议。乃至韦庄、王师范、骆知详、韩建、朱简……等主要负责辅弼治政的文臣也齐聚一堂。
  当年初会李天衢之时,方才十六岁大的原淄青军节度使王师范时至今日,也已是年近不惑。如今他于魏朝转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在还没到四十岁的年纪便已是从一品的高官显要,也不止是为他当年献藩镇有功,年龄上又比其他文臣更加能熬。
  毕竟王师范早年治理淄青军之时,便深谙治政抚民之道,而且性情谦和、为官清正。当初李天衢称帝改制时他起点又高,随着罗隐致仕,魏朝又肃清了几个权臣,而韦庄虽仍不服老的要在官场第一线打拼,可终究年事已高,精力日渐衰弱……王师范这个当年魏朝开国时便处于权力高层的小青年,逐渐向政权的顶端靠近,倒也是实至名归的。
  历经岁月磨砺,王师范也不似当年那般慷慨激昂的要与朱温硬干那般,而容易热血上头……仍是儒雅貌相,可他也愈发的沉稳持重。而这次李天衢召集辅政文臣参议兵家事宜,王师范若有所察,便出言道:
  “河东沙陀,僭号伪称继承前朝宗室正统,又势必要与我朝为敌,自当征讨诛灭。只是讨灭伪朝,非朝夕可成……如今晋贼又进犯昭义军,陛下已调发诸路军旅北上,还召集臣等共议,莫非是要暂且交托国事,而欲御驾亲征?”
  “这倒还不急,朕还要观望晋主又能按捺到什么时候。不过想必那李亚子也已是愈发沉不住气,毕竟他相较于治政,更善于征战。无论为嗣君还是国君,攻城野战,也常好亲当矢石。
  虽说一国之君不易轻动,可是李亚子急于重振国力,却与我朝诸路雄军僵持不下,早晚还是要采取他最为擅长的方式博一次。
  而晋主若动,朕也当亲自去会一会他。毕竟事关我朝与晋人国运,即便李亚子为身边奸佞兀不自知,可他终究还是要与朕争天下……”
  李天衢长声说着,在殿中众臣身上环视一圈,清朗的声音,又响亮了几分:
  “待朕御驾亲征之时,我朝不但京畿、扬武、淄青、魏博各路军旅齐出,关中诸镇协同攻打晋人西面鄜延、河中与夏绥诸地。西京留守严可求早已做设计部署,离间党项,到时也可以用计了。届时朕统领诸部虎贲与晋人会战,自然也要劳烦众爱卿代为主持国政。
  眼下而言,晋人执意复夺昭义军,几路军旅也是蓄势待发。不妨就将这滩水搅得更浑些,而促使李亚子亲自出征,主持战事。成德军李嗣恩,既然引兵过赵州赞皇山,以为扬武军会出兵驰援潞州,他还意图趁虚而入,葛从周也是时候去报先前晋人侵攻的仇怨。
  诏令京畿与郓、曹、濮三州调拨部曲,协助扬武军固守城郭。王彦章同样统领大名府经略使司军旅,北上邢州,以为后应。尽管让葛从周放手去打……李亚子三番两次南侵袭掠,却以为我朝不会主动去攻么?”
  ……
  不过旬日光景,后唐各部军旅正要有所行动,魏朝一路牙军,却先行由邢州巨鹿启程,浩浩荡荡的朝着北面成德军治下的赵州杀去。
  铁骑滚滚,军阵中各部甲骑盔甲鲜明、刀枪锃亮,无论是衣甲军械配备,还是展现出来的势威,也明显是有别于寻常部队的精锐骑军;后面步骑混合的牙军部众阵列连绵不绝,同样井然有序,也漫起一片肃杀之气。大军兵锋所向,做势要扫荡赵州南隅临城、柏乡、隆平各县。
  葛从周统领所部牙军,不去援助接邻的昭义军,却直接北上主动攻打后唐成德军治下疆土。戎备边关的守军,当然难以力抗扬武镇牙军主力,而只得派遣轻骑去向李嗣恩报急。
  然而快马日夜兼程,敌军大举北犯的消息,还没有传报至与赞皇山南麓扎营的李嗣恩所部军旅。葛从周亲自指挥,历经两个昼夜的猛攻,位于赵州最南端,而与邢州最为临近的隆平县便已被破,城中守军半数被歼灭,余众也尽为扬武军俘虏……
  “什么?葛从周那厮统领扬武军,不去救昭义镇,反而放手来攻赵州?南朝部署如此快,几路敌军怎会比我等行动的更早,难道现在便已能互相援应,此被攻彼则援,倒已有把握,反过来侵攻我朝疆土!?”
