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郭威与史弘肇,先前虽然与命途轨迹相较大有不同,不过同在魏朝军中效力。二人年纪相仿,又有机缘相会相识而并肩作战一场,看来以后也仍能处成老战友那般的交情。
而经此一役,郭威也不再是个籍籍无名的军中小卒,非但在所部行伍中名声大噪,记录军功的战报,经过来往传递,最终也将会让亲自查阅前线各地军情的魏朝最高统治者知晓……
……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西、北、东北三个方向环山,如今内城范围已初显规模的紫禁城外,符存审、高行周、刘词、符彦卿、安审琦……等魏军将领统领麾下兵马列阵耸立,行伍间将士个个严谨肃然,军容壮观,而不负精锐强军之名。
但李天衢所处的御驾龙辇,在御林宿卫军旅的护卫之下出现在视野当中,众将便立刻上前参见。
先前耶律阿保机派发多路兵马侵攻袭掠,高行周以卢龙军一镇牙军抵御敌军时虽然压力极大,可他集结牙军主力,力保藩镇治所与此处天子跸驻之所不失。随着魏朝各路军旅北上,会师于蓟北,眼下十几万的兵马,以形成旗幡招展、十里连营的浩荡大军规模……契丹各路军旅虽然频频袭扰,攻打它处,可是得知此处有魏军主力集结,贸然前来,犹如踏入死地,当然也绝不敢擅踏雷池半步。
而李天衢得一众将领接迎,御驾行入宫城。内廷宫墙高耸,可是内部建筑稀疏,也显得十分空旷,不过供君臣共议大事的内殿,与帝君居住的一处寝宫已大致修建完工。
集结于的诸路军旅,则在城外地势宽平的去处扎下连营,各部将士从事汲水、生灶、值守、巡哨……等诸般事宜分工明确,如若发现有契丹兵马贸然接近,严阵以待的诸路军旅,便将发动凌厉而迅猛的攻势。
到了内殿,李天衢相继听众将禀说军情。契丹还是以呼啸而来,来往如飞的打法,在蓟北区域发现哪处城郭县坊守备相对薄弱,便立刻前去攻打,却还派出大批远探拦子马,游弋侦察的范围极为广泛,一旦发现有大规模的魏朝援军逼近,那些意图打破城关、洗荡县镇的契丹兵马往往便会远遁离去……
换而言之,契丹方面眼见相继集结的魏朝军旅主要采取守势,仍然不断的南下撩拨,可是见你人少我便欺负,见你人多我就赶紧开溜……却又回避正面决战。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刘词、安审琦等将领率部北上之时,附近纵兵袭掠的契丹兵马,有远探拦子马示警告知,便果断的选择撤兵,未曾与北进的魏军交锋。可是便如当日攻打蓟州渔阳,听闻魏朝大将夏鲁奇统领军旅即将驰援而至,耶律老古便下令等候敌军来战的情况相似……符彦卿所部魏军赶赴蓟北途中,也曾遭逢于幽州西隅攻劫杀掠的契丹军旅。
统领那一路军旅的主将耶律都郁是国主耶律阿保机的子侄辈,他自恃武勇,带领一彪轻骑便在魏军阵前,催马来回驰骋,叫嚣搦战,几近耀武扬威之态……却被箭术高超的符彦卿,以连珠快箭的本事当场射杀,其麾下兵马当即溃动,符彦卿再挥军趁势掩杀,歼灭三千余人,其余败将残兵遂狼狈的败逃而去。
加上高行周率部擒杀的契丹汉军将官杜重威,夏鲁奇枪挑耶律老古、生擒张彦泽,以及契丹赵思温、石鲁隐先后袭扰大同军那边,却相继灰头土脸的碰壁……契丹虽然没遭受伤筋动骨的打击,可是一旦有不信邪的将领耐不住性子,统领本部兵马便要开战,而致使两军打响遭遇战,往往就会是吃亏的一方;
然而魏朝场面上虽然看似稍微占据上风,但是下辖疆土遭受夺路敌军侵攻,难免有城郭、镇坊、村落一时沦陷,契丹兵马便如过境的蝗虫群一般,所过之处只会留下一片狼藉……即便高行周先前已经竭尽所能,统领牙军到处护应乡民入城安置,但是面对契丹的寇抄杀掠,受苦遭灾的主要还都是平民百姓。
