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若他不肯奉诏,便是阳奉阴违、心口不一的逆臣贼子。交趾诸地本于唐时设立安南都护府,而后又设立静海军。大魏传承前朝正朔,静海军交州各地,本来便应是我朝治下疆土,又岂能容得静海军自据一方,不受朝廷转任调遣,而只是名义上对我朝称臣?
  那杨廷艺若肯奉诏便罢,可如若不肯,则南征大军稍作整顿之后,便立刻杀往静海军!”


第1201章 在这个时代,那里还是不可分割的领土
  自称静海军节度使的杨廷艺,是否会乖乖的奉诏亲自赶赴汴京觐见,而就此交权纳土,彻底归入魏朝?按李天衢想来,那厮应该不会接受,就算与中原王朝开战纯属为势所迫,可哪怕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也还是要铤而走险的。
  毕竟总掌交州等十二处州府的静海军远在西南边陲,受中南半岛其他族裔耳濡目染,与中原地区相较,更容易形成出文化上的差异性……久而久之,随着当地土豪世家的壮大,交趾分裂独立的倾向已是愈发的明显。
  吴越王钱镠向来谨事中原,也预料到他钱家社稷早晚还是要回归中原王朝,可当初由于功臣派系的强烈反对,尚还要与魏朝打上几场仗……更何况以杨廷艺为代表,如今已经开始盘算着分裂独立的交趾世家,又岂会放弃世袭统治那片土地的权力?
  所以如果赐封其有名无实,有供其世代富贵的俸禄,却无自据一方权势的王爵,杨廷艺应该也不会接受。而且在他之后,也必然还会有意图建国独立的狼子野心之徒蠢蠢欲动……要根除静海军隐患,也势必要采取更为强硬乃至酷厉的手段。
  李天衢心想如果我穿越的是明朝,安南则立国久矣,虽然会对中原王朝称臣,转而形成长达一千多年的藩属关系,也还是会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可经过这几百年的时间沉淀,交趾地区的军民从身份归属上而言,早已不会认同自己是中原王朝治下的子民,就如同他们的后世子孙绝不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甚至因为领土争端、文化争议而相互看不顺眼。
  那种形势下,如果强行征讨,势必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却会因缺少当地广泛的群众基础,而陷入不利于便投降,形势有利于便造反那等周而复始的泥坑当中……只会枉然拖垮国力,那么交趾安南,也并非必须要征服而纳入版图的领土。
  可是如今的静海军治下十二州,从大汉武帝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伊始,到如今唐亡魏兴,逐步统一这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那里就是华夏正朔王朝治下的疆土,根本不存在任何争议。
  当初唐庭派出落雕侍御高骈那员名将为安南都护,杀得南诏国亡魂丧胆,收复安南全境,设静海军并为首任节度使,修筑大罗城,而奠定后世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这也都属于中原王朝驱逐外敌,管理自家地盘。
  起码在这个时间节点,安南都护府下辖的交趾诸地当年遭受南诏侵攻,还是要由唐廷派兵夺回失地,并由高骈那个根正苗红的唐末名将保境安民……否则中国正朔王朝的节度使,又凭什么跑到越南去收复故土,还在当地担任最高级别的统治者,整治筑城、管理军民,而且还干了将近十年?因为中原王朝保交趾而逐南诏,这是保卫自家的领土,设立静海军再由唐朝的官管理交趾诸地,实属名正言顺。
  虽说十几二十年前,当地出身的豪族世家虽然司掌军政大权,而不再由中原朝廷委派的节度使统管藩镇,可是无论是当年的曲承裕,还是如今的杨廷艺,比起吴、楚、闽、赵、吴越、北平……等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割据军阀规格都差了一档,再借他们几个胆子,也断然不敢建国称王,对外仍要宣称自己是以延承唐朝册封的节度使名义统治当地。
  故而交趾土豪世家独立的倾向虽然逐渐明显起来,可当地百姓至少眼下而言,尚还没有普遍形成自立一国,而与中原王朝彻底隔绝开来的意识。毕竟按史载轨迹,将近二十年后,静海军吴权才敢称王,也只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再过个三十多年,方才有丁部领定国号为大瞿越,对宋朝奉表称臣,采取“外王内帝”的体制。
  眼下则正处于交趾诸地从沿用唐朝官制的藩镇,逐渐与中原王朝彻底分离开来的过渡时期,所以李天衢自然是打算将这种分裂独立的意识扼杀在摇篮当中。要将杨廷艺等静海军土豪世家连根铲除,从性质上而言,针对的不是后世越南所宣称“争取民族独立事业的先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们妥妥的就是一群妄图脱离中原正朔王朝的分裂分子。
  虽说这般乱世,根本不可能做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可是李天衢对待汉儿、契丹、党项、沙陀、回鹘……等各支后来或是属于、或是融入中华各个民族的族裔,该打的仗固然必须要打,一直以来却也很注意杜绝非必要的屠戮,毕竟之前的所有对手,绝大部分也都会是后世中国人的祖上先人……可是静海军那边的土豪世家,现在固然名义上仍是唐朝所设的藩镇治下臣民,一旦分裂得逞,他们可就都是白眼狼的祖宗了……
  待张居翰领命退下,李天衢在御书房内静坐片刻,忽的又喃喃念叨:
  “治顽疾需下猛药,人固然应怀恻隐之心,可是征讨静海军,我也没有必要如以往那般仁慈……何况要对付分裂势力,手段更狠些、更毒些,这不也是理所当然的?”
