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搅司持校膊⒚挥衅仁沽踔”⒊龈看蟮牧α浚窃谒娑允北阋丫械降ㄇ拥牡薪媲埃炊斓男募币饴遥涣苏路ā
  仓惶中下意识的又格挡开王彦章连搠带轮,施展出大枪连环猛烈的攻势,可是刘知俊走脱不得,心中诸般复杂的情绪也逼迫得他快要发疯……不觉一剑重重的抡出,却直接劈了个空,刘知俊在马背上的身形也猛的一个趔趄……王彦章看在眼里,他也当即意识到:
  要击杀你这个背反陛下的叛贼……就在此时!


第987章 舍身护主,周德威的抉择
  锋刃上已经迸出数道缺口的大剑,再度遭受重击猛的向一旁荡去,险些脱手飞出。乌沉沉的枪杆以横扫千军的架势摆荡砸来,中门大开的刘知俊再要闪避,便也已来不及了。
  金属重重的撞击声,几欲震碎人的耳膜。刘知俊当胸大片铠甲直接凹陷了下去,他整个身子也从马背上倒飞而出,哇的喷出一大口鲜红的血液……尚还没有坠落到地上,刘知俊便切身的感受到胸腔内大片的骨骼碎裂,又是何等痛苦的滋味……
  直到王彦章驱马向前,又睥睨瞪视过去,就见刘知俊已如一滩烂泥般仰面倒在地上,浑身抽搐着,口中仍不停的有血沫涌出……想必迸裂的骨骼也都深深的插入进他胸腔内的脏器当中,就算不再上前补上致命一枪,刘知俊也已是神仙难医,终究救不活了。
  王彦章俯视一阵,仍不由叹了口气,并沉声道:
  “我还是想不明白,你本来也是我朝开国功臣,蒙陛下论功行赏,也做了一镇节度,按说也已是功成名就,我朝雄踞中原,较之晋、吴也更为富庶强盛……陛下待你又并没有理亏处,你却为何偏要明珠暗投,反助晋人,而咎由自取,到底落得今日这般下场?”
  这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起初投戎入伍,要在沙场上搏命拼个出身,可就有了功名富贵,也总会想要的更多,人心便是如此……魏帝制衡藩镇约束颇多,既然有本事做到一镇节度,可是本来应是世代延承的基业、苦心经营的藩镇,可随时撤换的权力仍旧由朝廷把控,时日一久,我又怎能心安?
  刘知俊瘫在地上,虽然呼吸愈发困难,也不能再出口言语……可是他隐隐听见王彦章沉声质问,心中也仍不禁忿恨的念着。
  相较于魏帝,晋主李亚子更为迫切的需要我这等当初权掌一方的宿将前去投奔……不满足于当时所掌握的权势,那么我势必还要冒险去博。只不过……我到底还是博输了,的确当初如果未曾与晋人窜通合谋,现在便是做为魏将出兵北伐,我也不至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却也终究免不了一死……
  弥留之际,刘知俊再想下去,即便已有了悔不当初的念头,可到底也已经晚了……感到自己的意识渐渐的被黑暗所吞没,刘知俊那对直勾勾的凝视着苍穹的双目,也变得愈发浑沌起来,直到他的身子动作渐渐的停止下来,也再不见半点动静。
  虽骁勇善战,却反复无常,屡屡背主的刘知俊死在王彦章的枪下,直至生命终结时仍是满心的不甘……只是按其原本的命途轨迹,刘知俊也无从得知自己频换门户,终究还是会为蜀帝王建所忌,仍要落得个君王下诏处斩的下场,以他的为人秉性,在这个时代似乎也很难得个善终……
  王彦章诛杀刘知俊,又吩咐麾下军校斩下他的首级,也有北平国当地官员接待奉承。而王彦章虚礼应酬一番,便挥军再度往东面行进,仍要与王晏球会师于一处,而针对退守至涿州一带的李嗣源所部敌军拟定军事行动。
  至于成德军镇州境内的魏朝大军这边,李天衢下旨捕杀刘知俊,可精力主要还是集中于继续追击截杀后唐败军。毕竟现在的李存勖身边守卫力量最为薄弱,而且军心崩溃、士气萎靡,如若能尽早发现其踪迹,也会有极大的概率,让这个后唐帝君命丧于败逃回河东太原的路上。
  假设能够尽快除掉李存勖,想必也能极大的加快覆亡后唐的进程。毕竟李存勖的亲长子李继岌,眼下年纪尚浅,而且秉性孬弱担当不了大任,其余诸子,更只是少不经事的孩童罢了。
  至于李存勖的亲兄弟,虽然尚还有李存霸、李存美、李存纪、李存礼、李存渥……等人,然而李存勖对于他们的态度则是“皆居京师,食其俸禄而已”,总而言之一个个都是享清福吃闲饭的,无论能力还是威望,也都只能被河东先主李克用所收的其他养儿义子吊着打。
  然而本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要紧时节,不断朝着镇州西北面集中过去,而做势要截断通往河东各处道路要隘,而本来气势正旺的魏军诸部兵马……竟然被另一路进入镇州的后唐军旅接连被杀败两次。
  直至又有快马奔赴已经行军至镇州中部,曾因韩信射鹿得泉而称鹿泉,唐朝天宝年间寓意要抓获叛臣安禄山,而改称的获鹿县地界的行营大帐……呈报军情的军校甫一见李天衢,便立刻施礼禀道:
  “禀奏陛下!先前坐镇娘子关的晋人蕃汉马步军总管周德威,弃守关隘后接连奇袭我军,于井陉县一带又击败许存将军所统领的部众……我军先后损兵四千有余,而周德威引兵东进,距离我军行营也已不过百里路程!”