大致了解过大同军、卢龙军的军情。毕竟方才达到此处与契丹对持的桥头堡,李天衢待整顿歇息一番,次日再与众将细议军机大事。一众将领告退离去,李天衢经过沐浴、用膳,随手又打开大同军方面最新转呈过来,记录军情战报的文书手册。
契丹军将石鲁隐,统领一万兵马向大同军最东北面的坞堡。守军中却有士卒郭威斩杀敌酋赤古勒,死守坞堡抗击大股敌军……直至援军杀至,又有郭威、史弘肇协同追击,杀敌将三名。石鲁隐迫退损兵近七千人的战绩当然也被记录在册。李天衢的目光,到底还是落到了那个名头上之时,他忽然眉毛一挑,也不由喃喃念道:
“郭雀儿郭威……原来他也已投入我朝军中了啊……”
第1251章 可用的将才,不过需要好好教育一番
后周太祖皇帝郭威,按正史由他推翻后汉政权以后狠抓严惩贪官、约束军纪,推行治政,也是由于郭威的悉心治理,实现民富国强,天下才有了要终结五代十国连年战乱,诸方并立的的趋势,而为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拓展疆域,乃至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完成统一大业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也的确称得上是五代时节屈指可数的一代雄主。
另一方面郭威为人又重情重义,在妻室柴氏亡故之后,便不再另立皇后;发现妻侄柴荣有雄主之才,收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后辈为义子,传于帝位,也能看出他的眼光与格局。
而郭威虽然早年好酒豪赌,沾染得些泼皮习气,但他若是在昭义军中效力时,会因为当地有屠户欺行霸市,便打抱不平,便前去主动叱骂寻衅,进而一刀结果了那个恶霸……做为《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原型,郭威又有锄强扶弱、嫉恶如仇的一面,也是个具有豪侠气的人物。
李天衢寻思郭威虽是邢州尧山出身,可是他幼时便随着母亲迁居至昭义军潞州治所。而先前昭义军节度使李继韬已经被魏朝借故废黜,藩镇治下几州,直接划由朝廷直辖统治……郭威又注定要凭着征战沙场来博个出身,估算年头,他现在年纪约莫二十岁上下,那么要从戎建功,便直接到投到频繁会与塞北外族交战的边军入伍……这一切也都能说得通。
然而正史中的郭威推翻后汉,而建立五代中最后一朝后周政权……他毕竟也是通过谋朝篡位而坐上皇位的。那么郭威如今在魏朝军中效力,以后随着地位的提升,又会不会有谋反的打算?
李天衢又思量一番,心说这个可能性不能说一点没有,可郭威也懂得审时度势,截然不同的大环境下,他以后要造反的概率也可说是微乎其微。
毕竟正史中的后汉,是五代十国当中统治最为短命、最为黑暗、最为残暴的中原王朝。开国皇帝刘知远,单论打仗是一把好手,又具备一定的大局观,可是让他治国妥妥的就是军阀做派……重用的旧部幕僚,几乎尽是残暴贪婪之徒。按宋朝史学家司马光评述,刘知远失仁、失刑、失信,而失此三者,何以守国……历数五代每一朝开国皇帝,刘知远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可就属他最不足为一国君主。
直到刘知远的次子刘承祐继位,便不甘大权旁落,而接连诛杀权臣……当时的郭威并无任何谋反的意向,然而以他功高盖主,实权过大的前朝旧将身份,也必然不会被猜忌多疑的刘承祐所容……所以他起兵推翻后汉政权,很大程度上是属于被逼造反。
可如今的魏朝,又岂能与正史中的后汉相提并论?