  ……
  李天衢的一纸诏书,便犹如一道惊雷,在静海军藩镇治所大罗城炸开了锅,致使杨廷艺以及麾下属臣一时间惊慌失措。
  越国覆亡之后,刘(上龙下天)所派出请求救兵的使者方才抵达静海军……杨廷艺先前也曾反复斟酌,想到当初魏朝回复交趾名为奉表称臣,实则要求许以世袭统治权时强硬的态度,考虑是否应当发兵救援越国,彼此结成攻守同盟,而与中原王朝彻底撕破脸皮?
  可是不出数日,兴王府便已被魏朝大军攻破。越国覆亡,杨廷艺便也不必再为是否应该与刘(上龙下天)联手而前思后想了……魏朝直接把话挑明了,加官进爵,但实则就是勒令静海军全境疆土彻底并入中原王朝,杨廷艺明面上仍不敢立刻回绝魏朝,遂也只得对使臣推诿搪塞,编造借口,总之就是不肯奉诏赶赴汴京。
  可是另一方面,杨廷艺又立刻安排下去,派遣诸部牙军,乃至当地世家的协从军分别驻守险恶要地,建立要塞,城栅相连,挖掘壕沟……还准备利用丛林密布的地势进行游击战。
  由于当年落雕侍御高骈收复交趾诸地,受唐廷册封为静海军首任节度使长达近十年光景,考量交州至岭南广州之间的水路多有巨石阻挡,动用航运往来不便,遂招募工人役夫,整治江道,连接交、广间的物资运输,而按史载“舟楫无滞,安南储备不乏,至今赖之”。
  然而魏朝攻破越国国都兴王府,复改回旧名广州,占据得天独厚的口岸,派出的舟师,走水路也将轻易的杀至静海军下辖水域……所以杨廷艺赶忙派出部众于近海沿岸打下众多木桩,用意阻止魏朝水军顺利登岸,同时又命令他的女婿吴权指挥水军戒备,意图阻击从水路杀来的魏军。
  无论水路、陆路都已是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李天衢当然也不会留给杨廷艺一边拖延推诿,一边战备的时间,过了限定期间,几路经过整顿的南征军旅,又立刻行动起来,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杀向静海军,而打响这场中原王朝要一统天下的战事……


第1202章 深山丛林战?我这也有可用的精兵
  后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当年正处于当年南诏国通海都督府,与唐朝安南都护府交界处。如今属于静海军下辖领土北疆,而魏朝入滇设立云南宣慰使司,所以双方一旦开战,这里也必然会成为前沿阵地。
  按后世“越共探头”的梗……这般时节的静海军当地牙兵,也善于利用丛林密布的优势,凭借自己对环境的熟悉而隐藏在各处阴暗的角落,等候最佳时机,进行伏击奇袭。
  行军南下,前往静海军治所必经的大片原始森林当中,高耸入云的古树枝梢交错,藤条缠绕,展开繁盛的枝叶层层叠叠,使得一丝阳光也透射不进来……在其中行进,感官上似是置身于深海,氛围也是格外的静谧、阴森、诡异……
  植被覆盖面积广阔的密林内,也很有可能迷失方向,临近那些高耸的树木时,说不上从阴暗处便会突然蹿出红龙大蜈蚣等毒虫……熟知地势的交趾兵,便在所部将官的指挥下携毒矢窝弓,挖掘壕沟,还在其中插上竹刺,旋即便藏身于丛林深处,静候魏朝大军前来。
  即便魏朝兵多将广,可是静海军节度使杨廷艺自知交趾军兵凶蛮彪悍,尤其善于在山地丛林中作战。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可以倚仗,想必对魏军也能予以重创……为了世袭统治交趾诸地的权力,以及以后图谋自立建国的大业,这场仗当然是非打不可!