  “李亚子于高邑溃败,我军杀入镇州境内,周德威将遭受两面夹击,的确也不宜再据守关隘……可是他不率部撤返回河东去,反而仍要一头扎入成德军镇州地界?”
  当李天衢听闻周德威不退反进,甚至还要出兵攻击魏军各部追兵时,也不住诧异的念道。
  毕竟周德威先前镇守的娘子关地界,正好卡在了后世山西省与河北省之间。由李存勖所统领的后唐大军全面溃败,眼下正试图尽快退返进入河东,周德威位于西线作战,按说也应该向西撤返,可是他统领麾下军旅,却是往东北方向进军,这也就相当于又要向李天衢麾下大军主动发起挑战。
  就算眼下魏军化整为零,分别调遣的部众遭遇周德威这个后唐名将的攻势,而接连落败三阵……可这也都不过是左右不了全局的小规模战事。魏朝大军一旦再集结主力兵马,仅仅单凭周德威所统领的蕃汉马步军,也将承受极大的压力。
  何况周德威撤出娘子关,在他身后,可还有葛从周会统领所部牙军来追……如今陷入两面夹击的险境,直到军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魏军形成合围之势,那周德威就等同于偏偏要往火海刀山里面硬闯……
  而周德威是勇而多智,善于洞识兵势的将才,也绝非鲁莽冒进之辈。现在这等形势下,要保存自身实力,唯有尽快退入河东……可是他统领麾下尚还维持编制的军旅东进,而与魏朝主力大军迅速接近,所将面临的凶险,周德威也必然十分清楚……那么他为什么还是要选择逆流而上?
  然而其中的答案,李天衢大概已想出个眉目……他转过了头,又向坐在侧首的符存审望去,就见那员心腹名将沉吟片刻,忽的微叹了口气,便说道:
  “我朝诸部追兵到处搜查截杀,李亚子兵败奔逃,眼下仍是危如累卵,其余晋人败军残部也无力再与我军抗衡……周德威本来镇守娘子关,与葛节帅对持相抗,他本来能最先退入河东,可如今却还引兵东进……
  想必要竭尽所能的袭攻我朝诸部追兵,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也要策应李亚子能得以安然退入河东。可如此一来,就算周德威能够护应晋主与其余各部败军走脱,可他统领的蕃汉马步军,也将成为众矢之的,而要遭受我军的合围夹攻。”


第988章 忠烈身边,仍有贪生怕死之徒
  镇州井陉县,古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因地形“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而得名。
  此处作为成德军镇州治下县坊,于赵王王镕为叛将张文礼所杀,又由李存勖以讨逆的名义征服之后,便一直由后唐占据。然而李存勖兵败溃走,魏军大举北上,井陉县城非但已被攻克,治下各处陉塞军寨,也多有魏军将士转运粮秣辎重。
  然而一拨兵马自西南面杀来,并趁着天色渐黑、敌我难辨之时,突然又向基本控制这片区域的魏军发动了奇袭。
  这个时候胆敢在井陉地界袭击魏军的,自然是周德威所统领的后唐蕃汉马步军。所派出最为精锐的部曲,在夜色的掩护下也发挥出了奇袭的作用。
  迅速杀出,旋即短兵交接,回过神来的魏军部曲也难以施发弓弩,唯恐误伤了战友袍泽。而后唐藩汉军趁势加剧混乱,纷纷嘶吼着涌杀上前,但凡上前久经看清敌我,便立刻挺起军械招呼过去……
  直至天色微明,已是死尸盈野。周德威挥军掩杀,倒也足以夺下一处为魏军占据的堡寨……这场仗固然对魏朝也造成不了伤筋动骨的打击,可是如周德威这般频频袭扰进攻,也是严重的大乱了朝着西北面追击李存勖等败军残部的军事部署。然而凭着他用兵的本事,固然能打下这几场小规模的胜仗,可现在也相当在狂拉仇恨,而要促使各路魏军的注意力都向着这边集中过来。
