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大军阀-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称谓语意尚未没演化到五代、宋时那般泛指权贵官僚子弟,仍按本意为最直接隶属于藩镇节帅的侍卫军旅。如今以王彦章为正、安仁义为副任藩镇衙内将官,也意味着李天衢对他二人的信赖。
  而一众降将里面除了张归霸,葛从周、霍存与张家其他兄弟两个之前不过都是反军军校,如今不但都得以洗白了身份,也打通了进而谋求功勋名望上升的渠道。心中感慨欢喜之余,也都庆幸当初投从李天衢,这条路还当真没有选错。
  然而帅堂内听封的一众下属里面,有个人听闻自己受领的官职差遣后先是一怔,随即低下头来,而他脸上也分明流露出几分不甘的怨意……
  李天衢则自问考量到麾下众人先前所立下的功劳,也没有亏待当中的任何一个。只是他也很清楚就算自己藩镇将校封的再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然葛从周、王彦章、张归霸、安仁义、张归厚、霍存……等人皆是能征善战的将才,但也不是凭着一己之力便能力敌千军万马的,义成军藩镇设立的军旅再多,可是没有兵员补充编制,照样也是白搭。
  而历经黄巢之乱,又是由于诸处藩镇各自为政,唐末时节各地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人口户数甚不明了。如今接管郑、滑两处州府,好歹两地驻军与治下人丁户数经查阅本地记录在册的典籍,李天衢心中大概也已有了个数:
  郑、滑两处军州原有驻军合计一万两千人,而眼下军纪松懈、战力废弛也是一目了然,至于两地总共的户籍以及壮丁数目……
  李天衢一边思量着下一个关乎自己统掌的藩镇是否能发展壮大,甚至涉及生死存亡的要紧问题,他眼神一瞟,目光很快的便落到了方才并未授予任何职事差遣,本来唤作张居言,而如今已得唐廷皇帝赦罪赐名的张全义身上。


第123章 各尽其才,各显其能
  地方民政,涉及到了户籍统计与编制,以及农、商、牧、林、渔等诸行各业现有把握的条件。是以李天衢并没有让张全义立刻拟定出什么几年发展规划,而是有意让他先对义成军藩镇、州、县、村各处民政佃户、庄稼收成、耕田分布等情况了解得透彻。
  郑、滑二州总计生民五万余户,再加上一些颠沛流离的难民,可动员供劳役的壮丁民夫倒也说不上一穷二白的程度。好歹黄巢杀出长安纵兵四处袭扰之时,义成军地界南面有朱温宣武军,以及陈州赵犨抵消了反军的侵攻之势,所以受到的战乱波及相对较小。
  但李天衢深知自己掌管的地盘也绝不上就此高枕无忧,南面宣武军朱温、东面天平军朱瑄,在解决了眼前强敌之后,对外也将展露出极强的侵略性;西面河阳军的诸葛爽倒还好说,除了也将奉朝廷旨意讨伐秦宗权之外,现在对其他藩镇的态度,是典型的我不招惹你,你也别来招惹我,只不过他麾下那头残忍凶暴的野兽,想必也已是蠢蠢欲动了;至于北面的魏博藩镇,更不是省油的灯……
  想到如今的地缘环境,李天衢也不住念道反倒是臭名昭著大军阀秦宗权的存在,而使得目前己方势力与朱温、朱瑄、诸葛爽等藩镇还能处于战略合作的阶段,这也应该能为自己争取来几年的发展时间。
  而张全义听过李天衢吩咐,非但丝毫不敢怠慢,更是大喜过望。毕竟身上担负的责任重了,这也说明他还有用处。
  当日李天衢任命藩镇属臣之际,唯独漏了他一个,这也让张全义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虽然尚还不知李天衢当初怎么就非要拉自己为他效力,如今得他有意照应,得朝廷免罪赐名,张全义固然是无比感激,可他知道性命尚掌握在李天衢手中,自己倘若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也难保不会稀里糊涂的枉死。
  毕竟前些时日除了朱温突然反目,意图谋害李克用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张全义又曾听闻一个消息:昔日黄巢反军第二号人物尚让,已经为招降收伏他的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所杀。