李天衢相信郭威有能力博个加官进爵,然而做为一统治世的臣子,他应该也不会意图谋反自立,而非要留下个祸乱江山的骂名。何况魏朝功臣勋将众多,郭威以后纵然能封侯拜将,也不可能一家独大,而掌握足以与朝廷对抗的兵权……也只管放心用他便是,而让这郭威以另一个身份在青史中留个好名。
但李天衢的目光又落到史弘肇这个名头上,却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这个与郭威同为托孤重臣的五代名将本是郑州人,虽是庄稼汉出身,却不喜农事,终日好耍弄拳棒,能日行二百里,脚程极快,甚至追得奔马。后来从军时由于已练就得出众的武艺,所以直接被选入了禁军。
按史载轨迹,后唐灭梁之后,史弘肇转调成为石敬瑭的贴身侍卫,而后又被刘知远要走提拔为都将,而成了后汉开国功臣中的一员……不过郑州却是当年李天衢成为一方军阀时最初的根据地,梁国在中原的疆土又尽为魏朝兼并……当地庄农出身的史弘肇从戎投军,自然是直接效命于魏朝,而不会投到后唐那边去。
李天衢知道史弘肇尤以善于治军而闻名,他统领的大军所到处秋毫无犯,这对于乱世的军队而言也极是难能可贵……按史载战绩,史弘肇统领军旅收复泽州、河阳等被迫降从于契丹的失地,所过之处杀得众将纷纷献城投降。而他定下的军纪最为严苛,带出来的兵勇猛善战,也称得上后汉战力最强的军旅之一。
只不过……史弘肇治军不止是严明,甚至到了酷厉残忍的程度……违犯军纪者,直接乱棍打死,甚至滥用断舌、抽筋、折足等酷刑。由他掌管禁军,负责京师治安,那平民百姓就算只犯下一点过错,往往也会被处于极刑。史弘肇的初衷固然是为了惩治不法之徒,却又致使麾下又蔓生不少瞒上欺下之徒,而以他的名义敲诈勒索百姓……
所以史弘肇以为自己是在维护法纪,要根除所有不稳定因素……可是手段太过偏激极端,杀戮过滥;却又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相当于天天搞严打,结果往往还抓错了人,这也就纯属好心造大孽了。
而且史弘肇虽然与郭威那类的武将十分亲近,偏偏又极度藐视,甚至仇视文人群体……公然羞辱文臣,乃至拔剑相向,也致使他得罪了太多朝臣。再加上后汉隐帝听信佞臣大进谗言,迫切得要肃清前朝权臣,史弘肇招致来杀身之祸,死得虽然有些冤枉,可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也算得上是咎由自取。
不过魏朝可不同于五代时节藩镇的节度使那般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就连审察讼案的司法权都要一手抓……而避免诸如后汉史弘肇、后唐王建立那类执法残酷严苛的将领插手治安事务。将军就只管带兵打仗,也根本没有必然担负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务职责。
至于史弘肇对文官抱有极大的偏见,治军往往也太过严酷的弊病……李天衢寻思他现在也还不过是个从军不久的牙校,初衷也依然是打算成为建功扬名的国之利器……似史弘肇这类军中后生,最好是要由战场阅历丰富,而且品行端正的宿将帅才悉心点拨,耳濡目染,并在其臭毛病发作时则需要好生敲打一番……
毕竟本质上而言,史弘肇的确是能带出虎狼之师的后汉名将,所以也值得费些心思,让其改正自己性情上的弊端……李天衢前思后想一番,遂又唤来随行的内侍,并嘱咐道:
“传朕的口谕,将大同镇边军郭威,与京畿北府马军牙校史弘肇调至蓟州,暂且在符存审帐下听命……”
第1252章 主动出击,配合你做完这场戏
李天衢调动郭威、史弘肇赶往蓟北方面集结的大军,并安排到符存审帐下培植教诲一番的举动,虽然说有些突兀……可他们新近立功,在其他人看来,似乎也是帝君勉励军中基层将士的手段。皇帝有旨,那也就尽管遵从照办便是了。
两日之后,魏军连营这边倒先有了大动作。寨门大开,铁甲铿锵、洪流滚滚,朝着东北面行进而去的军队络绎不绝……差不多有两万五千多人的队伍,除了骑兵、步兵之外,还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行伍间将士衣甲鲜明,刀枪生寒,装备非但十分尽量,也要比寻常军旅精神更为饱满、斗志旺盛。
既然已经预料到耶律阿保机不断的派兵袭扰挑衅,实则正筹谋摧毁己方大军的辎重补给……李天衢心说他做戏要做全套,那我麾下各路军旅会师于蓟北,是为了与契丹决一死战,也不能只一味采取守势。何况眼下已经投入二十几万大军,每日耗费粮秣无数,也不可能一直干耗苦等,那么倒要先配合着耶律阿保机继续演下去……所以大将刘词奉旨出兵,也是为了拱卫蓟州不再频频受契丹侵攻,而杀往位于幽州东北面的檀州。
眼下还要诱使契丹方面把阴谋使出来,将计就计,再进行全面反攻北伐……所以李天衢对刘词也并没有下达限定日期,务必要夺下檀州的死命令。
不过刘词振奋精神,仍要全力以赴,燕云北隅被契丹控制的州府,早取晚取,终究还是要拿下的……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在自己生平战绩上再添一笔,就是图个彪炳史册,那又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