  寨堡内部,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哀嚎呻吟的伤兵……虽然又胜了一阵,可是收拾整顿的后唐军士大多神情凝重,不少士兵闷着头来回走动着,看来基本上也都意识到了他们以后的处境只会愈发的凶险。
  麾下兵马慌惧不安,周德威当然心知肚明……可他仍是面如寒铁、心若铁石,凭借着自己以往在军中积累的威信尽可能的约束部曲。
  周德威也很清楚,挥军进入镇州地界,在如此形势下主动攻打魏军……是万般冒险的举动。可是他也唯有如此做,才能把自家主公李存勖眼下担负的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这对死忠于河东李家的周德威而言,也当然是义不容辞的。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当然周德威也并没有把这个抉择看作是自杀式的行动,只要能策应李存勖顺利撤回河东,他还是要竭尽所能尝试突围……但届时自己注定将成为各路魏军合围猛攻的活靶子,麾下军旅很有可能会被歼灭,从敌军的包围中杀出个突破口,而退回河东的可能性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只是这个险,周德威必须要冒。
  起码眼下暂时得以喘息,周德威把身子斜倚在一座石磨上,仍是副不苟言笑、威严持重的模样,而在凝视着周围军士来来往往的各司其责、各行其事。片刻功夫过后,一员蕃汉军中的骑将满面忧色,径直赶至周德威身边,而恭声禀道:
  “周总管……这几番战事下来,除了伤亡折损的儿郎,诸支部曲当中经过清点,却又有不少兵卒出走潜逃。自从我蕃汉军引兵至娘子关与扬武军葛从周对垒伊始,各部军健出逃便难以约束,连同折损阵亡的兵马,如今我军可用之兵,也已不足九千了……”
  向周德威禀说军情的这名骑将唤作杨檀,沙陀人出身,其父阿噔啜,早年便投从至李克用麾下也曾担任队正。而按正史所载,他在被李存勖提拔为骑将之后,的确就是直隶于周德威帐下。
  实则这个杨檀,在正史中还有另外一层身份……由于正史中李嗣源继任后唐帝君之后,便改御名为李亶。杨檀的旧名,正以偏傍字犯之,他遂改名为光远……所以这个人,也正是按史载线唐末帝李从珂征讨石敬瑭之时,兵败后因为正帅张敬达拒不肯降,便带头怂恿麾下刺杀主将,又立刻鼓动后唐大军向契丹投降的杨光远。
  如今的杨檀,正史中的杨光远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所仰仗的重臣。他倒也很清楚自己刺杀主帅张敬达,而巴结契丹以图自保的行径很是卑劣,所以还曾对石敬瑭假惺惺的表态“臣贵为将相,非有不足,但以张生铁(张敬达小字)死得其所,臣弗如也,衷心内愧,是以不乐”……只不过这厮言行,在旧五代史中便已被直接定性:
  其实光远故为其言,以邀高祖之重信也。
  换而言之,就算杨檀是沙陀人,又是世代效力于河东李家的将门出身……可是他在生死存亡的要紧时刻,临阵倒戈投降,行刺弑杀主帅,转投敌方后还能惺惺作态的自表苦衷……这些事他可都干得出来。
  只不过按正史轨迹,而后改名的杨光远,还要等到周德威早已阵亡多年,他也熬资历做了招讨副使,而于后唐末年行刺招讨正使张敬达得手,再率领诸将上表向契丹投降之时,才会暴露他的为人秉性。可是现在的杨檀,却还是直隶于周德威麾下的一名骑将。
  而听杨檀陈说罢了,周德威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便冷声说道:
  “还剩下九千多人,脱逃的人数的确比我料想的还多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