  当初大齐太尉兼中书令,落到藩镇节度手里说杀就杀,张全义以为尚让没有协助时溥取下黄巢人头,也就没了利用价值(然而李天衢却很清楚无论时溥得没得到黄巢的人头,他都会处死尚让),他也就难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心思。现在的心态就和后世职场中极有危机感的员工差不多,老板一直不分派给任务,那么也就难免想到自己这是要被请退了……
  然而唐末时节,以张全义的出身而言,还被辞退丢的可就不只是工作,而是性命。
  是以等到李天衢召见他详加嘱咐一番,张全义登时乐得屁颠屁颠的,又如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连声表态必然要尽善尽美的完成节帅交代下来的任务。
  随后十几日的时间里,张全义东奔西走,丝毫不觉奔波劳碌之苦,就如同一个为人民群众始终扑在最前线的老干部,大有要将各处县镇村坊的现状都烂熟于心,并考察尽义成军治下每一寸农田耕地的势头……
  直到返回白马城藩镇帅府向李天衢复命之时,本来身形苗条的张全义似乎又瘦了一圈,浑身干巴巴没几两肉,他眼眶凹陷,乌青的眼带也十分明显,而帅堂内众目睽睽之下,又是迎着李天衢灼灼目光,张全义仍谨小慎微的躬身施礼,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并说道:
  “考察过藩镇治下各处村坊田亩,依微臣之间,节帅既有权按定鞫谳法例,眼下须为政宽简,治下除杀人者偿命处死,其余罪状都可从轻处罚。再调遣胥吏至张榜藩镇下辖边界、要隘道路树旗张榜,招抚流散逃亡民众,毕竟如今尚有蔡州秦贼纵兵劫掠,各处藩镇也时常冲突杀伐,各地仍有大批百姓流离失所。
  藩镇要发展声势,自是以民为本,百姓历尽艰辛、颠沛流离,逃离兵灾战祸,都期盼有处栖身之地可长久过安宁日子。但有丰收蔚然人家,则赐酒食衣料,以表慰劳,如此招抚生民安心重操旧业,也须教他们相信投至义成军治下,生计能有所保障。届时口头相传,想必流离逃难而无生计寻觅流民,也会趋之若鹜,久之使得我义成军下辖疆土人丁兴旺。
  而义成军郑、滑二州,下辖白马、卫南、韦城、咋城、灵昌、管城、荥阳、荥泽、新郑、原武十县……招抚百姓,户藉编制、造册梳理之后,乃至劝耕农桑、恢复生产、课督赋税个中细节,依微臣之见……”
  张全义侃侃而谈,越说下去,他脸上唯唯诺诺的紧张神情也渐渐淡化。帅堂之内,本来对张全义为人甚是鄙夷的一众将官听他谏言施政于民,看来这段时日下来,张全义不但对义成军二州十县的民生概况了解甚详,谈到如何发展改进,再说下去也会立刻落到关键点上,听起来也不似是漫无边际、不求实务的高谈阔论。
  至于李天衢一边听着,一边缓缓点头,直到张全义口干舌燥的说完,便又正襟危立,而眼巴巴的在等候回复之时,李天衢却把头转到了另一边,朝着夏侯晏问道:“郑州刺史刘寿道,这些时日经我考察,那酸儒汉政绩平平,但做得一州刺史也已有三年之久了吧?”
  夏侯晏闻言一愣,他也不便把自己以往与郑州刺史那边徇私舞弊,谋些暴利的行径对李天衢言明,只得支支吾吾的说道:“刘刺史好歹为人敦厚,也别无过错,节帅,末将以为他往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李天衢却把手一挥,打断了夏侯晏的言语,并断然说道:“本帅用人,择才干而用,如今我义成军下属州官军将,尤其是他这等掌地方行政的州官,无功便是有过!扒了他的官服,罢黜刺史职事,朝廷那边,也自由我来应付。我求贤若渴,广纳良才,也不养庸人闲人!”
  夏侯晏听得浑身一震,也只得唯唯诺诺的应了。李天衢又把眼望向张全义,说道:“郑州刺史,便由你来做,可我不是只教你主持这一州政事。滑州藩镇治所,虽由我来统掌,可郑、滑二州,下辖十县,招抚安置生民诸般政事,也须由你全权过问。
  要人,我自会拨于你,选拔度、仓、田、户、工等官员胥吏操持协助,也由你全权做主择选。总之义成军民政大事,本帅且先交托于你统掌,依你自己看来,可又能够胜任?”
  张全义怔怔听得听李天衢说罢,愣了半响,旋即他本来惊惶不定的脸上皮面登时似乐开了花。也不知是否因为这些时日实在太过奔波劳累,张全义如今心里紧绷的弦一松,身子一瘫、双膝一软,索性噗通的又跪倒在了地上,便趁势朝着李天衢叩拜高呼道:
  “是……是!微臣再不济,得蒙主公如此看重提携,栽培协助,也能够胜任,必不负主公厚望……微臣便是做牛做马,也实难报主公大恩之万一!”