  赞皇山南,已是入夜时分,扎下的营盘内火把照得周围依稀可辨。巡守警戒的军健来回踱步,而大多士兵已返回帐中歇息。然而处处军帐当中,时不时的有人忿言抱怨,听起来也是因为还不曾领受军饷关支,却又要奉令出战,还是要做搏命的勾当……
  营盘内的帅帐当中,李嗣恩听闻这一路风尘仆仆赶来报急的军校报说罢了,他蹭的站起身来,又惊又怒,却也意识到现在的战局走向,已经与先前所预想的截然不同。
  葛从周毕竟是南朝屈指可数的名将……李嗣恩虽然身为河东先主李克用义子,也是后唐能征善战的开国宿将。可他也还记得,当初自己与葛从周交锋时也曾吃过亏,要对付这个劲敌,也势必要几路袍泽军旅协同才是。
  然而葛从周突然转守为攻,直接杀入成德军治下领土……李嗣恩当年与梁军血战,战至破相险急,仍是死战无惧,每逢厮杀固然果敢剽勇,固然是个敢打敢杀的悍将。可他好歹也有自知之明,权衡先前与葛从周交战的经历……李嗣恩自知若是只凭自己用兵应战,对上那员魏朝名将的胜算只怕也不会很高。
  这次敌军来得突然,李嗣恩惊怒喊罢,又立刻沉默下来。他于帅帐内来回踱步,过了一刻功夫,又忽的高声喝道:
  “来人!传令下去,诸部兵马立刻拔寨,东至柏乡固守。那葛从周再是善战擅攻,我引兵坐镇赵州要隘之地,偏不信他便能攻破城郭!”


第905章 东西南北,忽焉如神,晋人称为分身将!(1)
  李嗣恩率部向东急行,转攻为守,立刻开拨至柏乡县严阵以待,等候葛从周昏君来攻。此间城郭,在河朔地界地处交通要冲,城墙关口也早曾修葺增补。所以即便深知葛从周善于用兵,可是李嗣恩也仍有信心利用城防抵挡住敌军的攻势。
  抵至柏乡之后,李嗣恩每日督管城防部署,但凡发现任何纰漏,便要痛骂斥责。每次牵动得他脸上这个性烈威严的悍将伤疤也抽搐起来,也更显狰狞可怖。
  李嗣恩知道,现在凭着自己的威望,尚还能镇得住麾下儿郎。不过所统率的军旅部曲对朝廷怨言渐增,他也是心知肚明……
  要让儿郎卖命,当然也要安置他们添得饱肚子,照顾得了家小……可是关支军饷日渐窘迫,我也已散家财分予将士贫者,用来稳定军心,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次战事不止是昭义军,也务必要尽可能攻克南朝治下疆土,用以填补军需……总之这场仗只能赢,不可输!
  李嗣恩固然也看不惯他那义兄弟,又是自家主公的李存勖宠信伶人阉党。可早年便随着李克用打天下,当初征讨黄巢之际沿途要钱要粮,那处州府胆敢怠慢便纵兵大掠,李嗣恩便也如他义父一般,带兵风格十分粗放霸道。
  所以对于他而言,还是要不断的进攻魏朝,直至入土中原,那么河东李家现在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李嗣恩也只管带兵打仗,本来是吐谷浑人出身的他,十五岁便为李克用效力。即便自己的义父当年吐谷浑首领赫连铎是对立的仇家,李嗣恩也仍是坚定的为河东李家效忠,无论对手是谁,不还是要拼命奋战!
  义父当初对抗朱温狗贼,也曾一时险急。后来不还是杀败粱狗,覆灭世仇,而由我河东奉唐室正朔立国?如今就算魏朝更为强盛,我等受义父知遇提携大恩,只管用命奋战,又焉知不能辅佐河东李家成就霸业?
  李嗣恩遂摩拳擦掌,专候着葛从周兴兵来攻,以拖住魏朝这一路精锐之师。然而扬武镇牙军既然已经攻下隆平县,按说也应该立刻北进,继续攻取处于赵州交通要冲地带的柏乡才是。
  可是又等了两日,柏乡县守军却不见有任何敌军来攻的迹象。李嗣恩甚是纳闷,立刻派出轻骑斥候绕着城郭左近,再沿途往南兜兜转转,详加探视,也仍旧没有发现扬武镇牙军的踪迹……
  与此同时,扬武军邢州西南面,当初由后唐大将周德威所攻破的洺州治所广府城,扬武镇一拨牙军奋声喊杀,便如凭空出现般将城内守军杀得个措手不及,而迅速抢占城关,打开城门,大批牙兵将手中兵器高高扬起,就如决堤洪水一般冲杀进去。
  葛从周指北打南,明取隆平,使得李嗣恩的注意力集中在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