  已经设下层层陷阱,利用崇山峻岭,茂密的丛林进行伏击。静海军部众更是早已打定主意,此间山林内,多有恶浊之气所形成的瘴气,届时还可以引诱魏军至瘴气丛生的去处,如此还能敌军战力大幅下滑,染疾病死的数量却要持续飙升……
  然而当敌军抵至静海军下辖领土北疆,战事的经过,却完全出乎当地守军的意料之外。
  大批步卒在密林中疾行穿梭,很快便识破了许多机关陷阱,意识到附近有敌军埋伏,并且大概辨识清对方有可能隐藏的位置,便漫山遍野地杀去。惊异于设下的陷阱几乎没有起到效果,伏兵也无法发动奇袭而将敌方杀得个措手不及,交趾将兵慌张应战,反而甚是仓促。
  更出乎于静海军交趾将官意料之外的是,如今眼见要与他们进行白刃战的敌军在茂密的丛林中健步如飞,身手矫捷,看来也惯于利用地形,在山地密林中进行伏击战、运动战、奇袭战。
  魏朝的兵,大多不都是中原各地出身的汉人么?那些惯于骑马射箭的沙陀族,若是贸然撞入密林中行军,只怕不久后也要被绕得晕头转向……那么魏朝又从哪里召集来这众多在深山密林间能逾高超远,行动迅捷的军健?
  随着双方愈发逼近,静海军中一些稍有见识的老兵,也赫然发现这股敌军身上衣甲制式也有别于魏朝军旅,他们身披的铠甲,有不少前后掩心以大片象皮形如龟壳,其披膊以中片皮相次为之,而护项则以全片皮卷圈成之……也明显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所装备的蛮甲。而且不少人手中持着的,却是当年的南诏国所常见的兵器。
  立刻意识到情况有异,大股步军已如像潮水般掩杀而至,混乱的战团当中,也接连有人惊呼呐喊道:
  “可恶!来的不是魏朝的汉兵,他们是滇东白蛮!”
  激荡的喊杀声中,由诸部白族军健配合极为默契。如今官居滇东三十七部白蛮宣抚使的段思平手持着把锋利的铎鞘刀,舞动得寒光森森、矫如龙蛇,他忽的一变招,刀锋旋转而至,直从面前一个静海军牙将的颈项间划过,鲜血汩汩而出,那员牙将瞪圆了双眼,身子却不由直挺挺的向后栽倒了下去!
  段思平所使的那把铎鞘刀,按史载后来又别名“大理刀”,按记述其状如残刃,有孔旁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夷人尤宝,月以血祭之……自是极其锋利的宝刀,再以段思平矫健的身手,只片刻功夫,便又有六名交趾兵哀嚎着扑倒,身后亦有大队的白蛮勇健如影随形,左冲右突,将周围的敌军杀得个当者披糜!
  按说段思平本为大理国开国皇帝,只是按史载轨迹,南诏亡国后,他又蛰伏了三十多年,历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三代短命王朝,又遭国主猜忌迫害,方才下定决心发动起义,而后建立大理国称霸一方。在段思平筹划起义初期,本来就是感念于滇地诸部民生疾苦,遂放出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的口号,赢得各族百姓的热烈支持。
  然而如今时局走向大有不同,大长和国早已因挥军入滇的名将杨师厚讨伐而分崩离析,也不会再有大天兴、大义宁先后发动政变更迭……而杨师厚,滇地诸僰又与魏帝李天衢三方达成协议,魏朝设立云南宣慰使司,这也意味着云岭之南的诸族民众,将在相对稳定的政体下各安生计,而不至因政权更迭、时局动荡而饱受兵灾战祸。
  眼下的段思平,虽然深受滇东诸部白蛮推崇,可他还不至于为势所迫,也压根就没有建国称帝的心思……而且段思平对如今时局看得十分透彻,接受中原王朝的土司制度,更有利于各部白蛮,乃至西南其它族裔。非要对抗魏朝,只会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