第124章 人才、人才、人才……还是需要人才
  “一民之饥须粟以饱之,一民之寒须帛以暖之,未闻黄金能疗饥,白玉能免寒也……”
  如今被李天衢封为义成军藩镇掌书记的皮日休感慨念道,已不似当初那般寻死觅活,又见李天衢这段时日奔波劳碌,的确是要施政济民,皮日休遂也安心在藩镇中任职,与其说对改投的主公就此死心塌地的效命,倒莫不如经对方点化,他也认同李天衢所说如此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救赎。
  然而李天衢对皮日休吩咐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劳烦他这个老人家,要在择选出的一众精细干练的军士护送下出个远门。
  至于此行的目的地,则是有罗隐,与其同宗罗邺、罗鄂、乃至杜荀鹤、张乔等贤士所隐居的隐居池州九华山。
  这般时节的讯息流传到底不及后世那般快捷,各处藩镇也不可能掌握知晓何处有贤士能臣隐居的情报而尽数了然于心。可起码李天衢记得十分清楚,罗隐等人由于黄巢兵患北上受阻,是以也只得结庐隐居于九华山中。
  如此也不至如无头苍蝇那般到处乱撞搜寻良才,能够直接锁定目标,而九华山位属的池州地界知晓本地有名士隐居者也大有人在,只要详加打探,要探寻得罗隐等人的去处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李天衢又如何能笃定罗隐等人隐居的所在,他们扎堆到九华山躲避兵灾,还是唐廷皇帝李儇上一个年号乾符年间,距今差不多也是五六年的事了,按李天衢对皮日休的说辞,就说当初自己浪迹江湖时途径池州地界,曾听闻治下九华山有贤士隐居,如此也能说得过去。
  毕竟如今已结成死仇的朱温、李克用两方势力,彼此的谋主敬翔、盖寓早就按原来的轨迹各为其主公效命,也决计不可能将他们策反拉拢过来;而五代十国初期仅次于梁、晋的第三方势力,日后奠定南吴政权根基的杨行密,听说如今他已被唐廷封为庐州刺史,隶属于淮南节度使高骈,那么那个后世赞誉说“运筹帷幄、举无遗算,概良、平之亚匹”的谋士袁袭,想必已经投到了杨行密麾下……
  这天南海北的,那些有了主的名花,要动动土也不方便。
  至于五代政坛不倒翁冯道,现在应该还只是两三岁大的奶娃娃……李天衢这些时日冥思苦想,能够回忆起来确定如今所在位置的,也就唯有罗隐,杜荀鹤、张乔那一拨隐居于九华山中的人物。
  虽说终不能盼着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会撞见什么文武才俊,再处心积虑的让对方为己所用,也需要主动前去搜索。可李天衢自问对五代十国史载人物的生平事迹了解的也较为深刻了,但史书也不会将他们到处乱窜,在哪又会逗留几年的轨迹记录的明明白白,鬼知道其他可以招募的智谋勇烈人物,在何年何月何日又会出现在何地?
  如今能确定所在去处的罗隐等人,尝试前去请出山招募到麾下,说不上是退而求其次,他们也都并非是打算一辈子隐居于山林当中,就此不问世事的隐士。再过不了几年,不得北返的罗隐会被后来成为吴越开国君王的钱镠请出山辅政,官居侍从国君身边参议政事的给事中;杜荀鹤则是被田頵录用为从事,后来又转投朱温成了梁朝翰林学士。
  李天衢心说当时的钱镠与田頵分别不过是一州刺史,以及听命于节度使的藩镇军将,也仍能使得那些在深山中隐居多年的贤才动了凡心而出仕。自己好歹是以义成军藩镇节度使的身份,派遣皮日休这么个以往互闻才名的贤士千里迢迢的前去相请……这排面不比他们起初出山时所投效的主公大多了?
  而九华山所在的池州到底位于后世安徽省地界,皮日休也明白如今李天衢接管义成军藩镇时日不久,眼下尚还不能说准此行便一定能说服招募得罗隐、荀鹤、张乔等贤士投从效命。藩镇节帅不便因为轻易撂挑子远行,那么也唯有派遣他这个于罗隐等人同为当世名士的幕僚前去尝试招拢。
  虽说李天衢也亲自撰文写了封书信,表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